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袁出生吳江大戶分湖葉家,而且從小聰明靈慧,不到十歲就被名士袁黃看中收為弟子,帶回家中教導。
他師父袁黃可是蘇州三大名家之一,對天文、術數、水利、軍政、醫藥無不研究,萬曆十四年考中進士,號了凡,世稱“了凡先生”。他寫有幾十部各領域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了凡四訓》,此書被稱為天下第一善書。
葉紹袁出身名門,受業於名師,妥妥的青年才俊,找上門想要與他結親的吳中大戶不少,但葉紹袁卻看不上那等粗鄙無文的女子,直到幾個月前看到了沈宜修的一首詩,葉紹袁瞬間驚豔。
葉紹袁對沈宜修十分心動,托人打聽沈宜修的消息,打聽著打聽著就聽聞有個福建的名仕要找沈宜修求親,他一下緊張起來。
前兩日葉紹袁聽聞沈宜修的父親沈珫回到蘇州,他便連忙找機會前來拜見,一是為了見見沈宜修,二也是趁著沈宜修父親在身前,看有沒有挖角機會。
三人走進涼亭,庭中已經坐了幾個沈家的女子。
仆人奉上清茶涼果,沈自徵請葉紹袁坐下,眼睛一掃奇怪問道:“三姐哪裏去了?”
沈璟的小女兒說道:“三姑娘還在後園賞花呢。”
“我去找她。”沈自徵快步來到後園,就見沈宜修斜倚欄杆在那裏看書。
沈自徵著急說道:“姐姐,那葉紹袁出師名門,人物又好,你難道不去見見?”
沈宜修搖頭說:“他竟然是來見爹爹的,讓他見去就好了,我去做什麽?”
“他三兩句話就問著你來,是來做什麽的,難道你會不知?”沈自徵說道,“那真是個大才子哩,日後肯定能高中的,你不是喜歡有才學不拖累家裏的人嗎?難道你要去嫁那個王文龍?”
沈宜修沒好氣說道:“什麽時候輪到你來教訓姐姐了?我不喜歡風流才子王建陽,卻也不喜歡葉紹袁那般顯擺的人,他明明比我大,我聽他說話卻似著年紀比我還小一般……”
沈自徵卻是剛剛十歲,正喜歡跟大年級男生玩,葉紹袁的本事讓他十分佩服,為了點兄弟義氣,恨不得把自己姐姐快點送出去。
他替葉紹袁解釋說道:“仲韶哥哥也就比你大幾個月,那王文龍可是比你大上十幾歲呢!他多半是個滿臉胡子的老頭,而且聽人說他還在福州開女子作坊,定是個老色鬼。姐姐,你可不要去嫁他呀。”
沈宜修沒好氣說道:“我嫁誰要你管?王文龍葉紹袁我都不喜歡,我誰也不嫁。”
沈自徵畢竟才是個孩子,張張嘴巴不知該怎麽辦,眼睛一轉說道:“我去和爹說姐姐說不要嫁人了!”
沈宜修嚇了一跳,連忙追著沈自徵出去,沈自徵飛跑,很快就把姐姐給騙了出來,還對前麵大叫:“仲韶,我姐姐來啦!”
兩人跑到外間,突見涼亭中沈珫和沈璟都已經來了,人群之中葉紹袁鶴立雞群。
沈自徵和沈宜修這才連忙收斂神情不再打鬧,規規矩矩的走入亭子。
沈珫指著沈宜修介紹說道:“伯韶賢侄,這位是我家三姑娘。”
“葉哥哥好。”沈宜修行禮。
葉紹袁早就聽說過沈宜修長得清秀,但看見沈宜修之時還是不禁愣了一下,然後連忙規矩說道:“沈姑娘好,我早就讀過姑娘的詩,寫的極好。”
他說話之時背板都拔直了幾分。
沈宜修的父親沈珫看著他這樣子心中好笑。
而沈璟看到這場景卻瞬間就皺起眉來,他給王文龍敲邊鼓都敲兩年了,沈宜修還這裏沒開口,現在看模樣卻是有要來挖牆腳的!
沈璟可不願意對不起王文龍。
這時葉紹袁已經開始跟沈宜修寒暄,隻不過沈宜修明顯不喜歡如此幼稚的男孩子,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
沈璟拉著沈珫走到一邊:
“三弟呀,我說的那王文龍之事……”
沈珫笑著說道:“我已然說過,宜修幼年時我就外出求官,負她極多,她要找何等樣男子還是要由她決定。”
“照此說來,不要辦了,”沈璟一攤手,“你們也沒見過王文龍,如何知道他是什麽人,又談何決定?”
天可憐見,敲了兩年邊鼓沈璟這老頭終於意識到自己傳達出來的王文龍形象似乎和真實之中的王文龍有些許差別。
沈珫點點頭:“我這幾日也正要去福建,不如到時見了王文龍再說?”
沈璟看著遠處正在沈宜修麵前笑靨如花的葉紹袁已經不抱什麽希望,點頭說道:“三弟見過真人就知王文龍人物。”
原本沈璟已經覺得這樁事情要吹了,但幾天之後沈珫上船時沈宜修卻也跟著上船。
沈宜修是被葉紹袁騷擾的不行,想要借口跟爹爹一起去南邊討些清靜。
葉紹袁大概想不到沈宜修原本是會和他成為一對賢伉儷的——如果不是他主動上門糾纏,沈宜修根本沒有機會南下遇見王文龍。
……
船入浙江,沈珫在船上看著兩岸景色,叫沈宜修出來,父女之間難得的敘敘親情。
在後世曆史上,沈珫的記載在沈家之中並不算太出色,他的大哥沈璟,兒子沈自徵,甚至女兒沈宜修都比他更有名。
但沈珫也並不是無名之輩,出生鬆陵沈氏,沈珫的眼光是有的,比如在鳳陽府教授、南京國子監學正位置上蹉跎了幾年後,他如今就找到了一個升官的路子,攀附上了一新興勢力——東林黨。
經由東林黨幫助,沈珫也終於脫離了學道官行列,今年剛剛當上刑部主事。
大明的各部一般都是四個司,但刑部工作比較繁忙,所以分成了十三個司,分管大明十三省的卷宗。沈珫當上的就是福建司的主事。
刑部主事,原本隻要到京城去工作就好,但萬曆朝情況特別——此時候補進士很多,想當官的人也很多,可是有了官員缺額萬曆就是不批。
原本各省的卷宗督察院尋道禦史到全國巡視的時候就會順便帶回京城,可是尋道禦史作為言官在前兩年爭國本事件中頻繁上疏,到各地去了解情況時又經常上疏反映稅監問題,萬曆一生氣就把人罷官,罷了又不補,這幾年稅監問題又太嚴重,導致尋道禦史的損失特別慘重。
原本督察院的尋道禦史員額一百餘人,到萬曆三十年已經隻剩下二十幾個,二十幾人要巡全國十三個省,一年能有五個回到京城就算不錯。
他們想象不到此時的情況還算好的,曆史上到萬曆三十五年那才叫慘,曆史記載當時全國尋道禦史就剩五個人,五個人巡全國十三個省,最慘的巡道禦史一巡就巡了六年。要知道明代一屆京察也就六年,這位倒楣的仁兄等於上任就出差,直接出滿了一個任期,說是京官,但基本沒回過京城,六年任期都在馬車和驛站中度過。
所以沈珫從南京國子監調去當刑部福建司主事,第一時間就決定先從南京到福建去把卷宗拿了再去京城——比巡道禦史把卷宗帶回去更快。(本章完)
他師父袁黃可是蘇州三大名家之一,對天文、術數、水利、軍政、醫藥無不研究,萬曆十四年考中進士,號了凡,世稱“了凡先生”。他寫有幾十部各領域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了凡四訓》,此書被稱為天下第一善書。
葉紹袁出身名門,受業於名師,妥妥的青年才俊,找上門想要與他結親的吳中大戶不少,但葉紹袁卻看不上那等粗鄙無文的女子,直到幾個月前看到了沈宜修的一首詩,葉紹袁瞬間驚豔。
葉紹袁對沈宜修十分心動,托人打聽沈宜修的消息,打聽著打聽著就聽聞有個福建的名仕要找沈宜修求親,他一下緊張起來。
前兩日葉紹袁聽聞沈宜修的父親沈珫回到蘇州,他便連忙找機會前來拜見,一是為了見見沈宜修,二也是趁著沈宜修父親在身前,看有沒有挖角機會。
三人走進涼亭,庭中已經坐了幾個沈家的女子。
仆人奉上清茶涼果,沈自徵請葉紹袁坐下,眼睛一掃奇怪問道:“三姐哪裏去了?”
沈璟的小女兒說道:“三姑娘還在後園賞花呢。”
“我去找她。”沈自徵快步來到後園,就見沈宜修斜倚欄杆在那裏看書。
沈自徵著急說道:“姐姐,那葉紹袁出師名門,人物又好,你難道不去見見?”
沈宜修搖頭說:“他竟然是來見爹爹的,讓他見去就好了,我去做什麽?”
“他三兩句話就問著你來,是來做什麽的,難道你會不知?”沈自徵說道,“那真是個大才子哩,日後肯定能高中的,你不是喜歡有才學不拖累家裏的人嗎?難道你要去嫁那個王文龍?”
沈宜修沒好氣說道:“什麽時候輪到你來教訓姐姐了?我不喜歡風流才子王建陽,卻也不喜歡葉紹袁那般顯擺的人,他明明比我大,我聽他說話卻似著年紀比我還小一般……”
沈自徵卻是剛剛十歲,正喜歡跟大年級男生玩,葉紹袁的本事讓他十分佩服,為了點兄弟義氣,恨不得把自己姐姐快點送出去。
他替葉紹袁解釋說道:“仲韶哥哥也就比你大幾個月,那王文龍可是比你大上十幾歲呢!他多半是個滿臉胡子的老頭,而且聽人說他還在福州開女子作坊,定是個老色鬼。姐姐,你可不要去嫁他呀。”
沈宜修沒好氣說道:“我嫁誰要你管?王文龍葉紹袁我都不喜歡,我誰也不嫁。”
沈自徵畢竟才是個孩子,張張嘴巴不知該怎麽辦,眼睛一轉說道:“我去和爹說姐姐說不要嫁人了!”
沈宜修嚇了一跳,連忙追著沈自徵出去,沈自徵飛跑,很快就把姐姐給騙了出來,還對前麵大叫:“仲韶,我姐姐來啦!”
兩人跑到外間,突見涼亭中沈珫和沈璟都已經來了,人群之中葉紹袁鶴立雞群。
沈自徵和沈宜修這才連忙收斂神情不再打鬧,規規矩矩的走入亭子。
沈珫指著沈宜修介紹說道:“伯韶賢侄,這位是我家三姑娘。”
“葉哥哥好。”沈宜修行禮。
葉紹袁早就聽說過沈宜修長得清秀,但看見沈宜修之時還是不禁愣了一下,然後連忙規矩說道:“沈姑娘好,我早就讀過姑娘的詩,寫的極好。”
他說話之時背板都拔直了幾分。
沈宜修的父親沈珫看著他這樣子心中好笑。
而沈璟看到這場景卻瞬間就皺起眉來,他給王文龍敲邊鼓都敲兩年了,沈宜修還這裏沒開口,現在看模樣卻是有要來挖牆腳的!
沈璟可不願意對不起王文龍。
這時葉紹袁已經開始跟沈宜修寒暄,隻不過沈宜修明顯不喜歡如此幼稚的男孩子,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
沈璟拉著沈珫走到一邊:
“三弟呀,我說的那王文龍之事……”
沈珫笑著說道:“我已然說過,宜修幼年時我就外出求官,負她極多,她要找何等樣男子還是要由她決定。”
“照此說來,不要辦了,”沈璟一攤手,“你們也沒見過王文龍,如何知道他是什麽人,又談何決定?”
天可憐見,敲了兩年邊鼓沈璟這老頭終於意識到自己傳達出來的王文龍形象似乎和真實之中的王文龍有些許差別。
沈珫點點頭:“我這幾日也正要去福建,不如到時見了王文龍再說?”
沈璟看著遠處正在沈宜修麵前笑靨如花的葉紹袁已經不抱什麽希望,點頭說道:“三弟見過真人就知王文龍人物。”
原本沈璟已經覺得這樁事情要吹了,但幾天之後沈珫上船時沈宜修卻也跟著上船。
沈宜修是被葉紹袁騷擾的不行,想要借口跟爹爹一起去南邊討些清靜。
葉紹袁大概想不到沈宜修原本是會和他成為一對賢伉儷的——如果不是他主動上門糾纏,沈宜修根本沒有機會南下遇見王文龍。
……
船入浙江,沈珫在船上看著兩岸景色,叫沈宜修出來,父女之間難得的敘敘親情。
在後世曆史上,沈珫的記載在沈家之中並不算太出色,他的大哥沈璟,兒子沈自徵,甚至女兒沈宜修都比他更有名。
但沈珫也並不是無名之輩,出生鬆陵沈氏,沈珫的眼光是有的,比如在鳳陽府教授、南京國子監學正位置上蹉跎了幾年後,他如今就找到了一個升官的路子,攀附上了一新興勢力——東林黨。
經由東林黨幫助,沈珫也終於脫離了學道官行列,今年剛剛當上刑部主事。
大明的各部一般都是四個司,但刑部工作比較繁忙,所以分成了十三個司,分管大明十三省的卷宗。沈珫當上的就是福建司的主事。
刑部主事,原本隻要到京城去工作就好,但萬曆朝情況特別——此時候補進士很多,想當官的人也很多,可是有了官員缺額萬曆就是不批。
原本各省的卷宗督察院尋道禦史到全國巡視的時候就會順便帶回京城,可是尋道禦史作為言官在前兩年爭國本事件中頻繁上疏,到各地去了解情況時又經常上疏反映稅監問題,萬曆一生氣就把人罷官,罷了又不補,這幾年稅監問題又太嚴重,導致尋道禦史的損失特別慘重。
原本督察院的尋道禦史員額一百餘人,到萬曆三十年已經隻剩下二十幾個,二十幾人要巡全國十三個省,一年能有五個回到京城就算不錯。
他們想象不到此時的情況還算好的,曆史上到萬曆三十五年那才叫慘,曆史記載當時全國尋道禦史就剩五個人,五個人巡全國十三個省,最慘的巡道禦史一巡就巡了六年。要知道明代一屆京察也就六年,這位倒楣的仁兄等於上任就出差,直接出滿了一個任期,說是京官,但基本沒回過京城,六年任期都在馬車和驛站中度過。
所以沈珫從南京國子監調去當刑部福建司主事,第一時間就決定先從南京到福建去把卷宗拿了再去京城——比巡道禦史把卷宗帶回去更快。(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