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三國歸晉
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 作者:北郡的前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髦死後,司馬昭急匆匆的趕來撲倒在地,說:“天下人該怎麽議論我啊!】
【之後司馬昭為平息天下輿論,便稱曹髦弑母不孝,因此被殺,並將他廢為庶人,以庶人之禮安葬。之後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鄉公曹璜為帝。】
【而親手殺死曹髦的成濟也被司馬昭處死。】
之前還在嘲諷曹家的劉協有些沉默了,在曹髦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年少時的他也聰慧過人,也曾立誌興複漢室,可現實給了他狠狠地一巴掌。
他絕非亡國之君,可生在這樣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他也真的沒有辦法,漸漸地他失去了年少的壯誌,變得麻木,安於現狀,興複漢室也成了一句口號。
可看到曹髦如此剛烈,又喚起了他心底的一絲熱血,若是當年能夠再勇敢一些,再激進一些,
哪怕最後失敗了,到了下麵他也可以告訴諸位先祖,他劉協沒有辱沒大漢劉家的臉麵。
可惜,唉......
【公元263年,司馬昭分三路大軍進攻蜀漢,其中征西將軍鄧艾率兵三萬餘人,由狄道進軍,以牽製蜀大將軍薑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餘人,進攻武都以切斷薑維退路,防止其回援蜀地。而鍾會統兵十萬,分別從斜穀、駱穀、子午穀直驅漢中。】
【十一月,鄧艾率偏師穿越七百裏無人險地陰平道,連破江油關、涪城,最終在綿竹大破諸葛瞻,而魏軍突然兵臨城下,使蜀漢朝野一片恐慌。】
【最終劉禪聽從譙周的建議,開城投降,北地王劉諶卻寧死不降,但卻無法改變結局,最終劉諶殺子,繼赴祖廟,哭告先帝後自刎。】
【而薑維先是假意投降,實際則想重新複國,但最終計謀失敗,雖然也害死了魏國大將鍾會和鄧艾,但自己也身死,隻留下了那句:“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至此,持續了46年的蜀漢滅亡,或者說大漢徹底滅亡。】
(劉禪投降,蜀漢未亡,薑維身死,蜀漢才滅。)
(還有劉諶也可惜了,他若能繼承皇位,至少比劉禪做的要好。)
(其實劉禪也沒辦法,他不投降,朝中那些地方勢力恐怕能直接把他抓了送出去。)
(客觀來講劉禪絕非雄主,但也絕對不是昏君,他隻是平庸而已,隻是在三國這個時代,君主平庸就代表著死亡。)
(可惜了,一個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國家覆滅了。)
“唉.....這便是結果嗎,四百年大漢終究是要結束了。”
劉備歎息一聲,也沒有去責怪阿鬥,就像天幕說的那孩子確實平庸。
讓他和曹丕、司馬昭這樣的人傑鬥,太難為他了。
“主公,不要放棄啊,既然提前知道了過程,或許我們就還有希望。”
而諸葛亮適時提醒了劉備,讓他不要放棄。
“沒錯,這一世或許還有希望。”
【公元264年八月初九,司馬昭逝世,終年五十五歲。266年,其子司馬炎逼迫魏帝曹奐禪讓,並改國號為晉。魏國滅亡。】
【同時期,江南的吳國皇帝孫皓則沉迷酒色、荒淫濫殺,吳國國力大大衰弱,時常有邊境將領投降晉國,而司馬炎都給以優待,因此吳國民心漸漸倒向晉國。】
【公元279年司馬炎下令大舉進攻吳國,派遣二十萬士兵分六路進攻吳國,晉國軍隊接連取得勝利,占領大片吳國土地,最終晉太康元年三月,龍驤將軍王濬率領晉軍攻至吳國首都建鄴西北的石頭城,孫皓向晉軍投降,至此吳國滅亡。】
“孫皓?是彭祖那孩子,他竟然成了暴君,還使我吳國覆滅。”
孫權聽到消息直接火冒三丈,雖然他吳國最後才滅,可終究是滅亡了。
“不對啊,這皇位怎麽也輪不到他呀,為何他成了我吳國皇帝???”
【天下一統後,司馬炎進行了農業改革、同時采取一係列措施恢複農業,使得國內生產出現繁榮景象,晉國國內人口增長速度也很快,僅太康三年時晉國國內戶口便從統一全國時的二百四十五萬戶增長至三百七十七萬戶。】
【於此同時,晉國開始對周邊異族用兵,最後四方的少數民族部落也在數年裏先後向司馬炎表示歸順。】
【因此,這段時期也被稱為“太康之治”】
“這不是挺好的,天下一統,內無戰事,百姓安居樂業;外無威脅,四方蠻夷俱都臣服。”
“這是盛世之景啊,雖然這司馬家的確得國不正,品行也十分低劣,但隻要百姓過得好不就行了?”
劉邦有些不解,這司馬家統一天下後還可以啊,為什麽說晉朝是漢人的噩夢呢?
張良:“恐怕隻是一個短暫的盛世,沒過多久司馬炎就變了,或者是下一任晉帝是位昏君。”
“子房說的在理,那朕就要看看這司馬家後麵究竟做了何事,竟會將中原拖入萬劫不複之地。”
劉邦難得正經了起來,聚精會神的看起了天幕。
(太康之治,說實話有點名不符實。)
(相對於三國動亂來說的確稱得上一個“治”字,但是太短了,才不到十年。)
(沒錯,天下才剛剛出現了一些生機,百姓剛過上一點好日子,結果就結束了。)
(而且這中間司馬炎帶頭炫富,整個晉朝上層社會都充斥著奢靡、攀比之風。)
【之後司馬炎便開始逐漸懈怠,較即位初期更加注重享樂,在擴充後宮的同時也沉浸於宴飲遊樂之中。】
【朝政上司馬炎寵信皇後的父親侍中楊駿等人,晉朝開始出現貴族、外戚專權的現象。】
【九品中正製導致了世家大族長期壟斷高級官員位置,社會階層流動性大大下降,太康後期晉國社會腐敗奢侈情況嚴重。】
【其中石崇與王愷鬥富就是典型的例子。】
【之後司馬昭為平息天下輿論,便稱曹髦弑母不孝,因此被殺,並將他廢為庶人,以庶人之禮安葬。之後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鄉公曹璜為帝。】
【而親手殺死曹髦的成濟也被司馬昭處死。】
之前還在嘲諷曹家的劉協有些沉默了,在曹髦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年少時的他也聰慧過人,也曾立誌興複漢室,可現實給了他狠狠地一巴掌。
他絕非亡國之君,可生在這樣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他也真的沒有辦法,漸漸地他失去了年少的壯誌,變得麻木,安於現狀,興複漢室也成了一句口號。
可看到曹髦如此剛烈,又喚起了他心底的一絲熱血,若是當年能夠再勇敢一些,再激進一些,
哪怕最後失敗了,到了下麵他也可以告訴諸位先祖,他劉協沒有辱沒大漢劉家的臉麵。
可惜,唉......
【公元263年,司馬昭分三路大軍進攻蜀漢,其中征西將軍鄧艾率兵三萬餘人,由狄道進軍,以牽製蜀大將軍薑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餘人,進攻武都以切斷薑維退路,防止其回援蜀地。而鍾會統兵十萬,分別從斜穀、駱穀、子午穀直驅漢中。】
【十一月,鄧艾率偏師穿越七百裏無人險地陰平道,連破江油關、涪城,最終在綿竹大破諸葛瞻,而魏軍突然兵臨城下,使蜀漢朝野一片恐慌。】
【最終劉禪聽從譙周的建議,開城投降,北地王劉諶卻寧死不降,但卻無法改變結局,最終劉諶殺子,繼赴祖廟,哭告先帝後自刎。】
【而薑維先是假意投降,實際則想重新複國,但最終計謀失敗,雖然也害死了魏國大將鍾會和鄧艾,但自己也身死,隻留下了那句:“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至此,持續了46年的蜀漢滅亡,或者說大漢徹底滅亡。】
(劉禪投降,蜀漢未亡,薑維身死,蜀漢才滅。)
(還有劉諶也可惜了,他若能繼承皇位,至少比劉禪做的要好。)
(其實劉禪也沒辦法,他不投降,朝中那些地方勢力恐怕能直接把他抓了送出去。)
(客觀來講劉禪絕非雄主,但也絕對不是昏君,他隻是平庸而已,隻是在三國這個時代,君主平庸就代表著死亡。)
(可惜了,一個頗具浪漫主義色彩的國家覆滅了。)
“唉.....這便是結果嗎,四百年大漢終究是要結束了。”
劉備歎息一聲,也沒有去責怪阿鬥,就像天幕說的那孩子確實平庸。
讓他和曹丕、司馬昭這樣的人傑鬥,太難為他了。
“主公,不要放棄啊,既然提前知道了過程,或許我們就還有希望。”
而諸葛亮適時提醒了劉備,讓他不要放棄。
“沒錯,這一世或許還有希望。”
【公元264年八月初九,司馬昭逝世,終年五十五歲。266年,其子司馬炎逼迫魏帝曹奐禪讓,並改國號為晉。魏國滅亡。】
【同時期,江南的吳國皇帝孫皓則沉迷酒色、荒淫濫殺,吳國國力大大衰弱,時常有邊境將領投降晉國,而司馬炎都給以優待,因此吳國民心漸漸倒向晉國。】
【公元279年司馬炎下令大舉進攻吳國,派遣二十萬士兵分六路進攻吳國,晉國軍隊接連取得勝利,占領大片吳國土地,最終晉太康元年三月,龍驤將軍王濬率領晉軍攻至吳國首都建鄴西北的石頭城,孫皓向晉軍投降,至此吳國滅亡。】
“孫皓?是彭祖那孩子,他竟然成了暴君,還使我吳國覆滅。”
孫權聽到消息直接火冒三丈,雖然他吳國最後才滅,可終究是滅亡了。
“不對啊,這皇位怎麽也輪不到他呀,為何他成了我吳國皇帝???”
【天下一統後,司馬炎進行了農業改革、同時采取一係列措施恢複農業,使得國內生產出現繁榮景象,晉國國內人口增長速度也很快,僅太康三年時晉國國內戶口便從統一全國時的二百四十五萬戶增長至三百七十七萬戶。】
【於此同時,晉國開始對周邊異族用兵,最後四方的少數民族部落也在數年裏先後向司馬炎表示歸順。】
【因此,這段時期也被稱為“太康之治”】
“這不是挺好的,天下一統,內無戰事,百姓安居樂業;外無威脅,四方蠻夷俱都臣服。”
“這是盛世之景啊,雖然這司馬家的確得國不正,品行也十分低劣,但隻要百姓過得好不就行了?”
劉邦有些不解,這司馬家統一天下後還可以啊,為什麽說晉朝是漢人的噩夢呢?
張良:“恐怕隻是一個短暫的盛世,沒過多久司馬炎就變了,或者是下一任晉帝是位昏君。”
“子房說的在理,那朕就要看看這司馬家後麵究竟做了何事,竟會將中原拖入萬劫不複之地。”
劉邦難得正經了起來,聚精會神的看起了天幕。
(太康之治,說實話有點名不符實。)
(相對於三國動亂來說的確稱得上一個“治”字,但是太短了,才不到十年。)
(沒錯,天下才剛剛出現了一些生機,百姓剛過上一點好日子,結果就結束了。)
(而且這中間司馬炎帶頭炫富,整個晉朝上層社會都充斥著奢靡、攀比之風。)
【之後司馬炎便開始逐漸懈怠,較即位初期更加注重享樂,在擴充後宮的同時也沉浸於宴飲遊樂之中。】
【朝政上司馬炎寵信皇後的父親侍中楊駿等人,晉朝開始出現貴族、外戚專權的現象。】
【九品中正製導致了世家大族長期壟斷高級官員位置,社會階層流動性大大下降,太康後期晉國社會腐敗奢侈情況嚴重。】
【其中石崇與王愷鬥富就是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