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和逄紀商議了許久,一直到後半夜才休息。


    今晚的收獲不錯,袁尚不僅看清楚了袁熙的真實麵目,也終於找到了黑山賊的補給通道。隻是不論是袁熙還是太原王氏,都不是那麽好對付。


    安陽大營距離鄴城並不遙遠,兩日跋涉,袁尚在第三天的晌午時分到達了安陽大營。在多日前,袁紹就命人傳令到安陽大營,授命高覽為副將,統一服從袁尚的統帥。


    高覽倒並不意外,袁紹的大公子和二公子都是一方的太守兼軍事長官,三公子如此得主公重視必然也會是一方的軍事長官。不過高覽有些內心忐忑,就是袁尚不懂軍事軍務,雖然有才能,但是經驗不足,資曆甚淺。一旦袁尚來了不懂裝懂,瞎指揮,亂指揮,難保不會出亂子。可是軍令如山,袁尚是自己的長官,又是主公最疼愛的兒子,私下很多人都稱呼他少主公。就連顏良文醜都俯首帖耳的,高覽真的怕伺候不好這尊大佛。


    媳婦總要見公婆,袁尚一行人來到安陽大營,高覽率軍以迎接主公的儀仗迎接袁尚。


    袁尚意氣風發,頭戴紫金冠,一身麒麟甲,手持鴛鴦雙刀,腰後寶雕弓、雁翎箭,胯下栗黃烏孫寶馬,真個是“風流少年英雄氣,倜儻後生吞天地”。


    再看袁尚身後,有一個銅鈴眼的莽漢,頭戴鬥笠帽,胡子亂長的,手提鋼槍,騎著一匹斑點馬,緊跟在袁尚身邊,寸步不離,十分警惕,好似黑炭金剛,又像鐵麵閻羅!


    另有一個鐵盔鐵甲的大漢,手中拎著一口大刀,冒冒失失,十分興奮的邊騎馬邊叫嚷,活力無限,凶猛非常。


    更有一個少年,風姿不亞於三公子袁尚,頭戴亮銀冠,身披亮銀甲,手端一口龍吟寶刀,刀光銀閃閃,和刀光一樣白的是此人身後的白袍!竟然也是一位少年英雄!


    另有五百軍士緊跟其後,步伐齊整,軍容幹練。


    最後卻有一人費勁的騎馬跟著,正是謀士逄紀,看他灰頭土臉的,看來不是很擅長騎馬,勉強跟在士卒之後!


    高覽和安陽大營的兵將不禁感歎袁尚這支隊伍的意氣風發!


    “高覽率安陽大營全軍叩見三公子!”高覽率眾叩拜。


    袁尚一擺手,指示道:“眾將甲胄在身不必多禮!”


    眾人:“謝公子!”


    “高覽將軍,吾觀大營齊整,不妨演練一二,展示我軍威儀!”袁尚直接下令,要求演軍練兵。意圖也十分明顯,檢查軍容戰力!


    高覽自從來在安陽大營後便一直枕戈待旦的練兵,他曉得主公攻打公孫瓚的時間臨近,因此練兵不輟。而這安陽大營的兵士十有八九以後就是高覽直接指揮的軍隊了,高覽要立功受賞,就要依靠這支軍隊,所以練兵十分嚴謹。


    安陽大營共一萬兩千人,其中騎兵兩千,步兵一萬,高覽則親自打軍旗,指揮步騎演練。


    太陽漸漸升起,將整個演練場籠罩在明亮的光芒中。士兵們身著統一的軍裝,嚴肅而莊重地組成整齊的方陣。安陽大營以步兵為主力,他們是戰場上最為常見的存在,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支力量。在這個時代,步兵們的戰鬥力被極度重視,因此每一次演練都是一次認真而真實的訓練。


    步兵統領們身穿鎧甲,手持長槍,指揮著整個演練。他按照高覽的旗幟,傳達著各種指示。士兵們瞪大了眼睛,認真觀看並嚴格執行。他們知道這次的演練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訓練,更重要的是顯示出真正的戰鬥力。


    高覽揮動著手中的旗幟,士兵們眼神堅定地前進著。他們步伐整齊,步步緊逼,仿佛一股犀利的刀刃,要刺破敵軍的防線。這些士兵的底子都不是新兵蛋子,而是多年追隨袁紹的老兵。他們飽經戰火的洗禮,早已習慣了生命與死亡的邊緣,唯有彼此的兄弟情感,才能給他們無窮的勇氣。


    士兵們在統一的指揮下像一股洪流,湧向“敵陣”,他們協同作戰,配合默契。戰鬥的場麵雖然沒有敵人但是步兵們的砍殺之威,呐喊之聲讓空曠的大地都為之震動。


    士卒們的陣法轉變也十分迅速,從最初的方陣,到突擊的楔形陣,再到圍剿的長蛇陣,還有防禦的圓形鐵桶陣,都很快的進行轉化。


    接下來演練的便是騎兵。在三國時期,騎兵成為戰爭中最為重要的力量之一。為了提高騎兵的戰鬥效能,各國都進行了嚴格的演練和訓練。


    公孫瓚作為騎兵戰術的先驅者,在訓練上下了大量的功夫。而與之常年對抗的袁紹吸取了對方很多的經驗,因此河北騎兵的質量和戰鬥力也很強!


    首先是橫掃千軍的衝鋒演練。騎兵連續發起衝鋒,從低速開始逐漸加速,最後以驚人的速度撞向目標。士兵們戰馬奔騰,長矛揮舞,仿佛給人一種無可抵擋的力量感。訓練過程中,每位士兵都要盡力掌握衝鋒的時機和速度,保持隊形整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破敵人的防線。


    接下來是快速機動的騎兵戰術演練。在指揮將領的號令下,騎兵們馬不停蹄地進行反複的轉向、轉彎和轉身操作。他們需要充分掌握馬匹的速度和靈活性,靈活應對戰場上的各種情況。隻有在短時間內實現快速機動,才能在敵軍戰線中迅速造成威脅,打亂敵人的戰鬥節奏。


    此外,騎兵演練還涵蓋了襲破戰術、防守戰術、追擊戰術等多個方麵。這些騎兵演練展示壯麗的軍事場麵,更是彰顯增強士兵的戰鬥技能和戰鬥意識。


    演練的最後部分則是步騎聯動,步兵中弓箭兵三輪齊射結束時,剛剛好騎兵衝鋒到對方陣前,步兵在騎兵後麵掩殺。這是經典的三位一體戰術,是冷兵器時代經典戰術。通常評價一支軍隊能夠做到三位一體戰術,就是一支強悍的軍隊了。


    因為很多時候,一些訓練不夠紮實的軍隊,弓箭距離和射速,與騎兵不能完美搭配,經常出現弓箭雨矢和騎兵衝鋒脫節的情況。這樣會讓敵人有喘息機會,以阻擊騎兵。若是完美情況,地方陣營的步兵被弓箭壓製根本抬不起頭來,當弓箭剛剛一過,騎兵的長槍長刀就到眼前了!這才是完美的搭配。


    而步兵要在騎兵衝鋒後,充填本方騎兵的地區與敵人肉搏戰鬥,而騎兵則可以抽身,再次拉開距離,二次乃至三次四次衝鋒!因為騎兵一旦沒有了運動時帶來的勢能則戰鬥力大打折扣!但是衝鋒需要距離和時間,這個距離和時間,需要步兵接替騎兵的戰鬥區域,後撤一段後,騎兵才能二次衝鋒!


    不然騎兵陷入陣地戰,失去速度優勢和馬匹的動能,那麽騎兵的戰鬥力和步兵沒有什麽兩樣。必須馬衝起來,戰鬥力才會飆升!騎兵人借馬力,馬借人勢才能刺出威力無比的一槍!原地站著,騎兵反而因為禁錮在馬匹上導致十分笨拙不夠靈活。


    大規模的戰鬥,比如萬人對萬人,騎兵衝陣後就會被敵方步兵纏著,喪失衝擊力和機動性。所以步兵及時趕到接替肉搏戰區域,給騎兵二次重逢製造距離和時間就是尤為重要的。


    古代冷兵器時代,戰爭非常講究細節,不是電視電影演的那麽簡單,就是騎馬衝鋒,或者短兵相接。一支成熟的訓練過的軍隊,在將領的指揮下,可以用非常少的傷亡擊敗一支沒有戰鬥經驗的軍隊!這就是為什麽黃巾軍起義,被官府能鎮壓的軍事原因。黃巾軍作為農民起義,沒有接受過訓練,都是亂打的。而官軍和門閥世族的軍隊是常年訓練的,人家的騎兵一場戰鬥下來,衝鋒個十次八次,可以把黃巾軍輕鬆虐殺。而黃巾軍就算有騎兵,平時訓練不得法,也會被步兵糾纏發揮不出騎兵的戰鬥力!


    這又牽扯出另一個戰鬥要素,就是斬將!


    為何古代冷兵器時代那麽多武將愛單挑,就是因為斬將是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一個軍隊的指揮全靠軍事將領,如果將領被殺,那麽將無人指揮。騎兵,步兵,弓箭兵的協作將群龍無首。會被對方有指揮有節奏的軍隊打敗。


    所以戰鬥時候,擊殺對方武將就是最有效的戰鬥方式了。所以一旦開打,自己這邊最能打的武將就會率先尋找對方的武將進行擊殺,這樣可以速勝和完勝。尤其是三國初期,很多戰鬥規模沒有那麽大的時候,中小規模的作戰,兩萬人以內的戰鬥,敵方將領可以一目了然的找到,之後這邊的武將會去擊殺。而對方的武將也是這麽想的,所以就會出現戰鬥中,兩邊武將都去找對方的情況,之後兩邊武將大戰一場。


    後來這種情況逐漸演化為索性單挑了,因為就算打起來還是要對陣一番的。於是這種情況下,逐漸演化出武將單挑,武將個人的戰鬥力被推到頂峰!每個陣營必須有厲害的武將才行,不然打起來弱雞武將一旦被殺,整個軍隊就戰敗了。


    試想一下,一萬軍隊對一萬軍隊,一邊是呂布,一邊是曹操,兩軍對壘。呂布就是技戰術不如曹操,也可以單憑個人能力在軍隊中找到曹操斬殺,之後曹軍必敗!濮陽之戰時就是如此,呂布技戰術不如曹操,但是愣是憑借一己之力,衝殺曹操,導致曹操把八員武將召回抵擋呂布!不然曹操一死,曹軍失去指揮將潰不成軍。


    但是這個人數增加後,武將的個人能力就越發的顯示不出來了,如果是十萬打十萬,兩軍對壘,曹操技戰術的優勢就可以滅掉呂布。人數太多,武將想擊殺對方武將就會十分困難,那時反而技戰術更為重要。


    這就是三國後期大規模集團軍作戰時,能打勝仗的武將往往是智將了,單純的猛將在十幾萬乃至幾十萬人的作戰中,武力值再高也很難戰勝智將的戰術和謀略。


    反過來,人數越少的戰鬥武將個人武力越重要,要是一千打一千,呂布無敵的存在!他自己就能幹掉好幾百。人數那麽少,他的赤兔馬又快,一會就可以找到將領擊殺,又沒人能攔住他!


    說回安陽大營之中,袁尚觀看一個時辰的排兵布陣,雖然他是個外行,但是他的隊伍中有內行。


    逄紀是追隨袁紹很長時間的謀士,一直在軍中效力,他雖然不直接指揮軍事,但是他畢竟見多識廣。逄紀也曾無數次的隨軍出征,觀看過很多大戰,也對冀州內部各個武將都有所了解。


    袁尚讓逄紀來到身邊,要他點評高覽治軍情況。


    逄紀看了一眼遠處的高覽,發現他根本聽不到自己說話,於是逄紀便放心的對袁尚進行點評。


    逄紀認為高覽與張合顏良文醜四將的治軍能力都很不錯,算是北方將領中的佼佼者。陣法有模有樣,軍紀嚴明,士氣高昂。


    但是高覽治軍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軍陣轉化相對來說緩慢一些,就是軍隊的靈活性相對差一些。一些陣型轉變的時候士卒位置的調整可以更靈活,但是高覽的士卒有些迂腐,太過固定位置。在實戰中軍陣變化,速度和抗壓能力十分重要,因為實戰中會遭受到敵軍的壓力導致陣型改變,太過拘泥於陣型,反倒容易出現陣型的缺口。


    袁尚發現這些謀士都不是白給的!


    逄紀在三國讀者中,籍籍無名之輩,然而對陣法也有一針見血的精辟見解!還是那句話,三國中但凡有點名氣和名頭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要麽是一個城市最能打的,要麽就是一個縣最聰慧的!


    像紀靈,很多三國讀者根本不曉得這個人,但是實際上非常能打!逄紀作為謀士也是如此,一說三國謀士就是諸葛和司馬,然而逄紀拎出來也是頗有真才實幹的!


    袁尚結合逄紀的分析,聯想三國原史中高覽的性格,不禁了然。


    高覽為人處世的態度就是比較軸,認死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土不掙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土不掙錢並收藏吞噬天下之權謀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