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這時正在呂宋的三島停泊,看到這封華僑領袖的書信頓時大笑:“他們想把我的女婿弄到西洋來做幕僚,卻不是浪費了人材?”


    李國仙給王文龍做妾是李旦家事,而且女兒給人家做妾也沒有什麽好大肆宣揚的,以至於出了福建地界,在李旦的海商集團之外,好多西洋華人都不知道李旦已經是王文龍的嶽父。


    自從大航海時代開啟,人類的交流速度迅速加快。


    歐洲人最早經過好望角航線來到東南亞,航行時間需要一年,而在五十年前西班牙人殖民呂宋時,這個時間就已縮短到八個月,到了如今,定期的跳島航行使得西班牙船隊和歐洲本土之間的交流已經縮短到半年以內。


    《葡萄牙國史》在英國出版之後不到六個月,大明國內就已經有些人知道了王文龍在歐洲揚名的消息。


    古代中國對於海外事情並不是全然高高在上的想法,起碼若是一個中國人在外國揚名,於此時的國人眼裏絕對算是一樁神奇又有臉麵的事情。


    比如書畫史中講到曾鯨成就,必然說上一條曾鯨在日本極其有名以為榮耀。


    自己家的人物被外國人稱讚總是一種榮耀,就像是後世老美自認無比強大,但也天天在對內宣傳中強調全世界都向往他們的生活和製度,在自己的影視劇中也總是加上些其他文化的人積極認同老美智度想法的內容:


    俄羅斯的黑寡婦在老美待了幾年就能加入複仇者聯盟;海王的母親從亞特蘭蒂斯跑到岸上,跟老美的一個燈塔看守人生孩子;雷神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神人,帶著全族跑到老美的一個小鎮裏生活,還悠然自得。


    他們宣傳裏自己的文化影響力不光滲透國界,甚至都跨越種族了。


    大明人士也不免有這樣渴望得到認同的想法。


    而王文龍在海外揚名的故事,更是讓許多在西洋打拚的福建商人受到鼓舞,自然在國內更加對他吹捧。


    五洋雜處的泉州,直接在《商報》中對王文龍大家稱讚:


    “近日,王建陽公所著之《葡萄牙國史》在歐羅巴洲由一英國爵士出版,先生之成就遠見,雖處千裏之外,卻能震撼歐人。上達顯貴下至商賈都為之折服,其國中飽學之士購書以觀,蔚然成風,誇讚之言,連篇累牘,英人時語:開篇不談《葡國史》,讀盡詩書也枉然。可見其受追捧至此也。”


    《商報》已經是泉州有名望的大報刊,每期的發行量能接近一千份,所說之言好歹還是加以取證過的,漳州小報傳的內容就更加離譜:


    “自從《葡萄牙國史》載英出版以來,上至垂髫下至童子,爭購成風,所在書肆,有因購此書而撕打者,英國國主以利薩伯者,與其酋長會中對此書公然稱讚,曰:王建陽人物頗奇,觀此書,方知我小國鄙處,不能有此飽學人物,當求諸上邦也。甚或有聞,英人將訪求建陽公為國相,其使已至歐洲出。”


    這些福建商人自己編造謠言,越傳越神奇,反正如今內外交通困難,大明人物聽說海外掌故全靠往返中外者一張嘴,根本沒有證實渠道,這些報紙想要怎麽編也不會被吹破。


    傳到後來不少人都相信英國人真的派出使者打算請王文龍到歐洲去當丞相,這種胡話不光是福建的百姓相信,甚至連江南的文人士大夫也有不少信了的,頓時眾人議論紛紛。


    有爭有搶才是寶貝,以前大家隻當王文龍是一個名士,而此時他突然被海外之人爭搶,瞬間引得一些明朝人珍惜。


    有江南名宿大聲疾呼:“野有遺賢而不用,使之出走外邦,非聖朝當為之事也!”


    王文龍的名聲迅速提高,王文龍還在福建,但是不少江南學校都專門來信邀請他前去會講,給出的待遇已經達到進士級別。


    甚至連王文龍的湘妃紗都受追捧,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說王文龍的女子紡織廠傷風敗俗,生怕多說一句王文龍就跑去外國,導致大明人才流失。


    ……


    《旬報》總編室,王文龍正在代替已經北上的鄧誌謨處理最新一期《旬報》稿件,這時就見秘書潘秀急忙跑進來說道:“先生,有個安慶的文人姓左字遺直名光鬥的來找。”


    左光鬥?王文龍想了一會兒,點頭說道:“知道了,請他進來。”


    不一會兒就看見一個身材中等,有些瘦小的二十幾歲青年急急忙忙走進,他一見王文龍就自我介紹:“在下左光鬥,庚子年舉人,桐城東鄉人,就學常州。”


    “原來也算常州學子了,請坐請坐。”王文龍連忙起身,心中想著的卻是原來左光鬥這麽早就進了東林序列。


    左光鬥的名字王文龍總還是聽過的,東林六君子嘛,受魏忠賢酷刑而死,還是史可法的老師,隻不過如今的左光鬥才二十六歲,剛剛考中舉人。


    左光鬥卻是個急性子,來不及坐下就問道:“建陽先生可打算去英國為相?”


    王文龍聞言連忙解釋:“那都是鄉野之間傳聞,英國人極其重視門第,非是王孫公子不能為高官,我一個外人,怎麽可能被其邀請為國相?更何況兩地相隔頗遠,我再是知曉歐洲曆史也不可能去為他治國理政,這點情形英國人也能想通,他們斷不能為此事。”


    對於坊間這樣稀奇的傳聞,王文龍也是頗為無語,解釋了都沒用,百姓們根本不聽。


    聞言左光鬥卻是鬆了一口氣,說道:“先生是我中國大才,斷斷不能遠走外國為官,我雖隻是後進,卻也鬥膽勸諫先生些謀國為民的道理,如今大明處多事之秋,先生當有做大事業的機會。”


    王文龍點頭,心中正好奇左光鬥遠道前來肯定不會隻為說這點事情。


    果然下一刻就見左光鬥從自己的衣袖中掏出一張帖子。


    “南京國子監葉司業所寫邀請先生去國子監任個講官。”


    王文龍聞言呆愣,疑惑問道:“我隻是個監生,還是貢的名額,怎能擔任國子監講官?”


    左光鬥笑著說道:“國子監建立之初就有征辟之行,訪求名家入監中講學,原是不論什麽功名的,國朝之初國子監征元末名家充當講師,彼輩大儒又何曾得了本朝什麽功名了?以建陽公如今名氣入國子監講學實為理所應當。”


    王文龍翻開那帖子一看,卻見裏頭除了葉向高的名字還有幾個浙黨的南京官員,看來這事情居然還是東林黨和浙黨一起同意的。


    帖子中邀請王文龍去做國子助教,這官位不大,從八品,如果王文龍想要當官,現在去花點錢活動活動,到縣中混個教諭也是這樣的品級。


    可是品級雖然相同,但一個縣的教諭和國子助教怎麽比?


    此時大明有三個國子監,北京南京各一個,還有朱元璋老家中都鳳陽的中都國子監。


    其中南京國子監監生人數最多,列於名冊的就超過八千人,當然其中大多數都是買個監生的名頭,不在南京讀書,但是在南京長期學習的也超過兩千,其中甚至有不少從朝鮮跑過來的留學生。


    管理這兩千多人的國子監官員從上到下分別是:祭酒、司業、監丞、博士,再往下就是國子助教了,偌大的南京國子監助教名額隻有十二個,絕對是個肥缺,換別人去做光是收學生們的禮就足夠每年悠然度日。


    葉向高寫來的這是事先的邀請之帖,如果王文龍答應後續他們才會向皇帝保奏,兩黨聯合,多半能把這個職位給王文龍弄來。


    王文龍斟酌一會兒,卻是委婉的說道:“我在外邊還頗有事情,隻怕沒時間專心於國子監講學。”


    他的確心動,但是卻又不想太過於浪費時間在官場之事。


    左光鬥聞言卻笑著說道:“國子助教頗是清貴,平日裏並不需要點卯,隻每年在六堂代上幾課就是。一些助教任上請個三五年假,也沒人說他。”


    王文龍詢問後才知道這國子助教的工作有多水,兩千多個學生,光靠十幾個老師來教,累吐血也教不完,所以這南京國子監的學生大多都有專門的官員來教導,國子助教大多也就是掛個名字而已。


    像王文龍這樣的名士入職國子監,隻要上過幾堂課就已經算是對得起皇糧,接下來的時間任他遊山玩水,也沒人會說。


    怪不得萬曆皇帝覺得這些文官都沒啥用,真是閑的閑死,忙的忙死。


    大明已經有大量實權部門缺官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但像國子監這種清貴的地方居然還有這樣的冗官冗員,而且還裁不掉,這群國子助教隨便拿出一個都是此時名士,誰都不想得罪。


    像王文龍這樣被東林黨和浙黨一起保舉上去的,就更是如此了。


    王文龍斟酌一陣,反正自己馬上就要去蘇州,離南京也不遠,到時候抽時間去帶兩節課有什麽難的?當上國子助教自己正正經經就是有官身的人了,哪怕當一段時間就辭官,自己的身份也將有質的改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相黃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相黃葉並收藏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