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搜身,那麽被查到的考生自然是要帶下去的,不過如何評判情況是否屬實,這就要用到刑部的人。若是真有此事,那便是永不錄用,更甚者甚至會影響到後代。


    再者是戶部,來自五湖四海考生進京,京中的物價便隨之飛漲,這時候就要戶部的人來抑製物價,確保市場不會紊亂。還有會試殿試的進行,人力物力都是要花錢的,戶部都要撥款。


    最後是工部,考場年久失修,工部就要派人進行修繕。再者就是要檢查是否有違規的地方。


    而這隻是對於科舉涉及的官員而言。


    進京趕考的學子都是過了鄉試的舉人。到了科舉之日先是進行為期三天的會試,中榜的貢生再是殿試。


    一般來說,會試中榜的人多少都能當官,因此許多員外老爺都會在會試榜單下捉婿。當然那些世家也是一樣的。


    尤其是家裏沒有出息的子弟,世家都會選中幾個有前途的考生,讓他們拜到世家門下成為門生或是學生。


    世家也不是亂選的,在各地各省的鄉試中拔得頭籌考中解元或是成績名次不錯的,就成為了首選目標。


    當然考生也不是隻有被選的份兒,例如有些有骨氣的有抱負,就不願意拜在門閥之下。拜門生這種現象在前朝尤其盛行。


    而在當今聖上的治理之下已經好了很多。當然最大的原因是如今並非門閥之爭,而是黨派之爭。


    從前“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現在也不複存在,因為寒門學子可投身清流黨中。


    因此科舉不僅僅是一些學子的人生轉折處,更是朝廷的一次新鮮力量注入和黨派的權力洗牌。


    如今處於弱勢的清流或許可以靠這次科舉翻身。


    ......


    皇帝回到京城後,太子就被皇帝抓去處理公務了。


    李傾姝為哥哥默哀一秒鍾,下一秒就回了沈家。


    她一到沈家就到靜安堂請安,然後讓侍女把帶回來的禮物給各房送去,都是些野味什麽的,吃個新鮮。


    科舉將近,國子監也到了入學的時候了。


    李傾姝一直把此事記在心裏。


    她命人拿上燉好的野雞湯去往嫣繡閣找沈嫣雨。


    沈嫣雨也在,姐妹倆正湊在一起練字。


    看見李傾姝來了,兩人紛紛停筆行禮,沈嫣雨激動極了。


    “母親母親,避暑山莊好玩兒嗎?”


    看見沈嫣雪比初見時開朗不少,李傾姝也頗為欣慰,“好玩,看,母親給你們帶了雞湯。快喝,一會涼了。”


    “多謝母親\/三嬸嬸。”


    看著她們一邊喝雞湯,李傾姝提及國子監女學的事兒。


    “國子監入學的時候快到了,之前你們說想去上女學,我都安排好了,你們去的是太學裏的女學。去上學後,你們姐妹倆要相互扶持,若有什麽委屈就來和我說。”


    沈嫣雨和沈嫣雪高興極了,“多謝母親!”


    沈嫣雪和沈嫣雨互相看了一眼,往屋裏拿了些東西回來遞給李傾姝,李傾姝定睛一看,是布老虎和小襪子。


    姐妹倆頗有些不好意思的說:“母親今日身體可好,這是我給弟弟\/妹妹繡的布老虎。”


    “三嬸嬸,這是我繡的襪子,多謝三嬸嬸為我上女學的事兒費心。”


    李傾姝一直堅信,人心本善,秦氏雖然品行不端,教出來的沈讓卿也是那副紈絝樣。但是幸好沈嫣雨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所幸她想得不錯,沈淮灃和沈老太太一直在教沈嫣雨李傾姝的好,生怕沈嫣雨因為她生母的事兒對李傾姝有想法。


    沈嫣雨是個是非分明的好孩子,但同時也格外懂事,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


    李傾姝憐愛的摸了摸姐妹倆的頭:“弟弟\/妹妹一定喜歡兩位姐姐送他的禮物。”


    姐妹聽到後開心極了。


    ......


    回到清風院,李傾姝一直在看孩子的衣物,其中有宮裏的嬤嬤繡的,也有瑰嬤嬤繡的。


    說起瑰嬤嬤,李傾姝總覺得瑰嬤嬤的樣子雖然有點老,臉上也有點皺紋。但是總給李傾姝一種年輕的感覺,有一次李傾姝不小心看見瑰嬤嬤的手臂,竟像少女般光滑。


    李傾姝正發著呆,沈淮修就掀開簾子進來了。


    “在想什麽?”


    李傾姝回魂,沈淮修走過來坐在李傾姝旁邊,拉過她的手說:“今天可有不舒服?”


    李傾姝道:“都好,能吃能睡的。”


    沈淮修看見李傾姝手裏拿著的孩子衣物,有些感興趣的說:“這是嬤嬤繡的?”


    李傾姝一臉複雜的說:“為何不能是我繡的?”


    沈淮修暗道,大意了!


    李傾姝可不會這樣讓他輕易糊弄過去,沒好氣的說:“還說呢,我繡的荷包也沒見你帶,明天開始你必須帶著我的荷包上朝。”


    沈淮修笑著臉一僵,無奈道:“你辛辛苦苦繡的,我怎麽會不喜歡,隻是舍不得帶罷了。萬一破了髒了,你繡一個實在是太辛苦了。”


    李傾姝承認被哄到了。沈淮修趕緊轉移話題,“之前聽你說要開戲園?”


    李傾姝成功被轉移注意力:“是啊,我打算和鈴兒商量後就動手。”


    “嗯,最好在科舉之前辦好,這樣借由五湖四海的學子之口,名聲也能打出去。”


    李傾姝讚同道,“我也是這麽想的。”


    毫不意外,王鈴聽說這事兒後,都沒怎麽猶豫就答應了。


    於公,她王家向來心善,她也一樣,給學子寫書的稿費都比其他書店高不少,更不用說開戲園了,那些窮苦的孩子也有個著落。


    於私,她作為一個話本資深愛好者,也希望把一個個纏綿悱惻的故事搬上幕前。


    每年的第二次開學是在十月“農事畢”,秋收結束,“五穀豐登,家備儲蓄”,家家戶戶都有餘糧,“命成童入大學,如正月焉”,學習四書五經。


    如今的大離朝仍是以農業為主,因此各地的私塾入學時間都在開春之時和秋收之後。


    但國子監不同,能在國子監上學的要麽是王公貴族,要麽是官宦世家,沒有農忙一說。且為了自家孩子能多學點知識,就選在了八九月入學。


    今日正到了國子監入學之時,女學也跟著一起開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昭華傾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辣圓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辣圓崽並收藏昭華傾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