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帶兵不能打清一色
獨治大明,腳踹士大夫 作者:野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問道:“西北賑災,戶部算過沒有?每年撥款多少合適?”
畢自嚴回道:“賑災的話,也不能大魚大肉,西北災荒又不知道何年何月結束。
長遠來說隻能施粥,保證災民餓不死即可,臣算過,一年撥款八十萬兩白銀差不多。
臣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有些陰毒,不知可行否?”
崇禎道:“都是為國事,但說無妨。”
“是,陛下。臣以為賑災點不宜設點過多,最多設兩個點,前期貼告示。
後期災民們也自然奔走相告,安排一隻剿匪部隊暗中駐紮在賑災點附近。
便於集中打擊管理,這些災民隻要吃了飯不鬧事就行,吃了飯還要鬧事就立即剿滅。
也不用到處追著打,如果遇到匪首張獻忠李自成等人,沒什麽好說的,立即剿滅。
這些匪首即使投降,都不可留活路!直接全部殺掉,斬草除根!”
畢自嚴這招夠狠,先聚集流寇災民,聽話給飯吃,不聽話直接一鍋端。
但是過於陰險毒辣,但是畢自嚴有一個觀點是對的,對於匪首隻有斬盡殺絕才行!
曆史上張獻忠和李自成投降了幾十次,後來就壞在他們兩人手上。
範景文說道:“臣認同畢大人的提議,我補充一下,告示不能停,反複的貼告示。
朝廷有糧賑災就應該理直氣壯,這樣可以逐漸分化流寇起義軍的內部團結。
到時候即使不用剿匪軍隊出手,匪寇們自相殘殺起來都有可能。”
說完後大臣們基本都讚同畢自嚴和範景文的提議。
崇禎點頭道:“可以,賑災的事就按照議的這個主題來執行,朕會選幾個人,專門去署理賑災錢糧事宜。”
“朕想把遼東的部署稍微動一動,兵部做個參考。”
範景文回道:“陛下,有何部署?”
“朕想把何可綱提升為總兵官和祖大壽同級,讓他調任宣府任總兵,原宣府總兵李輔明另有任用。”
崇禎沒有把李輔明資敵通寇的事告訴內閣,害怕走漏消息。
“讓秦良玉的白杆軍接手寧遠城到塔山這一條防線,和錦州的祖大壽相互策應。
秦良玉還沒到任,到任後就立即趕赴寧遠,和她的侄兒秦翼明合兵。” 崇禎繼續說道。
範景文不解得問道:“陛下為何如此安排?何可綱和祖大壽配合時間很長,分開豈不是對軍隊不利?”
再不分開,怕曆史重演,萬一祖大壽為了投降,再把何可綱給剁了,豈不是又損失一名大將。
崇禎說道:“遼東的軍隊,都是清一色的袁崇煥班底。
如果這條防線的軍隊忠心士氣高昂倒也是好事,如果其中有人有二心,那麽一整條防線都廢了。
你們總說關寧鐵騎厲害,朕除了看他們打農民起義軍還湊合。
其餘的也就是和後金相差無幾,拿著這麽豐厚的俸祿,戰鬥力也就這樣,很一般。
朕看並不是關寧鐵騎很強,而是現有的明軍太弱,這樣一對比就顯得關寧軍格外強了。
己巳之變,這群所謂的精銳隻追不打,這算什麽精銳?
朕不否認關寧鐵騎比一般的明軍部隊強,但是朕不能把寶全部押在他身上。
同樣朕也不會把寶全部押在遼東係將領身上,這對於整個大明都是極其危險的。”
崇禎的意思很明確,誰都不能擔保祖大壽會不會再次投降叛變。
祖大壽一旦叛變,他的屬下必定跟隨,再來個放棄抵抗直接跑路,那和投降沒有區別。
那麽整個遼東防線從錦州到寧遠再到山海關,將全線潰敗。
這麽一說內閣大臣們也都了解意思,這麽做很合理。
範景文說道:“陛下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兵部支持陛下的決策!就按陛下說的調動!”
“臣等支持陛下的決議!”
“如果下一次關寧鐵騎再打不出成績,打不出大明的威風,朕幹脆把他們調到西北。
專門打張獻忠和李自成,也算物盡所用吧!”
故意這麽說,朝廷肯定會帶話給孫承宗和祖大壽,別和朕吹,朕要看見成績!
都是兩個肩膀一個腦袋,裝備比建奴還精良,拿著明軍最高工資,也才打個平手,算個雞毛精銳!
成基命說道:“現在當務之急,是把兵改問題解決,解決了兵改,大明軍隊戰鬥力就會變強!”
崇禎點點頭:“朕要把大明的軍隊,都訓練成像當年讓蒙古韃靼和滿洲韃靼聞風喪膽的軍隊!”
畢自嚴回道:“賑災的話,也不能大魚大肉,西北災荒又不知道何年何月結束。
長遠來說隻能施粥,保證災民餓不死即可,臣算過,一年撥款八十萬兩白銀差不多。
臣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有些陰毒,不知可行否?”
崇禎道:“都是為國事,但說無妨。”
“是,陛下。臣以為賑災點不宜設點過多,最多設兩個點,前期貼告示。
後期災民們也自然奔走相告,安排一隻剿匪部隊暗中駐紮在賑災點附近。
便於集中打擊管理,這些災民隻要吃了飯不鬧事就行,吃了飯還要鬧事就立即剿滅。
也不用到處追著打,如果遇到匪首張獻忠李自成等人,沒什麽好說的,立即剿滅。
這些匪首即使投降,都不可留活路!直接全部殺掉,斬草除根!”
畢自嚴這招夠狠,先聚集流寇災民,聽話給飯吃,不聽話直接一鍋端。
但是過於陰險毒辣,但是畢自嚴有一個觀點是對的,對於匪首隻有斬盡殺絕才行!
曆史上張獻忠和李自成投降了幾十次,後來就壞在他們兩人手上。
範景文說道:“臣認同畢大人的提議,我補充一下,告示不能停,反複的貼告示。
朝廷有糧賑災就應該理直氣壯,這樣可以逐漸分化流寇起義軍的內部團結。
到時候即使不用剿匪軍隊出手,匪寇們自相殘殺起來都有可能。”
說完後大臣們基本都讚同畢自嚴和範景文的提議。
崇禎點頭道:“可以,賑災的事就按照議的這個主題來執行,朕會選幾個人,專門去署理賑災錢糧事宜。”
“朕想把遼東的部署稍微動一動,兵部做個參考。”
範景文回道:“陛下,有何部署?”
“朕想把何可綱提升為總兵官和祖大壽同級,讓他調任宣府任總兵,原宣府總兵李輔明另有任用。”
崇禎沒有把李輔明資敵通寇的事告訴內閣,害怕走漏消息。
“讓秦良玉的白杆軍接手寧遠城到塔山這一條防線,和錦州的祖大壽相互策應。
秦良玉還沒到任,到任後就立即趕赴寧遠,和她的侄兒秦翼明合兵。” 崇禎繼續說道。
範景文不解得問道:“陛下為何如此安排?何可綱和祖大壽配合時間很長,分開豈不是對軍隊不利?”
再不分開,怕曆史重演,萬一祖大壽為了投降,再把何可綱給剁了,豈不是又損失一名大將。
崇禎說道:“遼東的軍隊,都是清一色的袁崇煥班底。
如果這條防線的軍隊忠心士氣高昂倒也是好事,如果其中有人有二心,那麽一整條防線都廢了。
你們總說關寧鐵騎厲害,朕除了看他們打農民起義軍還湊合。
其餘的也就是和後金相差無幾,拿著這麽豐厚的俸祿,戰鬥力也就這樣,很一般。
朕看並不是關寧鐵騎很強,而是現有的明軍太弱,這樣一對比就顯得關寧軍格外強了。
己巳之變,這群所謂的精銳隻追不打,這算什麽精銳?
朕不否認關寧鐵騎比一般的明軍部隊強,但是朕不能把寶全部押在他身上。
同樣朕也不會把寶全部押在遼東係將領身上,這對於整個大明都是極其危險的。”
崇禎的意思很明確,誰都不能擔保祖大壽會不會再次投降叛變。
祖大壽一旦叛變,他的屬下必定跟隨,再來個放棄抵抗直接跑路,那和投降沒有區別。
那麽整個遼東防線從錦州到寧遠再到山海關,將全線潰敗。
這麽一說內閣大臣們也都了解意思,這麽做很合理。
範景文說道:“陛下深謀遠慮防患於未然,兵部支持陛下的決策!就按陛下說的調動!”
“臣等支持陛下的決議!”
“如果下一次關寧鐵騎再打不出成績,打不出大明的威風,朕幹脆把他們調到西北。
專門打張獻忠和李自成,也算物盡所用吧!”
故意這麽說,朝廷肯定會帶話給孫承宗和祖大壽,別和朕吹,朕要看見成績!
都是兩個肩膀一個腦袋,裝備比建奴還精良,拿著明軍最高工資,也才打個平手,算個雞毛精銳!
成基命說道:“現在當務之急,是把兵改問題解決,解決了兵改,大明軍隊戰鬥力就會變強!”
崇禎點點頭:“朕要把大明的軍隊,都訓練成像當年讓蒙古韃靼和滿洲韃靼聞風喪膽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