楊誌拿了寶刀,插個草標,在馬行街等了半天,無人問價錢。他來到天漢州橋,也無人問。這時,街上的人叫著:“大蟲來了。”紛紛躲避。楊誌好不奇怪,京師地麵,怎會有老虎?這時,隻見一個黑大漢醉醺醺地走上橋來。黑大漢名叫牛二,是著名的潑皮,外號沒毛大蟲。牛二走過來,問:“你賣什麽?”楊誌說:“賣刀。”牛二問:“多少錢?”楊誌說:“三千貫。”牛二說:“什麽鳥刀要這麽多錢?我三十錢買把刀,也能切肉。”楊誌說:“我這刀是寶刀,第一,可砍鐵剁銅不卷刃,第二,吹毛可斷,第三,殺人不沾血。”牛二就到橋頭香椒鋪討來二十文一當三的銅錢,摞在橋欄杆上。楊誌看準了,一刀剁下去,二十個銅錢剁成四十半。牛二又揪了一撮頭發,楊誌往刀口上一吹,頭發竟斷為兩截。牛二又讓楊誌去殺人,楊誌說:“天子腳下,怎可隨意殺人?找條狗殺了吧。”牛二說:“你方才說的是殺人,不是殺狗。你若有膽,就把我殺了吧。”楊誌說:“我與你無冤無仇,為什麽殺你?”牛二說:“你不殺我,就得把刀給我。”楊誌轉身要走,牛二撲上去,又踢又打,把楊誌打惱了,喀嚓一刀把牛二殺了。
楊誌來到開封府,投案自首。官府派人驗了屍,取了附近人的證詞,將刀封了入庫,將楊誌押入監牢。
州橋附近的商號、住戶念楊誌為他們除了一害,湊了錢為他上下打點。官府也念楊誌是條好漢,有意開脫他,斷了二十脊杖,刺配北京大名府。楊誌臉上文了金印,由張龍、趙虎押出衙門。州橋附近的兩個大戶又帶頭湊錢,一半送與楊誌當盤纏,一半送與二公人,請他們路上好好照顧楊誌。
三人來到北京大名府,投到留守司衙門。那留守名叫梁中書,是當朝太師蔡京的女婿,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極有權勢。當年在東京,他曾見過楊誌,見楊誌發配到此,備問情由,楊誌將前因後果一一說明。梁中書就寫了回文,打發了張龍、趙虎,把楊誌留在身邊。梁中書見楊誌十分殷勤,有心抬舉他做個副牌軍,每月可領一份餉銀,但又怕眾將不服,便傳下令去,來日到東郭門外較場比武。
次日一早,較場上旌旗招展,刀槍羅列,軍兵隊伍整肅,將軍威風凜凜。正將台上,站兩個都監,一個叫李天王李成,一個叫聞大刀聞達,都有萬夫不當之勇。梁中書端坐演武廳,眾將見過禮,梁中書傳令操演軍兵,頓時金鼓齊鳴,聲震天地。五隊人馬按衣甲、旗號的顏色操演一陣。梁中書又傳令:“喚副牌軍周謹。”
周謹出了陣,賣弄精神,躍馬舞槍,使了一陣。梁中書又傳令:“喚東京撥來的軍健楊誌。”楊誌應聲而出。梁中書問:“你敢與周謹比武嗎?”楊誌說:“恩相差遣,敢不從命。”楊誌當下結束停當,提槍上馬。二人正要比試,聞達說:“且住!刀槍沒眼,萬一有個死傷就不好了。你們各穿黑衫,去掉槍頭,上包氈片,蘸了石灰,誰身上白點少誰勝。”梁中書說:“如此最好。”
二人領命,各換了黑衫,去掉槍頭,包上氈片,蘸了石灰,上了馬,殺作一團。鬥了約五十回合,看周謹時,如同一頭梅花鹿,身上斑斑點點,楊誌僅左眉下有一個白點。梁中書要革去周謹的差使,讓楊誌頂替。李成心中不忿,說:“周謹槍法生疏,弓馬嫻熟,再讓他跟楊誌比箭。”梁中書傳下令來,再讓二人比箭。
楊誌帶上弓箭,上了馬,來到演武廳前,李成發給二人每人一個盾牌,各綰在左臂上。楊誌說:“你先射我三箭,我再射你三箭。”周謹聽了,心中暗喜,恨不能一箭把楊誌射個透明的窟窿。梁中書一聲令下,青旗揮動,戰鼓震天。楊誌拍馬望南跑去,周謹隨後趕來,一箭朝楊誌後心射去。楊誌用弓梢一撥,將箭打落在地。周謹第二箭射來,楊誌鐙裏藏身躲過。周謹第三箭射來,楊誌一伸手,把箭抓在手裏。該楊誌射周謹了。周謹扔了弓箭,舉著盾牌,拔刀就走。楊誌趕上,虛扯了一下弓弦。周謹忙用盾牌擋,卻擋了個空。周謹暗忖,這小子隻會使槍,不會射箭。楊誌再趕上來,把箭瞄向周謹的後心,又一想,我何必傷他性命?就把箭抬高了一些,射了出去。周謹不曾提防,正中左肩,一頭栽下馬來。
梁中書當即讓軍政司除去周謹的姓名,改為楊誌。楊誌一馬跑到廳前,向梁中書謝職。卻聽一人大叫:“休要謝職,我和你比一比。”楊誌看時,此人生得七尺開外身材,圓麵大耳,唇厚口方,頦下一部絡腮胡。此人向梁中書施了禮,說:“周謹生病未愈,所以敗給楊誌。楊誌若能勝了小將,別說頂替周謹的副牌軍,就是小將這正牌軍也讓給他。”梁中書看時,是正牌軍索超。索超性如烈火,每逢出戰,慣愛打頭陣,人稱急先鋒。李成也走來,說:“恩相,楊誌原在東京當過製使,周謹怎是對手?正好與索超正牌比試。”梁中書想,正好叫楊誌勝了你們,叫你們死而無怨,就傳令讓二人比武。
李成把索超叫到一邊,說:“周謹是你徒弟,已輸了一陣,你要再輸了,他就看不起咱們大名府的軍官了。我的盔甲、馬匹都借給你,小心,休要折了銳氣。”索超謝了,自去結束。
梁中書一聲令下,金鼓震天動地響起來。眾將鴉雀無聲,靜立觀戰。
索超頂盔貫甲,手持蘸金斧,胯下李成的那匹雪白馬,從左方衝出陣來。楊誌身披镔鐵甲,手提渾鐵點鋼槍,胯下梁中書的火炭赤千裏嘶風馬,從右方衝出陣來。二人直鬥了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梁中書瞪著兩眼看呆了;眾將軍喝彩不迭;士兵們麵麵相覷,就是上過戰場的也沒見過這種廝殺;連久經戰陣的聞達、李成也連聲稱好。聞達生怕二虎相鬥,必有一傷,忙讓旗牌官拿著令字旗,上前將二人分開。二人正鬥到好處,各自要逞英雄,怎肯住手?直到梁中書傳下令來,二人方撥馬跑回本陣。
李成、聞達向梁中書稟報:“二人武藝高強,都可重用。”梁中書大喜,讓二人來到演武廳前,一人賞一錠大元寶,一套衣料,命軍政司將二人都升做管軍提轄,讓軍兵們先回營,隨後,在演武廳中設宴,請大小軍官入席。
時光荏苒,春去夏來,到了端午佳節。梁中書在後堂設家宴,吃了一會兒酒,夫人問:“相公身為一軍統帥,功名富貴從何而來?”梁中書說:“我又不是木頭人,怎不知老泰山的提攜之恩?”夫人說:“既然你沒忘我父親的恩,怎把我父親的生辰忘了?”梁中書說:“六月十五是泰山的生辰,我怎會忘?我已差人買了十萬貫的金銀珠寶,為泰山慶壽。隻是一點讓我為難。去年為泰山買的許多珍寶,半路上被賊人劫去,至今未獲,今年讓誰去護送好呢?”夫人說:“就讓他去。”
楊誌來到開封府,投案自首。官府派人驗了屍,取了附近人的證詞,將刀封了入庫,將楊誌押入監牢。
州橋附近的商號、住戶念楊誌為他們除了一害,湊了錢為他上下打點。官府也念楊誌是條好漢,有意開脫他,斷了二十脊杖,刺配北京大名府。楊誌臉上文了金印,由張龍、趙虎押出衙門。州橋附近的兩個大戶又帶頭湊錢,一半送與楊誌當盤纏,一半送與二公人,請他們路上好好照顧楊誌。
三人來到北京大名府,投到留守司衙門。那留守名叫梁中書,是當朝太師蔡京的女婿,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極有權勢。當年在東京,他曾見過楊誌,見楊誌發配到此,備問情由,楊誌將前因後果一一說明。梁中書就寫了回文,打發了張龍、趙虎,把楊誌留在身邊。梁中書見楊誌十分殷勤,有心抬舉他做個副牌軍,每月可領一份餉銀,但又怕眾將不服,便傳下令去,來日到東郭門外較場比武。
次日一早,較場上旌旗招展,刀槍羅列,軍兵隊伍整肅,將軍威風凜凜。正將台上,站兩個都監,一個叫李天王李成,一個叫聞大刀聞達,都有萬夫不當之勇。梁中書端坐演武廳,眾將見過禮,梁中書傳令操演軍兵,頓時金鼓齊鳴,聲震天地。五隊人馬按衣甲、旗號的顏色操演一陣。梁中書又傳令:“喚副牌軍周謹。”
周謹出了陣,賣弄精神,躍馬舞槍,使了一陣。梁中書又傳令:“喚東京撥來的軍健楊誌。”楊誌應聲而出。梁中書問:“你敢與周謹比武嗎?”楊誌說:“恩相差遣,敢不從命。”楊誌當下結束停當,提槍上馬。二人正要比試,聞達說:“且住!刀槍沒眼,萬一有個死傷就不好了。你們各穿黑衫,去掉槍頭,上包氈片,蘸了石灰,誰身上白點少誰勝。”梁中書說:“如此最好。”
二人領命,各換了黑衫,去掉槍頭,包上氈片,蘸了石灰,上了馬,殺作一團。鬥了約五十回合,看周謹時,如同一頭梅花鹿,身上斑斑點點,楊誌僅左眉下有一個白點。梁中書要革去周謹的差使,讓楊誌頂替。李成心中不忿,說:“周謹槍法生疏,弓馬嫻熟,再讓他跟楊誌比箭。”梁中書傳下令來,再讓二人比箭。
楊誌帶上弓箭,上了馬,來到演武廳前,李成發給二人每人一個盾牌,各綰在左臂上。楊誌說:“你先射我三箭,我再射你三箭。”周謹聽了,心中暗喜,恨不能一箭把楊誌射個透明的窟窿。梁中書一聲令下,青旗揮動,戰鼓震天。楊誌拍馬望南跑去,周謹隨後趕來,一箭朝楊誌後心射去。楊誌用弓梢一撥,將箭打落在地。周謹第二箭射來,楊誌鐙裏藏身躲過。周謹第三箭射來,楊誌一伸手,把箭抓在手裏。該楊誌射周謹了。周謹扔了弓箭,舉著盾牌,拔刀就走。楊誌趕上,虛扯了一下弓弦。周謹忙用盾牌擋,卻擋了個空。周謹暗忖,這小子隻會使槍,不會射箭。楊誌再趕上來,把箭瞄向周謹的後心,又一想,我何必傷他性命?就把箭抬高了一些,射了出去。周謹不曾提防,正中左肩,一頭栽下馬來。
梁中書當即讓軍政司除去周謹的姓名,改為楊誌。楊誌一馬跑到廳前,向梁中書謝職。卻聽一人大叫:“休要謝職,我和你比一比。”楊誌看時,此人生得七尺開外身材,圓麵大耳,唇厚口方,頦下一部絡腮胡。此人向梁中書施了禮,說:“周謹生病未愈,所以敗給楊誌。楊誌若能勝了小將,別說頂替周謹的副牌軍,就是小將這正牌軍也讓給他。”梁中書看時,是正牌軍索超。索超性如烈火,每逢出戰,慣愛打頭陣,人稱急先鋒。李成也走來,說:“恩相,楊誌原在東京當過製使,周謹怎是對手?正好與索超正牌比試。”梁中書想,正好叫楊誌勝了你們,叫你們死而無怨,就傳令讓二人比武。
李成把索超叫到一邊,說:“周謹是你徒弟,已輸了一陣,你要再輸了,他就看不起咱們大名府的軍官了。我的盔甲、馬匹都借給你,小心,休要折了銳氣。”索超謝了,自去結束。
梁中書一聲令下,金鼓震天動地響起來。眾將鴉雀無聲,靜立觀戰。
索超頂盔貫甲,手持蘸金斧,胯下李成的那匹雪白馬,從左方衝出陣來。楊誌身披镔鐵甲,手提渾鐵點鋼槍,胯下梁中書的火炭赤千裏嘶風馬,從右方衝出陣來。二人直鬥了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梁中書瞪著兩眼看呆了;眾將軍喝彩不迭;士兵們麵麵相覷,就是上過戰場的也沒見過這種廝殺;連久經戰陣的聞達、李成也連聲稱好。聞達生怕二虎相鬥,必有一傷,忙讓旗牌官拿著令字旗,上前將二人分開。二人正鬥到好處,各自要逞英雄,怎肯住手?直到梁中書傳下令來,二人方撥馬跑回本陣。
李成、聞達向梁中書稟報:“二人武藝高強,都可重用。”梁中書大喜,讓二人來到演武廳前,一人賞一錠大元寶,一套衣料,命軍政司將二人都升做管軍提轄,讓軍兵們先回營,隨後,在演武廳中設宴,請大小軍官入席。
時光荏苒,春去夏來,到了端午佳節。梁中書在後堂設家宴,吃了一會兒酒,夫人問:“相公身為一軍統帥,功名富貴從何而來?”梁中書說:“我又不是木頭人,怎不知老泰山的提攜之恩?”夫人說:“既然你沒忘我父親的恩,怎把我父親的生辰忘了?”梁中書說:“六月十五是泰山的生辰,我怎會忘?我已差人買了十萬貫的金銀珠寶,為泰山慶壽。隻是一點讓我為難。去年為泰山買的許多珍寶,半路上被賊人劫去,至今未獲,今年讓誰去護送好呢?”夫人說:“就讓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