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複社
獨治大明,腳踹士大夫 作者:野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蘇太倉人張溥作“五人墓碑記”後名聲大噪,張溥受名聲所累。
愈發享受被人追捧和崇拜的感覺。
讓他在心裏長出了“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的欲望和念頭。
身為進士的張溥賦閑在家。
隨後便聯絡四方人士,主張“興複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為有用”,因名曰“複社”。
由張溥和他的好基友張采共同把持。
骨幹基本都是江南士紳財閥人士,或者與之相關。
複社,由幾十個社團合並而成,其聲勢浩大如日中天,人氣直逼當年顧憲成所創的東林黨。
打殘一個東林黨,又來了個複社,崇禎的煩惱可真不少。
蘇州尹山文社。(複社會所其中之一)
複社成員們聚集在此處,討論經世致用之學,專門興講當朝時弊,議論朝政諸事。
由於崇禎極其厭惡結黨營私,複社集會變得極其隱蔽,如想入會必須得到嚴苛的審查。
張溥在堂中閉目而坐,堂前一眾青年之士就朝政進行辯解分析,若到糾葛不清之處。
張溥便睜開雙眼,緩緩說出他的見解分析。
每當張溥開口點評之後,必定獲得滿堂喝彩,張溥對此早就習以為常,寵辱不驚。
草堂外走進二人,麵露難色神色慌張,社員們見了都紛紛行禮。
二人原來也是複社元老,臨川知縣張采和禮部員外郎吳昌時。
張溥見二人神態,便從中堂座位下來,對著青年社員說道:“爾等自行切磋練習……”
便徑自走進堂中內室,張采和吳昌時二人隨後跟進。
“大事不好!先生周延儒被罷官關至詔獄,聽候皇帝發落。”
說話的正是吳昌時。
周延儒和溫體仁不同,在朝廷裏廣交天下儒生,掌管科舉之時對他們多有拉攏照顧。
周延儒和東林黨關係亦不錯,張溥等人在周延儒麵前都以學生自居。
張溥聞言一驚忙問道:“這是怎麽回事?”
吳昌時便把周延儒和溫體仁殿前奏對之事,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聽完吳昌時的講述,三人臉色愈發難看。
周延儒目前為止,依然是複社最堅強的後盾和支持者,如果失去了周延儒的庇護。
複社將裸露在野外一般。
朝中大臣之前對複社發動攻擊,就是周延儒給化解的。
張采道:“不知道現在朝廷什麽態度,這個事情究竟到了哪一步?”
張溥打斷道:“這事不是內閣能夠左右的,這是皇帝欽辦。
要想解決此次危機,必須從皇帝那裏找到突破口。”
吳昌時眼中露出敬佩和讚許,張溥不愧是複社領袖,看問題一針見血。
於是拱手禮道:“張溥兄透徹!一語道出問題關鍵,先生一直受皇帝器重。
這次突然讓先生下獄,不知是一時之氣還是嚴令拿辦,如果是一時之氣那且好辦。
找個人鬆鬆口便水到渠成,若是嚴令拿辦這事便十分棘手了!”
張采道:“先生必須得救,朝廷之中如果不是先生鼎力支持,咱們複社豈能安寧。
若又上來幾個奸凶之徒入閣,隻怕我複社回失去對朝政的把控。”
張溥點點頭:“如果沒有先生,複社許多見解時政無法實行,雖然先生諸多毛病。
我們三人雖同是進士出身,但是官微言輕,沒有參與朝政的決策權,這些還要仰仗先生。”
周延儒的行徑,他們複社元老基本都知道,而且張溥還掌握了別人不知道的。
張采和吳昌時聽後二人表示讚同。
張溥繼續問道:“溫體仁情況如何?”
吳昌時說道:“這個人我們早就提醒先生要提防,不料溫體仁果真反水。
好在他為人不如先生,朝廷上下無人幫他說話。”
張溥思索道:“無人幫他說話未必是他的壞事,有人幫先生說話未必是先生的好事。
新皇帝不喜結黨,且有小謀略小手段,皇帝用何複為吳州知府,就可見皇帝小手段之狠辣。
溫體仁揣摩聖意,就是以此來取得皇帝寵信,當年他一人獨鬥東林黨前輩,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
張采位居臨川知縣,吳昌時位居禮部員外郎,在布衣張溥麵前毫無官架子,反而張溥更像是上司。
張采道:“張溥說的在理,現在我們需要做些什麽?”
吳昌時回道:“既然此事是皇帝欽辦,咱們隻能從皇帝身邊找突破口。
看看哪位貼身太監比較好打交道。
運用咱們的關係找到能和貼身太監說的上話的大臣,塞銀子給好處,讓太監見機行事。”
張溥點頭讚同:“就這麽辦,當務之急籌措銀兩,咱們一道進京,還要想方設法見到先生。”
“行,咱們先籌措銀兩!再趕往京師!”
……
複社不但招收青年才俊,而且廣吸納東林黨殘員,張溥張采本就是江蘇人士。
複社骨幹成員皆為江南士紳大地主,銀兩自然不在話下,有的便是錢。
張溥張采親自出馬,不到三日時間,便在複社組織內籌到二十萬兩白銀!
張溥,張采、吳昌時當夜懷揣著銀票便星夜啟程,趕赴京師。
這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政權的建立和穩固隻需要兩個基本條件。
那就是槍杆子和錢袋子。
東林黨和複社一樣都有錢袋子!
雖然它們沒有槍杆子(軍隊),但是它們擁有筆杆子(文官集團),操縱槍杆子(軍隊)的人。
這種可怕的勢力,可以操控朝政的勢力,試問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權會允許它們生存?
這就是自古至今打擊民間集會,私自結黨組織的根本原因,因為不管怎麽說。
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有了共同的信仰和主義,發展到最後。
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都是對朝廷政權不利的,因為結黨最終就會營私。
這個世界上沒有聖人,都是普通人,是普通人就會營私舞弊,為自己和家族謀私利!
沒有人經得起金錢和權利的誘惑,掌控金錢和權利會變成一種毒癮,舍不得放不下。
張溥和張采吳昌時二人不同,他此次前去京師麵見周延儒還有更深層的目的。
他有著自己遠大目標和計劃,也有著旁人沒有的城府和手段。
既然做不了朝堂之上的那個人,他就做可以控製朝堂之上的那個人。
有一句話是這個世上永恒的真理,心善之人做不了大事。
凡做大事者必定心狠手辣且詭計多端。
張溥亦是如此。
愈發享受被人追捧和崇拜的感覺。
讓他在心裏長出了“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的欲望和念頭。
身為進士的張溥賦閑在家。
隨後便聯絡四方人士,主張“興複古學,將使異日者務為有用”,因名曰“複社”。
由張溥和他的好基友張采共同把持。
骨幹基本都是江南士紳財閥人士,或者與之相關。
複社,由幾十個社團合並而成,其聲勢浩大如日中天,人氣直逼當年顧憲成所創的東林黨。
打殘一個東林黨,又來了個複社,崇禎的煩惱可真不少。
蘇州尹山文社。(複社會所其中之一)
複社成員們聚集在此處,討論經世致用之學,專門興講當朝時弊,議論朝政諸事。
由於崇禎極其厭惡結黨營私,複社集會變得極其隱蔽,如想入會必須得到嚴苛的審查。
張溥在堂中閉目而坐,堂前一眾青年之士就朝政進行辯解分析,若到糾葛不清之處。
張溥便睜開雙眼,緩緩說出他的見解分析。
每當張溥開口點評之後,必定獲得滿堂喝彩,張溥對此早就習以為常,寵辱不驚。
草堂外走進二人,麵露難色神色慌張,社員們見了都紛紛行禮。
二人原來也是複社元老,臨川知縣張采和禮部員外郎吳昌時。
張溥見二人神態,便從中堂座位下來,對著青年社員說道:“爾等自行切磋練習……”
便徑自走進堂中內室,張采和吳昌時二人隨後跟進。
“大事不好!先生周延儒被罷官關至詔獄,聽候皇帝發落。”
說話的正是吳昌時。
周延儒和溫體仁不同,在朝廷裏廣交天下儒生,掌管科舉之時對他們多有拉攏照顧。
周延儒和東林黨關係亦不錯,張溥等人在周延儒麵前都以學生自居。
張溥聞言一驚忙問道:“這是怎麽回事?”
吳昌時便把周延儒和溫體仁殿前奏對之事,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聽完吳昌時的講述,三人臉色愈發難看。
周延儒目前為止,依然是複社最堅強的後盾和支持者,如果失去了周延儒的庇護。
複社將裸露在野外一般。
朝中大臣之前對複社發動攻擊,就是周延儒給化解的。
張采道:“不知道現在朝廷什麽態度,這個事情究竟到了哪一步?”
張溥打斷道:“這事不是內閣能夠左右的,這是皇帝欽辦。
要想解決此次危機,必須從皇帝那裏找到突破口。”
吳昌時眼中露出敬佩和讚許,張溥不愧是複社領袖,看問題一針見血。
於是拱手禮道:“張溥兄透徹!一語道出問題關鍵,先生一直受皇帝器重。
這次突然讓先生下獄,不知是一時之氣還是嚴令拿辦,如果是一時之氣那且好辦。
找個人鬆鬆口便水到渠成,若是嚴令拿辦這事便十分棘手了!”
張采道:“先生必須得救,朝廷之中如果不是先生鼎力支持,咱們複社豈能安寧。
若又上來幾個奸凶之徒入閣,隻怕我複社回失去對朝政的把控。”
張溥點點頭:“如果沒有先生,複社許多見解時政無法實行,雖然先生諸多毛病。
我們三人雖同是進士出身,但是官微言輕,沒有參與朝政的決策權,這些還要仰仗先生。”
周延儒的行徑,他們複社元老基本都知道,而且張溥還掌握了別人不知道的。
張采和吳昌時聽後二人表示讚同。
張溥繼續問道:“溫體仁情況如何?”
吳昌時說道:“這個人我們早就提醒先生要提防,不料溫體仁果真反水。
好在他為人不如先生,朝廷上下無人幫他說話。”
張溥思索道:“無人幫他說話未必是他的壞事,有人幫先生說話未必是先生的好事。
新皇帝不喜結黨,且有小謀略小手段,皇帝用何複為吳州知府,就可見皇帝小手段之狠辣。
溫體仁揣摩聖意,就是以此來取得皇帝寵信,當年他一人獨鬥東林黨前輩,咱們可不能掉以輕心。”
張采位居臨川知縣,吳昌時位居禮部員外郎,在布衣張溥麵前毫無官架子,反而張溥更像是上司。
張采道:“張溥說的在理,現在我們需要做些什麽?”
吳昌時回道:“既然此事是皇帝欽辦,咱們隻能從皇帝身邊找突破口。
看看哪位貼身太監比較好打交道。
運用咱們的關係找到能和貼身太監說的上話的大臣,塞銀子給好處,讓太監見機行事。”
張溥點頭讚同:“就這麽辦,當務之急籌措銀兩,咱們一道進京,還要想方設法見到先生。”
“行,咱們先籌措銀兩!再趕往京師!”
……
複社不但招收青年才俊,而且廣吸納東林黨殘員,張溥張采本就是江蘇人士。
複社骨幹成員皆為江南士紳大地主,銀兩自然不在話下,有的便是錢。
張溥張采親自出馬,不到三日時間,便在複社組織內籌到二十萬兩白銀!
張溥,張采、吳昌時當夜懷揣著銀票便星夜啟程,趕赴京師。
這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政權的建立和穩固隻需要兩個基本條件。
那就是槍杆子和錢袋子。
東林黨和複社一樣都有錢袋子!
雖然它們沒有槍杆子(軍隊),但是它們擁有筆杆子(文官集團),操縱槍杆子(軍隊)的人。
這種可怕的勢力,可以操控朝政的勢力,試問任何一個國家的政權會允許它們生存?
這就是自古至今打擊民間集會,私自結黨組織的根本原因,因為不管怎麽說。
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有了共同的信仰和主義,發展到最後。
不管是出於什麽目的,都是對朝廷政權不利的,因為結黨最終就會營私。
這個世界上沒有聖人,都是普通人,是普通人就會營私舞弊,為自己和家族謀私利!
沒有人經得起金錢和權利的誘惑,掌控金錢和權利會變成一種毒癮,舍不得放不下。
張溥和張采吳昌時二人不同,他此次前去京師麵見周延儒還有更深層的目的。
他有著自己遠大目標和計劃,也有著旁人沒有的城府和手段。
既然做不了朝堂之上的那個人,他就做可以控製朝堂之上的那個人。
有一句話是這個世上永恒的真理,心善之人做不了大事。
凡做大事者必定心狠手辣且詭計多端。
張溥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