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元,竟然選了忠臣?”


    “哎,唐兄怎能如此短視啊!”


    “哈哈,唐寅小兒,選了忠臣,太蠢了吧?”


    到得此時,眾人已經有了共識,忠臣和能臣,二選一,是最蠢的答案。


    兩個都選,還算好!


    讓陛下來選,才是高明的做法!


    唐寅的答案,無異於將自己置身到愚蠢的行列。


    連江宴都露出一副,“你不會這麽蠢吧?”的神情。


    唐寅麵對嘲笑和不屑,倒也無所謂,反正殿試不刷人,自己怎麽著也有官做。


    江宴卻是有些憤憤不平。


    “這些鳥人,殿試之前,還唐兄唐兄的叫著......簡直豈有此理!”


    唐寅知道江宴是為自己打抱不平,不由得咧嘴一笑。


    新科貢士們,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出了皇宮。


    殿試完畢,貢士們一身輕鬆,就等著傳臚。


    皇宮內,八位閱卷大臣,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閱卷。


    三位閣臣,五部尚書,組成了閱卷官。


    楚首輔,莊閣老,穆閣老,三位內閣大臣,為主閱卷官。


    穆閣老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地位崇高,但是大多時候,都不管事,內閣之中,主要是楚首輔和莊閣老為主。


    其他五位閱卷官,便是吏部、禮部、刑部、工部、兵部的尚書。


    三百份卷子,八位閱卷官,隻有一天的時間,工作量還是很大的。


    殿試閱卷流程和會試的不一樣,一份試卷,由一位閱卷官看完之後,便在卷子上,打上評分。


    評分有四個等級,甲乙丙丁四種。


    不過,因為殿試不刷人,按照官場默契,一般都在丙以上。


    一位閱卷官打分之後,再傳給下一位,如此類推。


    所以一份答卷,會有八個評分,最後結合給分,給考生定名次。


    最後根據排名,選出前十的卷子,呈給陛下,由陛下親自擬定出一甲進士。


    八位閱卷官,乃是朝中大佬,經驗豐富,一眼便能看出答卷的好壞。


    然而,今科殿試,陛下不按套路出牌,這篇策論,與往年不同,沒有對比的答案。


    於是乎,八位閱卷官,先湊在一起商議給分標準。


    對於忠臣和能臣,幾位大佬都是老江湖,自然知道,這兩個標簽,都不是什麽好東西。


    忠臣惹人嫌,能臣不討喜。


    八人討論好一會,各抒己見,但是意見卻是出奇的一致。


    最後,楚首輔拍板定下基調。


    隻要單選的一律給丙,兩個都選的給乙,有點腦子的不選的,方能得甲。


    有了這個標準,閱卷速度就很快了。


    三百份答卷,大多都是兩個都選,所以答卷上,給出乙評分的最多。


    有些考生,遣詞造句稍好的,便多了一個加號,以示區別。


    一個時辰過去,閱卷工作就完成了大半。


    八位閱卷官,還有時間喝個茶,中場休息一會。


    中場休息的時候,就能看出幾位大佬的關係。


    楚首輔,作為首輔,自然是官員們推崇的對象。


    大多時候,都是楚首輔在說,莊墨寒坐在下首,卻是含笑不說話。


    楚首輔見狀,不由笑道。


    “莊兄近日常與陛下奏對,對這場殿試如何看?”


    此言一出,所有官員,都朝著莊墨寒看過來。


    老莊這段時日,每天都會被陛下留下來奏對。


    這種殊榮,以前也隻有楚首輔才有。


    現在又是殿試的關鍵期,他們自然關注。


    莊墨寒見狀,微微一笑。


    “首輔大人言重了,陛下召我,隻是商議邊疆的糧餉而已!”


    邊疆大勝,但是卻形成了對峙的局麵,邊軍和馳援的禁軍,都在邊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