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墨一直在招攬誌同道合者,組建“墨門”。


    其宗旨就是為沉默的窮苦百姓出聲,為隱忍的底層人民出拳。


    在薑國,工坊眾多,工匠數量龐大。


    之前南郭離在世時,薑國織造、刺繡獨步天下,民間有數量龐大的織工、繡工。


    大黃主政之後,南郭合門下數十名弟子都獲得大黃資助,開始創業。


    泥瓦匠、竹篾匠、石匠、木匠等,都開設工坊,招募工匠、培養學徒。


    再加上大黃建設稷下廣場時培養的建築隊伍。


    此時,薑國已經成了天下間工匠數量最多、素質最高、能力最強的國家。


    獨輪車的開發,使得薑國有了數量最龐大的運輸隊伍。


    北至中山國;東至齊國;西至晉國,全都有薑國車隊的足跡。


    與此同時,水運和貿易促使楊國碼頭規模暴漲,在碼頭討生活的工匠、苦力也與日俱增。


    這些人中,很多都是大字不識,隻能賣苦力的外國人。


    雖然一時半會兒拿不到薑國戶籍,但他們對薑國的認同感遠超常人,他們的數量也遠超薑國人口十倍。


    這就是基礎。


    這就是土壤。


    之前薑國推行“老有所養”製度的時候,對象隻包括擁有薑國戶籍的人員。


    這些沒有土地,沒有戶籍,甚至沒有固定資產的工匠、學徒、苦力,都是以“墨門”為單位,繳納養老金,也由墨門維護其利益。


    很早很早之前,嶽川就在為小墨鋪路,為墨門鋪路。


    現在,終於派上用場了。


    比起上輩子的世界,這一世墨門有更明確的綱領、更嚴密的組織、更崇高的理想。


    同時,他們有更堅強的後盾,更強大的實力,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墨門的成員不止是人族,還有精怪,甚至鬼物。


    隻是,所有人——包括墨門內部的成員也想不到,他們的門主是一個七歲半的小孩。


    龍陽等人看著侃侃而談的孩童,心中感慨萬千。


    誰能想到,這麽一個小孩,在自己眼皮底下搞出一個龐大的組織、網絡。


    往前推一兩年,這小孩最初建立墨門的時候,怕是隻有六歲,甚至五歲半。


    隨即,眾人想到“人人如龍”和“大千世界”。


    如果人族新生代都是小墨這樣的……


    不,哪怕隻有一半,甚至十分之一。


    人族整體實力也要翻倍再翻倍。


    如此龐大的基數下,又該湧現出多少人才?


    一時間,人們開始渴望嶽川曾經提到過的“女媧娘娘廟”,渴望女媧娘娘的力量進入薑國,庇護薑國百姓。


    小墨不知道眾人在想什麽,也無暇關注。


    因為他正在滔滔不絕講述自己的想法。


    “我小時候,家鄉人因為種穀和種桑,經常爭吵。”


    “年輕人認為,應該多種桑,養蠶繅絲,無論賣生絲還是織成綢子賣錢,都獲利頗豐。”


    “老一輩卻認為,應該多種穀子,周邊毀田種桑的人越多,我們越應該種穀子。”


    “年輕人不以為然,他們堅持認為,可以花錢從外麵買來糧食。”


    “老人卻認為,年輕人太年輕了。”


    “我不知道誰說的對,但我知道,類似的分歧肯定無處不在。”


    “鄭國絕對不是個例!”


    “眼下鄭國的年輕人和老年人能團結一致反對種植神粟,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神粟的功效。”


    “再加上鄭國國君長期以來的無能,導致百姓對其厭惡頗深,連帶也惡上了神粟。”


    “可是當其他地方種植神粟,嚐到甜頭,神粟逐漸變得像絲綢,甚至超越絲綢的時候,鄭國人將不再鐵板一塊。”


    “所以,我們隻有一年時間!準確說,我們隻有半年時間!”


    “一旦神粟成熟,我們就要失去一半群眾基礎,失去的這些人將會站到我們對立麵。”


    小墨起身,向周圍拜了一圈。


    “大王,諸位前輩,鄭國之事單靠墨門,恐怕不能短時間內解決,還請諸位助我一臂之力。”


    麵對這種請求,眾人豈有不應之理。


    “你說!”


    “你盡管說!”


    小墨答道:“首先是輿論攻勢,我需要孔先生發表文章,刊行天下。”


    孔黑子頓時麵露難色。


    不是不想幫忙,而是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


    雖然跟天神不對付,但也不能昧著良心說神粟顆粒無收之類的吧。


    “墨家小子,隻要實事求是,某願為你搖唇鼓舌!”


    小墨笑著說道:“孔先生隻需發表一篇《穀桑之爭》即可,這種小文章,對先生來說易如反掌。”


    孔黑子哈哈大笑。


    確實不難。


    穀桑之爭,由來已久。


    天下諸國,為了多獲取財富,通常會鼓勵甚至強迫百姓在房前屋後以及空地上種植桑樹。


    當這些地方都占完了,種滿了,就隻能將農田改成桑田。


    對於此事,百姓通常是不樂意的。


    因為桑樹長大得好幾年,這幾年時間裏,沒有任何收成。


    其次是養蠶很累,非常累。


    關鍵時刻,甚至幾天幾夜不合眼。


    而最終的勞動成果,都被官府拿去了。


    官府收購生絲的價格通常極低極低。


    而且必須賣給官府,不得高價賣給外人。


    養蠶製絲確實掙錢,但老百姓掙不到這個錢。


    除此之外,種植桑樹必然擠壓稻穀的種植麵積,減少稻穀收成。


    老百姓就指望這些糧食糊口呢。


    一旦遇到點天災,收成減少甚至顆粒無收。


    老百姓要麽餓死,要麽逃荒。


    而絕大部分是餓死在逃荒的路上。


    所以,哪怕百姓明知道種桑養蠶很掙錢,卻依舊堅持種稻穀。


    因為種桑,有99%的機會發財,隻有1%的機會餓死。


    然而,即便發財,也是曇花一現。


    官府有一百種方法讓你迅速返貧。


    而這1%的餓死概率,絕對是全家餓死。


    祖祖輩輩,子子孫孫,一個不留。


    官老爺、富貴人家能扛得住這1%,他們不在乎。


    而窮苦人家,鐵定扛不住。


    所以,活下來的百姓都知道一個樸素的道理。


    想不挨餓,就種糧食。


    想不斷子絕孫,就多種糧食。


    手裏有糧,心中不慌。


    除了糧食,其他一切都是泡影。


    吹得越大,炸得也越快。


    孔黑子靈感不斷,腹稿也醞釀了三五十行。


    他拱手向小墨說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大仙家,從繼承土地廟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五大仙家,從繼承土地廟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