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群人湧入常州書院,隻見書院的先聖祠前,高台之上早已經站著幾位名士。
顧憲成朗聲講話:“而今天變四起,大旱綿延,致旱有由,縱其所以毒民者是也;弭災有法,衛其所以保民者是也。此理昭昭,天下所知,唯獨今上為小人所蒙蔽,是以今日我等在此集會,為的就是發出我常州諸生正義之言。靜觀先生名揚四海,從八閩來助,做金石文章,辨析此理最為明白……如此,請諸君聽靜觀先生王建陽言!”
台下眾人稍稍喝彩,但喝彩之聲並不算太激烈,畢竟王文龍雖然有點名氣,卻比不過一眾東林大佬在常州士紳心中的威望。
王文龍走上高台,先看著下麵眾人,等大家安靜下來。
麵前有三四百人,哪怕書院的講台經過設計,有一定的回音功能,可是憑一條肉嗓子也就隻有擠在最前麵的幾百人能夠聽清他的話,如果人聲過於嘈雜,他說話根本就沒用。
而看到王文龍登上高台,黃尊素忍不住驚訝:“原來建陽先生如此年輕?”
一旁的汪文言也是頗為震驚。
眾人也都發現王文龍年輕的過分,漸漸停下議論之聲,好奇看著台上,等待王文龍能說出什麽驚世之語。
眾人終於安靜下來,王文龍這才開口。
“太監中官太可恨了,在市麵上他們的稅官橫行街巷,隨便指著一個鋪麵,就說對方欠稅,騷擾的行商之人無法做生意。在農村裏,他們的礦監強占士紳的房屋,隨便指一大屋便號稱其下有礦脈,若是不給錢就要帶人把屋宇推倒,掘土挖礦。”
“這種種行為天人共憤,百姓早已忍受不了,大家今日之所以到此集會,為的也是要趁著這次北方大旱提出上書,減輕百姓負擔。是也不是?”
王文龍一番話,台下都點頭。
他一語說清眾人的心思,常州的士紳才不關心北方是否受旱災,他們之所以來此集會,為的就是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希望皇帝把稅監礦吏給撤走。
“為什麽我對此事了解的如此清楚?因為一年前我剛從西洋回來,寫了本小說不合受到太監喜歡,就被月港督稅太監高宷逼迫進入他府中做幕僚,勒索收稅之事我是親眼所見,甚至還當過一陣店仔碼頭的稅監,為高宷收上來整整三百兩稅銀。”
此言一出,台下嘩然,所有聽眾都忍不住小聲議論,然後頗為驚訝的看著台上的王文龍。
安希範驚訝問道:“這廝想要幹嘛?”
葉成學也是驚的目瞪口呆。
顧憲成萬萬想不到王文龍上台會說出如此言語。
現在王文龍在眾人矚目之下,偏偏他們也沒法把王文龍給拉下來,隻能看著王文龍繼續表演。
台下的黃尊素忍不住小聲說:“靜觀先生此言雖然誠實,但是豈不把常州諸生都給得罪光了?”
他身旁的汪文言思索一番:“若是靜觀先生真給那太監當過幕僚,此事絕瞞不住眾人,想必靜觀先生接下去必有高論,怕會引得人非議,甚至扯到他背景上去,所以先把話給說開,這也是一條法子了。”
而台上的王文龍根本不管台下什麽反應,他如脫韁的野馬,仗著沒人能來攔他,便繼續往下說道:
“我家祖上是商人,生長於西洋海外,連大明的戶籍都是去年回到祖籍才辦的,我家也不是什麽高門大戶,世世代代居住在建陽,無非是給人打點小工謀生,最生發的祖上,也不過是當年在三寶太監的船隊之中當了一個水手而已。”
“為什麽我先把這話說出來呢?隻因今日大家在先聖祠前集會,也當聽過孔夫子有教無類的話語,夫子大義:人並非天生顯貴,而是因其受了教育,其言其行,帶來顯貴。”
“若無當年顛沛流離的海外生活,若無這一年在高宷府上目睹之怪現狀,我也沒有今日之思想,所以我必須將此話說出方可無愧於心,若是場下有何人以為小子之言論大乖道理,也可以在小子說完之後搖旗呐喊的攻擊。”
“或說我是個浮海的奸民,或說我是個太監的爪牙,小子問心無愧。”
台下人聽的目瞪口呆,王文龍的疊甲實在太厚,已經到了離譜程度。
“我生長在蘇門答臘的舊港,幼時就隨父母一起走海行商,第一次上大海船時,我還是個懷抱的嬰兒。”
王文龍繼續敘述自己編造出來的低賤出身:“歐洲殖民者來到西洋,不過是近百十年的事情,他們人數稀少,本地土人又憊懶不堪用,所以往往需要招明人商戶為他們做貿易。”
“歐洲人有槍有炮,大明商戶雖有金錢,但是武力不強,在他們眼中不異於一頭頭待宰羔羊。歐洲人也樂於讓華人做生意積累金錢,因為可以一舉收割。”
“五歲時我就見過歐洲人搶劫華商的場景,他們先用收稅或是經商的名義將大明商戶騙到一處,騙走其刀劍武器,然後鼓動當地土人對大明客商搶劫。”
“土人蠻憨愚笨,根本搶不來多少東西,大頭還是歸了指揮他們的歐洲殖民者。”
“我就親眼見過我家伯父輩的商人被歐洲人抓來一個個砍頭,那時我年紀幼小,躲在板床之下才得以逃生,西班牙人刀劍鋒利,一刀下去,自小抱著我長大的舅舅腦袋便落在地板上,滾來滾去,那雙眼睛直勾勾的看著我!”
“這件事情甚至都沒有多少商人知道,因為這種小規模的屠華在西洋實在太常見了。我雖然從小知道有個大明天朝是我的母國,大明無比強大,歐洲諸國都不能比,但是歐洲小國卻有國家帶著槍炮來支持他們的商人遠洋貿易,可是那個大明從來沒有來西洋保護過我們這些商販!”
“我們被殺被打都是死了白死,我們出海做生意甚至都已經是有罪的事情!”
“那時我年紀還小,實在不明白為什麽?”
“為什麽商人在大明朝廷眼中就如此之低賤!”
“我們商民也是民,天下本不該如此呀!”
(本章完)
顧憲成朗聲講話:“而今天變四起,大旱綿延,致旱有由,縱其所以毒民者是也;弭災有法,衛其所以保民者是也。此理昭昭,天下所知,唯獨今上為小人所蒙蔽,是以今日我等在此集會,為的就是發出我常州諸生正義之言。靜觀先生名揚四海,從八閩來助,做金石文章,辨析此理最為明白……如此,請諸君聽靜觀先生王建陽言!”
台下眾人稍稍喝彩,但喝彩之聲並不算太激烈,畢竟王文龍雖然有點名氣,卻比不過一眾東林大佬在常州士紳心中的威望。
王文龍走上高台,先看著下麵眾人,等大家安靜下來。
麵前有三四百人,哪怕書院的講台經過設計,有一定的回音功能,可是憑一條肉嗓子也就隻有擠在最前麵的幾百人能夠聽清他的話,如果人聲過於嘈雜,他說話根本就沒用。
而看到王文龍登上高台,黃尊素忍不住驚訝:“原來建陽先生如此年輕?”
一旁的汪文言也是頗為震驚。
眾人也都發現王文龍年輕的過分,漸漸停下議論之聲,好奇看著台上,等待王文龍能說出什麽驚世之語。
眾人終於安靜下來,王文龍這才開口。
“太監中官太可恨了,在市麵上他們的稅官橫行街巷,隨便指著一個鋪麵,就說對方欠稅,騷擾的行商之人無法做生意。在農村裏,他們的礦監強占士紳的房屋,隨便指一大屋便號稱其下有礦脈,若是不給錢就要帶人把屋宇推倒,掘土挖礦。”
“這種種行為天人共憤,百姓早已忍受不了,大家今日之所以到此集會,為的也是要趁著這次北方大旱提出上書,減輕百姓負擔。是也不是?”
王文龍一番話,台下都點頭。
他一語說清眾人的心思,常州的士紳才不關心北方是否受旱災,他們之所以來此集會,為的就是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希望皇帝把稅監礦吏給撤走。
“為什麽我對此事了解的如此清楚?因為一年前我剛從西洋回來,寫了本小說不合受到太監喜歡,就被月港督稅太監高宷逼迫進入他府中做幕僚,勒索收稅之事我是親眼所見,甚至還當過一陣店仔碼頭的稅監,為高宷收上來整整三百兩稅銀。”
此言一出,台下嘩然,所有聽眾都忍不住小聲議論,然後頗為驚訝的看著台上的王文龍。
安希範驚訝問道:“這廝想要幹嘛?”
葉成學也是驚的目瞪口呆。
顧憲成萬萬想不到王文龍上台會說出如此言語。
現在王文龍在眾人矚目之下,偏偏他們也沒法把王文龍給拉下來,隻能看著王文龍繼續表演。
台下的黃尊素忍不住小聲說:“靜觀先生此言雖然誠實,但是豈不把常州諸生都給得罪光了?”
他身旁的汪文言思索一番:“若是靜觀先生真給那太監當過幕僚,此事絕瞞不住眾人,想必靜觀先生接下去必有高論,怕會引得人非議,甚至扯到他背景上去,所以先把話給說開,這也是一條法子了。”
而台上的王文龍根本不管台下什麽反應,他如脫韁的野馬,仗著沒人能來攔他,便繼續往下說道:
“我家祖上是商人,生長於西洋海外,連大明的戶籍都是去年回到祖籍才辦的,我家也不是什麽高門大戶,世世代代居住在建陽,無非是給人打點小工謀生,最生發的祖上,也不過是當年在三寶太監的船隊之中當了一個水手而已。”
“為什麽我先把這話說出來呢?隻因今日大家在先聖祠前集會,也當聽過孔夫子有教無類的話語,夫子大義:人並非天生顯貴,而是因其受了教育,其言其行,帶來顯貴。”
“若無當年顛沛流離的海外生活,若無這一年在高宷府上目睹之怪現狀,我也沒有今日之思想,所以我必須將此話說出方可無愧於心,若是場下有何人以為小子之言論大乖道理,也可以在小子說完之後搖旗呐喊的攻擊。”
“或說我是個浮海的奸民,或說我是個太監的爪牙,小子問心無愧。”
台下人聽的目瞪口呆,王文龍的疊甲實在太厚,已經到了離譜程度。
“我生長在蘇門答臘的舊港,幼時就隨父母一起走海行商,第一次上大海船時,我還是個懷抱的嬰兒。”
王文龍繼續敘述自己編造出來的低賤出身:“歐洲殖民者來到西洋,不過是近百十年的事情,他們人數稀少,本地土人又憊懶不堪用,所以往往需要招明人商戶為他們做貿易。”
“歐洲人有槍有炮,大明商戶雖有金錢,但是武力不強,在他們眼中不異於一頭頭待宰羔羊。歐洲人也樂於讓華人做生意積累金錢,因為可以一舉收割。”
“五歲時我就見過歐洲人搶劫華商的場景,他們先用收稅或是經商的名義將大明商戶騙到一處,騙走其刀劍武器,然後鼓動當地土人對大明客商搶劫。”
“土人蠻憨愚笨,根本搶不來多少東西,大頭還是歸了指揮他們的歐洲殖民者。”
“我就親眼見過我家伯父輩的商人被歐洲人抓來一個個砍頭,那時我年紀幼小,躲在板床之下才得以逃生,西班牙人刀劍鋒利,一刀下去,自小抱著我長大的舅舅腦袋便落在地板上,滾來滾去,那雙眼睛直勾勾的看著我!”
“這件事情甚至都沒有多少商人知道,因為這種小規模的屠華在西洋實在太常見了。我雖然從小知道有個大明天朝是我的母國,大明無比強大,歐洲諸國都不能比,但是歐洲小國卻有國家帶著槍炮來支持他們的商人遠洋貿易,可是那個大明從來沒有來西洋保護過我們這些商販!”
“我們被殺被打都是死了白死,我們出海做生意甚至都已經是有罪的事情!”
“那時我年紀還小,實在不明白為什麽?”
“為什麽商人在大明朝廷眼中就如此之低賤!”
“我們商民也是民,天下本不該如此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