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世的滿清入主中原之後可是下過一番力氣去尋找遼東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曆史關係的。
最終滿清給自己找到了肅慎這麽一個祖宗,而且做了相當多的研究。
這些研究雖然出於政治目的,但還真發現東北的肅慎族是惟一與黃河中下遊地區諸民族並存的少數民族,還是個在西周時期地位就挺高的諸侯。
搜羅史料時滿清學者就還發現肅慎族的曆史記載一直綿延不斷,漢朝的《冊府元龜》、《三國誌》、《晉書》都有這個東北民族的記錄。
找這個民族的記載非常容易,隻要抓住一個特點“進貢楛失”,楛失是一種箭,肅慎似乎盛產此箭,每一次向中原王朝進貢都送這玩意兒,隻要看見這幾個字兒,順著找去,多半就能找到“肅慎”的記載。
王文龍照著腦海中的記憶背出這些記載,在場的遼東學子聽紛紛臉露驚訝神色。
蕭汝芳也是震驚,回憶說道:“我的確於《尚書》中讀過此內容,隻是慚愧自己讀書太少,卻沒想到這民族原來就是遼東諸民族的代表,原來遼東民族早在周朝時便時常出現在史書上的。”
還真不怪蕭汝芳讀書不認真,這些內容在此時算是絕對的冷門,滿清入關之前根本沒人會去管這些邊角零星的記載。
而這時被王文龍點出來,倒是引起在場學子一陣討論。
“那楛失多半就是樺木箭,咱們遼東的樺木生來筆直,不需過多修剪就能直接做成箭杆,這樣技術在遼東邊民中流傳甚廣,但是關內聽說是不這樣做的。”
又有一個軍戶子弟出身的儒生道:“石砮我見過,鬆花江一帶專產一種青片石,那石頭打下來一片一片,天然帶鋒,是做箭頭的好材料,女真人不會煉鐵之前常拿那石頭磨做箭頭使用,我叔父當年肩膀上中一箭便是那青石簇,那青石箭頭極脆打到人肉上一動便及斷裂,石片斷在傷口裏,事後往往流血潰爛,比中了銅鐵之箭還要麻煩。”
還有更北方的邊戶子弟說道:“麈多半就是女真人的馴鹿,他們有一駛鹿部落,是野人女真的一部分,專場這樣的大鹿。早年王杲犯邊時那部落也是跟從的,據我家祖上說他們連鐵器都不會用,極不能戰,他們騎的那大角鹿聽到號炮便嚇得跑了……”
一眾遼東學子議論紛紛,雖然是在講女真人的事情,但他們注述著曆史書中的遼東先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卻有一種介紹自家情況的自豪感。這時佟卜年再次好奇問道:“我遼東距離中土如此之遠,當年這紅山文化又是從何傳播而來的呢?”
有人直接回答他說:“佟小友沒走過關內,這紅山文化定然是從山海關傳進來的,我家祖上便是走此道入的遼東,說起來遠,但其實走不上半年時間就到了。”
這明顯是個順天軍戶的後代,然後他的說法立馬被一個帶山東口音的學子反駁:“上古之時整個部落遷徙翻山越嶺談何容易?我倒說此文化定是從山東傳來的,走登遼海道,海況好時從山東幾日便能到遼東了。”
但他很快又被其他順天軍戶子弟駁斥:“若是山東人,那應該留在旅順打漁,怎麽會來我遼河內陸?”
山東軍戶子弟也立刻反嗆:“北上開墾田地不可以麽?”
聽著眾人爭論,王文龍笑著壓一壓手,大家都安靜下來看向他,就聽王文龍說道:“這文化傳播的路徑我已有個猜想,我以為多半是從而今老哈河衛一帶傳來。”
聽到這說法,眾人皆是一愣,老哈和衛就是王文龍前世內蒙古的東部,因為明朝前期幾次收邊,當年的老哈河衛在此時已經被北元占據。
這年代的人以為遼東就已經是文化荒漠,至於蒙古人的前元之地那更是茹毛飲血之所在,遼東子弟聽到之後下意識就不喜歡。
“彼處有何文明哉?”當場就有儒生忍不住反駁王文龍的論斷。
也有些人較為委婉的提醒:“建陽先生莫不是說錯了,那蒙古人的地方能有什麽中華文化?”
王文龍笑著說道:“有許多紅山文化的物件都是從蒙古人那裏流傳來的,之前我也說過,據我猜測這紅山文化的中心應該在當年的老哈河衛、全寧衛、大寧都司一帶。隻要到彼處進行發掘,多半能夠有所發現。”
聽到王文龍說的如此果斷,眾人也是愕然,大寧都司當是當年朱元璋建立的邊地都司,還是當年朱元璋親定下的寧王藩地,隻不過在永樂年間寧王和大寧都司就已經被內遷到了保定一帶。
佟卜年問:“這蒙古之地與我遼東相隔頗遠,便是如今蒙古人要從遼東入寇也頗為不易,當年中華先民還未使用馬匹如何能夠從蒙古一路走來遼東?”
王文龍回答說道:“那時的事情雖然沒有史書可以記載,但是從遺址的分布也能發現一些端倪,如果我們打聽到的遺址位置不錯的話,我們的先民該是從遼河平原一路來到遼東的。”
王文龍在黑板上畫出遼東的地圖,然後將大淩河和赤峰這一帶的平坦地帶圈點出來。
聽了他的講解之後,佟卜年卻是疑惑說:“可這一代是興安嶺呀,寒冷無比,山高林密,就是如今人想要從此處走過都困難,千百年前之人,如何能夠跨越這艱難之地?”
“因為氣候不同。”王文龍輕鬆回答,“五六千年前的氣候大概遠比此時溫暖,直到商周之時,河南之地都還有大象活動,我們在江南創立了一個物理社,其中有人專門就是研究溫度的,我等發現若將水的結冰溫度算作零度,水燒開的溫度算作一百度,則遼東夏日暑熱之時與嚴寒之時的溫度相差就是五六十度,而每年一度的氣溫變化都能給一地物產帶來極大改變。”
他舉例子道:“就拿這興安嶺來說,若是氣溫上升了三度,則興安嶺大雪封山的時間將晚上一個月有餘,若是幾千年前真是這樣的氣候,橫跨興安嶺便不是沒有可能了。”
氣候變化這個關鍵詞一說出來,再加上王文龍的解釋,世代居住在遼東的蕭汝芳突然眼前一亮,忍不住擊節讚歎說道:“過去如何我就沒想到此事?”
他過去常常奇怪原本在遼國時期可以養活許多百姓的洪州、懿州為何在如今都成了高原苦寒之地?這多半就和大宋以後氣候變化有關。想來唐宋時,遼河流域的氣候也應該比現在至少溫暖上一兩度。當年廣寧後屯衛不得已被撤也是因為氣候生變的原因。
朱元璋當年恢複遼東的時候,曾經畫下了一大塊廣寧後屯衛,地點就在遼國的懿州府,也是寧王的藩地,但是到朱棣時期就給撤了,因為這個地方實際上完全沒有辦法開墾移民,隻能做遊牧生產,土地畝產太低,人口太分散,大明的管理模式非常難以治理,還很容易成為北元圍攻的孤島。
對於蕭汝芳這些熟悉遼東曆史的人來說,廣寧後屯衛的放棄一直是耿耿於懷之事。
但他們也想不通為何在遼金時期可以建成幾萬人口城市的懿州到了大明朝的手上,卻連幾個守邊的衛所都養不活。此時聽王文龍一講,他才想到當時並不是因為大明的治理出現了什麽問題,而是因為明初的氣候不如唐宋時期那般溫暖,氣候不夠溫暖就沒法種地,隻能遊牧,自然養不活更多的人。
而王文龍說到氣溫和地緣的關係之時,腦海中也突然產生了靈感。
他之前感覺繼續研究訓詁學記憶中已經沒有什麽書可寫,但是這會兒卻突然想到自己可以寫些地質、地緣、氣候變化方麵的作品。
前世曆史上的學科發展本來就是從研究古代文獻進展到了考古,由考古又進展到了古代地理、氣候研究,這些研究是一條線上的,自己如果能夠寫一本地理考古方麵的專著,肯定能讓這年代的人大大拓展眼界,而且氣候史自然會扯到文明史,很容易利用這理論宣傳移民開拓的思想。
遼東的大多數讀書人在這時還隻能研究四書五經,盡力去科舉,對於雜學基本沒有多少鑽研,而王文龍以前世的記憶拋出的各種新奇觀點,自然讓眾人都是茅塞頓開,佩服不已。(本章完)
最終滿清給自己找到了肅慎這麽一個祖宗,而且做了相當多的研究。
這些研究雖然出於政治目的,但還真發現東北的肅慎族是惟一與黃河中下遊地區諸民族並存的少數民族,還是個在西周時期地位就挺高的諸侯。
搜羅史料時滿清學者就還發現肅慎族的曆史記載一直綿延不斷,漢朝的《冊府元龜》、《三國誌》、《晉書》都有這個東北民族的記錄。
找這個民族的記載非常容易,隻要抓住一個特點“進貢楛失”,楛失是一種箭,肅慎似乎盛產此箭,每一次向中原王朝進貢都送這玩意兒,隻要看見這幾個字兒,順著找去,多半就能找到“肅慎”的記載。
王文龍照著腦海中的記憶背出這些記載,在場的遼東學子聽紛紛臉露驚訝神色。
蕭汝芳也是震驚,回憶說道:“我的確於《尚書》中讀過此內容,隻是慚愧自己讀書太少,卻沒想到這民族原來就是遼東諸民族的代表,原來遼東民族早在周朝時便時常出現在史書上的。”
還真不怪蕭汝芳讀書不認真,這些內容在此時算是絕對的冷門,滿清入關之前根本沒人會去管這些邊角零星的記載。
而這時被王文龍點出來,倒是引起在場學子一陣討論。
“那楛失多半就是樺木箭,咱們遼東的樺木生來筆直,不需過多修剪就能直接做成箭杆,這樣技術在遼東邊民中流傳甚廣,但是關內聽說是不這樣做的。”
又有一個軍戶子弟出身的儒生道:“石砮我見過,鬆花江一帶專產一種青片石,那石頭打下來一片一片,天然帶鋒,是做箭頭的好材料,女真人不會煉鐵之前常拿那石頭磨做箭頭使用,我叔父當年肩膀上中一箭便是那青石簇,那青石箭頭極脆打到人肉上一動便及斷裂,石片斷在傷口裏,事後往往流血潰爛,比中了銅鐵之箭還要麻煩。”
還有更北方的邊戶子弟說道:“麈多半就是女真人的馴鹿,他們有一駛鹿部落,是野人女真的一部分,專場這樣的大鹿。早年王杲犯邊時那部落也是跟從的,據我家祖上說他們連鐵器都不會用,極不能戰,他們騎的那大角鹿聽到號炮便嚇得跑了……”
一眾遼東學子議論紛紛,雖然是在講女真人的事情,但他們注述著曆史書中的遼東先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卻有一種介紹自家情況的自豪感。這時佟卜年再次好奇問道:“我遼東距離中土如此之遠,當年這紅山文化又是從何傳播而來的呢?”
有人直接回答他說:“佟小友沒走過關內,這紅山文化定然是從山海關傳進來的,我家祖上便是走此道入的遼東,說起來遠,但其實走不上半年時間就到了。”
這明顯是個順天軍戶的後代,然後他的說法立馬被一個帶山東口音的學子反駁:“上古之時整個部落遷徙翻山越嶺談何容易?我倒說此文化定是從山東傳來的,走登遼海道,海況好時從山東幾日便能到遼東了。”
但他很快又被其他順天軍戶子弟駁斥:“若是山東人,那應該留在旅順打漁,怎麽會來我遼河內陸?”
山東軍戶子弟也立刻反嗆:“北上開墾田地不可以麽?”
聽著眾人爭論,王文龍笑著壓一壓手,大家都安靜下來看向他,就聽王文龍說道:“這文化傳播的路徑我已有個猜想,我以為多半是從而今老哈河衛一帶傳來。”
聽到這說法,眾人皆是一愣,老哈和衛就是王文龍前世內蒙古的東部,因為明朝前期幾次收邊,當年的老哈河衛在此時已經被北元占據。
這年代的人以為遼東就已經是文化荒漠,至於蒙古人的前元之地那更是茹毛飲血之所在,遼東子弟聽到之後下意識就不喜歡。
“彼處有何文明哉?”當場就有儒生忍不住反駁王文龍的論斷。
也有些人較為委婉的提醒:“建陽先生莫不是說錯了,那蒙古人的地方能有什麽中華文化?”
王文龍笑著說道:“有許多紅山文化的物件都是從蒙古人那裏流傳來的,之前我也說過,據我猜測這紅山文化的中心應該在當年的老哈河衛、全寧衛、大寧都司一帶。隻要到彼處進行發掘,多半能夠有所發現。”
聽到王文龍說的如此果斷,眾人也是愕然,大寧都司當是當年朱元璋建立的邊地都司,還是當年朱元璋親定下的寧王藩地,隻不過在永樂年間寧王和大寧都司就已經被內遷到了保定一帶。
佟卜年問:“這蒙古之地與我遼東相隔頗遠,便是如今蒙古人要從遼東入寇也頗為不易,當年中華先民還未使用馬匹如何能夠從蒙古一路走來遼東?”
王文龍回答說道:“那時的事情雖然沒有史書可以記載,但是從遺址的分布也能發現一些端倪,如果我們打聽到的遺址位置不錯的話,我們的先民該是從遼河平原一路來到遼東的。”
王文龍在黑板上畫出遼東的地圖,然後將大淩河和赤峰這一帶的平坦地帶圈點出來。
聽了他的講解之後,佟卜年卻是疑惑說:“可這一代是興安嶺呀,寒冷無比,山高林密,就是如今人想要從此處走過都困難,千百年前之人,如何能夠跨越這艱難之地?”
“因為氣候不同。”王文龍輕鬆回答,“五六千年前的氣候大概遠比此時溫暖,直到商周之時,河南之地都還有大象活動,我們在江南創立了一個物理社,其中有人專門就是研究溫度的,我等發現若將水的結冰溫度算作零度,水燒開的溫度算作一百度,則遼東夏日暑熱之時與嚴寒之時的溫度相差就是五六十度,而每年一度的氣溫變化都能給一地物產帶來極大改變。”
他舉例子道:“就拿這興安嶺來說,若是氣溫上升了三度,則興安嶺大雪封山的時間將晚上一個月有餘,若是幾千年前真是這樣的氣候,橫跨興安嶺便不是沒有可能了。”
氣候變化這個關鍵詞一說出來,再加上王文龍的解釋,世代居住在遼東的蕭汝芳突然眼前一亮,忍不住擊節讚歎說道:“過去如何我就沒想到此事?”
他過去常常奇怪原本在遼國時期可以養活許多百姓的洪州、懿州為何在如今都成了高原苦寒之地?這多半就和大宋以後氣候變化有關。想來唐宋時,遼河流域的氣候也應該比現在至少溫暖上一兩度。當年廣寧後屯衛不得已被撤也是因為氣候生變的原因。
朱元璋當年恢複遼東的時候,曾經畫下了一大塊廣寧後屯衛,地點就在遼國的懿州府,也是寧王的藩地,但是到朱棣時期就給撤了,因為這個地方實際上完全沒有辦法開墾移民,隻能做遊牧生產,土地畝產太低,人口太分散,大明的管理模式非常難以治理,還很容易成為北元圍攻的孤島。
對於蕭汝芳這些熟悉遼東曆史的人來說,廣寧後屯衛的放棄一直是耿耿於懷之事。
但他們也想不通為何在遼金時期可以建成幾萬人口城市的懿州到了大明朝的手上,卻連幾個守邊的衛所都養不活。此時聽王文龍一講,他才想到當時並不是因為大明的治理出現了什麽問題,而是因為明初的氣候不如唐宋時期那般溫暖,氣候不夠溫暖就沒法種地,隻能遊牧,自然養不活更多的人。
而王文龍說到氣溫和地緣的關係之時,腦海中也突然產生了靈感。
他之前感覺繼續研究訓詁學記憶中已經沒有什麽書可寫,但是這會兒卻突然想到自己可以寫些地質、地緣、氣候變化方麵的作品。
前世曆史上的學科發展本來就是從研究古代文獻進展到了考古,由考古又進展到了古代地理、氣候研究,這些研究是一條線上的,自己如果能夠寫一本地理考古方麵的專著,肯定能讓這年代的人大大拓展眼界,而且氣候史自然會扯到文明史,很容易利用這理論宣傳移民開拓的思想。
遼東的大多數讀書人在這時還隻能研究四書五經,盡力去科舉,對於雜學基本沒有多少鑽研,而王文龍以前世的記憶拋出的各種新奇觀點,自然讓眾人都是茅塞頓開,佩服不已。(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