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軍營內,朱楩與袁巧兒拉著袁洪三人一同回了朱楩的營帳,柳柳早就準備好了晚膳,三人一同久違的吃了個晚飯,同時也算給袁洪慶賀一下,這國公的爵位算是到手了。
袁洪倒也沒有表現得太高興和興奮,畢竟這也代表他即將卸任退休了,以前一直都在打仗,如今這生涯最後一仗也打完了,倒是多了分落寞。
朱楩也看出了這嶽父情緒中略帶的傷感,便笑著調節氣氛道:“這下嶽丈可就要忙起來了,這清清也到了該開蒙的年紀,舅哥的孩子估計也足月了,回去之後我和巧兒也努努力,爭取讓嶽丈一次帶三個孩子。”
這話顯然很有用,沒有哪個老人不喜歡自己的孫輩的,帶孩子就成了老年退休生活的樂趣所在,果然對袁洪也極為受用,現在他因為有這好女婿,在銀錢用度上已經沒有了以前那般的煩惱,自己的兒子又是正三品武將,以後大有可為,既無公事纏身,又無錢銀短缺之慮,每天帶帶孩子倒成了愜意的事。
袁巧兒也開心的說到:“是呀,爹你不是最愛下棋嘛,不如趁此機會直接開個棋社,邊帶孫子邊下棋。”
袁洪哈哈哈的笑了起來,本來還有些落寞的情緒也都消散了,倒是對這退休生活向往了起來。
隻是這美好的生活卻不一定真的能如此順利的進行,因為朱楩自己也知道,如今洪武三十年六月,離那位偉大的千古帝王離開也就不到一年了。建文帝登基之後還沒等老朱的身體涼透就著手開始對他的兒子們出手了,而曆史上第一批被拿來開刀的就有他。
如今雖然曆史的進程已然被他改寫了部分,自己也不再是曆史上那個性格懦弱經曆悲催的憋屈王爺,但是朱允炆到底動不動他,何時動他,他卻也不得而知,所以此時已然到了需要開始籌劃的時間節點。
要知道,在原本的曆史軌跡裏,朱楩可是最早被削藩的幾個親王之一。其他幾個親王要麽自焚,要麽被貶為庶人。直到後來朱棣靖難成功後才恢複他們的爵位,但是那三年裏他們這幾個兄弟那是實慘。
如果按照這個劇本發展下去,那一年之後他恐怕就得被關在京城的大牢裏,等著新皇帝的下一步發落呢!想到這裏,朱楩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上升起。
不過好在現在的情況又有所不同,他不僅成了老朱兒子裏文能提筆作詩,武能上馬出征的優秀王爺,而且如今還克複了安南這樣一個丟失了四百餘年的舊地,至少在大明百姓的眼裏,他這王爺是挑不出啥毛病的。這就讓朱允炆即便要從他下手還得多想點由頭。
朱楩和袁洪商量了一下:“嶽丈,這安南基本上也已經算是打完了,剩餘的南部那些殘餘勢力,不如就交給何福將軍,我們倆還有沐晟帶著這些安南的士族先返程回京複命,如何?畢竟帶著他們路上至少還得走半年。”
袁洪思索了片刻,覺得按照常理來說,隻有等到完全攻克所有的安南州府後再回京複命才符合流程,但現在情況有所不同。他們已經將安南的皇帝、百官以及實際掌控著國家的貴族們都控製起來了,這樣一來,安南幾乎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因此,袁洪也點頭表示同意:“那就這麽辦吧,你打算直接進京嗎?還有就是打算帶多少人馬?”
袁洪之所以會這麽問,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方麵,安南南邊的征伐仍需繼續,但由於一路上占領的州府都需要留下不少兵力來維持當地局勢,導致原本的二十萬大軍現在能夠用於繼續作戰的已經不到十萬了。另一方麵,朱楩要帶領著這些安南的士族們離開,他們不僅要帶上自己和家人,還要攜帶大量的財物,這樣算下來至少有四五萬人之多。
那麽,要確保這四五萬人的安全,究竟需要分撥多少兵力呢?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必須仔細斟酌。畢竟,保護這些人的安全同樣不容忽視,不然之後的那些其他地方的權貴可就不敢去了,如果因為兵力分配不當而出現意外情況,後果將不堪設想。
顯然朱楩心裏也早就有了打算,沒有絲毫猶豫的回答“我打算讓嶽父的十萬右軍將士先跟著回去,剩下的戰鬥我判斷也沒什麽難的,所以讓何福將軍與舅哥帶隊十萬左路軍夠了。”
袁洪思索片刻,也沒有提出異議,反而問到“那岷海衛也跟著一同回京嗎?”
朱楩搖搖頭“此戰最大的戰力便是岷海衛的火槍隊,可以說這是一場戰鬥的勝負手,所以他們得留下,就讓二十弟暫時帶隊吧,反正有舅哥和二姐夫看著的,也無大礙。”
“韓王?你不帶他回去,你娘不罵死你才見鬼呢,還是換個人吧,他出來打了兩三場仗了,也算長見識了。”
朱楩笑著搖搖頭,其實不是他不想帶朱鬆回京,而是他此刻呆在安南反倒是為了之後的安全考慮,如今與他一同回京的家人越少,他心裏才越踏實。
況且如今的雲南與木家已經站到了他的身後,所以即便新皇要對他揮刀,他也能放心的把一家老小留在雲南去應對,而不用擔心他們受到牽連。
“沒事兒,嶽父,他自己也想多磨練磨練的吧,這會兒把他一起帶回去了,他那小子怕是也得鬧脾氣的。母妃那邊我去說就行。”
袁洪見他一切都拿定主意了,也不多說什麽,點點頭應了下來,酒足飯也飽,袁洪也不想多打擾小兩口的相處時光,拍拍屁股和二人打了個招呼便回自己營帳了。
送了袁洪離帳,小夫妻二人終於是時隔多日有了些能放鬆親膩的時間,戰事已然塵埃落定,朱楩此時算是功成名就了,袁巧兒看著自己夫君的臉龐,想到不久前還在炮火橫飛的戰場,此時已經過去將要開始和平,又能像以前一樣與朱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心裏就頓生喜悅,墊著腳也不顧營長周圍是否還有人,就吻在了朱楩的唇上。
袁洪倒也沒有表現得太高興和興奮,畢竟這也代表他即將卸任退休了,以前一直都在打仗,如今這生涯最後一仗也打完了,倒是多了分落寞。
朱楩也看出了這嶽父情緒中略帶的傷感,便笑著調節氣氛道:“這下嶽丈可就要忙起來了,這清清也到了該開蒙的年紀,舅哥的孩子估計也足月了,回去之後我和巧兒也努努力,爭取讓嶽丈一次帶三個孩子。”
這話顯然很有用,沒有哪個老人不喜歡自己的孫輩的,帶孩子就成了老年退休生活的樂趣所在,果然對袁洪也極為受用,現在他因為有這好女婿,在銀錢用度上已經沒有了以前那般的煩惱,自己的兒子又是正三品武將,以後大有可為,既無公事纏身,又無錢銀短缺之慮,每天帶帶孩子倒成了愜意的事。
袁巧兒也開心的說到:“是呀,爹你不是最愛下棋嘛,不如趁此機會直接開個棋社,邊帶孫子邊下棋。”
袁洪哈哈哈的笑了起來,本來還有些落寞的情緒也都消散了,倒是對這退休生活向往了起來。
隻是這美好的生活卻不一定真的能如此順利的進行,因為朱楩自己也知道,如今洪武三十年六月,離那位偉大的千古帝王離開也就不到一年了。建文帝登基之後還沒等老朱的身體涼透就著手開始對他的兒子們出手了,而曆史上第一批被拿來開刀的就有他。
如今雖然曆史的進程已然被他改寫了部分,自己也不再是曆史上那個性格懦弱經曆悲催的憋屈王爺,但是朱允炆到底動不動他,何時動他,他卻也不得而知,所以此時已然到了需要開始籌劃的時間節點。
要知道,在原本的曆史軌跡裏,朱楩可是最早被削藩的幾個親王之一。其他幾個親王要麽自焚,要麽被貶為庶人。直到後來朱棣靖難成功後才恢複他們的爵位,但是那三年裏他們這幾個兄弟那是實慘。
如果按照這個劇本發展下去,那一年之後他恐怕就得被關在京城的大牢裏,等著新皇帝的下一步發落呢!想到這裏,朱楩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上升起。
不過好在現在的情況又有所不同,他不僅成了老朱兒子裏文能提筆作詩,武能上馬出征的優秀王爺,而且如今還克複了安南這樣一個丟失了四百餘年的舊地,至少在大明百姓的眼裏,他這王爺是挑不出啥毛病的。這就讓朱允炆即便要從他下手還得多想點由頭。
朱楩和袁洪商量了一下:“嶽丈,這安南基本上也已經算是打完了,剩餘的南部那些殘餘勢力,不如就交給何福將軍,我們倆還有沐晟帶著這些安南的士族先返程回京複命,如何?畢竟帶著他們路上至少還得走半年。”
袁洪思索了片刻,覺得按照常理來說,隻有等到完全攻克所有的安南州府後再回京複命才符合流程,但現在情況有所不同。他們已經將安南的皇帝、百官以及實際掌控著國家的貴族們都控製起來了,這樣一來,安南幾乎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因此,袁洪也點頭表示同意:“那就這麽辦吧,你打算直接進京嗎?還有就是打算帶多少人馬?”
袁洪之所以會這麽問,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方麵,安南南邊的征伐仍需繼續,但由於一路上占領的州府都需要留下不少兵力來維持當地局勢,導致原本的二十萬大軍現在能夠用於繼續作戰的已經不到十萬了。另一方麵,朱楩要帶領著這些安南的士族們離開,他們不僅要帶上自己和家人,還要攜帶大量的財物,這樣算下來至少有四五萬人之多。
那麽,要確保這四五萬人的安全,究竟需要分撥多少兵力呢?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必須仔細斟酌。畢竟,保護這些人的安全同樣不容忽視,不然之後的那些其他地方的權貴可就不敢去了,如果因為兵力分配不當而出現意外情況,後果將不堪設想。
顯然朱楩心裏也早就有了打算,沒有絲毫猶豫的回答“我打算讓嶽父的十萬右軍將士先跟著回去,剩下的戰鬥我判斷也沒什麽難的,所以讓何福將軍與舅哥帶隊十萬左路軍夠了。”
袁洪思索片刻,也沒有提出異議,反而問到“那岷海衛也跟著一同回京嗎?”
朱楩搖搖頭“此戰最大的戰力便是岷海衛的火槍隊,可以說這是一場戰鬥的勝負手,所以他們得留下,就讓二十弟暫時帶隊吧,反正有舅哥和二姐夫看著的,也無大礙。”
“韓王?你不帶他回去,你娘不罵死你才見鬼呢,還是換個人吧,他出來打了兩三場仗了,也算長見識了。”
朱楩笑著搖搖頭,其實不是他不想帶朱鬆回京,而是他此刻呆在安南反倒是為了之後的安全考慮,如今與他一同回京的家人越少,他心裏才越踏實。
況且如今的雲南與木家已經站到了他的身後,所以即便新皇要對他揮刀,他也能放心的把一家老小留在雲南去應對,而不用擔心他們受到牽連。
“沒事兒,嶽父,他自己也想多磨練磨練的吧,這會兒把他一起帶回去了,他那小子怕是也得鬧脾氣的。母妃那邊我去說就行。”
袁洪見他一切都拿定主意了,也不多說什麽,點點頭應了下來,酒足飯也飽,袁洪也不想多打擾小兩口的相處時光,拍拍屁股和二人打了個招呼便回自己營帳了。
送了袁洪離帳,小夫妻二人終於是時隔多日有了些能放鬆親膩的時間,戰事已然塵埃落定,朱楩此時算是功成名就了,袁巧兒看著自己夫君的臉龐,想到不久前還在炮火橫飛的戰場,此時已經過去將要開始和平,又能像以前一樣與朱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心裏就頓生喜悅,墊著腳也不顧營長周圍是否還有人,就吻在了朱楩的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