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一個太後,好一個鎮國公,好一對奸夫淫婦!”
天佑皇帝聽到幼王竟然是太後和鎮國公的親兒子,氣急攻心之下,一口老血噴出,竟然暈了過去。
鄭老太監頓時大驚。
“陛下,陛下......!”
隨著天佑皇帝的昏迷,整個皇宮,再次慌亂了起來。
......
皇宮外,城外碼頭,一艘奢華的船隻停泊在江麵上。
船艙內,一名大腹便便的胖子,正在欣賞歌舞。
少女美妙的舞姿,配合著靡靡之音,令人遐想。
就在這時,一名仆人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撲通一聲就跪倒在胖子身前。
“王爺,不好了,”
“太後,太後......!”
幼王聞言,頓時一怔。
“太後怎麽了?”
仆人語音中都帶著哭腔。
“太後她老人家,薨了!”
“什麽?”
幼王聞言,大驚失色。
“太後薨了?”
幼王臉現驚怒之色,站起身來,一腳將仆人踹倒在地上。
“你胡說,太後收服了廖青,又有鎮國公出馬,怎麽會......!”
仆人當即將打聽到的情況,娓娓道來。
幼王聽完後一屁股坐倒在地上,眼神渙散,如喪考妣。
等回過神來,幼王連忙下令。
“快快快,開船,回金陵!”
很快船隻啟動,順著江流而下,往金陵而去。
然而,這艘船一動,便有數隻官船,尾隨而上。
......
太後和鎮國公的謀反,整個過程,雖然動靜鬧的很大,但是持續時間卻是不長。
還沒等百姓們,回過神來,就結束了。
但是零星的消息,還是傳了出來。
在奉天殿外,關於先帝遺詔的事情,傳的沸沸揚揚。
百姓們議論紛紛的,茶樓酒肆都在談論太後和鎮國公謀反的事情。
隻是成王敗寇,在楚首輔有意的引導下,輿論還是逐漸倒向天佑皇帝。
朝堂上,則是開啟了清算模式。
那日站隊太後和鎮國公的官員,不是下獄,就是被貶官,或者直接貶為庶民。
一瞬間,朝堂上就空了一半。
起初楚首輔還擔憂朝堂上的官員,一下砍掉這麽多人,會讓朝廷運轉出現問題。
隻不過,楚首輔多慮了。
一些重要的官職,早就有下麵的人,虎視眈眈的盯著了。
那些人一被處置,立馬就有人開始活動。
吏部這段時間,每天都忙的飛起。
隻能說,在大明,最不缺的就是想當官的,一名官員下去了,馬上就有人填補上來。
一些不重要的官職,就更不用在意了。
很快,朝堂上就穩定了下來。
隻不過,朝會的時候,多了許多生麵孔。
開完朝會,天佑皇帝回到禦書房,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
鄭老太監適時的送上茶水。
天佑皇帝喝了一口,感覺好了一些,這才看向欲言又止的鄭老太監。
“何事,想說便說吧!”
鄭老太監聞言,躊躇了一番,這才咬牙開口道。
“陛下,這都一旬了,唐......那小子還在天牢裏呢!”
自從得知太後和鎮國公的事情,天佑皇帝暈厥之後,再次醒來,卻對唐寅的事情,隻字不提。
鄭老太監有心想提醒,不過,天佑皇帝忙於整頓朝堂,也就沒敢開口。
直到朝堂穩固下來,鄭老太監這才硬著頭皮提出來。
天佑皇帝聞言,頓時輕輕笑了起來。
“那小子,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主,”
“當日,你是如何說服他充當刺客的?”
鄭老太監聞言,表情一怔。
“陛下恕罪,當時情勢急迫,太後......留不得,老奴又不能出麵,隻能讓唐寅去,”
“他出麵,不會引起太後懷疑,正好以靖國公腿傷為借口......!”
天佑皇帝擺了擺手。
天佑皇帝聽到幼王竟然是太後和鎮國公的親兒子,氣急攻心之下,一口老血噴出,竟然暈了過去。
鄭老太監頓時大驚。
“陛下,陛下......!”
隨著天佑皇帝的昏迷,整個皇宮,再次慌亂了起來。
......
皇宮外,城外碼頭,一艘奢華的船隻停泊在江麵上。
船艙內,一名大腹便便的胖子,正在欣賞歌舞。
少女美妙的舞姿,配合著靡靡之音,令人遐想。
就在這時,一名仆人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撲通一聲就跪倒在胖子身前。
“王爺,不好了,”
“太後,太後......!”
幼王聞言,頓時一怔。
“太後怎麽了?”
仆人語音中都帶著哭腔。
“太後她老人家,薨了!”
“什麽?”
幼王聞言,大驚失色。
“太後薨了?”
幼王臉現驚怒之色,站起身來,一腳將仆人踹倒在地上。
“你胡說,太後收服了廖青,又有鎮國公出馬,怎麽會......!”
仆人當即將打聽到的情況,娓娓道來。
幼王聽完後一屁股坐倒在地上,眼神渙散,如喪考妣。
等回過神來,幼王連忙下令。
“快快快,開船,回金陵!”
很快船隻啟動,順著江流而下,往金陵而去。
然而,這艘船一動,便有數隻官船,尾隨而上。
......
太後和鎮國公的謀反,整個過程,雖然動靜鬧的很大,但是持續時間卻是不長。
還沒等百姓們,回過神來,就結束了。
但是零星的消息,還是傳了出來。
在奉天殿外,關於先帝遺詔的事情,傳的沸沸揚揚。
百姓們議論紛紛的,茶樓酒肆都在談論太後和鎮國公謀反的事情。
隻是成王敗寇,在楚首輔有意的引導下,輿論還是逐漸倒向天佑皇帝。
朝堂上,則是開啟了清算模式。
那日站隊太後和鎮國公的官員,不是下獄,就是被貶官,或者直接貶為庶民。
一瞬間,朝堂上就空了一半。
起初楚首輔還擔憂朝堂上的官員,一下砍掉這麽多人,會讓朝廷運轉出現問題。
隻不過,楚首輔多慮了。
一些重要的官職,早就有下麵的人,虎視眈眈的盯著了。
那些人一被處置,立馬就有人開始活動。
吏部這段時間,每天都忙的飛起。
隻能說,在大明,最不缺的就是想當官的,一名官員下去了,馬上就有人填補上來。
一些不重要的官職,就更不用在意了。
很快,朝堂上就穩定了下來。
隻不過,朝會的時候,多了許多生麵孔。
開完朝會,天佑皇帝回到禦書房,揉了揉有些發脹的腦袋。
鄭老太監適時的送上茶水。
天佑皇帝喝了一口,感覺好了一些,這才看向欲言又止的鄭老太監。
“何事,想說便說吧!”
鄭老太監聞言,躊躇了一番,這才咬牙開口道。
“陛下,這都一旬了,唐......那小子還在天牢裏呢!”
自從得知太後和鎮國公的事情,天佑皇帝暈厥之後,再次醒來,卻對唐寅的事情,隻字不提。
鄭老太監有心想提醒,不過,天佑皇帝忙於整頓朝堂,也就沒敢開口。
直到朝堂穩固下來,鄭老太監這才硬著頭皮提出來。
天佑皇帝聞言,頓時輕輕笑了起來。
“那小子,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主,”
“當日,你是如何說服他充當刺客的?”
鄭老太監聞言,表情一怔。
“陛下恕罪,當時情勢急迫,太後......留不得,老奴又不能出麵,隻能讓唐寅去,”
“他出麵,不會引起太後懷疑,正好以靖國公腿傷為借口......!”
天佑皇帝擺了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