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釜底抽薪
被老丈人嫌棄,我說莫欺少年窮 作者:幹八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春滿園附近酒肆二樓,項雲飛看著春滿園大門前做鳥獸散的一幕,忽的咧嘴一笑。
“好一個不審不聰則繆,不察不明則過,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無聞矣。”
“好一個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本以為這個許少安不過是詩才很好,卻沒料到還有這般辨才!”
“這家夥厲害啊,來了個釜底抽薪,那些學子本來以那些謠傳想要跟他討個說法,他卻直接將先賢那套是非未明,決不輕下判斷的道理擺出,使得這些學子無法再拿謠言說事。”
“他成功的利用先賢經典讓學子們感到羞愧,後來又進一步用匈奴侵占我大羽國土之事,讓學子們更覺得羞愧。”
“許少安暗指學生們不為天下不為黎明,把精力投入到這些捕風捉影的事情上,忘了讀書人讀書的目的。”
“提醒這些讀書人,讀書的使命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邏輯清楚,而且對人心拿捏的恰到好處。”
“這種人很厲害,若是真心為父王所用,當是一助力……”
他眯著眼睛,看著那家京城最有名的青樓,然後看見一輛馬車來到了春滿園的大門前,趕車的是個老人,老人沒有踏入青樓,隻是在門外站在,似乎在等。
在等誰?
然後他就看見了許少安帶著攝政王府的世子殿下走了出來,那老人與許少安說了什麽,就見許少安與那世子殿下上了馬車。
這是攝政王府的人?
“許少安這是要去攝政王府了嗎?”
許少安與蘇家與攝政王關係這般密切,又是懸鏡司的高層,為父王辦事的人。
天下誰不知道父王與那攝政王是政敵。
若非許少安交出了份量足夠的投名狀——殺了蘇建邦。
父王是絕對不會放過許少安的。
畢竟,誰會將一個有異心的人,放在那樣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不怕被人背後捅刀子?
隻是外界傳言許少安策劃殺了蘇建邦,攝政王府或者蘇府,難道就不會對許少安產生猜疑嗎?
或許已經有了猜疑,隻是現在許少安還有利用的價值,雙方都揣著明白裝糊塗,都在等……等時機成熟的那天。
項雲飛搖了搖頭,笑道,“就看許少安這小子怎麽見招拆招吧!”
“走,咱回王府!”
……
剛入京城第二天,麵對京城眾多學子聲討刁難的許少安,從容應對,讓眾學子铩羽而歸。
沒有出現大家想象的那副許少安灰頭土臉的模樣,更沒有出現一些人期待出現的流血事件。
隻有一個被攝政王府的世子殿下丟進茅坑裏吃屎的倒黴蛋,還有一個同樣被世子殿下啐了一口唾沫和賞了一個耳光的憤青才子。
許少安於眾學子麵前講先賢經典,又講讀書人為何讀書,讀書為何的道理。
學子們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隻不過除卻敗興還有羞愧不已。
許少安這日在春滿園的大門前舌戰群儒的一番話也因此迅速的在京城裏傳開,頓時引起了很多讀書人的思索。
瑤光湖南畔,少安書屋中,聽說了春滿園前發生的事後,李長山哈哈大笑起來。
“今兒個就到這吧。”
張士城將手裏的棋子扔在了棋盤上,“我也沒這個心思了。”
“哎呀,不得不說,許小友這番話來的正是時候!”
“現在咱大羽的讀書人讀書都把腦子都讀壞了,也該有個人出來教教他們怎麽讀書了!”
李長山一捋白須站了起來,搖著手裏的折扇,看了看窗外的那一池翠綠荷塘,“在平湖時聽聞他那句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就驚歎於他的思想境界之高。”
老夫本以為他淡泊名利,一心隻想做一個閑雲野鶴,但後來他那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讓我發現,原來許小子還心懷天下!
平湖文會上,他匿名為北疆難民籌集物資,幾乎傾家蕩產,這裏頭有他的深藏功與名,也有他的兼濟天下。
若非唐家那小子故意散播那些謠言,誤打誤撞的把許少安逼了出來,大家還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許少安做的。
李長山冷笑道,“那些學子竟說許少安貪汙了那些賑濟北疆難民的物資?”
“可據我了解,現在在殺胡口地區已經建立了規模很大的難民營,而且許少安即便到現在,還在不停的在為這個難民營籌集物資,消耗的錢財不計其數。”
張士城一怔,“明堂兄如何得知?”
“要得知這些有何難,有心人想要查自然查的到,若許少安真的敢扯大義中飽私囊,你覺得朝廷會到現在還沒對他出手?”
“你是說,朝廷中有人暗中在看?”
“不僅是朝廷,包括慶王還有那些封疆大吏們都在看,因為許少安除了建立難民營之外,還有一個舉動讓人震驚!”
“什麽舉動?”
李長山滿是雙眼一亮,“修築長城!”
張士城滿臉的疑惑,“修築長城,這是何意?”
李長山說到這個,頓時間精神變得抖擻起來,“一開始我也好奇修建長城是修什麽東西,後來聽了北邊傳來的消息,我大概知道,許少安是要做什麽了!”
“許少安可不是單純的把這些難民聚集起來,單純的救助他們,而是以修築長城招工的方式將這些難民集中起來。”
“這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了。”
“看人家許少安,雖說都沒正經的進過學堂,卻把道理都悟透了,而且運用在了實際行動中!”
張士城點了頭,“明堂,別岔開話題,繼續說長城的事。”
李長山笑道,“很好奇吧,且聽我娓娓道來。”
“據北方傳來的消息,許少安所修建的是一道高大、堅固且連綿不斷的長垣,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設置烽火台……”
李長山跟張士城說了他從北方得知的有關修建長城的事情後,又緊接著開始分析許少安修建長城的意圖。
“好一個不審不聰則繆,不察不明則過,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無聞矣。”
“好一個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本以為這個許少安不過是詩才很好,卻沒料到還有這般辨才!”
“這家夥厲害啊,來了個釜底抽薪,那些學子本來以那些謠傳想要跟他討個說法,他卻直接將先賢那套是非未明,決不輕下判斷的道理擺出,使得這些學子無法再拿謠言說事。”
“他成功的利用先賢經典讓學子們感到羞愧,後來又進一步用匈奴侵占我大羽國土之事,讓學子們更覺得羞愧。”
“許少安暗指學生們不為天下不為黎明,把精力投入到這些捕風捉影的事情上,忘了讀書人讀書的目的。”
“提醒這些讀書人,讀書的使命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邏輯清楚,而且對人心拿捏的恰到好處。”
“這種人很厲害,若是真心為父王所用,當是一助力……”
他眯著眼睛,看著那家京城最有名的青樓,然後看見一輛馬車來到了春滿園的大門前,趕車的是個老人,老人沒有踏入青樓,隻是在門外站在,似乎在等。
在等誰?
然後他就看見了許少安帶著攝政王府的世子殿下走了出來,那老人與許少安說了什麽,就見許少安與那世子殿下上了馬車。
這是攝政王府的人?
“許少安這是要去攝政王府了嗎?”
許少安與蘇家與攝政王關係這般密切,又是懸鏡司的高層,為父王辦事的人。
天下誰不知道父王與那攝政王是政敵。
若非許少安交出了份量足夠的投名狀——殺了蘇建邦。
父王是絕對不會放過許少安的。
畢竟,誰會將一個有異心的人,放在那樣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不怕被人背後捅刀子?
隻是外界傳言許少安策劃殺了蘇建邦,攝政王府或者蘇府,難道就不會對許少安產生猜疑嗎?
或許已經有了猜疑,隻是現在許少安還有利用的價值,雙方都揣著明白裝糊塗,都在等……等時機成熟的那天。
項雲飛搖了搖頭,笑道,“就看許少安這小子怎麽見招拆招吧!”
“走,咱回王府!”
……
剛入京城第二天,麵對京城眾多學子聲討刁難的許少安,從容應對,讓眾學子铩羽而歸。
沒有出現大家想象的那副許少安灰頭土臉的模樣,更沒有出現一些人期待出現的流血事件。
隻有一個被攝政王府的世子殿下丟進茅坑裏吃屎的倒黴蛋,還有一個同樣被世子殿下啐了一口唾沫和賞了一個耳光的憤青才子。
許少安於眾學子麵前講先賢經典,又講讀書人為何讀書,讀書為何的道理。
學子們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隻不過除卻敗興還有羞愧不已。
許少安這日在春滿園的大門前舌戰群儒的一番話也因此迅速的在京城裏傳開,頓時引起了很多讀書人的思索。
瑤光湖南畔,少安書屋中,聽說了春滿園前發生的事後,李長山哈哈大笑起來。
“今兒個就到這吧。”
張士城將手裏的棋子扔在了棋盤上,“我也沒這個心思了。”
“哎呀,不得不說,許小友這番話來的正是時候!”
“現在咱大羽的讀書人讀書都把腦子都讀壞了,也該有個人出來教教他們怎麽讀書了!”
李長山一捋白須站了起來,搖著手裏的折扇,看了看窗外的那一池翠綠荷塘,“在平湖時聽聞他那句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就驚歎於他的思想境界之高。”
老夫本以為他淡泊名利,一心隻想做一個閑雲野鶴,但後來他那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讓我發現,原來許小子還心懷天下!
平湖文會上,他匿名為北疆難民籌集物資,幾乎傾家蕩產,這裏頭有他的深藏功與名,也有他的兼濟天下。
若非唐家那小子故意散播那些謠言,誤打誤撞的把許少安逼了出來,大家還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許少安做的。
李長山冷笑道,“那些學子竟說許少安貪汙了那些賑濟北疆難民的物資?”
“可據我了解,現在在殺胡口地區已經建立了規模很大的難民營,而且許少安即便到現在,還在不停的在為這個難民營籌集物資,消耗的錢財不計其數。”
張士城一怔,“明堂兄如何得知?”
“要得知這些有何難,有心人想要查自然查的到,若許少安真的敢扯大義中飽私囊,你覺得朝廷會到現在還沒對他出手?”
“你是說,朝廷中有人暗中在看?”
“不僅是朝廷,包括慶王還有那些封疆大吏們都在看,因為許少安除了建立難民營之外,還有一個舉動讓人震驚!”
“什麽舉動?”
李長山滿是雙眼一亮,“修築長城!”
張士城滿臉的疑惑,“修築長城,這是何意?”
李長山說到這個,頓時間精神變得抖擻起來,“一開始我也好奇修建長城是修什麽東西,後來聽了北邊傳來的消息,我大概知道,許少安是要做什麽了!”
“許少安可不是單純的把這些難民聚集起來,單純的救助他們,而是以修築長城招工的方式將這些難民集中起來。”
“這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了。”
“看人家許少安,雖說都沒正經的進過學堂,卻把道理都悟透了,而且運用在了實際行動中!”
張士城點了頭,“明堂,別岔開話題,繼續說長城的事。”
李長山笑道,“很好奇吧,且聽我娓娓道來。”
“據北方傳來的消息,許少安所修建的是一道高大、堅固且連綿不斷的長垣,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設置烽火台……”
李長山跟張士城說了他從北方得知的有關修建長城的事情後,又緊接著開始分析許少安修建長城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