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公審(上)
開局我爹是皇帝,江山隻有一座城 作者:動物園巨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喂,王老漢,這到底是什麽個情況?這賊寇到底是要鬧哪樣?”
“賊寇?噓噓!老漢我勸你謹言慎行,這賊寇可不興說。
現在可是大乾朝廷當政,小心禍從口出!”
被稱之為王老漢的禿頂老頭有些謹慎的左右看了眼這才低聲勸告。
“那這到底是啥事啊?”年輕人有些不解。
老漢看著高台感慨道,“好像是這大乾朝廷要公開審理一批罪大惡極之人。你瞧見沒,高台上另一邊坐著的就是大乾皇帝陛下。”
“謔!那就是大乾皇帝?看著好年輕,咦,這大蟲!是大蟲啊!”
年輕人看著看著就嚇了一跳。
隻見在年輕的大乾皇帝所坐著的太師椅一側正趴著一頭數百斤重龐然大物般的斑斕猛虎。
這猛虎長得好生凶惡,脖子上用纏繞著一圈鐵鏈,鐵鏈的末端被這位大乾皇帝一隻手握住。
猛虎趴在地上,兩隻前爪扒拉著一大塊豬排骨肉,此時它正張開那血淋淋的血盆大口啃咬著血肉。
每一口下去,都好似能聽到一陣陣骨骼被咬碎的哢嚓哢嚓碎響。
許是吃的有些爽快,這大蟲還發出一聲低吼,頓時嚇得旁邊圍觀的一眾百姓紛紛倒退數步。
但很快這凶猛的大蟲頭頂就挨了一巴掌,大蟲頓時大怒,作勢就要抬頭咬死膽敢打自己的混球。
結果麵對一雙淩厲的目光,一雙虎目頓時委屈巴巴的縮了回去,不時還舔舐著主人的手掌以示討好。
這一幕看的百姓們眼睛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好家夥,這大蟲竟然還有如此乖巧的一幕。
老漢笑嗬嗬說著“嗬,你個沒見識的玩意,這大蟲是大乾陛下的寵獸,就像是咱們養狗養雞鴨一樣,人家身為九五至尊養一條大蟲怎麽了?”
說完還一臉你沒見識的看了眼那年輕人。
年輕人昨日嚇得根本就沒出去過,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大蟲,聞言已經是驚得說不出話來。
腦子裏很快形成了一個既定的概念。
懂了,原來皇帝就得養大蟲!
難怪自己不是皇帝呢。
“不過王老漢,您說這處理罪大惡極之人,我看這台上的不是劉書吏,趙書吏,還有江差爺嗎?
他們怎麽也....”
“你個蠢貨,當然是他們有罪了!你也不看看這幾個都是什麽貨色。
正當這些家夥平日裏和咱們說幾句好話,你就把他們當自己人了?他們要錢的時候還不是翻臉不認人?”
王老漢嗤笑一聲,他此時卻是滿臉的興奮。
他窮了一輩子,也是過了一輩子的苦日子。
期間經曆了不少事情,閱曆哪裏是這些毛頭小子可比的。
這些縣裏的衙役,書吏表麵看上去樂嗬嗬的,每次都是大道理一大堆,糊弄一下年輕人還行,哪能糊弄他這些老頭子。
隻是這些當差的,的確是有幾張巧嘴,而且說話也是以勢壓人,有時候明明他們錯了,硬是找不出毛病。
這也是當差的慣用手段,滿嘴都是為你好,老子也沒撈油水,都是朝廷讓這麽幹的。
反正大家都是一樣,你不交,反正大家都得交。還不如現在交了,以免到時候吃了苦頭。
但很快人群中就有人不滿起來。
“不對吧!我看到了閻書吏,此人一向是重情重義,號稱我浮山縣及時雨,街坊鄰居看到他誰不是叫一聲好?
聽說他還仗義疏財,經常接濟窮苦百姓街坊鄰居,他豈會有罪?”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看向高台上的一個人,那人長相中正醇和,的確一看就是大善人。
且相較於旁人,這閻書吏最是挺直了腰杆,一副慷慨就義不願從賊的模樣。
這一幕看的不少人目眥欲裂。
“王老漢,難不成這閻書吏也是有罪不成?如若這等大善人也有罪,那我等豈不是都有罪?”年輕人頓時有些憤憤不平。
這話頓時引得旁邊其餘幾位年輕人的紛紛叫好。
“對!閻書吏不僅仗義疏財還溫良恭儉讓,此等善人豈會是罪大惡極之輩?這等賊寇當真可恨,這不是胡亂殺害忠義之士嗎?”
“對!這群賊寇當真可恨!”
一眾年輕人紛紛對看台上附近的士卒怒目而視,雙拳緊握,隻是看到那些士卒手中的刀刃還是不敢動手。
但此時的怒火已經激發起來。
見此那王老漢隻是捋須微笑搖頭。
“你們呐,閱曆還是太淺了。”
說著他便不再多說,而此時看台上已經上來了一名劊子手。
這劊子手一看就是虎背熊腰之輩,還是浮山縣本地人士。
隨著此人一登台,頓時底下謾罵不斷,一些潑辣的壯碩婦人更是直接將自己滂臭的繡鞋丟了上去。
鞋子熏了一臉,這漢子臉色頓時就垮了下來。
他本不願今日當差的,畢竟殺的都是同鄉之人,這要是殺錯了往後在這街麵上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隻是負責傳訊的那位大乾官員卻告知他,不願也可以,但往後這差事就沒他份了,如若今日同意當這個劊子手,往後還是不變。
漢子祖上數代人都是做這行當的,這要是丟了這行當,一家老小都得跟著餓肚子。
而且他做這行當的,誰也不願意要他,誰也不敢要啊!
但那位大乾官員也告知他,今日所殺之人都是該殺之人,隻是....
他回頭看了眼那位大乾官員,對方隻是朝他微笑點了點頭。
見此他一臉哭喪著臉帶著自己的學徒來到第一位犯人身後站定,同時等待旁邊大乾官員的公審。
按照流程,今日每殺一人,就會高聲頌念其罪名。
“罪犯,李伍!去歲縣裏鬧水災,縣裏征募勞役算是度過了這一災。
縣裏準備籌措資金修建河神廟以穩定浮山縣河域,防範災禍。
縣衙本已經撥款百兩銀子,然這李伍卻還私自向附近村鎮湊份子錢,一共籌措白銀千兩。
去歲底,朝廷額外征收人頭稅,原隻是征收,一人百文錢,然劉伍與其同夥強行增至兩百文。
此數額對城內百姓還能接受,然對鄉野百姓無異於滅頂之災,出現諸多不舉子現象,諸如此罪證多如牛毛,可謂罄竹難書。
且從其家中收繳贓錢三千兩,加之此前花銷購置的田產房產,合計不下五千兩!
斬立決也不足以平民憤.....”
“賊寇?噓噓!老漢我勸你謹言慎行,這賊寇可不興說。
現在可是大乾朝廷當政,小心禍從口出!”
被稱之為王老漢的禿頂老頭有些謹慎的左右看了眼這才低聲勸告。
“那這到底是啥事啊?”年輕人有些不解。
老漢看著高台感慨道,“好像是這大乾朝廷要公開審理一批罪大惡極之人。你瞧見沒,高台上另一邊坐著的就是大乾皇帝陛下。”
“謔!那就是大乾皇帝?看著好年輕,咦,這大蟲!是大蟲啊!”
年輕人看著看著就嚇了一跳。
隻見在年輕的大乾皇帝所坐著的太師椅一側正趴著一頭數百斤重龐然大物般的斑斕猛虎。
這猛虎長得好生凶惡,脖子上用纏繞著一圈鐵鏈,鐵鏈的末端被這位大乾皇帝一隻手握住。
猛虎趴在地上,兩隻前爪扒拉著一大塊豬排骨肉,此時它正張開那血淋淋的血盆大口啃咬著血肉。
每一口下去,都好似能聽到一陣陣骨骼被咬碎的哢嚓哢嚓碎響。
許是吃的有些爽快,這大蟲還發出一聲低吼,頓時嚇得旁邊圍觀的一眾百姓紛紛倒退數步。
但很快這凶猛的大蟲頭頂就挨了一巴掌,大蟲頓時大怒,作勢就要抬頭咬死膽敢打自己的混球。
結果麵對一雙淩厲的目光,一雙虎目頓時委屈巴巴的縮了回去,不時還舔舐著主人的手掌以示討好。
這一幕看的百姓們眼睛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好家夥,這大蟲竟然還有如此乖巧的一幕。
老漢笑嗬嗬說著“嗬,你個沒見識的玩意,這大蟲是大乾陛下的寵獸,就像是咱們養狗養雞鴨一樣,人家身為九五至尊養一條大蟲怎麽了?”
說完還一臉你沒見識的看了眼那年輕人。
年輕人昨日嚇得根本就沒出去過,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大蟲,聞言已經是驚得說不出話來。
腦子裏很快形成了一個既定的概念。
懂了,原來皇帝就得養大蟲!
難怪自己不是皇帝呢。
“不過王老漢,您說這處理罪大惡極之人,我看這台上的不是劉書吏,趙書吏,還有江差爺嗎?
他們怎麽也....”
“你個蠢貨,當然是他們有罪了!你也不看看這幾個都是什麽貨色。
正當這些家夥平日裏和咱們說幾句好話,你就把他們當自己人了?他們要錢的時候還不是翻臉不認人?”
王老漢嗤笑一聲,他此時卻是滿臉的興奮。
他窮了一輩子,也是過了一輩子的苦日子。
期間經曆了不少事情,閱曆哪裏是這些毛頭小子可比的。
這些縣裏的衙役,書吏表麵看上去樂嗬嗬的,每次都是大道理一大堆,糊弄一下年輕人還行,哪能糊弄他這些老頭子。
隻是這些當差的,的確是有幾張巧嘴,而且說話也是以勢壓人,有時候明明他們錯了,硬是找不出毛病。
這也是當差的慣用手段,滿嘴都是為你好,老子也沒撈油水,都是朝廷讓這麽幹的。
反正大家都是一樣,你不交,反正大家都得交。還不如現在交了,以免到時候吃了苦頭。
但很快人群中就有人不滿起來。
“不對吧!我看到了閻書吏,此人一向是重情重義,號稱我浮山縣及時雨,街坊鄰居看到他誰不是叫一聲好?
聽說他還仗義疏財,經常接濟窮苦百姓街坊鄰居,他豈會有罪?”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看向高台上的一個人,那人長相中正醇和,的確一看就是大善人。
且相較於旁人,這閻書吏最是挺直了腰杆,一副慷慨就義不願從賊的模樣。
這一幕看的不少人目眥欲裂。
“王老漢,難不成這閻書吏也是有罪不成?如若這等大善人也有罪,那我等豈不是都有罪?”年輕人頓時有些憤憤不平。
這話頓時引得旁邊其餘幾位年輕人的紛紛叫好。
“對!閻書吏不僅仗義疏財還溫良恭儉讓,此等善人豈會是罪大惡極之輩?這等賊寇當真可恨,這不是胡亂殺害忠義之士嗎?”
“對!這群賊寇當真可恨!”
一眾年輕人紛紛對看台上附近的士卒怒目而視,雙拳緊握,隻是看到那些士卒手中的刀刃還是不敢動手。
但此時的怒火已經激發起來。
見此那王老漢隻是捋須微笑搖頭。
“你們呐,閱曆還是太淺了。”
說著他便不再多說,而此時看台上已經上來了一名劊子手。
這劊子手一看就是虎背熊腰之輩,還是浮山縣本地人士。
隨著此人一登台,頓時底下謾罵不斷,一些潑辣的壯碩婦人更是直接將自己滂臭的繡鞋丟了上去。
鞋子熏了一臉,這漢子臉色頓時就垮了下來。
他本不願今日當差的,畢竟殺的都是同鄉之人,這要是殺錯了往後在這街麵上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隻是負責傳訊的那位大乾官員卻告知他,不願也可以,但往後這差事就沒他份了,如若今日同意當這個劊子手,往後還是不變。
漢子祖上數代人都是做這行當的,這要是丟了這行當,一家老小都得跟著餓肚子。
而且他做這行當的,誰也不願意要他,誰也不敢要啊!
但那位大乾官員也告知他,今日所殺之人都是該殺之人,隻是....
他回頭看了眼那位大乾官員,對方隻是朝他微笑點了點頭。
見此他一臉哭喪著臉帶著自己的學徒來到第一位犯人身後站定,同時等待旁邊大乾官員的公審。
按照流程,今日每殺一人,就會高聲頌念其罪名。
“罪犯,李伍!去歲縣裏鬧水災,縣裏征募勞役算是度過了這一災。
縣裏準備籌措資金修建河神廟以穩定浮山縣河域,防範災禍。
縣衙本已經撥款百兩銀子,然這李伍卻還私自向附近村鎮湊份子錢,一共籌措白銀千兩。
去歲底,朝廷額外征收人頭稅,原隻是征收,一人百文錢,然劉伍與其同夥強行增至兩百文。
此數額對城內百姓還能接受,然對鄉野百姓無異於滅頂之災,出現諸多不舉子現象,諸如此罪證多如牛毛,可謂罄竹難書。
且從其家中收繳贓錢三千兩,加之此前花銷購置的田產房產,合計不下五千兩!
斬立決也不足以平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