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一起背鍋,當沈一貫將眼睛看過來時,六位大臣不管是出自哪個黨派也隻能團結一心。


    比較熟悉《尚書古文疏證》的兩個翰林以及禮部侍郎李廷機主動點頭,沈一貫便請三人一起上來講《尚書古文疏證》。


    最開始萬曆皇帝對於《尚書古文疏證》這樣攻擊性經典的內容還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是聽四人一起講述此書,很快就發覺這本書的研究直刺《古文尚書》的缺點。


    《尚書古文疏證》將《古文尚書》之中許多問題毫不留情麵的剖析開來,給出自己的判斷,其中一些問題萬曆皇帝讀書之時心中也曾有過疑惑,隻不過像其他讀書人一樣,萬曆皇帝讀書時也下意識會抱有崇拜權威的態度,對於這些疑惑往往藏在心裏,久了就不以為意了。


    而此時聽到王文龍在《尚書古文疏證》之中的質疑,萬曆皇帝才明白這些疑點並不是他自己的理解錯誤,而是《古文尚書》的確有許多不能自我解釋的錯漏之處。


    而且王文龍還旁征博引,指出千百年來有許多文人學者都曾在自己的書籍之中發表對於這些錯漏的疑惑。


    就像所有多年學習《古文尚書》的讀書人第一次發現《尚書古文疏證》時的反應一樣,萬曆皇帝越聽越驚訝。


    在座四個人所記得的《尚書古文疏證》內容不過幾十條,但是這也足以讓萬曆皇帝感興趣了。


    聽了半天時間,又詢問許多問題,萬曆皇帝發現手中沒有原書籍對照,理解起來終究是不方便,。


    他正在興頭上,便抬頭對屏風後麵道:“把朕禦書房中《尚書》拿一函來。”


    幾個熟悉四書五經、平日幫皇帝整理書房的太監連忙領命而去。


    很快太監們便把一函《尚書》拿來,拿的還是萬曆皇帝讀書之時用的課本,上麵有許多萬曆還在勤學苦讀想要有所作為的年紀中所做的筆記。


    萬曆皇帝便翻開書本,將其中的內容與《尚書古文疏證》提出的疑點一一對應參看,碰到疑惑之處,則直接詢問在場的諸位大臣。


    客觀來說,這場討論的水平是極高的,在場的大臣至少也有進士功名,而且還都是二甲以上,狀元榜眼都好幾個,他們跟著萬曆皇帝一起參詳《尚書》,湊在一起仿佛活字典。


    《尚書古文疏證》之中提到的典籍在場這麽多人總有看過的,萬曆皇帝每詢問一句,下麵的大臣就能直接背出原文。


    借著這些大臣的幫助,萬曆皇帝理解《尚書古文疏證》這本書的難度小了不少。


    日講之時屏風後麵照常有個迭錢侍漏的太監,這是給年幼的皇帝準備的,一般是太後的心腹。


    日講規定小皇帝一部書要溫五遍,皇帝每讀一遍書,太監就將手中一枚銅錢迭上去,迭夠五枚才準下課,另外這太監還有一個職責就是看著漏壺,監督皇帝必須讀書滿一定時間。


    現在萬曆皇帝已經快四十歲,顯然不需要迭錢,眾文官就聽侍漏太監道:“聖上,先生每該用膳了。”


    此時萬曆皇帝卻剛剛聽《尚書古文疏證》到第五條,還沒翻到原文的對應之處,正在興頭上不願放棄。


    他聞言對李廷機道:“李卿講完此條再去用飯如何?”


    眾文官聞言都是心中大喜——皇上留堂了!


    這說出去一定使得朝中眾官員都說他們有本事。


    李廷機道:“臣遵旨。”


    第一天的日講留堂超過一刻鍾,萬曆皇帝還樂此不疲,精神都好了不少,下課之時還頗為不舍,對太監道:“與先生每酒飯。”


    眾官員行禮出門,到了偏殿門口才敢互相使眼色,皇城之中不好交頭接耳,但是人人臉上皆帶喜色。


    《尚書古文疏證》固然有爭議,但也是正經的書籍,能夠用這本書吸引住皇帝,他們所為在朝臣之中就是大功一件。


    而萬曆皇帝在眾臣離開之後更是高興,在研究經史子集這一點上,他和普通的讀書人也沒有什麽不同,甚至萬曆皇帝性格之中還有一些乖戾,喜歡挑人家錯處,喜歡整人,富有攻擊力踢翻是非巢的《尚書古文疏證》就更能引動萬曆皇帝的興趣。


    日講散了之後萬曆皇帝直接對身邊太監說:“此書極為有趣,去給朕淘換一套《尚書古文疏證》進呈。”


    太監的辦事效率極高,不到半天時間便將這書采買回來了,隻不過這時正版書種堂的《尚書古文疏證》還沒有流傳入京城,京城中流傳的版本是抄報行自己拿蠟紙油墨印的,體例並不規矩。


    萬曆皇帝實在喜歡此書,卻也不介意。


    萬曆直接要太監先將油印的版本呈上來,在宮中看了兩天,對這書更加喜愛,不過幾日萬曆皇帝又吩咐太監去弄正版《尚書古文疏證》,這是怕看的盜版書籍之中有錯別字,影響書籍理解。


    五天後,萬曆皇帝再開日講,將四書和經史內容大量壓縮,萬曆主要目的就是抓著一群大臣幫他講解《尚書古文疏證》。


    這書旁征博引,如果自己閱讀需要查閱大量資料,讀起來非常費事,萬曆皇帝懶得費這個精力,所以就抓一群科舉選拔出來的頂級儒學家幫他做活字典。


    消息一出滿朝震動,雖然有人批評沈一貫拿偏僻言論誤導皇帝,但是更多的官員則是眾口一詞的稱讚沈一貫以及侍講的眾大臣機敏,能夠想出這樣的辦法讓萬曆皇帝對日講感興趣,甚至有第二次日講。


    之前此書雖然有丁元薦的推薦,但是《尚書古文疏證》還隻是在京城的飽學之士群體之中流傳。


    許多人級別並不到可以和丁元薦交談的程度,聽說了《尚書古文疏證》的內容也大多以為此書是故作大言驚人之論,沒有多少閱讀價值。


    如今有萬曆皇帝帶貨推薦,情況就大大不同。


    首先是廣大的京官群體紛紛研究此書,而其餘讀書人也漸漸聽聞皇帝日講討論《尚書古文疏證》的事情,出於好奇也找來此書閱讀。


    引起的反響是褒貶不一,許多人還是無法接受證偽古文尚書的觀點,但是無疑王文龍已經因此在京中獲得極大的討論熱度。


    隻不過這年代的消息傳播速度極慢,而且這事情也不過是京城中的一樁時事新聞而已,還不到可以影響朝政的程度,新出的邸報之中也隻不過是寫了皇帝再開日講,最多寫明這是因為沈一貫發言引用奇文的緣故,並沒有提及《尚書古文疏證》。


    倒是一些外地官員看到邸報後紛紛好奇以萬曆皇帝的性格怎麽會突然這麽勤勞要讀書?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相黃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相黃葉並收藏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