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朝鮮小老弟兒
獨治大明,腳踹士大夫 作者:野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鄖貴宗室外戚始終還是自己人,即使有問題也不該那麽早整頓。
以至於後頭他在土木堡栽了大跟頭,京師裏完全沒有人能幫他一把。”
方正化回道:“英宗一世英名,去巡查宣府總兵楊洪楊俊的空餉和走私被他們狗急跳牆給反了。
他們和於謙勾結在一起,後來把英宗貶得一文不值,他們這群人做事可真狠真絕。
殺王振全家老少一個也不留,連嬰兒都不放過,咱們大明太祖殺奸臣還規定老幼不殺,他們可真是沒有底線。”
崇禎恨恨道:“所以朕現在不會對他們手軟,一旦查實就是誅滅九族,對他們仁慈,他們對大明可不仁慈。”
文官集團在史書上對於英宗的土木堡事件記載少之又少,基本都是一筆帶過。
如果心裏沒鬼怎麽會這麽草草記載呢?
這本來就是明朝天大的事情,英宗的軍隊到底死多少人沒說,也先帶了多少人也沒說。
為什麽不記載也不說,因為心裏有鬼,怕說漏了嘴,所以幹脆一筆帶過避而不談。
英宗聰慧可不是假的,他也知道朝廷這幫文官和九邊的人勾結,他也知道有人想害他。
隻是不知道具體是誰,所以他帶了主要有嫌疑的內閣六部大臣在身邊。
兵部尚書鄺埜和戶部尚書王佐二人和宣府的吃空餉和走私脫不了幹係。
英宗必須把他兩人帶上。
兩人在大軍開拔以後不斷上書給英宗,讓英宗的大軍休息。
這他媽的還沒走幾天,休息什麽?
鄺埜和王佐的目的是想給九邊的總兵爭取時間,讓他們有所準備。
英宗當然知道他們想幹什麽,理都不理。
明史裏記載鄺埜和王佐是因為勸諫英宗不要出而被太監王振罰跪。
真實情況是,這兩個人在軍隊沒開拔就走在軍隊前麵報信去了,被王振給抓回來。
這才讓他們兩人跪在地上。
你一個兵部尚書一個戶部尚書,搶在皇帝軍隊前麵走是怎麽個意思?
意思就是狗急跳牆了,要去給九邊總兵報信,皇帝來查貪汙走私案來了。
這種奸臣沒用大耳巴子抽他就算不錯了。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英宗少算了一個人,他沒想到這個人居然城府這麽深,這麽毒。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忠臣於謙於少保。
於謙是什麽身份?也就是兵部右侍郎,按道理來說在內閣和六部都輪不著他說話。
但是翻翻他的家世籍貫,浙江錢塘於家。
江蘇、浙江、江西那簡直就是東林黨文官士大夫集團的正統孵化基地。
於謙是文官士大夫集團的典範。
沒想到的是大忠臣於謙和宣府總兵楊洪居然有姻親關係,這是文臣結交邊將,按大明律死罪。
楊洪什麽人?他可不是一般死丘八出身,他可是宋朝大名鼎鼎楊家將的後人。
這叫宋元明三代軍戶世家!
當江南文官集團碰上老牌軍戶世家又會產生什麽樣的反應?
於謙坐穩京師以後邀請楊洪楊俊來京城做官,統領京師三千營。
楊洪拍於謙馬屁上書,讓於謙作為兵部尚書既能夠調兵又能夠統兵。
狗日的,整個朝廷他們說的算,想怎麽玩怎麽玩!
對於土木堡的事件,不光是明史,就連明實錄和國榷都被篡改。
但是總有人還曆史真相於蛛絲馬跡,隻要你用心尋找,並且有獨立人格的思想。
到底誰才是重創明英宗朱祁鎮的軍隊?
文官李實在《北使錄》寫道:“大軍倒戈,自相揉踐。”
李實說了實話,有明軍叛變,自己人打自己人。
正統錦衣衛旗官聶忠,留下一段記載:“起營之時,忽南坡有明盔明甲,人馬來迎,疑是勇士,哨兵不為防備,遂至敗軍陷駕。”
這就是真相,八月十五日拂曉,英宗的軍隊還沒有起營開拔,南方居庸關方向。
來了一支軍隊,穿的是明軍盔甲,哨兵一看是自己人,沒有防備。
這支軍隊衝進英宗中軍大營,把中軍大營文官武將侍衛全部殺幹淨,揚長而去。
有些居心不良的人使勁抹黑英宗朱祁鎮,說被也先的大軍突襲殺了五萬騎兵。
這些人是不是智障?
也先帶的兩千人還是來朝貢的,兵器帶沒帶都另說,還他媽的兩千人殺五萬精騎兵?
也先帶著的是兩千個超級賽亞人嗎?
五萬精騎兵都是西瓜?跪在地上給葉先的人砍?
就是西瓜給你砍,你一天能砍多少?手會不會累?會不會發抖?刀口會不會卷?
何況也先還是朱祁鎮重點扶持的對象,朱祁鎮就是靠也先來製衡蒙古各個部落。
也先會突襲他的恩人英宗?
方正化點頭道:“恕奴婢鬥膽猜測,陛下即使知道宗室鄖貴外戚有枉法行為,也不會輕易治理他們。”
崇禎看了方正化一眼,方正化趕忙低頭。
崇禎道:“有些事情沒那麽簡單,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道,隻要不越界,朕不會動他們。
就拿朱家的宗室來說,有些根基深自然有錢,有些宗室窮困潦倒都是有的。
鄖貴外戚亦不必說,都是跟著朕他們才會有榮華富貴,對於外人來說。
朕肯定信他們多一些,但是他們這批人不爭氣,沒有一個能挑大梁的。
那就暫且讓他們享享福吧,隻要不生事端就行。”
方正化聽後流露出佩服的神態:“陛下真是高人,奴婢打心眼裏佩服啊。”
崇禎笑道:“少來拍馬屁。”
方正化躬身道:“沒有,皇上,奴婢這是真心話,奴婢在想,後金韃子和蒙古聯姻結盟。
咱們有沒有法子破壞他們之間的結盟?
還有朝鮮一直向著咱大明,到時候也讓朝鮮出兵打後金韃子不是?”
崇禎收起笑容認真道:“正化,你說的問題很好,要策反蒙古和後金韃子的關係。
是一個好計謀,但是現在看來難度太大,如果大明目前沒有這麽多事。
完全可以支持蒙古其中一個部落,大明來壯大它,再利於它來抗衡,現在不行。
咱們大明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至於你說的朝鮮,朕看還是算了吧,朝鮮誰來都能揍他。
瞧瞧,倭國小日本、後金韃子,想揍就揍,還是讓朝鮮安安生生當好藩屬國吧。”
以至於後頭他在土木堡栽了大跟頭,京師裏完全沒有人能幫他一把。”
方正化回道:“英宗一世英名,去巡查宣府總兵楊洪楊俊的空餉和走私被他們狗急跳牆給反了。
他們和於謙勾結在一起,後來把英宗貶得一文不值,他們這群人做事可真狠真絕。
殺王振全家老少一個也不留,連嬰兒都不放過,咱們大明太祖殺奸臣還規定老幼不殺,他們可真是沒有底線。”
崇禎恨恨道:“所以朕現在不會對他們手軟,一旦查實就是誅滅九族,對他們仁慈,他們對大明可不仁慈。”
文官集團在史書上對於英宗的土木堡事件記載少之又少,基本都是一筆帶過。
如果心裏沒鬼怎麽會這麽草草記載呢?
這本來就是明朝天大的事情,英宗的軍隊到底死多少人沒說,也先帶了多少人也沒說。
為什麽不記載也不說,因為心裏有鬼,怕說漏了嘴,所以幹脆一筆帶過避而不談。
英宗聰慧可不是假的,他也知道朝廷這幫文官和九邊的人勾結,他也知道有人想害他。
隻是不知道具體是誰,所以他帶了主要有嫌疑的內閣六部大臣在身邊。
兵部尚書鄺埜和戶部尚書王佐二人和宣府的吃空餉和走私脫不了幹係。
英宗必須把他兩人帶上。
兩人在大軍開拔以後不斷上書給英宗,讓英宗的大軍休息。
這他媽的還沒走幾天,休息什麽?
鄺埜和王佐的目的是想給九邊的總兵爭取時間,讓他們有所準備。
英宗當然知道他們想幹什麽,理都不理。
明史裏記載鄺埜和王佐是因為勸諫英宗不要出而被太監王振罰跪。
真實情況是,這兩個人在軍隊沒開拔就走在軍隊前麵報信去了,被王振給抓回來。
這才讓他們兩人跪在地上。
你一個兵部尚書一個戶部尚書,搶在皇帝軍隊前麵走是怎麽個意思?
意思就是狗急跳牆了,要去給九邊總兵報信,皇帝來查貪汙走私案來了。
這種奸臣沒用大耳巴子抽他就算不錯了。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英宗少算了一個人,他沒想到這個人居然城府這麽深,這麽毒。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忠臣於謙於少保。
於謙是什麽身份?也就是兵部右侍郎,按道理來說在內閣和六部都輪不著他說話。
但是翻翻他的家世籍貫,浙江錢塘於家。
江蘇、浙江、江西那簡直就是東林黨文官士大夫集團的正統孵化基地。
於謙是文官士大夫集團的典範。
沒想到的是大忠臣於謙和宣府總兵楊洪居然有姻親關係,這是文臣結交邊將,按大明律死罪。
楊洪什麽人?他可不是一般死丘八出身,他可是宋朝大名鼎鼎楊家將的後人。
這叫宋元明三代軍戶世家!
當江南文官集團碰上老牌軍戶世家又會產生什麽樣的反應?
於謙坐穩京師以後邀請楊洪楊俊來京城做官,統領京師三千營。
楊洪拍於謙馬屁上書,讓於謙作為兵部尚書既能夠調兵又能夠統兵。
狗日的,整個朝廷他們說的算,想怎麽玩怎麽玩!
對於土木堡的事件,不光是明史,就連明實錄和國榷都被篡改。
但是總有人還曆史真相於蛛絲馬跡,隻要你用心尋找,並且有獨立人格的思想。
到底誰才是重創明英宗朱祁鎮的軍隊?
文官李實在《北使錄》寫道:“大軍倒戈,自相揉踐。”
李實說了實話,有明軍叛變,自己人打自己人。
正統錦衣衛旗官聶忠,留下一段記載:“起營之時,忽南坡有明盔明甲,人馬來迎,疑是勇士,哨兵不為防備,遂至敗軍陷駕。”
這就是真相,八月十五日拂曉,英宗的軍隊還沒有起營開拔,南方居庸關方向。
來了一支軍隊,穿的是明軍盔甲,哨兵一看是自己人,沒有防備。
這支軍隊衝進英宗中軍大營,把中軍大營文官武將侍衛全部殺幹淨,揚長而去。
有些居心不良的人使勁抹黑英宗朱祁鎮,說被也先的大軍突襲殺了五萬騎兵。
這些人是不是智障?
也先帶的兩千人還是來朝貢的,兵器帶沒帶都另說,還他媽的兩千人殺五萬精騎兵?
也先帶著的是兩千個超級賽亞人嗎?
五萬精騎兵都是西瓜?跪在地上給葉先的人砍?
就是西瓜給你砍,你一天能砍多少?手會不會累?會不會發抖?刀口會不會卷?
何況也先還是朱祁鎮重點扶持的對象,朱祁鎮就是靠也先來製衡蒙古各個部落。
也先會突襲他的恩人英宗?
方正化點頭道:“恕奴婢鬥膽猜測,陛下即使知道宗室鄖貴外戚有枉法行為,也不會輕易治理他們。”
崇禎看了方正化一眼,方正化趕忙低頭。
崇禎道:“有些事情沒那麽簡單,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道,隻要不越界,朕不會動他們。
就拿朱家的宗室來說,有些根基深自然有錢,有些宗室窮困潦倒都是有的。
鄖貴外戚亦不必說,都是跟著朕他們才會有榮華富貴,對於外人來說。
朕肯定信他們多一些,但是他們這批人不爭氣,沒有一個能挑大梁的。
那就暫且讓他們享享福吧,隻要不生事端就行。”
方正化聽後流露出佩服的神態:“陛下真是高人,奴婢打心眼裏佩服啊。”
崇禎笑道:“少來拍馬屁。”
方正化躬身道:“沒有,皇上,奴婢這是真心話,奴婢在想,後金韃子和蒙古聯姻結盟。
咱們有沒有法子破壞他們之間的結盟?
還有朝鮮一直向著咱大明,到時候也讓朝鮮出兵打後金韃子不是?”
崇禎收起笑容認真道:“正化,你說的問題很好,要策反蒙古和後金韃子的關係。
是一個好計謀,但是現在看來難度太大,如果大明目前沒有這麽多事。
完全可以支持蒙古其中一個部落,大明來壯大它,再利於它來抗衡,現在不行。
咱們大明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至於你說的朝鮮,朕看還是算了吧,朝鮮誰來都能揍他。
瞧瞧,倭國小日本、後金韃子,想揍就揍,還是讓朝鮮安安生生當好藩屬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