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聞言,頓時麵麵相覷。


    王伯安說了半天,沒說在點子上。


    唐寅歪了歪腦袋。


    “師伯的意思是,幼王府被內衛團團圍住,幼王死亡的消息,尚未傳出去,”


    “按照正常邏輯,伍獻文聽到太子和幼王相談甚歡,是不會有異樣的,”


    “他得知此消息,便匆匆離去,說明他知道幼王已身死,”


    “伍獻文知道你是在試探他,所以他急了?”


    王伯安聞言,頓時一拍大腿。


    “知我者師侄也,”


    “殿下,下官就是這個意思!”


    本以為趙睿和鄭老太監會大吃一驚,畢竟自己的試探有了結果。


    然而,趙睿隻是點了點頭。


    “王大人辛苦了!”


    王伯安見狀,不由急道。


    “殿下,是否讓內衛將這賊子,抓回來?”


    鄭老太監微微一笑。


    “王大人放心吧,他跑不了!”


    王伯安頓時一愣。


    就在這時,一名內衛走了進來,在鄭老太監耳邊耳語幾句。


    鄭老太監臉色頓時大變。


    唐寅見狀,不由問道。


    “老鄭,如何了?”


    趙睿也是急忙問道。


    “鄭大監,可是有結果了?”


    隻有王伯安一臉懵逼。


    鄭老太監微微蹙眉。


    “伍獻文出了府衙,去了按察使司......!”


    “按察使司?”


    “難道按察使司也參與其中?”


    趙睿這下是真的驚了。


    原本隻有一個付大友,事情還不算大,現在加上金陵府衙和按察使司,就不一樣了。


    金陵府乃是納稅大戶,金陵府衙又掌握著金陵稅賦。


    按察使司,不僅是一省掌司法,管著刑名按劾之事,權利極大。


    假若金陵府衙和按察使司也參與其中,那麽整個金陵官場都不幹淨了。


    按察使司、府衙、金陵守軍,幾乎囊括了所有金陵衙門。


    也就是金陵知府換成了王伯安,否則,金陵所有高官都已經投敵了。


    難怪幼王在金陵過的這麽瀟灑。


    難怪鎮國公能養十萬死士,整個金陵已經成了太後的後花園。


    若是太後叛亂真的成功,有金陵這邊的支持,他們還真的能快速把持朝政。


    想到這裏,趙睿和鄭老太監冷汗都要流下來了。


    “殿下,老奴要向陛下奏報,還請殿下聯名!”


    趙睿聞言,忙不迭的點了點頭。


    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遠超想象。


    兩人匆匆而去,給天佑皇帝寫密信。


    唐寅卻是眉頭緊皺。


    這三個衙門的設立,本就是各司其職,又互相製衡,但是為什麽他們能夠互相勾結?


    又是什麽人,將他們捏合在一起?


    就憑幼王?


    趙睿和鄭老太監一走。


    就隻剩下唐寅和王伯安。


    王伯安走了過來,盯著他說道。


    “小子,對這個結果,你可滿意?”


    唐寅聞言,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


    “師伯何必衝我發火?”


    “這個結果,陛下肯定要知道的!”


    王伯安聞言,輕歎一聲。


    “我在金陵待了多年,這數月,又與這裏的官員打交道,”


    “我敢肯定,半數以上的官員都參與了此事,”


    “你覺得陛下真的敢動他們?”


    見唐寅不說話,王伯安繼續說道。


    “你借我之手,將伍獻文和崔明聰挖出來,就等於捅了馬蜂窩,這個窟窿很難堵上的,”


    “前朝,有一宋姓官員,為官清直,為打貪腐,耗費半生清查出朝廷大半官員,還拿出了實證,結果前朝皇帝不僅將證據燒毀,還將他貶官流放,”


    “說不得,陛下也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倒時,你得罪了那麽多人,該如何處之?”


    唐寅聞言,嘿嘿一笑。


    “倘若陛下真的如此,我就不參與此事了,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