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老太監斜了他一眼。


    “陛下自有考量,你先在外邊等著,”


    “一會,陛下自然會告訴你!”


    唐寅不由撇了撇嘴。


    天佑皇帝這貨,就是個鳥人,毫無信譽可言。


    到了靖國公府正堂,天佑皇帝拉著李靜,在裏麵不知道聊些什麽。


    唐寅隻能在外等候,李令月則是不知道跑哪去了,也沒看到人影。


    等了好一會,鄭老太監這才走了出來。


    “陛下和李帥要見你!”


    唐寅跟著鄭老太監走了進去。


    正堂內,天佑皇帝和李靜連帶笑意,氣氛很是和諧。


    天佑皇帝和皇後躬著身子,仔細端詳著李靜的假肢,嘖嘖不已。


    “舅兄啊,你這假腿倒是做的不錯,”


    “日後,又能看到舅兄在戰場上指揮方逑了!”


    唐寅聞言,頓時嚇了一跳。


    “陛下,這假肢,行走倒是不影響,騎馬打仗可不行!”


    “哦?”


    聽到這話,天佑皇帝和皇後不由臉現失落之色。


    李靜倒是看的開。


    “老夫在輪椅上坐了這些年,能夠行走坐臥,已經很好了。”


    頓了頓,天佑皇帝看向唐寅。


    “唐愛卿,這次讓你去青陽縣,是因為,青陽縣乃是紡織大縣,”


    “另外,朕還有一件要事,讓你辦!”


    唐寅聞言,頓時正了正神色,認真聆聽。


    天佑皇帝點了點頭。


    “太後和鎮國公雖然死了,幼王卻還在金陵逍遙,”


    “過幾日,太子也會隨你一道去金陵,”


    “你協助太子辦完事之後,再去青陽赴任!”


    唐寅皺了皺眉。


    幼王這頭漏網之魚,天佑皇帝肯定是要處理的。


    他沒想到,到了現在才處理,而且還是讓趙睿和他去。


    隻不過,這種事情,定然是趙睿打頭去處理幼王。


    唐寅沒有多想,點頭答應了下來。


    隨後,就是關於江南織造局的事情了。


    按照唐寅的想法,江南製造局最好是以衙門的形式,去推動。


    比如鹽,就有鹽運使司,專門負責鹽的轉運和售賣。


    天佑皇帝別出心裁,將江南織造局,直接掛在內庫,不受當地官府挾製,直接歸皇室內務府管理。


    看來,這貨是想繞開朝廷,想將這門營生直接歸了自己了。


    唐寅不知道的是,當初錢莊司天佑皇帝隻占了三成,七成歸了朝廷,他已經後悔死了。


    這些年,天佑皇帝是窮怕了,錢袋子不抓在手上,總感覺不放心。


    現在唐寅弄出來新的東西,天佑皇帝第一反應,就是將之牢牢的抓在手裏。


    所以才派了趙睿來,主持江南織造局的事宜。


    “唐愛卿啊,朕已經任命王伯安為金陵知府,”


    “你去了青陽縣,盡快將此事弄起來,朕等你好消息!”


    天佑皇帝似乎很是高興,說完之後,又和李靜聊了片刻,這才帶著皇後和鄭老太監,回宮去了。


    天佑皇帝一走,李靜便收起了笑容。


    唐寅見狀,立馬知道天佑皇帝找他肯定沒好事。


    李靜看著天佑皇帝離開的方向,卻是始終沒有說話。


    唐寅不便打擾,兩人就這麽坐著,正堂裏頓時沉默了下來。


    半晌之後,李靜這才歎了口氣。


    “穆閣老即將致仕,陛下讓老夫入內閣,掌兵部......!”


    李靜語出驚人,立馬給了唐寅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在大明曆史上,除了開國那會,之後的兩百年,從來沒有武官入內閣。


    雖然李靜文武雙全,但是這種事情,卻是沒有先例。


    天佑皇帝此舉,也算是開了先河了。


    唐寅低著頭,沒有回話。


    李靜繼續說道。


    “陛下讓老夫入內閣,掌兵部,與處置幼王有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