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科舉入世成狀元,一見皇帝他麻了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馬,高深莫測啊!
可能,唐寅連莊墨寒也看錯了。
老莊回京任職內閣之後,便一直受到排擠,看起來過的不是很好。
或許,這老家夥,早就和天佑皇帝預謀著什麽。
唐寅在看到馬蘇的那一刻,感覺腦子都不夠用了。
當他以為撥開迷霧看到了真相,結果才發現,自己看到的,隻是冰山一角。
看到唐寅發愣,天佑皇帝倒也沒有在意,而是朝著馬蘇問道。
“嗬嗬,馬愛卿,如何了?”
馬蘇聞言,取出一張宣紙,雙手呈給天佑皇帝。
“陛下,微臣大致整理出來了,”
“臣在金陵商會潛伏三年有餘,大致摸清了他們的套路,”
“金陵商會,涉及各行各業,裏麵人員複雜,其實真正有話事權的,隻有楊、崔兩家,其他人不足為慮,甚至隻是依附兩家而存活,”
“這張宣紙上,便是兩家在江南七省的商鋪據點,其中崔家有鹽鋪八百餘家,鐵鋪五百餘家.......!”
“楊家有米鋪一千百餘家,綢緞莊六百餘家,織坊五十五座,油坊七百餘家......!”
“兩家雇傭的人,達到十萬之數!”
唐寅頓時張大了嘴巴。
這麽看來,兩家人,幾乎壟斷了七省的鹽鐵、衣食住行等行業。
不過,唐寅又疑惑的問道。
“馬師伯,不是說,金陵最大的紡織商,乃是王家嗎?”
馬蘇聞言,頓時嗤笑一聲。
“傻小子,那王家隻不過是楊家弄來擺在明麵上的幌子罷了,”
“比如崔家的鹽的營生,你以為都是他們家的嗎?”
“這裏麵,是商會十數家人的份額,隻不過,這背後,他們崔家卻是最大的東家!”
馬蘇的一番解釋,唐寅便清楚了其中的奧妙。
商會裏麵,什麽人都有,其實都是障眼法,各行各業的人,囊括了江南七省的民生經濟,但是所有營生背後,都是兩家人壟斷的。
就像後世的棒子國,三星集團等財閥,掌控了棒子90%的財富,但是這些財閥背後真正的大股東,卻是漂亮國的資本家。
所以隻要漂亮國,放個屁,棒子的官員們都要拍手笑著,說是香的。
這崔楊兩家,還真是牛逼啊,連代理人這種方法都用上了。
難怪崔明聰能夠在按察使的位置上,一坐就是許多年。
財富、司法、軍隊、稅賦,都被他們掌握,那還不是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
天佑皇帝不窮死就怪了。
天佑皇帝見狀,大手一揮。
“既然摸清了他們的底子,那便動手吧,”
“事不宜遲,鄭三啊,你回城之後,與太子將楊家和崔家給抄了!”
鄭老太監麵無表情的朝著天佑皇帝一躬身。
“老奴遵旨!”
說著,轉身出了小院。
很快小院外,傳來馬蹄聲,漸漸遠去。
天佑皇帝轉過頭來,看向馬蘇。
“馬愛卿,你回書院,選一百書院裏家世清白的學生,去府衙幫王知府,穩住府衙,”
“你告訴他們,隻要此事過後,隻要表現好,朕不吝賞賜,有舉人功名的,可直接封官,有秀才功名的,也可在適當的衙門謀事,”
“當然,事後,若是想繼續科舉,朕也會關注的!”
天佑皇帝一番甜棗下來,馬蘇頓時臉色一喜。
這等於是,在他手上直接多出了,一百多個當官的學生。
馬蘇拱手領命而去。
天佑皇帝又看向唐寅。
“唐寅啊,這段時日,你也辛苦,便留在這裏,陪陪你嶽父吧,”
“事後,你依舊去青陽縣上任,配合太子,半年之內,將江南織造局籌建起來,”
“弄完之後,便隨太子回京,朕給你留了個正五品,戶部郎中的位置。”
李靜聞言,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從七品縣令連升四級,到五品郎中,可見天佑皇帝對他的看中。
假以時日,唐寅必然有更大的發展。
作為嶽父,李靜越看這個女婿越滿意。
唐寅聞言,卻是皺了皺眉。
“陛下,臣想回金陵城裏!”
天佑皇帝和李靜聞言,不由一愣。
唐寅低著頭,似乎不好意思的說道。
“令月還在幼王府呢!”
天佑皇帝聞言,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李靜也是微微一笑。
“既然如此,你便去吧!”
唐寅朝著兩人躬身行了一禮,隨後走出小院。
小院外,鄭老太監已經走了,唐寅正想著怎麽回城的時候,
一輛馬車駛了過來。
“郡馬爺,小人送你回城!”
唐寅抬眼一眼,笑了笑,上了馬車,朝著車夫喊道。
“老方,去金陵府衙,要快!”
老方聞言,頓時一愣。
“大帥不是說,你要回去看郡主嗎?”
唐寅不由輕輕踹了他一腳。
“郡馬爺,讓你去你就去!”
老方頓時扯了扯嘴角,不過還是依言,駕馬車往金陵城而去。
一路上,唐寅一直眉頭緊皺。
崔楊兩家雖然勢力龐大,但是對上天佑皇帝,怎麽看都是雞蛋碰石頭。
但是唐寅一直隱隱感覺到一絲不安。
崔楊兩家,能夠屹立在金陵,在幕後操弄江南七省的金融這麽多年,真的這麽簡單?
可能,唐寅連莊墨寒也看錯了。
老莊回京任職內閣之後,便一直受到排擠,看起來過的不是很好。
或許,這老家夥,早就和天佑皇帝預謀著什麽。
唐寅在看到馬蘇的那一刻,感覺腦子都不夠用了。
當他以為撥開迷霧看到了真相,結果才發現,自己看到的,隻是冰山一角。
看到唐寅發愣,天佑皇帝倒也沒有在意,而是朝著馬蘇問道。
“嗬嗬,馬愛卿,如何了?”
馬蘇聞言,取出一張宣紙,雙手呈給天佑皇帝。
“陛下,微臣大致整理出來了,”
“臣在金陵商會潛伏三年有餘,大致摸清了他們的套路,”
“金陵商會,涉及各行各業,裏麵人員複雜,其實真正有話事權的,隻有楊、崔兩家,其他人不足為慮,甚至隻是依附兩家而存活,”
“這張宣紙上,便是兩家在江南七省的商鋪據點,其中崔家有鹽鋪八百餘家,鐵鋪五百餘家.......!”
“楊家有米鋪一千百餘家,綢緞莊六百餘家,織坊五十五座,油坊七百餘家......!”
“兩家雇傭的人,達到十萬之數!”
唐寅頓時張大了嘴巴。
這麽看來,兩家人,幾乎壟斷了七省的鹽鐵、衣食住行等行業。
不過,唐寅又疑惑的問道。
“馬師伯,不是說,金陵最大的紡織商,乃是王家嗎?”
馬蘇聞言,頓時嗤笑一聲。
“傻小子,那王家隻不過是楊家弄來擺在明麵上的幌子罷了,”
“比如崔家的鹽的營生,你以為都是他們家的嗎?”
“這裏麵,是商會十數家人的份額,隻不過,這背後,他們崔家卻是最大的東家!”
馬蘇的一番解釋,唐寅便清楚了其中的奧妙。
商會裏麵,什麽人都有,其實都是障眼法,各行各業的人,囊括了江南七省的民生經濟,但是所有營生背後,都是兩家人壟斷的。
就像後世的棒子國,三星集團等財閥,掌控了棒子90%的財富,但是這些財閥背後真正的大股東,卻是漂亮國的資本家。
所以隻要漂亮國,放個屁,棒子的官員們都要拍手笑著,說是香的。
這崔楊兩家,還真是牛逼啊,連代理人這種方法都用上了。
難怪崔明聰能夠在按察使的位置上,一坐就是許多年。
財富、司法、軍隊、稅賦,都被他們掌握,那還不是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
天佑皇帝不窮死就怪了。
天佑皇帝見狀,大手一揮。
“既然摸清了他們的底子,那便動手吧,”
“事不宜遲,鄭三啊,你回城之後,與太子將楊家和崔家給抄了!”
鄭老太監麵無表情的朝著天佑皇帝一躬身。
“老奴遵旨!”
說著,轉身出了小院。
很快小院外,傳來馬蹄聲,漸漸遠去。
天佑皇帝轉過頭來,看向馬蘇。
“馬愛卿,你回書院,選一百書院裏家世清白的學生,去府衙幫王知府,穩住府衙,”
“你告訴他們,隻要此事過後,隻要表現好,朕不吝賞賜,有舉人功名的,可直接封官,有秀才功名的,也可在適當的衙門謀事,”
“當然,事後,若是想繼續科舉,朕也會關注的!”
天佑皇帝一番甜棗下來,馬蘇頓時臉色一喜。
這等於是,在他手上直接多出了,一百多個當官的學生。
馬蘇拱手領命而去。
天佑皇帝又看向唐寅。
“唐寅啊,這段時日,你也辛苦,便留在這裏,陪陪你嶽父吧,”
“事後,你依舊去青陽縣上任,配合太子,半年之內,將江南織造局籌建起來,”
“弄完之後,便隨太子回京,朕給你留了個正五品,戶部郎中的位置。”
李靜聞言,臉上露出滿意之色。
從七品縣令連升四級,到五品郎中,可見天佑皇帝對他的看中。
假以時日,唐寅必然有更大的發展。
作為嶽父,李靜越看這個女婿越滿意。
唐寅聞言,卻是皺了皺眉。
“陛下,臣想回金陵城裏!”
天佑皇帝和李靜聞言,不由一愣。
唐寅低著頭,似乎不好意思的說道。
“令月還在幼王府呢!”
天佑皇帝聞言,頓時哈哈大笑起來。
李靜也是微微一笑。
“既然如此,你便去吧!”
唐寅朝著兩人躬身行了一禮,隨後走出小院。
小院外,鄭老太監已經走了,唐寅正想著怎麽回城的時候,
一輛馬車駛了過來。
“郡馬爺,小人送你回城!”
唐寅抬眼一眼,笑了笑,上了馬車,朝著車夫喊道。
“老方,去金陵府衙,要快!”
老方聞言,頓時一愣。
“大帥不是說,你要回去看郡主嗎?”
唐寅不由輕輕踹了他一腳。
“郡馬爺,讓你去你就去!”
老方頓時扯了扯嘴角,不過還是依言,駕馬車往金陵城而去。
一路上,唐寅一直眉頭緊皺。
崔楊兩家雖然勢力龐大,但是對上天佑皇帝,怎麽看都是雞蛋碰石頭。
但是唐寅一直隱隱感覺到一絲不安。
崔楊兩家,能夠屹立在金陵,在幕後操弄江南七省的金融這麽多年,真的這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