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有何冤情,據實報來!”


    老婦人聞言,頓時一臉懼怕的看了唐寅一眼。


    唐寅站出來朝著劉知府行禮說道。


    “大人,吳鄭氏狀告黃貫中,欺騙她的宅子,還請大人明察。”


    劉知府聞言,看向唐寅。


    “你是何人?”


    唐寅繼續躬身說道。


    “學生唐寅,乃是吳鄭氏請來的狀師。”


    這個時候,王通判站了出來,看著唐寅。


    “你是秀才?”


    唐寅聞言,搖了搖頭。


    “回大人,學生乃是本屆府試考生!”


    此言一出,劉知府麵色不變,王通判卻是臉色一沉。


    “你既無功名,如何當狀師?”


    在大明,一般都是有秀才功名的人,才能成為狀師,王通判的話倒也沒錯。


    唐寅聞言,卻是淡淡的說道:“回大人的話,學生雖然還未有功名,但是大明律也沒有規定,必須要有功名才能成為狀師呀,隻要有訴狀便可!”


    王通判頓時表情一滯,大明律確實沒有明文規定,必須要有功名的人才能成為狀師。


    惱怒之下,王通判朝著唐寅喝道。


    “既無功名,那便跪下聽審。”


    唐寅聞言,也不氣惱,啪的一聲,直挺挺跪下,然後恭恭敬敬的將訴狀呈上。


    看著唐寅毫不猶豫跪下,堂外旁聽的少年,眼神似乎產生了一些變化。


    劉知府見狀,不由問道:“吳鄭氏是你親戚?”


    唐寅頓時回道:“回大人,學生與吳鄭氏並不相識,隻因祖孫二人太過淒慘,學生不忍,這才前來相助。”


    劉知府聞言,頓時麵露欣賞之色。


    讀書人可還是很傲氣的,唐寅能夠為了一個不相幹的人,毫不猶豫的下跪,可見品性不錯。


    隨後,劉知府朝著唐寅擺了擺手。


    “罷了,起來回話吧!”


    王通判見狀,想要再說什麽。


    劉知府卻是有意無意的看了他一眼。


    感受到知府大人的目光,王通判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劉知府見狀,也沒有理他。


    “此案本官已然知曉大致情形。”


    “吳鄭氏,自願將家中宅院賣與黃貫中,得銅錢三十,有契約為證,你有何話說?”


    劉知府的話音剛落,黃貫中也適時的將那張契約取出來,當堂展示。


    看過契約,堂外的圍觀百姓們,頓時一臉愕然,看向老婦的眼神,頓時產生了變化,有不解,有惋惜。


    契約上麵的字不多,大體內容如下:


    “今有吳鄭氏,自願將家中宅院賣與黃貫中,得銅錢三十,萬不可反悔,立約為證。”


    後麵還附有雙方手印,證人署名,以及官府牙行的印鑒。


    唐寅見狀,頓時冷笑一聲。


    “大人,此契約有問題,學生已然將契約默下,還請大人一觀!”


    說著從懷裏取出一張白紙,上麵將契約的內容原樣抄了下來,隻不過,加上了段句。


    古代寫字,是沒有段句的,很多人就是這樣的鑽空子。


    結果唐寅段句之後,內容頓時變了意思:


    “今有吳鄭氏,自願將家中宅院賣與黃貫中,得銅錢三十萬,不可反悔,立約為證。”


    銅錢三十,經過斷句之後,立馬變成了銅錢三十萬,換算成銀子,正好三百兩。


    劉知府看過唐寅的斷句,頓時眼睛一亮,朝著堂下的一名衙役招了招手。


    “來呀,給堂外百姓觀看!”


    衙役立馬小跑了上來,取過白紙,跑到堂下展示給圍觀的百姓看。


    一眾百姓看過之後,卻是恍然大悟起來。


    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就說沒有那麽傻的人,三十文就將二進的院子賣掉。


    三十文和三十萬文,差別可是太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