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和成鋒,以及黃毛在房間內談事的時候,朱一霸、陳川和江海也走了進來。


    房間內,慢慢變得心服口服的和成鋒將該案的前因後果細細講了一遍。


    案子的很簡單,就是死者在網上認識了鄭傑並相戀。


    鄭傑介紹死者一個偽造的期貨殺豬盤,使其被騙幾十萬後,被鄭傑在酒店所殺。


    當然了,鄭傑到現在都沒有承認是自己殺的人。


    陳書想了會兒,從另一個方麵切入:“鄭傑的母親,酒店保潔員鄭阿妹那邊招供了嗎?”


    “沒有,也是什麽都不認,不過估摸著最少也是個從犯。”和成鋒回憶片刻,慢慢說著,顯然審訊時並沒把重心放在鄭阿妹身上,但打眼一瞧那老女人,基本上跟案子也脫不了關係。


    辦案經驗豐富的警察,由於長年累月的和犯罪分子作鬥爭,特別是華國這種注重口供第一的偵查手段,日常工作至少一大半都在揣度和審問各類人員,所以看人這一塊,不說百分之百準確,起碼90%差不離。


    普遍來講,從沒進過公安單位的普通老百姓,要是某一天突然被荷槍實彈、麵容凶狠的警察關進封閉、狹小的審訊室裏。


    麵對麵的審訊,基本上幾下子就得敗下陣來,該說的不該說的都得往外吐,因為大多數人沒有經曆過這種高強度、高壓的情景。


    特別是審訊他們的警察,都有著豐富的鬥爭經驗,掌握著各種心理技巧,所以人們的心理防線很容易就能被突破。


    除非像鄭阿妹這種出於母子親情的羈絆、刻在基因裏的袒護,方才有可能死咬著不鬆口。


    畢竟這種凶殺案件,一鬆口兒子就得被槍斃,做母親的還是有概率不招供。


    不過死扛著不說話,也掩蓋不了她們本身在麵對審訊時,所表現出來的,不受控製的神態和情緒。


    簡單說,在警察眼裏,他們就是把“我有罪”三個字明明白白的刻在了自己的臉上。


    陳書點點頭,同意和成鋒的判斷。


    經過陳書的幾次發問,和成鋒這會兒有點聞出味道來了,快速道:“陳警官,你的意思是,鄭傑是通過繩子攀爬進入死者的房間,動手後又用繩子逃了出去?可他有完整的不在場證明!”


    江海皺著眉頭冥思苦想,跟著喃喃道:“密室殺人...密室殺人...”


    陳書見江海思考,便嚐試引導著對方的思路:“嗯,要不我們先不去管鄭傑的不在場證明。就單論這個人,你覺得他是凶手嗎?”


    和成鋒點點頭,肯定道:“必須是!目前種種跡象都指向了鄭傑,可就是找不到他進入房間的證據,他也死不開口。哎!”


    殺人償命是國人自古以來、潛移默化就有的意識,承認是槍斃,不承認可能還有一條活路,即使這個概率隻有1%,大部分人也願意嚐試。


    所以警察在麵對殺人犯時,想倚靠口供定罪挺難的。


    不過在辦案的順序上,都是以先拿到認罪的口供為主,再依照這份口供去尋找人證和物證,從而形成證據鏈的閉合。


    從另一方麵來講,口供解決不了問題,就得從物證上想辦法了。


    為了美觀,酒店的外牆平平的,並沒有安裝可供攀爬的水管和空調外機,犯罪嫌疑人想通過外牆進入房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連一處借力的地方都沒有。


    所以,隻有使用工具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問題又繞了回來,也就是陳書先前提出的那一點。


    既然不能解決鄭傑進入案發現場的問題,那麽就換個角度,從他離開案發現場進行推定。


    陳書掏出黃皮煙,給在場幾人散了一圈,在遞給到江海的時候,見對方也傻愣愣的探出手來準備收著,反手就給了他額頭一個板栗。


    他緩緩道:“根據24小時不停的監控顯示,走廊和天花板都沒有存在鄭傑離開的可能。那麽根據房間內窗簾布上帶有樓下新鮮泥濘的繩子的印跡,我們可以假設鄭傑是使用繩子通過窗戶離開房間的。


    “試想,鄭傑如果是通過繩子離開房間的話,那麽他所使用的繩子,最後必然還會綁在房間內,帶不走。”


    和成鋒有些被繞暈了,皺著眉頭問道:“可你不是說鄭阿妹第二天進房間的時候,沒有將綁在房間裏的繩子處理掉嗎?那這繩子去哪了?”


    陳書看向江海,見對方也是似懂非懂的,便提議道:“和大隊,我想我們可以去外麵買條粗繩來去現場來一次實地演練,想必會比在這裏空想好上許多。”


    說幹就幹,黃毛從酒店物業處借了一捆粗繩,便直奔案發現場。


    路上,陳書與跟在他邊上的江海說著自己的經驗:“有時候坐在辦公室裏百思不得其解,我們可以嚐試去現場做幾個實驗。有時動起來,會得到意想不到的信息。”


    “嗯!”江海重重的應道,雙頰紅紅的。


    眾人來到案發現場的房間,黃毛將粗繩散開,接著放置在留有痕跡的窗簾布邊上。


    圍繞著粗繩和窗簾布,陳書蹲在邊上靜靜地凝視,接著將繩子和窗簾布拿在手裏,左右觀察。


    繩子很普通,直徑大約八毫米,比窗簾布上所留有的痕跡細小一些,兩者的規格並不一樣。


    陳書掂量著手裏的粗繩,喃喃道:“這繩子用來上吊是綽綽有餘了。還粗一些的話,用來攀爬估計也不成問題...”


    頓了頓,他轉過頭來,朝和成鋒問道:“和大,死者上吊用的繩子有多粗?直徑是多少?”


    和成鋒雙手比劃著,猶豫道:“大概這麽粗吧,具體是多少我得問問,感覺應該和窗簾布上留有痕跡的繩子差不多大。”


    也就是說,在窗簾布上留有痕跡的粗繩和死者上吊用的粗繩在規格上是一致的,那麽同樣有很大的概率就是同一條繩子。


    隻不過,當時上吊的那條繩子很幹淨,沒有泥土粘在上頭,所以現場理應還藏著另一條,或者說被鄭傑剪掉的另一條。


    雖然心裏已經有底,不過陳書還是向本地的刑警確認道:“和大,案發後的監控你們有查過嗎?有沒有人重新回到案發現場?”


    “案發後?難道還要查案發後的視頻?”和成鋒愣住,接著緩緩搖頭,“沒...沒查過。我們抓了鄭傑以後,就一直盯著那家夥了。”


    我們抓了鄭傑?


    是你們抓的人嗎?


    你們還以為是自殺案件喲!


    這臉皮還真厚!


    一直跟在後邊的陳川聽到這裏,忍不住暗暗呸了一聲。


    朱一霸見狀,悄悄用力將陳川往裏扯了下,見對方轉過頭來一臉的不耐,隻能默默地笑臉相對。


    和成鋒繼續說著:“這麽多東西捏在手裏,我以為把人一關,嚇唬幾下事情就成了。”


    老公安的習慣,還是以口供為主。


    即使當下的命案偵辦,在後續法院的審判中更加注重證據鏈的完整性,可放在前期的辦案中,警察依舊以口供為第一優先。


    逮捕了嫌疑極大的犯罪嫌疑人,自然會習慣性的將警力傾斜在審訊上,安排人員輪流、持續不斷地突擊審問,從而忽視了其他物證的調查和搜集。


    陳書微微頷首,沒有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又向對方確認道:“對了,這窗簾布上的泥土是不是樓下泥草地上的?”


    和成鋒露出尷尬和慚愧的神情,這東西他也沒查過,雖然就現場情況來看基本是八九不離十了。


    陳警官,我這就聯係隊裏,讓他們馬上檢查一下。”和成鋒快速說道,然後掏出手機急匆匆的往屋外走廊走去。


    陳書目送和成鋒離開房間後,轉頭看向正蹲在地上,翻來覆去查看存有重大嫌疑的窗簾布的江海。


    江海察覺到有人看他,轉過身,仰著頭問道:“書哥,這窗簾布上的粗繩泥痕一看就是樓下的,為什麽還要去采集確認呢?你前麵不還是依據這東西判斷鄭傑是通過使用繩子,從窗戶逃離的嗎?”


    陳書走到窗邊,蹲在了江海的邊上,指著窗簾布上的痕跡,慢慢解釋著:“是的,我敢肯定這上麵的東西99%就是樓下粘上的。”


    “那你為什麽還...”


    “不是還有1%的其他可能嗎?”


    江海一下愣住,砸吧著嘴巴,琢磨著這個1%的可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警察陳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背包裏有隻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背包裏有隻熊並收藏警察陳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