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搖頭說道:“我不敢說,怕引得涇陽先生生氣。”
顧憲成笑道:“建陽但說無妨,總不至於以為老夫如此沒有容人之量吧?”
王文龍這才點頭道:“中華文明的宗教觀講求一個包容,隻要能夠有利於世俗、不會損害中原王朝統治的宗教,那就可以容他傳播,涇陽先生對於這樣腳踏實地的思想頗為認同,但是東林諸君卻不是這樣的性子。”
顧憲成臉色稍變,然後很快轉為平靜,笑問道:“建陽以為我等在內閣人選一事上不夠包容?”
王文龍點頭道:“新任內閣還未上任,但鬥爭卻已鬧得滿城風雨了。”
顧憲成道:“王錫爵信件之中的話是他自己寫的,得罪了天下文人,失去閣老之位,這和東林可沒什麽關係。”
王文龍搖頭:“我說的不是此事。”
“那是於慎行了?此人乃是沈一貫的人,沈一貫深恨東林,他和東林之間的鬥爭並非由東林挑起的。”
王文龍再次搖頭:“王閣老和於閣老之事都能算是東林黨的防守,諸君的做法並不算不腳踏實地,我說的是對於李閣老的態度。”
顧憲成笑道疑惑:“難道是李廷機?雖他和沈一貫有師徒情誼,但此人並不結黨,東林又何必找他的麻煩?”
王文龍道:“那隻是現在,東林君子將來必要對李廷機下手的。”
顧憲成哈哈大笑:“建陽多慮了,新任內閣之中,葉、於、李三足鼎立,東林黨人已經和於有恩怨,怎會又主動去招惹李,這不是將他推向另一邊嗎?”
這一屆內閣其實是四個人,除了葉相高、於慎行、李廷基之外,還有一個朱賡,隻不過朱賡已經請了長假,他病的快死了,沒人覺得他還能在內閣中起什麽作用。
顧憲成認為王文龍全然是杞人憂天,王文龍卻是臉色冷靜,他等顧憲成說完之後才悠悠補了一句:“若是於閣佬不在了呢?”
顧憲成愕然看著王文龍,然後連連搖頭:“於閣老春秋正旺,怎會出這樣事情?”
王文龍聳聳肩:“涇陽先生,在下隻有一條建議,若是有那一日,東林黨人最好的選擇便是團結李閣老而非追求獨霸朝綱。試想一下,若是東林朝中勢大,而葉閣老又在內閣中獨相,勢必將成為朝中所有其他勢力的靶子,甚至連聖上也會難以容忍。到那一日,恐怕將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顧憲成直到離開王家都還在迷惑之中,他當然聽得懂王文龍的意思,但是實在難以相信王文龍所說的情況會成為事實。
但又想到王文龍說的那樣斬釘截鐵,王文龍剛從京城回來,難道是他在京城中打聽到了有哪派勢力對於慎行極為不滿,要發動力量把他搞掉?可於慎行都選上閣老了,該打點的勢力早就打點好,即使要出事,也不會是這一兩年。
顧憲成想不通,回到無錫之後隻能派人去查詢最近京城中的內幕消息卻也查不到任何頭緒,慢慢將疑惑放在肚子裏,直到幾個月之後,京城中突然傳出消息:於慎行死了!
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顧憲成嚇的直接從椅子上站起來。
於慎行才六十二歲,明代的閣老們因為有相當的生活條件,普遍壽命都很長,工作到七十歲都是正常事情,六十二歲的於慎行可說是春秋正旺,而且於慎行在家鄉時身體也頗好,從沒聽說他有什麽大病。
再去打聽於慎行的死因,顧憲成越發覺得難以置信:於慎行在接到內閣任命之前身體一直不錯,但就在接到任命的時候,突然生了一場病,可是詔書急如星火,於慎行也不得不抱著病體上路,一路上旅途顛簸導致於慎行的病情更重,勉強到任之時已是油盡燈枯,進京不幾天便卒於官邸。
顧憲成思考過於慎行當不了閣老的種種情況,但是所能想到的也無非是有人要在官場中搞他,卻是萬萬想不到會有於慎行死了的這一條。
顧憲成有心告訴自己王文龍是瞎猜的,但是想到王文龍說出於慎行可能當不了閣老時鄭重的神情,顧憲成自己都難以被說服。顧憲成能想到的惟一解釋就是王文龍真的能掐會算。
我的天,這是個什麽人呀?
驚恐之餘更讓顧憲成忌憚的是王文龍對於後續事情的說法,於慎行死後,東林黨就會和李廷機鬥起來,這會不會也變成真的?
顧憲成心中還不相信,於慎行一死,東林黨在朝中已經大權在握,何必再起爭端?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根本不如他所想。
顧憲成的心中原以為東林黨是一個以理想團結起來的組織,然而接下來幾個月的事情發展卻告訴他,東林黨早已經脫離了他當初成立之時的預想。
如今的東林黨已經龐大到了一個顧憲成之前從未想象過的程度,廣大的東林黨人中有一些人的目的是單純的改革時局,自然也有一些人則是想著升官發財,但無論是改革時局還是撈錢:沒官說什麽改革?沒權說什麽撈錢?
無論從什麽角度出發,東林黨發展的好不好,其指標早已經變成了權力和官職。
於慎行死後,內閣之中隻剩下葉向高和李廷機,要想撈到更多的權力和官職,隻有攻擊李廷機這一條路。
當顧憲成發現東林黨人一步步開始團結起來攻擊李廷機,他最初還覺得自己可以將船舵給扳回來,但一番努力之後顧憲成卻發覺東林黨的走向已經完全不是他可控製。
這已是一個為了撈官撈權而組織起來的團體,如果顧憲成站到了保護李廷機的那一邊,那麽東林黨這艘大船恐怕也會毫不猶豫的從他身上壓過去。
在這個團體麵前已沒有人是掌舵人,東林黨就好像一群撲火的飛蛾,那火光就是更高的權力,顧憲成隻有隨大流和被丟棄兩條路可選。
顧憲成總算明白王文龍所擔心的是什麽了:他哀歎了一陣,然後果斷站到了隨大流的那一邊。局勢已然如此,哪怕他九死落塵埃也不會有任何改變,還不如好好活著。
萬曆三十五年,李廷機入閣,隨即受到內外朝官反對,交章彈劾,李廷機所說的任何話,推行的任何政令都受反對。關鍵李廷機剛剛入閣,什麽政見都還沒出呢,這攻擊簡直來的莫名其妙。
東林黨人的作為讓三黨和皇帝都看在眼裏,自然讓朝中的其他勢力極為忌憚。至此,新任內閣之前一切的團結工作全部化為泡影,問津大會更是再無人提起。
三黨和東林之間脆弱的信任平衡蕩然無存,朝中各派勢力也再次為反對東林開始串聯……
(本章完)
顧憲成笑道:“建陽但說無妨,總不至於以為老夫如此沒有容人之量吧?”
王文龍這才點頭道:“中華文明的宗教觀講求一個包容,隻要能夠有利於世俗、不會損害中原王朝統治的宗教,那就可以容他傳播,涇陽先生對於這樣腳踏實地的思想頗為認同,但是東林諸君卻不是這樣的性子。”
顧憲成臉色稍變,然後很快轉為平靜,笑問道:“建陽以為我等在內閣人選一事上不夠包容?”
王文龍點頭道:“新任內閣還未上任,但鬥爭卻已鬧得滿城風雨了。”
顧憲成道:“王錫爵信件之中的話是他自己寫的,得罪了天下文人,失去閣老之位,這和東林可沒什麽關係。”
王文龍搖頭:“我說的不是此事。”
“那是於慎行了?此人乃是沈一貫的人,沈一貫深恨東林,他和東林之間的鬥爭並非由東林挑起的。”
王文龍再次搖頭:“王閣老和於閣老之事都能算是東林黨的防守,諸君的做法並不算不腳踏實地,我說的是對於李閣老的態度。”
顧憲成笑道疑惑:“難道是李廷機?雖他和沈一貫有師徒情誼,但此人並不結黨,東林又何必找他的麻煩?”
王文龍道:“那隻是現在,東林君子將來必要對李廷機下手的。”
顧憲成哈哈大笑:“建陽多慮了,新任內閣之中,葉、於、李三足鼎立,東林黨人已經和於有恩怨,怎會又主動去招惹李,這不是將他推向另一邊嗎?”
這一屆內閣其實是四個人,除了葉相高、於慎行、李廷基之外,還有一個朱賡,隻不過朱賡已經請了長假,他病的快死了,沒人覺得他還能在內閣中起什麽作用。
顧憲成認為王文龍全然是杞人憂天,王文龍卻是臉色冷靜,他等顧憲成說完之後才悠悠補了一句:“若是於閣佬不在了呢?”
顧憲成愕然看著王文龍,然後連連搖頭:“於閣老春秋正旺,怎會出這樣事情?”
王文龍聳聳肩:“涇陽先生,在下隻有一條建議,若是有那一日,東林黨人最好的選擇便是團結李閣老而非追求獨霸朝綱。試想一下,若是東林朝中勢大,而葉閣老又在內閣中獨相,勢必將成為朝中所有其他勢力的靶子,甚至連聖上也會難以容忍。到那一日,恐怕將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顧憲成直到離開王家都還在迷惑之中,他當然聽得懂王文龍的意思,但是實在難以相信王文龍所說的情況會成為事實。
但又想到王文龍說的那樣斬釘截鐵,王文龍剛從京城回來,難道是他在京城中打聽到了有哪派勢力對於慎行極為不滿,要發動力量把他搞掉?可於慎行都選上閣老了,該打點的勢力早就打點好,即使要出事,也不會是這一兩年。
顧憲成想不通,回到無錫之後隻能派人去查詢最近京城中的內幕消息卻也查不到任何頭緒,慢慢將疑惑放在肚子裏,直到幾個月之後,京城中突然傳出消息:於慎行死了!
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顧憲成嚇的直接從椅子上站起來。
於慎行才六十二歲,明代的閣老們因為有相當的生活條件,普遍壽命都很長,工作到七十歲都是正常事情,六十二歲的於慎行可說是春秋正旺,而且於慎行在家鄉時身體也頗好,從沒聽說他有什麽大病。
再去打聽於慎行的死因,顧憲成越發覺得難以置信:於慎行在接到內閣任命之前身體一直不錯,但就在接到任命的時候,突然生了一場病,可是詔書急如星火,於慎行也不得不抱著病體上路,一路上旅途顛簸導致於慎行的病情更重,勉強到任之時已是油盡燈枯,進京不幾天便卒於官邸。
顧憲成思考過於慎行當不了閣老的種種情況,但是所能想到的也無非是有人要在官場中搞他,卻是萬萬想不到會有於慎行死了的這一條。
顧憲成有心告訴自己王文龍是瞎猜的,但是想到王文龍說出於慎行可能當不了閣老時鄭重的神情,顧憲成自己都難以被說服。顧憲成能想到的惟一解釋就是王文龍真的能掐會算。
我的天,這是個什麽人呀?
驚恐之餘更讓顧憲成忌憚的是王文龍對於後續事情的說法,於慎行死後,東林黨就會和李廷機鬥起來,這會不會也變成真的?
顧憲成心中還不相信,於慎行一死,東林黨在朝中已經大權在握,何必再起爭端?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根本不如他所想。
顧憲成的心中原以為東林黨是一個以理想團結起來的組織,然而接下來幾個月的事情發展卻告訴他,東林黨早已經脫離了他當初成立之時的預想。
如今的東林黨已經龐大到了一個顧憲成之前從未想象過的程度,廣大的東林黨人中有一些人的目的是單純的改革時局,自然也有一些人則是想著升官發財,但無論是改革時局還是撈錢:沒官說什麽改革?沒權說什麽撈錢?
無論從什麽角度出發,東林黨發展的好不好,其指標早已經變成了權力和官職。
於慎行死後,內閣之中隻剩下葉向高和李廷機,要想撈到更多的權力和官職,隻有攻擊李廷機這一條路。
當顧憲成發現東林黨人一步步開始團結起來攻擊李廷機,他最初還覺得自己可以將船舵給扳回來,但一番努力之後顧憲成卻發覺東林黨的走向已經完全不是他可控製。
這已是一個為了撈官撈權而組織起來的團體,如果顧憲成站到了保護李廷機的那一邊,那麽東林黨這艘大船恐怕也會毫不猶豫的從他身上壓過去。
在這個團體麵前已沒有人是掌舵人,東林黨就好像一群撲火的飛蛾,那火光就是更高的權力,顧憲成隻有隨大流和被丟棄兩條路可選。
顧憲成總算明白王文龍所擔心的是什麽了:他哀歎了一陣,然後果斷站到了隨大流的那一邊。局勢已然如此,哪怕他九死落塵埃也不會有任何改變,還不如好好活著。
萬曆三十五年,李廷機入閣,隨即受到內外朝官反對,交章彈劾,李廷機所說的任何話,推行的任何政令都受反對。關鍵李廷機剛剛入閣,什麽政見都還沒出呢,這攻擊簡直來的莫名其妙。
東林黨人的作為讓三黨和皇帝都看在眼裏,自然讓朝中的其他勢力極為忌憚。至此,新任內閣之前一切的團結工作全部化為泡影,問津大會更是再無人提起。
三黨和東林之間脆弱的信任平衡蕩然無存,朝中各派勢力也再次為反對東林開始串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