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場考的是策論,所謂策,就是考官在時事中,選一個問題,讓考生作答,考生針對問題寫自己的建議;


    論就是議論和評說,對某件事的看法等等,這些寫起來容易,但要寫出水平,讓人印象深刻,就需要很深的功底和見識。


    試卷發下來,題目很簡單“治水”。


    治水這道題,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道難題。


    也是古代科舉常出的一道題。


    李先生曾經說過,要想寫好策論,講究的是言之有物,最重要的是,還要能裝逼、會歌功頌德。


    唐寅審題之後,從大禹治水談起,引經據典,通篇策論皆是辭藻優美,結尾的時候,總結自己的意見。


    “夫治水之道,不在水,在於人,穩民心,安民意,水患可解矣!”


    總結下來就是,水患不可怕,可怕的是民心,隻要安撫好民心,官民一體,就沒什麽大問題。


    唐寅的論點,是從大局出發,策論整體的治水方略,算是全局性、戰略性的論調。


    這與大多數考生不一樣,大多考生,都會從治水講起,如何穩固堤壩,加強防範,這些老掉牙的論點。


    但凡是局部性的策論,基本上評分都不高。


    所以說,這道題,看似簡單,其實很容易就能看出考生之間的差距。


    唐寅在草紙上將文章寫好,又花了些時間,調整語句,檢查錯字,最後提筆,工整的抄寫在答卷上。


    字若遊龍,一首漂亮的字,也能給文章增彩不少,唐寅多年的苦功沒有白費。


    吹了吹答卷,讓墨跡幹的快些,等到時間差不多了,唐寅直接起身交卷。


    由於這場策論,唐寅寫的快,現在為止,還沒有人交卷。


    為了避免遇上江宴那個憨貨,唐寅也沒有再等,直接起身交卷。


    然而,即便如此,唐寅的提前交卷,還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江宴一臉訝異的看著唐寅的身影,然後埋下頭,加快了寫文章的速度。


    張達尹冷哼一聲,撇了撇嘴,滿臉的不屑。


    齊叔修微微一笑,大有深意的看了唐寅一眼,繼續埋頭寫文章。


    不管他們怎麽想,唐寅走出貢院,一身輕鬆。


    最後一場考完,隻等府試放榜就行。


    這個時候,天色還早,唐寅難得的沒有回去繼續備考。


    回到客棧,將烤箱等東西放下之後,就出了門。


    一路走走看看,便來到了一條街,街道上彌漫著脂粉氣息。


    唐寅抬頭一看,隻見一排排的閣樓,林立在街道兩旁,二樓處,不少女子,打扮的花枝招展,朝著路人招手。


    “客官,來呀,來玩呀!”


    唐寅這才知道,自己來到了青州府的紅燈區。


    話說,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七八年了,也沒有見識過真正的青樓長的什麽模樣。


    唐寅饒有興致的邊走邊觀賞著。


    實際的青樓,倒是與電視劇裏的差不多,隻是樓宇要破舊些,但是姑娘們的熱情,卻是要比電視劇裏的群演,要熱情敬業的多。


    短短幾分鍾時間,唐寅就受到了好幾撥女子的騷擾。


    唐寅好不容易才甩開熱情的姑娘們。


    就在這時,前方傳來一陣喧鬧聲。


    隻見三名壯漢,正拉著著一名長相清麗的女子。


    “小紅,你家欠的錢,已經拖了數日,今日若是再不還錢,就別怪胡爺我心狠了!”


    那女子正是上次撩撥唐寅的小紅姑娘。


    小紅流著清淚,拉著那領頭的壯漢,哭求道:“胡爺,這幾日生意不好,還求您寬限幾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