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公子算是慘的,但也算是罪有應得。跟他接觸的是老鴇,說有絕色美人的,又為他引路的是化成老鴇的那個陰冷太監。湯小公子本宿在溫柔鄉裏,可是天降橫禍讓他今後都別想有後代了。
可是要說他無辜,其實也不算。他也曾幹過強搶民女的勾當,隻是後來被湯夫人平息了,再加上湯大人狠狠責罰,他才不敢有所動作。
湯夫人聽著裏屋兒子的慘叫聲,又看見一盆又一盆端出來的血水,險些又要昏過去了。
一炷香後,裏屋平靜了下來。太醫擦著汗出來了。
湯夫人趕忙上前問:“太醫,我兒子怎麽樣了?”
太醫略顯疲憊的說:“令公子這條命算是保住了,隻是今後是不能有子嗣了。”
湯夫人痛苦道:“怎麽會?!”
太醫如實說:“下手的人本就下了狠心,再加上湯公子的兩隻食指也被斬斷,又沒有及時醫治,血流得過多,能保住命已經很好了。”
湯夫人痛苦不能自已,太醫在一旁也不知道該說什麽。這種被人割了那樣難以啟齒的東西,成太監的事兒,無論是放在平民百姓上,還是放在一個世家子上,都是極為難堪的事,他也不好說什麽。
還是一旁的湯大人忍著悲痛,送走了太醫。
湯大人看著夫人趴在昏迷的兒子上痛苦的樣子,心裏恨極了李晉睿。
為何眾多紈絝裏隻有他的兒子出事?!為何李晉睿在宴席上幾次三番的要拉他下水?!
是的,湯大人他從沒懷疑過太子,一來,太醫是公主找來的,是專治跌打損傷的太醫。二來,此事是李晉睿一而再再而三揪著不放。再者,朝堂上都知道,李晉睿急於進六部做事,其他五部皆掌有實權,尚書又各有派係不好進。隻有自己這個禮部最好進,自己雖然是清流黨的人,但是清流黨本身根基不穩,因此最好為李晉睿打開六部缺口。
湯大人此時不敢做什麽,因為李晉睿和張家聯姻,勢力大到僅靠他一人無法撼動。可是他的心裏已經狠狠的記上了一筆,此等奇恥大辱,他終生都忘不了!
李晉睿在皇子所可謂是氣急敗壞,到處扔東西。
“怎麽回事?那人呢,不是說僅靠他自己就能製伏李傾姝嗎?”李晉睿踢倒腳邊的凳子。
一旁的親信不敢說話:“這,那人說他受傷了,得找個地方養傷。他是能製伏公主的,可誰知公主身邊有個身手極好的侍女,他和那侍女打的不相上下,一時不察被公主掙脫了。”
李傾顏在一邊疑惑的問:“哥哥,計劃不是把李傾姝引到廂房裏,讓湯公子進去,再派人引起注意,引人到廂房嗎?”
李晉睿雙眼閃著精光:“毀了名節又有什麽用,最好是發生點什麽,讓沈家厭棄李傾姝才好。”
李傾顏聽到後,背後一陣冷汗。哥哥的手法真是陰毒,發生點什麽...將來若是李傾姝有孩子,那也會被當成孽子了。哥哥這是要置李傾姝於死地啊。若將來輪到她自己......
李晉瑞不耐煩的說:“那人為何自己不來見我?”
下人哆哆嗦嗦的說:“他說他的麵具被掀開了,公主和侍女看見了他的臉,短時間內他都沒法現身京城。”
“什麽?!”李晉睿大怒,“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李晉睿現在是又氣又怕,隻能祈禱李傾姝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想不起來。
皇宮裏,李承樞麵見了皇帝。
皇帝看著死裏逃生的兒子,心裏百感交集。當初自己聽到樞兒遇害,氣急吐血暈倒,險些一夜白頭,是淮修連夜進宮,呈上密報。
自己當機立斷,此事絕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皇後也不可以!隻有承樞安全無恙回到皇城,他才能安心。
“父皇,一切皆已查明,與父皇所猜測的一般無二。”
“好。朕自有打算。”皇帝神色幽暗。
“父皇?”
“樞兒啊,你要記住,一個帝王下的命令,要麽是要名正言順,要麽就是要證據確鑿。如今直接的證據還沒有,再者能關聯的環節也缺失。這京城的水還是太深了。”皇帝慈愛的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李承樞神色冰冷:“水清則無魚,那就讓這京城的水再渾一點,那些暗處的影子才會浮現。”
“好。”皇帝為太子驕傲極了,“你一路風塵仆仆,回去好生休息。你皇祖母和母後,還有你妹妹一直思念著你,去看看她們,別讓她們擔心。”
說起這個,李承樞就心裏不滿了。
“父皇,您怎可這麽早就讓妹妹出嫁,還讓她嫁給了大她七歲的沈淮修。”
說起這個,皇帝也心虛,但更多的是無奈:“當時那種局麵,你妹妹隻能聯姻,這是最好的辦法。沈淮修是最好的選擇,可以信任,更能護著她。索性你妹妹過的很好。”
李承樞想起沈淮修抱著妹妹擔心的樣子,倒也算放下心了。再不濟,將來還有他呢,妹妹過得不好,那就和離,自己養著她!
太子在禦書房和皇帝談事。門外,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隻有禮部尚書因家中幼子出事,和兵部尚書所在的薑家還未解禁不在。
其餘四部尚書皆在,再加一個首輔張之諫和次輔葉凱。
張之諫笑意未達眼底的和沈淮修說:“鶴行啊,你怎麽和太子一起進來呢。”
沈淮修擺出學生的謙遜姿態:“學生擔心夫人,正巧在門外看見太子殿下,就一同進來了。”
“嗬嗬,鶴行這是打算改換門庭了?”
沈淮修笑著說:“老師說的哪裏話,我始終是老師的學生,哪裏來的第二個門庭?”
張之諫淡笑不語。
六部之中,刑部尚書鄭彥是公主子,無人敢惹。戶部尚書沈淮修是張之諫的得意門生,工部尚書張冠生是張之諫的嫡長子,算來都是張黨的人。兵部尚書是皇後的弟弟,國舅薑戟,屬於太子一派。吏部尚書王源熹出身琅玡王氏,是王鈴的二叔。琅玡王氏一向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嫡長子繼承家業,坐家主之位。嫡次子走科舉之路,興家族人才。
而禮部尚書湯淼是清流黨的中堅力量,清流黨原是張之諫的師弟秦沛創立的,秦沛和張之諫師出同門,都是寒門出身,二人曾立下誓言,不為私隻為公,可秦沛意識到張之諫逐漸偏離了正道,放縱族中子弟。秦沛為對抗張之諫勢力,創下由寒門弟子組成的清流黨,曾經的刑部尚書孫自省,溫小如的父親禮部侍郎溫大人都是清流黨派的人。
可是要說他無辜,其實也不算。他也曾幹過強搶民女的勾當,隻是後來被湯夫人平息了,再加上湯大人狠狠責罰,他才不敢有所動作。
湯夫人聽著裏屋兒子的慘叫聲,又看見一盆又一盆端出來的血水,險些又要昏過去了。
一炷香後,裏屋平靜了下來。太醫擦著汗出來了。
湯夫人趕忙上前問:“太醫,我兒子怎麽樣了?”
太醫略顯疲憊的說:“令公子這條命算是保住了,隻是今後是不能有子嗣了。”
湯夫人痛苦道:“怎麽會?!”
太醫如實說:“下手的人本就下了狠心,再加上湯公子的兩隻食指也被斬斷,又沒有及時醫治,血流得過多,能保住命已經很好了。”
湯夫人痛苦不能自已,太醫在一旁也不知道該說什麽。這種被人割了那樣難以啟齒的東西,成太監的事兒,無論是放在平民百姓上,還是放在一個世家子上,都是極為難堪的事,他也不好說什麽。
還是一旁的湯大人忍著悲痛,送走了太醫。
湯大人看著夫人趴在昏迷的兒子上痛苦的樣子,心裏恨極了李晉睿。
為何眾多紈絝裏隻有他的兒子出事?!為何李晉睿在宴席上幾次三番的要拉他下水?!
是的,湯大人他從沒懷疑過太子,一來,太醫是公主找來的,是專治跌打損傷的太醫。二來,此事是李晉睿一而再再而三揪著不放。再者,朝堂上都知道,李晉睿急於進六部做事,其他五部皆掌有實權,尚書又各有派係不好進。隻有自己這個禮部最好進,自己雖然是清流黨的人,但是清流黨本身根基不穩,因此最好為李晉睿打開六部缺口。
湯大人此時不敢做什麽,因為李晉睿和張家聯姻,勢力大到僅靠他一人無法撼動。可是他的心裏已經狠狠的記上了一筆,此等奇恥大辱,他終生都忘不了!
李晉睿在皇子所可謂是氣急敗壞,到處扔東西。
“怎麽回事?那人呢,不是說僅靠他自己就能製伏李傾姝嗎?”李晉睿踢倒腳邊的凳子。
一旁的親信不敢說話:“這,那人說他受傷了,得找個地方養傷。他是能製伏公主的,可誰知公主身邊有個身手極好的侍女,他和那侍女打的不相上下,一時不察被公主掙脫了。”
李傾顏在一邊疑惑的問:“哥哥,計劃不是把李傾姝引到廂房裏,讓湯公子進去,再派人引起注意,引人到廂房嗎?”
李晉睿雙眼閃著精光:“毀了名節又有什麽用,最好是發生點什麽,讓沈家厭棄李傾姝才好。”
李傾顏聽到後,背後一陣冷汗。哥哥的手法真是陰毒,發生點什麽...將來若是李傾姝有孩子,那也會被當成孽子了。哥哥這是要置李傾姝於死地啊。若將來輪到她自己......
李晉瑞不耐煩的說:“那人為何自己不來見我?”
下人哆哆嗦嗦的說:“他說他的麵具被掀開了,公主和侍女看見了他的臉,短時間內他都沒法現身京城。”
“什麽?!”李晉睿大怒,“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李晉睿現在是又氣又怕,隻能祈禱李傾姝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想不起來。
皇宮裏,李承樞麵見了皇帝。
皇帝看著死裏逃生的兒子,心裏百感交集。當初自己聽到樞兒遇害,氣急吐血暈倒,險些一夜白頭,是淮修連夜進宮,呈上密報。
自己當機立斷,此事絕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皇後也不可以!隻有承樞安全無恙回到皇城,他才能安心。
“父皇,一切皆已查明,與父皇所猜測的一般無二。”
“好。朕自有打算。”皇帝神色幽暗。
“父皇?”
“樞兒啊,你要記住,一個帝王下的命令,要麽是要名正言順,要麽就是要證據確鑿。如今直接的證據還沒有,再者能關聯的環節也缺失。這京城的水還是太深了。”皇帝慈愛的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李承樞神色冰冷:“水清則無魚,那就讓這京城的水再渾一點,那些暗處的影子才會浮現。”
“好。”皇帝為太子驕傲極了,“你一路風塵仆仆,回去好生休息。你皇祖母和母後,還有你妹妹一直思念著你,去看看她們,別讓她們擔心。”
說起這個,李承樞就心裏不滿了。
“父皇,您怎可這麽早就讓妹妹出嫁,還讓她嫁給了大她七歲的沈淮修。”
說起這個,皇帝也心虛,但更多的是無奈:“當時那種局麵,你妹妹隻能聯姻,這是最好的辦法。沈淮修是最好的選擇,可以信任,更能護著她。索性你妹妹過的很好。”
李承樞想起沈淮修抱著妹妹擔心的樣子,倒也算放下心了。再不濟,將來還有他呢,妹妹過得不好,那就和離,自己養著她!
太子在禦書房和皇帝談事。門外,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隻有禮部尚書因家中幼子出事,和兵部尚書所在的薑家還未解禁不在。
其餘四部尚書皆在,再加一個首輔張之諫和次輔葉凱。
張之諫笑意未達眼底的和沈淮修說:“鶴行啊,你怎麽和太子一起進來呢。”
沈淮修擺出學生的謙遜姿態:“學生擔心夫人,正巧在門外看見太子殿下,就一同進來了。”
“嗬嗬,鶴行這是打算改換門庭了?”
沈淮修笑著說:“老師說的哪裏話,我始終是老師的學生,哪裏來的第二個門庭?”
張之諫淡笑不語。
六部之中,刑部尚書鄭彥是公主子,無人敢惹。戶部尚書沈淮修是張之諫的得意門生,工部尚書張冠生是張之諫的嫡長子,算來都是張黨的人。兵部尚書是皇後的弟弟,國舅薑戟,屬於太子一派。吏部尚書王源熹出身琅玡王氏,是王鈴的二叔。琅玡王氏一向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嫡長子繼承家業,坐家主之位。嫡次子走科舉之路,興家族人才。
而禮部尚書湯淼是清流黨的中堅力量,清流黨原是張之諫的師弟秦沛創立的,秦沛和張之諫師出同門,都是寒門出身,二人曾立下誓言,不為私隻為公,可秦沛意識到張之諫逐漸偏離了正道,放縱族中子弟。秦沛為對抗張之諫勢力,創下由寒門弟子組成的清流黨,曾經的刑部尚書孫自省,溫小如的父親禮部侍郎溫大人都是清流黨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