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雨,漲大河,大水淹到白岩腳,掩住龍腦殼,鯉魚蝦子跑不脫。


    這首兒歌的作者,便是鄧恩銘——王盡美的親密戰友。


    鄧恩銘比王盡美還小三歲,生於1901年1月5日(《辭海m979年版“鄧恩銘”條目,誤為1900年生。鄧恩銘生於清光緒二十六年冬月十五日,換算為公曆,1901年1月5日),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最年輕的人物之一。


    鄧恩銘不僅年輕,而且是水族人。他出生在貴州省荔波縣水族集居村寨水浦村的板本寨。那裏離荔波縣城大約二十公裏。


    水族是中國人數甚少的少數民族。據1957年統計,中國的水族人隻有十六萬餘人,聚居於貴州三都、荔波、榕江、從江、都勻、獨山一帶。水族語屬漢藏語係壯侗語族侗水語支。


    “水家的山歌唱不完,夜連夜來天連天。”鄧恩銘從小說水族話,唱水族山歌。他的奶奶是水族歌手,教他學會一支又一支水族山歌:“砍柴一刀刀,擔柴一挑挑。誰知一餐飯,多少眼淚拋。”


    如此朗朗上口的水族山歌,絕不亞於唐朝詩人李紳那首“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鄧恩銘從小在這些水族山歌的熏陶下,懂得了人世間最質樸的愛與憎。  鄧恩銘


    他出生在醫生之家。祖父鄧錦庭、父親鄧國琮都行醫。他原名鄧恩明,字仲堯。他六歲時進私塾,十六歲時入荔泉書院。


    識字知書,他寫起山歌來:“種田之人吃不飽,紡紗之人穿不好,坐轎之人唱高調,抬轎之人滿地跑。”


    據《鄧恩銘烈士專集》[1]查證,這是鄧恩銘十五歲時的作品。這位水族少年的愛憎已很鮮明。


    十六歲那年,鄧恩銘的命運發生了變化,他走出了世世代代生活的村寨,作千裏遠行。那是他的二叔黃澤沛熱情來信,邀他到山東濟南上學,他便與叔母、堂弟一起,經香港、上海,抵達濟南。


    黃澤沛清朝進士,後來到山東當縣官。他其實姓鄧。他的父親鄧錦臣與鄧恩銘的祖父鄧錦庭是親兄弟。由於他過繼給姑母家,於是改姓黃。鄧恩銘到了他家,也取了個黃姓名字,叫“黃伯雲”。


    離開水族村寨時,鄧恩銘賦詩言誌:“男兒立誌出鄉關,學業不成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是青山。”


    鄧恩銘在1917年10月抵達濟南,便進入山東省立第一中學讀書。這是山東的名牌中學,使鄧恩銘知識猛進,大開眼界。


    進入省立一中一年多之後,五四運動山呼海嘯般爆發了。山東成了全國注視的焦點。十八歲的鄧恩銘投身於洶湧澎湃的學生運動,被同學們推舉為省立一中學生自治會負責人兼出版部長。


    就在這時,他與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的學生領袖王盡美結識。從此,他倆肩並肩,在濟南從事革命活動。


    王盡美和鄧恩銘等在1920年秋,組織了“勵新學會”。王盡美被推舉為《勵新》雜誌編輯部負責人,鄧恩銘擔任學會庶務。


    《勵新》半月刊在1920年12月15日創刊。《發刊詞》,勵新學會的宗旨是“對於種種的問題,都想著一個一個的,給他討論一個解決的方法,好去和黑暗環境奮鬥”。


    為著更進一步“和黑暗環境奮鬥”,王盡美和鄧恩銘組織了山東共產主義小組。這時的鄧恩銘不過二十歲,而王盡美也隻有二十三歲。  [1]《鄧恩銘烈士專集》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概況編寫組編,1983年3月在都勻印出內部參考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色三步曲:紅色的起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永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永烈並收藏紅色三步曲:紅色的起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