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杠案的發生讓整個運河上一片混亂,消息滿天飛,加上漕運因大水被斷,王文龍和焦竑被困在河南,起初隻能安心寫書。
但是等拖延了將近十天,兩人文字工作都做完了,卻還沒有通路的消息。
焦竑急著回家,王文龍也有日程安排,兩人隻好去找當地官員,最終疏通了一艘官牌槽船。
九月初王文龍和焦竑展轉泇河,終於回到了南京。
南直隸各府州縣,此時都在發水災,南京的運河上也是混亂一片,一大堆槽船擠著,曹幫衛所兵們為了誰能夠提前北上之事互相爭執。
王文龍一行人乘坐的官船就在這一片混亂之中緩緩前行,因為打著官牌燈籠所以格外紮眼。
這時有一艘小船靠近王文龍他們的船隻,上頭一個書吏打扮的人客氣的對船上道:“敢問船上可是王建陽?我家東主、新任湖廣巡撫梁雲龍想同先生一談。”
“梁雲龍?”王文龍聞言連忙回複道:“我去拜會梁大撫。”
焦竑對於劫杠案同樣十分關心,他立即問王文龍道:“對麵船上可是梁霖雨?”
“正是那位。”王文龍將衣擺紮起,準備走跳板到小船上。
“原來是他補了湖廣巡撫的缺,那可不能怠慢。”焦竑也跟著王文龍一起走到船弦旁。
王文龍走跳板到擺渡的小船上,然後便橫穿河道一起上了梁雲龍的大船。
見到梁雲龍時王文龍就見對方是個麵貌稍黑的老頭,一路奔波,精神似乎也有些萎靡。
王文龍快步走上前行禮道:“晚生王建陽,早就聽說過前輩霖雨公的大名,隻恨無緣拜會,不想運河上相見,此間有禮了。”
梁雲龍今年已經七十二歲,他是海南人,年輕時和海瑞的關係非常好。
梁雲龍五十五歲才考上進士,考上進士之後,名次並也不靠前,登第之後便放到貴州、青海等邊地為官。
梁雲龍外放當官時雖已年近六十,但是卻頗有建樹,在青海他先是碰上韃靼火赤部叛亂,他在軍中擔任讚畫之職,出計謀打敗了火赤部叛軍。轉過年又去西寧打扯力克部叛亂,接著便是到朝鮮去對陣日軍、在遼東對陣胡人炒花、參與經略兩河和鬆山。
此時梁雲龍剛剛平定荊南苗亂,從荊南左參政的位置上下來,年紀已經七十二歲了,又被派去擔任湖廣巡撫。
梁雲龍這十幾年來主要工作就是在各地打仗,派他去當湖廣巡撫的目的也很明確,隻有他這樣的老將才可以平定此時武昌城中的大亂。
在政治上梁雲龍不算是鐵杆的浙黨,和沈一貫現在算是戰略同盟。
梁雲龍笑著擺擺手,指指麵前仆人擺上的太師椅:“建陽這邊來坐,想來你也聽說了近日楚地局勢?赴任之前我同沈首輔詳談,他是多次提醒建陽的,誇讚有加,還叫我若到南京必尋你參詳事情。”
王文龍不假思索的道:“湖廣之事對宗室必須強硬,但不能急切調兵。”
“霖雨公可否告知在下此時沈首輔是什麽態度?”王文龍主動問道。
梁雲龍解釋說:“楚王宗室劫杠殺巡撫,打殺地方,朝廷無比震驚,沈首輔已經上疏準備各地兵備,以防楚宗將亂子鬧大,甚而攻掠周邊城池?”
“攻城?”王文龍皺眉道:“他們怕是沒有這樣本事。”
梁雲龍說道:“可是楚宗已經占據武昌,此地是各省通渠,若真是亂起,不日可從江夏至南京徐州,怎能不防備?”
劫杠案發生之後湖廣巡案立刻上報,把事情說得很急迫,希望朝廷馬上派兵支援。
沈一貫以及手下的浙黨雖然在明年的京察之中前景堪憂,可是此時此刻,他們卻還是掌握著朝堂中許多重要崗位,朝廷想要處理漢陽之亂,沈一貫可以插手的餘地極多。
得知劫杠案之後,沈一貫立刻將之變成了黨爭的操作,他先是將案子報給萬曆,奏折之中將此事說的無比嚴重,似乎湖廣的宗室馬上就要打出武昌舉兵叛亂了。
然後沈一貫便表示應該要立刻集結各地的兵備,入城抓捕宗室,另外還要將湖廣附近各省有缺額的巡撫馬上補足,表示如果稍有遲緩,宗室反叛的勢力,就將更加壯大,更難對付。
而萬曆也被嚇到了,於是先同意了禦史和巡按擒拿叛亂宗室,然後又批準了沈一貫推薦的各省巡撫名單。
連帶著河南等地原本缺額的巡撫都被補上了,浙黨因此又得了幾個封疆大吏。
而接下來沈一貫明顯也是想要把事態進一步擴大,現在浙黨還當著權,劫杠案事情鬧得越大,對於浙黨來說,能夠行使權力的範圍就越多。
唯一問題是他們對於楚王宗室的戰鬥力實在太過於高估了,那群人搶劫都做的哆哆嗦嗦,哪有能力打出武昌?
王文龍說道:“在下以為現在湖廣最要緊的還是先平定武昌之亂,若是亂局可以迅速平定,就不用著急調兵,反之若是此事之上動作太大,可能反給自己惹來非議。”
梁雲龍搖頭說道:“平叛亂局從來都是亂世用重典,現在有調兵的機會,當然是先把人調上去,免得出什麽亂子。”
王文龍問:“沈首輔準備往武昌調多少兵?怎麽調?”
“現在已派胡心得調兵鎮守襄陽,周邊各省的防軍也要動用,做出大兵圍困之勢。”
王文龍哭笑不得說道:“就千把宗室,兩不起加上幾千個家奴,連個布政使司的藩庫都打不進去,霖雨公以為就這群人能夠打到襄陽去?”
梁雲龍是常年在軍事前線的人,自然知道這群宗室的真實戰鬥力是什麽水平,襄陽是湖廣軍事上防守最嚴密之地,護城河都有幾百米寬,哪怕是常年征戰的軍隊僅靠三千人也不可能打下襄陽,更別說這三千人是一群宗室以及家奴了。
調了湖廣的守軍,不去平武昌城的亂子,先跑到襄陽去駐紮完全就是一場演戲。之所以浙黨要弄得人心惶惶,不是為了防止宗室繼續作亂,而是刻意想要將局勢炒得緊張。
梁雲龍聞言表情嚴肅道:“此時亂起,便是借此機會做的嚴密一些,天下人也沒什麽話好說吧。”
“現在是沒人敢說話,但若是此事輕而易舉的評定後,再回頭看現在大動幹戈的軍事調動,連南直隸的兵都開始往湖廣運了,霖雨公以為朝堂上會不會有人拿此事進行攻擊?”王文龍反問道。
“攻擊倒不至於,局勢如此之亂,又是在湖廣腹心之地,能夠平定就是最好結果,即使說起來也能表示調動大兵是出於慎重考慮,旁人能說什麽?”梁雲龍對於沈一貫的操作還是表示十分樂觀。
王文龍又問:“如若此事隻是派幾個胥吏就平定了呢?”
梁雲龍說道:“那就迅速大事化小,將各地的兵備送回,再明正典刑,天下人也說不出什麽。”
王文龍搖頭說道:“事後明正典刑,似乎可以堵住許多人的口,但現在朝中是在黨爭呀!其餘黨派可能不利用此事大加攻擊麽?此事之上遮擋的行為已經太過,如果繼續將火延燒,以為可以掌權,事後肯定受到其他黨派極大反撲。”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三千宗室作亂,調兵也是正常事吧。”梁雲龍堅持說。
梁雲龍的觀點和沈一貫差不多,都認為可以利用此事擴大浙黨的權力,而且沒有什麽副作用。
畢竟當年寧王之叛,寧王朱宸豪手下的親兵也不過是剛剛擴編到了上萬人的規模,實際上忠心的王府護衛也不過是幾千人,而這次楚宗之亂上街的宗室就上千了,跟著一起嚷嚷盜搶的如果都給他劃到楚宗的兵馬裏,也能湊出個上萬之數,完全可以把這一場亂子操作成寧王反叛一般的叛亂行為。
可惜他們把楚宗室想的太強了。
王文龍和梁雲龍的船隻到達南京,還沒下船就碰上沈一貫派來的禦史。
聽說王文龍和梁雲龍都在一處,那禦史便直接找來。
王文龍和浙黨的關係比較近,且接下來浙黨的操作也不打算瞞人,於是梁雲龍和那浙黨禦史當著王文龍的麵便談論起來。
“湖北巡按吳楷再次上書,言及楚宗室已經出榜文,約定舉事。”那禦史說著此話之時卻是一臉輕鬆,完全沒有麵對叛亂的緊張感,自己也知道,就楚王宗室那幾塊料能舉個屁的事,吳楷上書純純是浙黨的政治操作。
梁雲龍也配合說道:“時局如此緊張,我作為湖廣巡撫,當立即求朝廷調兵。”
說完之後,梁雲龍看向王文龍問道:“建陽可有什麽見解?”
王文龍苦笑著說:“兩位何必問我?隻怕來時禦史大人早已經將調兵的文書都寫好了吧?”
那禦史瞪大雙眼:“建陽公真是料事如神也。”
“若不是早已有定計,此事兩位怎會於我這一個國子助教麵前輕言?”王文龍笑著說道。
那禦史坦白說:“首輔已經著我一封手書,調動三省兵馬,務令平定楚宗之亂,一應上下官員都要順文執行,若有推延怠慢者,均嚴懲不貸!”
王文龍分析說道:“這一封命令出於閣台,無論是朱閣老還是沈閣老都沒有阻攔,一切辦得無比順利,不知我猜的可對?”
“對呀!”那禦史佩服說道。
王文龍又繼續說:“沈首輔打算用這一份命令,將浙黨官員的權力全部往上提,徹底操縱楚宗之亂的處置權,好將事情導引向利於浙黨的處置方向,又對是不對?”
“隻是要提拔能為有用之人罷了。”那禦史笑著說,語言含糊,但是等同於承認。
現在此事的後續已經完全落入浙黨的掌控,從荊州趕到武昌的湖廣巡按吳楷按照沈一貫的想法上疏,將楚宗室的叛亂說的無比嚴重,什麽有人貼榜文、有人約定舉事日期,整件事件從宗室們無法無天搶劫皇杠、打殺官員,變成了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叛逆事件。
(本章完)
但是等拖延了將近十天,兩人文字工作都做完了,卻還沒有通路的消息。
焦竑急著回家,王文龍也有日程安排,兩人隻好去找當地官員,最終疏通了一艘官牌槽船。
九月初王文龍和焦竑展轉泇河,終於回到了南京。
南直隸各府州縣,此時都在發水災,南京的運河上也是混亂一片,一大堆槽船擠著,曹幫衛所兵們為了誰能夠提前北上之事互相爭執。
王文龍一行人乘坐的官船就在這一片混亂之中緩緩前行,因為打著官牌燈籠所以格外紮眼。
這時有一艘小船靠近王文龍他們的船隻,上頭一個書吏打扮的人客氣的對船上道:“敢問船上可是王建陽?我家東主、新任湖廣巡撫梁雲龍想同先生一談。”
“梁雲龍?”王文龍聞言連忙回複道:“我去拜會梁大撫。”
焦竑對於劫杠案同樣十分關心,他立即問王文龍道:“對麵船上可是梁霖雨?”
“正是那位。”王文龍將衣擺紮起,準備走跳板到小船上。
“原來是他補了湖廣巡撫的缺,那可不能怠慢。”焦竑也跟著王文龍一起走到船弦旁。
王文龍走跳板到擺渡的小船上,然後便橫穿河道一起上了梁雲龍的大船。
見到梁雲龍時王文龍就見對方是個麵貌稍黑的老頭,一路奔波,精神似乎也有些萎靡。
王文龍快步走上前行禮道:“晚生王建陽,早就聽說過前輩霖雨公的大名,隻恨無緣拜會,不想運河上相見,此間有禮了。”
梁雲龍今年已經七十二歲,他是海南人,年輕時和海瑞的關係非常好。
梁雲龍五十五歲才考上進士,考上進士之後,名次並也不靠前,登第之後便放到貴州、青海等邊地為官。
梁雲龍外放當官時雖已年近六十,但是卻頗有建樹,在青海他先是碰上韃靼火赤部叛亂,他在軍中擔任讚畫之職,出計謀打敗了火赤部叛軍。轉過年又去西寧打扯力克部叛亂,接著便是到朝鮮去對陣日軍、在遼東對陣胡人炒花、參與經略兩河和鬆山。
此時梁雲龍剛剛平定荊南苗亂,從荊南左參政的位置上下來,年紀已經七十二歲了,又被派去擔任湖廣巡撫。
梁雲龍這十幾年來主要工作就是在各地打仗,派他去當湖廣巡撫的目的也很明確,隻有他這樣的老將才可以平定此時武昌城中的大亂。
在政治上梁雲龍不算是鐵杆的浙黨,和沈一貫現在算是戰略同盟。
梁雲龍笑著擺擺手,指指麵前仆人擺上的太師椅:“建陽這邊來坐,想來你也聽說了近日楚地局勢?赴任之前我同沈首輔詳談,他是多次提醒建陽的,誇讚有加,還叫我若到南京必尋你參詳事情。”
王文龍不假思索的道:“湖廣之事對宗室必須強硬,但不能急切調兵。”
“霖雨公可否告知在下此時沈首輔是什麽態度?”王文龍主動問道。
梁雲龍解釋說:“楚王宗室劫杠殺巡撫,打殺地方,朝廷無比震驚,沈首輔已經上疏準備各地兵備,以防楚宗將亂子鬧大,甚而攻掠周邊城池?”
“攻城?”王文龍皺眉道:“他們怕是沒有這樣本事。”
梁雲龍說道:“可是楚宗已經占據武昌,此地是各省通渠,若真是亂起,不日可從江夏至南京徐州,怎能不防備?”
劫杠案發生之後湖廣巡案立刻上報,把事情說得很急迫,希望朝廷馬上派兵支援。
沈一貫以及手下的浙黨雖然在明年的京察之中前景堪憂,可是此時此刻,他們卻還是掌握著朝堂中許多重要崗位,朝廷想要處理漢陽之亂,沈一貫可以插手的餘地極多。
得知劫杠案之後,沈一貫立刻將之變成了黨爭的操作,他先是將案子報給萬曆,奏折之中將此事說的無比嚴重,似乎湖廣的宗室馬上就要打出武昌舉兵叛亂了。
然後沈一貫便表示應該要立刻集結各地的兵備,入城抓捕宗室,另外還要將湖廣附近各省有缺額的巡撫馬上補足,表示如果稍有遲緩,宗室反叛的勢力,就將更加壯大,更難對付。
而萬曆也被嚇到了,於是先同意了禦史和巡按擒拿叛亂宗室,然後又批準了沈一貫推薦的各省巡撫名單。
連帶著河南等地原本缺額的巡撫都被補上了,浙黨因此又得了幾個封疆大吏。
而接下來沈一貫明顯也是想要把事態進一步擴大,現在浙黨還當著權,劫杠案事情鬧得越大,對於浙黨來說,能夠行使權力的範圍就越多。
唯一問題是他們對於楚王宗室的戰鬥力實在太過於高估了,那群人搶劫都做的哆哆嗦嗦,哪有能力打出武昌?
王文龍說道:“在下以為現在湖廣最要緊的還是先平定武昌之亂,若是亂局可以迅速平定,就不用著急調兵,反之若是此事之上動作太大,可能反給自己惹來非議。”
梁雲龍搖頭說道:“平叛亂局從來都是亂世用重典,現在有調兵的機會,當然是先把人調上去,免得出什麽亂子。”
王文龍問:“沈首輔準備往武昌調多少兵?怎麽調?”
“現在已派胡心得調兵鎮守襄陽,周邊各省的防軍也要動用,做出大兵圍困之勢。”
王文龍哭笑不得說道:“就千把宗室,兩不起加上幾千個家奴,連個布政使司的藩庫都打不進去,霖雨公以為就這群人能夠打到襄陽去?”
梁雲龍是常年在軍事前線的人,自然知道這群宗室的真實戰鬥力是什麽水平,襄陽是湖廣軍事上防守最嚴密之地,護城河都有幾百米寬,哪怕是常年征戰的軍隊僅靠三千人也不可能打下襄陽,更別說這三千人是一群宗室以及家奴了。
調了湖廣的守軍,不去平武昌城的亂子,先跑到襄陽去駐紮完全就是一場演戲。之所以浙黨要弄得人心惶惶,不是為了防止宗室繼續作亂,而是刻意想要將局勢炒得緊張。
梁雲龍聞言表情嚴肅道:“此時亂起,便是借此機會做的嚴密一些,天下人也沒什麽話好說吧。”
“現在是沒人敢說話,但若是此事輕而易舉的評定後,再回頭看現在大動幹戈的軍事調動,連南直隸的兵都開始往湖廣運了,霖雨公以為朝堂上會不會有人拿此事進行攻擊?”王文龍反問道。
“攻擊倒不至於,局勢如此之亂,又是在湖廣腹心之地,能夠平定就是最好結果,即使說起來也能表示調動大兵是出於慎重考慮,旁人能說什麽?”梁雲龍對於沈一貫的操作還是表示十分樂觀。
王文龍又問:“如若此事隻是派幾個胥吏就平定了呢?”
梁雲龍說道:“那就迅速大事化小,將各地的兵備送回,再明正典刑,天下人也說不出什麽。”
王文龍搖頭說道:“事後明正典刑,似乎可以堵住許多人的口,但現在朝中是在黨爭呀!其餘黨派可能不利用此事大加攻擊麽?此事之上遮擋的行為已經太過,如果繼續將火延燒,以為可以掌權,事後肯定受到其他黨派極大反撲。”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三千宗室作亂,調兵也是正常事吧。”梁雲龍堅持說。
梁雲龍的觀點和沈一貫差不多,都認為可以利用此事擴大浙黨的權力,而且沒有什麽副作用。
畢竟當年寧王之叛,寧王朱宸豪手下的親兵也不過是剛剛擴編到了上萬人的規模,實際上忠心的王府護衛也不過是幾千人,而這次楚宗之亂上街的宗室就上千了,跟著一起嚷嚷盜搶的如果都給他劃到楚宗的兵馬裏,也能湊出個上萬之數,完全可以把這一場亂子操作成寧王反叛一般的叛亂行為。
可惜他們把楚宗室想的太強了。
王文龍和梁雲龍的船隻到達南京,還沒下船就碰上沈一貫派來的禦史。
聽說王文龍和梁雲龍都在一處,那禦史便直接找來。
王文龍和浙黨的關係比較近,且接下來浙黨的操作也不打算瞞人,於是梁雲龍和那浙黨禦史當著王文龍的麵便談論起來。
“湖北巡按吳楷再次上書,言及楚宗室已經出榜文,約定舉事。”那禦史說著此話之時卻是一臉輕鬆,完全沒有麵對叛亂的緊張感,自己也知道,就楚王宗室那幾塊料能舉個屁的事,吳楷上書純純是浙黨的政治操作。
梁雲龍也配合說道:“時局如此緊張,我作為湖廣巡撫,當立即求朝廷調兵。”
說完之後,梁雲龍看向王文龍問道:“建陽可有什麽見解?”
王文龍苦笑著說:“兩位何必問我?隻怕來時禦史大人早已經將調兵的文書都寫好了吧?”
那禦史瞪大雙眼:“建陽公真是料事如神也。”
“若不是早已有定計,此事兩位怎會於我這一個國子助教麵前輕言?”王文龍笑著說道。
那禦史坦白說:“首輔已經著我一封手書,調動三省兵馬,務令平定楚宗之亂,一應上下官員都要順文執行,若有推延怠慢者,均嚴懲不貸!”
王文龍分析說道:“這一封命令出於閣台,無論是朱閣老還是沈閣老都沒有阻攔,一切辦得無比順利,不知我猜的可對?”
“對呀!”那禦史佩服說道。
王文龍又繼續說:“沈首輔打算用這一份命令,將浙黨官員的權力全部往上提,徹底操縱楚宗之亂的處置權,好將事情導引向利於浙黨的處置方向,又對是不對?”
“隻是要提拔能為有用之人罷了。”那禦史笑著說,語言含糊,但是等同於承認。
現在此事的後續已經完全落入浙黨的掌控,從荊州趕到武昌的湖廣巡按吳楷按照沈一貫的想法上疏,將楚宗室的叛亂說的無比嚴重,什麽有人貼榜文、有人約定舉事日期,整件事件從宗室們無法無天搶劫皇杠、打殺官員,變成了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叛逆事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