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浙江、南直以及福建的商人又繼續提起常州文告之中的大規模開海事宜,希望朝廷趕快開海,最好能夠鼓勵他們這些商人對外殖民。
然而原本有用的呼籲到了這件事上又變得毫無作用,擴大開海涉及到了許多士商的本質利益,除了底層商販,上層的大商人根本不會參與吆喝,不是一時間可以推動的。
影響又進一步擴散,又過幾個月,呂宋跑了個“世子”來福建申冤,不是外國人,福建晉江人。
永樂三年,三寶太監奉永樂帝詔書委任晉江華僑領袖許柴佬為呂宋總督,人家才是合法的呂宋國主,後麵的領袖隻能叫“酋長”。
許家一支世代居住呂宋,這時早已經敗落,不過他們曾經參與羅闍國蘇萊曼的軍隊,抗擊西班牙殖民者,一起保衛馬尼拉。
此時發現大明國內突然注意到呂宋,於是許家人連忙來哭訴,想要請求大明幫忙他們“複國”。
有許家開了頭,其他被殖民的地方也坐不住了,此時在東南亞被歐洲殖民者入侵的原大明屬國可不止一個,各國的後裔都冒出來了,一起跑到福建,又被金學曾送到禮部去喊冤。
麵對著這一群東南亞來的“王孫公子”禮部倒是想管,但是哪裏管得過來?最後隻能解決了一些人的工作問題,一些能說外語的“世子”“酋子”被招到四會館去當翻譯,甚至一些冒名頂替的福建海商也混了個小官做。
這群南洋小官在京城廝混,到處吃席見世麵,直接使得京城之中的官員對於此時東南亞的情況了解深入許多。
而大明朝廷在聽到西班牙人如此多殘暴行為之後也一致作出認定,譴責西班牙狼子野心,立即派官員去呂宋島巡視。
暫時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不過也足讓西班牙殖民者深為恐懼,原本曆史上萬曆三十一年,為了考察機易山,明朝就派了幾個武官到呂宋去打聽消息,西班牙人也害怕得罪大明,於是好生招待,隻不過回去之後就開始屠華。
而這個時空,西班牙人多半不敢如此做,因為華人也知道了明朝要和西班牙作對,警戒心大大增強,再不可能做出那種把鐵器全部交給西班牙人,再一院一院的等著對方前來屠殺的輕信舉動。
朝廷對於西班牙的不喜已經放在明麵上,甚至有海商開始計劃趕走西班牙殖民者、占據呂宋國了。
剛剛在大西洋損失了無敵艦隊的西班牙人一時間被搞得手忙腳亂。
北大年蘇丹國,荷蘭艦隊司令韋麻郎代表看著翻譯過後的《旬報》吃驚的雙手發抖。
“明國怎麽會知道我們劫殺英國船隻的事?這個王文龍到底是誰!”
王文龍對於荷蘭或者西班牙人劫殺英國使節的事情完全是自己的添油加醋,但是他卻萬萬想不到,這事居然真的是荷蘭人幹的……
英國使節團被襲殺,並不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有意為之,事實上在這個時間點,真正意義上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還在討論之中。
這是韋麻郎等人自己幹的一件意外事件。
隨著荷蘭與西班牙的獨立戰爭出現曙光,荷蘭人也開始自發的開拓亞洲殖民地,六年前開始到如今,荷蘭已經成立了十四家以東印度貿易為重點的公司。
經常許多家同樣來自荷蘭的公司,同一個時間抵達同一處港口,采購相同的商品,彼此惡性競爭,同時他們還得防備著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或者英國人的襲擊。
大海之上沒有法律可言,誰的船上炮口多,口徑大,誰就有話語權,商船之間彼此遇見,如果一方的實力大,直接把對方給搶劫了的事情也經常發生。
此事荷蘭的十幾家東印度公司彼此競爭,個個緊繃著一根神經,經常做出先行開火的事。
而那艘倒楣的英國商船就是在這情況下被韋麻郎擊沉的,當時他率領著一支由八艘船、一百門火炮組成的艦隊,看見英國商船隻有三艘,旁邊又沒有其他船隻在場,不趁搶一票打簡直對不起上帝。
英國人的船隻中彈之後,韋麻郎還跟著跳幫的水手一起坐著舢板到敵人船上進行過搶劫,沉船前的短時間內大宗物品帶不走,但是卻可以搜刮敵人身上珍貴的金銀財寶。也就是在這時他意外從其中一個死者身上搜出了代表英國貴族的紋章,這才知道自己襲殺了一個使節團。
不過韋麻郎真不知道這個使節團還帶著前往明朝的國書,而且這事兒還被發現了。
他是真心虛,因為文章之中所說的使節團船隻沉沒的地點以及船隻的特征都和他記憶之中完全一樣,肯定就是他打下來的那支船隊。
“這事情絕不能泄露出去!”韋麻郎當即下定決心。
現在的時間點實在關鍵了,如今已經是公元1601年年末,遠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十四家以東印度貿易為重點的公司,為了避免商業競爭,已經開始商討合並事宜,打算成立一家聯合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這家公司預計明年就能成立,並且由國家議會授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的南麥哲倫海峽之間具有貿易壟斷權。
作為已經為各家荷蘭公司走過許多遍東印度航線的司令,如今深赴荷蘭海軍中將軍銜的韋麻郎是有權利去角逐東印度公司位於爪哇島巴達維亞總部的高位的。
荷蘭東印度公司確定的貿易方針就是和當地勢力合作,由公司的軍隊以及當地的勢力一起組建殖民地,保護貿易航線。
荷蘭人也不想和明朝起爭端。
而如果這時候韋麻郎被查出公司襲擊了英國使節團該怎麽辦?
同時得罪英國和明國,不要說他當不上未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高層,甚至他都會被從十四家公司聯合之中給踢出去。
荷蘭人在殖民之時喜歡跟當地的土著合作隻是因為這樣可以獲得最大利益,並不代表他們心慈手軟。
從《旬報》上麵所寫的內容來看,王文龍肯定是知道船隻沉沒的具體情況的,那就隻可能是當時自己團隊之中有人泄密了,韋麻郎馬上去尋找當年一起參加團隊的船長,開始查找泄密者。
他如今身兼著還未合並的好幾家荷蘭公司駐亞洲最高代表,手上的權力不是一般的大,當時他的艦隊之中,除了荷蘭人之外也有大量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韋麻郎覺得這些人最容易泄密,一番詢問,卻發現每個人都說自己嘴巴嚴實的要命。
韋麻郎一番詢問無果,直接把這些人調去柔佛。
在那裏荷蘭人正準備和西班牙人開戰,小規模的騷擾襲擊無休無止,韋麻郎隻要給殖民點拖延供應,這群被調去柔佛的雇員基本沒有回來的機會。
明朝追查英國使傑團這件事情肯定會發酵,即使現在這些人沒有背叛自己,但是荷蘭人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有根本矛盾,荷蘭人信新教,而西班牙、葡萄牙信天主教,在巨大壓力下,韋麻郎知道這些人總有一天還是會反叛的,他不可能承擔這樣的危險。
這些雇員發現自己被韋麻郎整了,不明所以,不少還有僥幸心理,覺得自己撐上幾年就能回來,卻不知道自己已經上了韋麻郎的死亡名單,如果幾年之內他們還沒死,韋麻郎還會再想辦法把他們一個個除掉。
半個月後,北大年蘇丹國,韋麻郎的上司林斯霍滕喝了一口葡萄酒,對韋麻郎搖頭說道:“我已經盡力幫你去查了,依舊沒有任何消息,沒人知道王文龍的信息是從哪裏來的,甚至連呂宋島上的中國人許多也是先從明國那裏得知了消息,然後才知道了這件事。”
韋麻郎搖頭說道:“我太了解這些華人了,這些華人撒謊成性,對我們說的和對他們明國人自己說的肯定是兩樣事,恐怕還要繼續探聽才行。”
歐洲殖民者來到東南亞進行殖民最常使用的本地人就是印度人和華人,兩邊都有不少出色的人才,印度人有自己的私心,往往會將歐洲人的要求執行一半留一半,或者為自己撈取利益,歐洲人對此或許還能忍受。
而華人的勢力更龐大,可以更好地執行歐洲人的要求,但是他們不光有自己的私心,執行一半留一半,更讓歐洲人頭疼的是華人有極強的宗族觀念,起碼在這年代願意真心給歐洲人當奴隸的華人還很少,他們不光給自己撈利益,還會不斷的把利益往大明國內輸送。
這就是華人的祖國是統一的大明,印度的祖國是一堆小邦國的區別了。
歐洲人往往發現印度人撈了利益之後,往往不願意回老家,願意而是在本地過上奢侈的生活,並且世世代代給歐洲人做事。
而華人不一樣,哪天幹著幹著突然就跑了,再得知他們的消息,就是他們在福建老家用掙來的錢財“過上了皇帝一般的生活”。
對於這些不願意在東南亞紮根的華人,歐洲人往往更難以信任。
林斯霍滕搖搖頭說:“無論華人有多麽狡詐我們也必須利用他們,就比如這件事情,看來我們有必要派人進入大明去查探了。”
林斯霍滕可不是個小人物,他在荷蘭國內的地位比韋麻郎還要高。
林斯霍滕是商人出身,早在荷蘭還沒有從西班牙獨立的時候,他就已經學會西班牙語並且來到印度任職。
(本章完)
然而原本有用的呼籲到了這件事上又變得毫無作用,擴大開海涉及到了許多士商的本質利益,除了底層商販,上層的大商人根本不會參與吆喝,不是一時間可以推動的。
影響又進一步擴散,又過幾個月,呂宋跑了個“世子”來福建申冤,不是外國人,福建晉江人。
永樂三年,三寶太監奉永樂帝詔書委任晉江華僑領袖許柴佬為呂宋總督,人家才是合法的呂宋國主,後麵的領袖隻能叫“酋長”。
許家一支世代居住呂宋,這時早已經敗落,不過他們曾經參與羅闍國蘇萊曼的軍隊,抗擊西班牙殖民者,一起保衛馬尼拉。
此時發現大明國內突然注意到呂宋,於是許家人連忙來哭訴,想要請求大明幫忙他們“複國”。
有許家開了頭,其他被殖民的地方也坐不住了,此時在東南亞被歐洲殖民者入侵的原大明屬國可不止一個,各國的後裔都冒出來了,一起跑到福建,又被金學曾送到禮部去喊冤。
麵對著這一群東南亞來的“王孫公子”禮部倒是想管,但是哪裏管得過來?最後隻能解決了一些人的工作問題,一些能說外語的“世子”“酋子”被招到四會館去當翻譯,甚至一些冒名頂替的福建海商也混了個小官做。
這群南洋小官在京城廝混,到處吃席見世麵,直接使得京城之中的官員對於此時東南亞的情況了解深入許多。
而大明朝廷在聽到西班牙人如此多殘暴行為之後也一致作出認定,譴責西班牙狼子野心,立即派官員去呂宋島巡視。
暫時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不過也足讓西班牙殖民者深為恐懼,原本曆史上萬曆三十一年,為了考察機易山,明朝就派了幾個武官到呂宋去打聽消息,西班牙人也害怕得罪大明,於是好生招待,隻不過回去之後就開始屠華。
而這個時空,西班牙人多半不敢如此做,因為華人也知道了明朝要和西班牙作對,警戒心大大增強,再不可能做出那種把鐵器全部交給西班牙人,再一院一院的等著對方前來屠殺的輕信舉動。
朝廷對於西班牙的不喜已經放在明麵上,甚至有海商開始計劃趕走西班牙殖民者、占據呂宋國了。
剛剛在大西洋損失了無敵艦隊的西班牙人一時間被搞得手忙腳亂。
北大年蘇丹國,荷蘭艦隊司令韋麻郎代表看著翻譯過後的《旬報》吃驚的雙手發抖。
“明國怎麽會知道我們劫殺英國船隻的事?這個王文龍到底是誰!”
王文龍對於荷蘭或者西班牙人劫殺英國使節的事情完全是自己的添油加醋,但是他卻萬萬想不到,這事居然真的是荷蘭人幹的……
英國使節團被襲殺,並不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有意為之,事實上在這個時間點,真正意義上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還在討論之中。
這是韋麻郎等人自己幹的一件意外事件。
隨著荷蘭與西班牙的獨立戰爭出現曙光,荷蘭人也開始自發的開拓亞洲殖民地,六年前開始到如今,荷蘭已經成立了十四家以東印度貿易為重點的公司。
經常許多家同樣來自荷蘭的公司,同一個時間抵達同一處港口,采購相同的商品,彼此惡性競爭,同時他們還得防備著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或者英國人的襲擊。
大海之上沒有法律可言,誰的船上炮口多,口徑大,誰就有話語權,商船之間彼此遇見,如果一方的實力大,直接把對方給搶劫了的事情也經常發生。
此事荷蘭的十幾家東印度公司彼此競爭,個個緊繃著一根神經,經常做出先行開火的事。
而那艘倒楣的英國商船就是在這情況下被韋麻郎擊沉的,當時他率領著一支由八艘船、一百門火炮組成的艦隊,看見英國商船隻有三艘,旁邊又沒有其他船隻在場,不趁搶一票打簡直對不起上帝。
英國人的船隻中彈之後,韋麻郎還跟著跳幫的水手一起坐著舢板到敵人船上進行過搶劫,沉船前的短時間內大宗物品帶不走,但是卻可以搜刮敵人身上珍貴的金銀財寶。也就是在這時他意外從其中一個死者身上搜出了代表英國貴族的紋章,這才知道自己襲殺了一個使節團。
不過韋麻郎真不知道這個使節團還帶著前往明朝的國書,而且這事兒還被發現了。
他是真心虛,因為文章之中所說的使節團船隻沉沒的地點以及船隻的特征都和他記憶之中完全一樣,肯定就是他打下來的那支船隊。
“這事情絕不能泄露出去!”韋麻郎當即下定決心。
現在的時間點實在關鍵了,如今已經是公元1601年年末,遠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十四家以東印度貿易為重點的公司,為了避免商業競爭,已經開始商討合並事宜,打算成立一家聯合的荷蘭東印度公司。
這家公司預計明年就能成立,並且由國家議會授權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的南麥哲倫海峽之間具有貿易壟斷權。
作為已經為各家荷蘭公司走過許多遍東印度航線的司令,如今深赴荷蘭海軍中將軍銜的韋麻郎是有權利去角逐東印度公司位於爪哇島巴達維亞總部的高位的。
荷蘭東印度公司確定的貿易方針就是和當地勢力合作,由公司的軍隊以及當地的勢力一起組建殖民地,保護貿易航線。
荷蘭人也不想和明朝起爭端。
而如果這時候韋麻郎被查出公司襲擊了英國使節團該怎麽辦?
同時得罪英國和明國,不要說他當不上未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高層,甚至他都會被從十四家公司聯合之中給踢出去。
荷蘭人在殖民之時喜歡跟當地的土著合作隻是因為這樣可以獲得最大利益,並不代表他們心慈手軟。
從《旬報》上麵所寫的內容來看,王文龍肯定是知道船隻沉沒的具體情況的,那就隻可能是當時自己團隊之中有人泄密了,韋麻郎馬上去尋找當年一起參加團隊的船長,開始查找泄密者。
他如今身兼著還未合並的好幾家荷蘭公司駐亞洲最高代表,手上的權力不是一般的大,當時他的艦隊之中,除了荷蘭人之外也有大量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韋麻郎覺得這些人最容易泄密,一番詢問,卻發現每個人都說自己嘴巴嚴實的要命。
韋麻郎一番詢問無果,直接把這些人調去柔佛。
在那裏荷蘭人正準備和西班牙人開戰,小規模的騷擾襲擊無休無止,韋麻郎隻要給殖民點拖延供應,這群被調去柔佛的雇員基本沒有回來的機會。
明朝追查英國使傑團這件事情肯定會發酵,即使現在這些人沒有背叛自己,但是荷蘭人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有根本矛盾,荷蘭人信新教,而西班牙、葡萄牙信天主教,在巨大壓力下,韋麻郎知道這些人總有一天還是會反叛的,他不可能承擔這樣的危險。
這些雇員發現自己被韋麻郎整了,不明所以,不少還有僥幸心理,覺得自己撐上幾年就能回來,卻不知道自己已經上了韋麻郎的死亡名單,如果幾年之內他們還沒死,韋麻郎還會再想辦法把他們一個個除掉。
半個月後,北大年蘇丹國,韋麻郎的上司林斯霍滕喝了一口葡萄酒,對韋麻郎搖頭說道:“我已經盡力幫你去查了,依舊沒有任何消息,沒人知道王文龍的信息是從哪裏來的,甚至連呂宋島上的中國人許多也是先從明國那裏得知了消息,然後才知道了這件事。”
韋麻郎搖頭說道:“我太了解這些華人了,這些華人撒謊成性,對我們說的和對他們明國人自己說的肯定是兩樣事,恐怕還要繼續探聽才行。”
歐洲殖民者來到東南亞進行殖民最常使用的本地人就是印度人和華人,兩邊都有不少出色的人才,印度人有自己的私心,往往會將歐洲人的要求執行一半留一半,或者為自己撈取利益,歐洲人對此或許還能忍受。
而華人的勢力更龐大,可以更好地執行歐洲人的要求,但是他們不光有自己的私心,執行一半留一半,更讓歐洲人頭疼的是華人有極強的宗族觀念,起碼在這年代願意真心給歐洲人當奴隸的華人還很少,他們不光給自己撈利益,還會不斷的把利益往大明國內輸送。
這就是華人的祖國是統一的大明,印度的祖國是一堆小邦國的區別了。
歐洲人往往發現印度人撈了利益之後,往往不願意回老家,願意而是在本地過上奢侈的生活,並且世世代代給歐洲人做事。
而華人不一樣,哪天幹著幹著突然就跑了,再得知他們的消息,就是他們在福建老家用掙來的錢財“過上了皇帝一般的生活”。
對於這些不願意在東南亞紮根的華人,歐洲人往往更難以信任。
林斯霍滕搖搖頭說:“無論華人有多麽狡詐我們也必須利用他們,就比如這件事情,看來我們有必要派人進入大明去查探了。”
林斯霍滕可不是個小人物,他在荷蘭國內的地位比韋麻郎還要高。
林斯霍滕是商人出身,早在荷蘭還沒有從西班牙獨立的時候,他就已經學會西班牙語並且來到印度任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