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燈光落在蕭青峰的身上,鏡頭也切換到了蕭青峰的臉上。


    “既然剛才幾位才子家人都是五言詩和七言詩,那我就寫一首詞吧!”


    蕭青峰說完,便開始下筆,四個字“水調歌頭”。


    蕭青峰筆走龍蛇,墨香四溢。隻見他在紙上揮灑自如。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一首《水調歌頭》躍然紙上。


    現場先是一片寂靜,隨後爆發出陣陣驚歎。


    那些年長的文化名人個個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


    那位捋著胡須的文化名人手中的扇子悄然滑落,喃喃道:“此詞意境高遠,超凡脫俗,竟有如此才情之人!”另


    一位學者激動得站起身來,顫抖著聲音說:“此詞一出,怕是再無中秋之詞可與之媲美,對仗工整,情感真摯且大氣磅礴,實乃神作!”


    評委們也被深深震撼,一位評委張大了嘴巴,半晌才說道:“這……這簡直是天才之作!用詞精妙絕倫,情感層層遞進,從對明月的追問到對人生的思索,太讓人驚豔了。”


    另一位評委不住地點頭,眼中滿是讚賞:“蕭青峰先生真是才華橫溢,此詞必將流傳千古。”


    現場的其他青年學者們麵麵相覷,震驚之餘滿是欽佩。


    林悅感歎道:“原以為自己的詩已屬不錯,與蕭先生這首詞相比,真是相形見絀。”


    張宇也說道:“這才是真正的大家之作,我自愧不如。”


    直播間裏,網友們更是炸開了鍋。


    “哇!峰哥太牛了!”


    “這詞簡直絕了,蕭青峰無敵!”


    “什麽叫實力?這就是!呂青這下傻眼了吧。”


    “我就知道峰哥不會讓我們失望,太厲害了。”


    彈幕如潮水般湧來,滿屏都是對蕭青峰的讚美和驚歎。


    呂青站在一旁,臉色鐵青,原本的得意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挫敗感。


    李逸雲也沉默不語,臉上露出複雜的神情。


    而蕭青峰則靜靜地站在那裏,微笑著看著眾人,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這場詩詞盛會,因為蕭青峰的《水調歌頭》,注定成為人們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


    文彥博此時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他緩緩站起身來,目光緊緊地盯著蕭青峰寫下的《水調歌頭》,良久,才發出一聲感慨。


    “青峰小友,真乃天縱之才!此詞開篇便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一驚人之問,瞬間將人帶入那浩瀚無垠的宇宙之中,對明月的追問,實則是對人生的叩問,對未知的探索,意境之高遠,令人歎為觀止。”文彥博微微搖頭,似乎仍沉浸在詞的意境之中。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幾句將那種對天上仙境的向往與對未知的恐懼交織在一起,矛盾而又真實,讓人感同身受。”文彥博的聲音微微顫抖,“而‘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又巧妙地將思緒拉回現實,讓人在這虛實之間來回穿梭,如夢如幻。”


    文彥博輕捋胡須,繼續說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此句將中秋之夜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那月光仿佛有了生命,照在無眠之人的身上,勾起無盡的愁緒。而後麵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更是將情感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僅有對人生的豁達,更有對美好的祝願,實在是妙不可言。”


    文彥博看向蕭青峰,眼神中滿是欽佩:“青峰小友,此詞無論是從意境、用詞、情感還是格局上,都堪稱完美。它超越了一般的中秋之詞,不僅僅是對節日的描繪,更是對人生的深刻思考。此詞必將流傳百世,成為後人傳頌的經典之作。”


    蕭青峰聽到文彥博如此高的評價,臉上依然保持著那淡淡的微笑,眼神中卻流露出一抹謙遜。


    蕭青峰微微拱手,向文彥博行了一禮,說道:“文老謬讚了,晚輩不過是一時有感而發,能得各位前輩和同仁的認可,實乃晚輩之幸。”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不驕不躁。接著,蕭青峰環顧四周,看著那些或震驚、或欽佩的目光。


    然後轉身看向主持人,道:“主持人,可以給我兩分鍾,我有些話想說!”


    主持人此刻也沉浸在蕭青峰的驚世之作中,此時聽到蕭青峰的請求幾乎是想都沒有想便將話筒遞了上去。


    蕭青峰接過話筒,目光沒有去看呂青、李逸雲等人,而是看著台下的學生們。


    然後,才緩緩開口。


    “同學們,詩詞文化本是古人陶冶情操、抒發情懷的產物,他是文人墨客借此來袒露心聲的載體,所以一篇好的詩詞自然是內心的真情實感的流露。”


    說到這裏,蕭青峰故意頓了頓。


    然後接著說道:“所以詩詞絕不是一些自詡為文人的家夥,拿來標榜自己,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工具!”


    “文人要有我文人的風骨,最要不得就是追名逐利、賣弄文采,這種隻會流於表麵,自我欣賞的文人,算不得文人,更永遠成不了文化大家!”


    蕭青峰此言一出,無論是李逸雲還是呂青,以及其他的文化名人此時都像是吃了蒼蠅一樣,臉色極其的難看。


    蕭青峰微微停頓,目光中透露出一絲犀利。


    “如今之文壇,亂象叢生。諸多所謂文人,追逐名利之心過重,為博眼球,不惜炒作自己,忘卻了文人應有的淡泊與堅守。一篇作品,未思其內涵價值,先謀其功名利祿之途,如此行徑,何談文學之純粹?”


    “再者,文壇中亦有不少人,固步自封,守著自己那一方狹隘天地,對新的思想、新的風格拒之千裏。缺乏包容之心,又如何能推動文學的發展與進步?真正的文人,應如大海般寬廣,接納百川,方能成就浩瀚文學之海。”


    “還有些人,熱衷於互相吹捧,形成小圈子,排斥異己。文學本應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而非成為少數人謀取私利、黨同伐異的工具。如此文壇風氣,實乃文學之悲哀。”


    蕭青峰深吸一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同學們,我們當以史為鑒,莫讓這些不良風氣玷汙了文學這片神聖的土地,要以真心、真情去創作,去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文學傳統,為文壇注入新的活力與希望。”


    蕭青峰一番言語,瞬間引起了台下學子熱烈的掌聲。


    而另一邊文彥博卻是神情擔憂,蕭青峰此舉雖然義正嚴辭,但卻得罪了整個文化圈,很有可能成為文化圈的公敵。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娛:一首青花瓷掀翻華語樂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騎牛看唱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騎牛看唱本並收藏文娛:一首青花瓷掀翻華語樂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