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也猜到各黨派都不會支持漕運改海,這事情已經太多有識之士提出,如果能做到早就做了,他拋出這個議題隻不過是試試水,感覺眾人對於開源節流這個思想沒什麽意見,王文龍繼續說:
“既然對內的改革短暫時間難以實現,那就通過對外開拓收獲錢財。這兩年福建海麵上貿易發展迅速,未來很可能會興起一批富可敵國之大海商,這樣的勢力想要純靠海進加以禁止是不可能的,海禁一出,這些海商就會變成走私商人,朝廷海禁都將無用。不如因勢利導,拋棄過去之古板船引政策,鼓勵海貿並對之大收商稅,如此便能效仿宋朝之故事,為朝廷增加一大稅收來源。”
參加問津大會的眾人對於海外貿易沒有什麽太強概念,葉向高好奇問道:“如今福建之海貿很興旺麽?”
王文龍點頭說:“荷蘭人成立了一家荷蘭東印度公司,這幾年大規模的拓展西洋航線,許多南北貨物都源源不斷的運抵香料群島,福建海上貿易的規模在這幾年間至少增加了五成。”
他又舉例子說:“就比如台灣島上的李家福源盛造船廠,因為福建海上貿易的繁榮,這造船廠去年才剛開始營業,短短一年間,去年的船隻生產總產量已經達到了八千料。”
王文龍說出這個數字之後,見場中的一眾讀書人完全沒有任何回應,他眨眨眼睛才反應過來,這群讀書人裏頭好多都是大學先生,根本弄不清船隻的噸位該怎麽換算,於是又補充了一句:“龍江船廠去年總共生產出來的船隻載重還不到六千料。”
龍江船廠是大明在江南最大的造船基地,如此一說眾人才有了個概念,連葉向高也非常驚訝:“隻是一年間就養出了一個比龍江船廠開工量還大的造船基地,福建海上貿易竟然已繁榮到如此程度?”
王文龍點點頭:“是以我的意見是堵不如疏,不如讓朝廷參與海上貿易事業,甚至可以讓朝廷投資殖民,讓官辦船商的力量去和那些歐洲人做海上競爭。”
一群人聽的目瞪口呆。
讓萬曆皇帝投資去進行海外貿易,乍聽之下幾乎天方夜譚,但仔細想想,卻又似乎真能夠實行。
海外貿易的利潤頗高,說不定真能夠讓萬曆皇帝動心。
對於葉向高來說,反正進到皇帝口袋裏的錢也拿不出來,哪怕皇帝投資海洋貿易把錢全部虧掉對於東林黨也沒什麽損失,更重要的是萬曆皇帝投資海貿,說不定就會把他的精力都放在海麵上,能夠少折騰一點大明的士紳。
不過在場一些文人卻立刻表示反對:“這豈不是要讓聖上去與海商爭利?”
王文龍搖頭說道:“航海有大利,這種利益並非定額,投資越多,盤子隻會越做越大,沒有什麽爭不爭利的說法。有關此事的詳細講解,我在《國富論》中已經闡明,先生可讀過此書再與我辯駁。”
王文龍一句話就把反對此事的聲音給壓了回去,這個反對萬曆皇帝參與海貿的文人顯然是和大海商有所瓜葛,怕皇帝參與海貿之後會搶占世家大族的利益。
明代的文人就喜歡用與民爭利這一套話術來避免皇權插手地方管理,然而他們的這種經濟觀念放在收稅上是正確的,放在皇家投資興辦產業之上卻是完全錯誤。
“天下財富隻有一定數量,皇帝拿的多,百姓就拿的少”完全是基於小農經濟的經濟學觀點,實際上皇家和民間一起參與某項產的投資,良好的情況下會使得這項產業的資本大量增加,幾乎必然帶來產業水平的進步,整個產業的生產效率都會進步。
就比如說永樂大帝投資的鄭和下西洋,朝廷的大量投資直接把大明的航海水平提升了一大截,培養了許多航海人材,使得這之後的福建海商可以憑自己的能力遠販東西二洋。要知道在大明早期也是實行海禁的,福建航海人才一度斷檔,鄭和下西洋之後福建海上的走私貿易才得以發展起來。
當然反麵例子也有,就比如萬曆皇帝辦的皇店,表麵上說的是由皇帝投資到各地去開店,實際上每到一地皇店就會欺行霸市,搶走過去正常經營商人的生意,使得許多地方都變得市麵蕭條。
但是這種邏輯在國內可以實行,遠洋貿易誰管你是不是皇帝?太監打著官牌出海,實力不夠,該被搶照樣被搶,該虧錢照樣虧。
至於小商人的利益也不用擔心,即使福建實施海禁的那幾年鄭芝龍等海商還是能繼續壯大實力。
海外貿易的市場需求放在那裏,官方體係沒有辦法滿足,走私商人自然就會填補,誰的經營效率高,誰就能占到更大份額。連福建世家大族都搶不去的海上生意,就憑萬曆皇帝和他手下太監的經營能力根本搶不走。
事實上,王文龍想著的根本不是讓萬曆皇帝投資遠洋貿易去做海上馬車夫的生意,而是想要萬曆皇帝投資私人殖民。
此時許多歐洲的殖民遠航活動就是由各國的王室投資的。萬曆皇帝和他手下那幫喜歡刮地皮的太監,弄去經營殖民地正算是專業對口。
殖民地經營不怕殖民者刮地皮,就怕他們刮的效率不夠高。
隻不過殖民這個概念對於場上的大明人士很難說得清楚,這年代的海上貿易和殖民者本來也沒有太明確的界限,王文龍幹脆就讓他們理解成讓萬曆皇帝投資海上商隊就行了。
一番話說完,葉向高先反應過來,讚同說道:“建陽說的也是一條路子。”
三黨對於東林黨在這幾天連番攻擊,整場問津大會到此時說的幾乎全都是政治議題,跟那些隻想要攻擊東林黨的三黨人士比起來,王文龍所說的話明顯要實在的多,至少不是隻為了罵人。
葉向高仔細讀過《葡萄牙國史》,能夠理解殖民主義的思路,聽懂之後對於王文龍的意見也頗為欣賞。
當天討論結束,葉向高專門叫來幾個東林人物和王文龍一起商量讓萬曆皇帝投資殖民的具體建議,打算寫成一封密信,呈交給萬曆皇帝,此信能不能將萬曆皇帝說動葉向高也沒有十足信心,但試一試總沒壞處。
(本章完)
“既然對內的改革短暫時間難以實現,那就通過對外開拓收獲錢財。這兩年福建海麵上貿易發展迅速,未來很可能會興起一批富可敵國之大海商,這樣的勢力想要純靠海進加以禁止是不可能的,海禁一出,這些海商就會變成走私商人,朝廷海禁都將無用。不如因勢利導,拋棄過去之古板船引政策,鼓勵海貿並對之大收商稅,如此便能效仿宋朝之故事,為朝廷增加一大稅收來源。”
參加問津大會的眾人對於海外貿易沒有什麽太強概念,葉向高好奇問道:“如今福建之海貿很興旺麽?”
王文龍點頭說:“荷蘭人成立了一家荷蘭東印度公司,這幾年大規模的拓展西洋航線,許多南北貨物都源源不斷的運抵香料群島,福建海上貿易的規模在這幾年間至少增加了五成。”
他又舉例子說:“就比如台灣島上的李家福源盛造船廠,因為福建海上貿易的繁榮,這造船廠去年才剛開始營業,短短一年間,去年的船隻生產總產量已經達到了八千料。”
王文龍說出這個數字之後,見場中的一眾讀書人完全沒有任何回應,他眨眨眼睛才反應過來,這群讀書人裏頭好多都是大學先生,根本弄不清船隻的噸位該怎麽換算,於是又補充了一句:“龍江船廠去年總共生產出來的船隻載重還不到六千料。”
龍江船廠是大明在江南最大的造船基地,如此一說眾人才有了個概念,連葉向高也非常驚訝:“隻是一年間就養出了一個比龍江船廠開工量還大的造船基地,福建海上貿易竟然已繁榮到如此程度?”
王文龍點點頭:“是以我的意見是堵不如疏,不如讓朝廷參與海上貿易事業,甚至可以讓朝廷投資殖民,讓官辦船商的力量去和那些歐洲人做海上競爭。”
一群人聽的目瞪口呆。
讓萬曆皇帝投資去進行海外貿易,乍聽之下幾乎天方夜譚,但仔細想想,卻又似乎真能夠實行。
海外貿易的利潤頗高,說不定真能夠讓萬曆皇帝動心。
對於葉向高來說,反正進到皇帝口袋裏的錢也拿不出來,哪怕皇帝投資海洋貿易把錢全部虧掉對於東林黨也沒什麽損失,更重要的是萬曆皇帝投資海貿,說不定就會把他的精力都放在海麵上,能夠少折騰一點大明的士紳。
不過在場一些文人卻立刻表示反對:“這豈不是要讓聖上去與海商爭利?”
王文龍搖頭說道:“航海有大利,這種利益並非定額,投資越多,盤子隻會越做越大,沒有什麽爭不爭利的說法。有關此事的詳細講解,我在《國富論》中已經闡明,先生可讀過此書再與我辯駁。”
王文龍一句話就把反對此事的聲音給壓了回去,這個反對萬曆皇帝參與海貿的文人顯然是和大海商有所瓜葛,怕皇帝參與海貿之後會搶占世家大族的利益。
明代的文人就喜歡用與民爭利這一套話術來避免皇權插手地方管理,然而他們的這種經濟觀念放在收稅上是正確的,放在皇家投資興辦產業之上卻是完全錯誤。
“天下財富隻有一定數量,皇帝拿的多,百姓就拿的少”完全是基於小農經濟的經濟學觀點,實際上皇家和民間一起參與某項產的投資,良好的情況下會使得這項產業的資本大量增加,幾乎必然帶來產業水平的進步,整個產業的生產效率都會進步。
就比如說永樂大帝投資的鄭和下西洋,朝廷的大量投資直接把大明的航海水平提升了一大截,培養了許多航海人材,使得這之後的福建海商可以憑自己的能力遠販東西二洋。要知道在大明早期也是實行海禁的,福建航海人才一度斷檔,鄭和下西洋之後福建海上的走私貿易才得以發展起來。
當然反麵例子也有,就比如萬曆皇帝辦的皇店,表麵上說的是由皇帝投資到各地去開店,實際上每到一地皇店就會欺行霸市,搶走過去正常經營商人的生意,使得許多地方都變得市麵蕭條。
但是這種邏輯在國內可以實行,遠洋貿易誰管你是不是皇帝?太監打著官牌出海,實力不夠,該被搶照樣被搶,該虧錢照樣虧。
至於小商人的利益也不用擔心,即使福建實施海禁的那幾年鄭芝龍等海商還是能繼續壯大實力。
海外貿易的市場需求放在那裏,官方體係沒有辦法滿足,走私商人自然就會填補,誰的經營效率高,誰就能占到更大份額。連福建世家大族都搶不去的海上生意,就憑萬曆皇帝和他手下太監的經營能力根本搶不走。
事實上,王文龍想著的根本不是讓萬曆皇帝投資遠洋貿易去做海上馬車夫的生意,而是想要萬曆皇帝投資私人殖民。
此時許多歐洲的殖民遠航活動就是由各國的王室投資的。萬曆皇帝和他手下那幫喜歡刮地皮的太監,弄去經營殖民地正算是專業對口。
殖民地經營不怕殖民者刮地皮,就怕他們刮的效率不夠高。
隻不過殖民這個概念對於場上的大明人士很難說得清楚,這年代的海上貿易和殖民者本來也沒有太明確的界限,王文龍幹脆就讓他們理解成讓萬曆皇帝投資海上商隊就行了。
一番話說完,葉向高先反應過來,讚同說道:“建陽說的也是一條路子。”
三黨對於東林黨在這幾天連番攻擊,整場問津大會到此時說的幾乎全都是政治議題,跟那些隻想要攻擊東林黨的三黨人士比起來,王文龍所說的話明顯要實在的多,至少不是隻為了罵人。
葉向高仔細讀過《葡萄牙國史》,能夠理解殖民主義的思路,聽懂之後對於王文龍的意見也頗為欣賞。
當天討論結束,葉向高專門叫來幾個東林人物和王文龍一起商量讓萬曆皇帝投資殖民的具體建議,打算寫成一封密信,呈交給萬曆皇帝,此信能不能將萬曆皇帝說動葉向高也沒有十足信心,但試一試總沒壞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