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一會,範氏醒了過來,一睜眼就看見沈讓風坐在床邊拉著她的手。
“夫君......”範氏氣息微弱的喊道。
沈讓風愧疚地說,“你醒了,是我不好,我應該陪著你的。”
範氏道:“這怎麽能怪你呢,孩子呢?”
沈讓風讓奶嬤嬤把孩子抱過來。
“回二少爺二少奶奶,小小少爺剛剛喝過奶了。”奶嬤嬤還很年輕,像是剛剛生過頭胎。
奶嬤嬤是王氏給她找的,說就要找年輕穩重的,初乳喝的才有營養。
像沈家這樣的大家族,喂養孩子都是由奶嬤嬤來的,至於生產的夫人隻需要調養身體就好了。
範氏抱過孩子,看見兒子睡得紅撲撲的臉蛋,心中愈發的柔軟,“孩子的名字取好了嗎?”
沈讓風道:“這一輩應當是‘夜’字輩了,這是我第一個孩子,我要好好想想。”
範氏笑著說:“其實有件事兒我想和你商量。”
沈讓風趕緊問道:“何事?”
範氏道:“此次化險為夷,一要謝三嬸嬸,二要謝嫂嫂。三嬸嬸那裏等我出月子親自去謝。”
沈讓風打斷道:“你就安心坐月子,三嬸嬸那裏我去就好,再說了我還得找三叔呢,正好一道了。”
範氏笑著沒說話,她知道夫君這是疼惜自己,隻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救命之恩呢。
很多小事隻有女人才能注意到,不過既然夫君這樣說了,三嬸嬸那裏她就等三嬸嬸來看孩子的時候再謝吧。其餘正式道謝就由她夫君來。
隻是她如今要說的重點不是三嬸嬸,而是袁氏。
範氏道:“夫君,你也知道大哥那個樣子,我聽說大哥和大嫂成親幾個月後,就宿在小妾房裏,從沒回過嫂嫂那兒。更別說要有個孩子了。以後大哥能不能改好也是個未知數,隻是嫂嫂著實有些可憐。”
沈讓風沉思。
範氏繼續說道:“這幾天我行動不便,是嫂嫂日日來陪伴我,還有早產的時候也是嫂嫂當機立斷。我生產之時,渾身使不上勁隻想暈過去,是嫂嫂一直在我耳邊說話還拉著我的手。我想,讓孩子認個幹娘。”
沈讓風想了片刻繼續說道:“今日多虧了嫂嫂,隻是這樣的事情跟嫂嫂說,她會不會介懷,會不會以為是她沒有孩子我們才......”
範氏知道夫君的意思,道:“從前與嫂嫂接觸不多,也不知道是什麽心性。如今我與嫂嫂經常在一起,才知道她是個豁達的女子,我先與嫂嫂說說,想必嫂嫂不會介懷的。嫂嫂既然嫁進我們家,可若是日後沒有什麽子嗣,到老了怕是......我們的孩子也是她看著出生,將來也會看著長大,孩子日後也會護著她的,終歸是有個保障。”
沈讓風笑著答應了。
第二日
沈讓風還想陪著範氏,但被範氏趕出去了。
“你就去吧,我有這麽多仆從照顧,沒事的。一會娘也要來,還有嫂嫂和嬸嬸們。你會試後還要和三叔商討一番的,快去吧。”
沈讓風沒法,隻得叮囑下人後離去。
沒一會王氏來了。
“娘。”
王氏趕緊製止範氏的動作,“快躺下,昨日才剛生完,不疼啊?”
範氏笑著道:“不疼了。”
王氏嗔怒道:“怎麽會不疼,我也是生產過的。我讓廚房給你燉了些養氣補血的湯。一會喝下。”
範氏笑著應下。
王氏道:“你父親不能來,不過倒是叫我帶了幾隻百年人參來。”
父親指的是沈淮修,沈淮修聽到範氏生了孩子,他有孫子了很是高興。隻是男女有防,加之孩子不能吹風,就讓王氏帶了貴重藥材來。正好現在範氏身體虛弱能用的上。
王氏抱了會孩子就回自己院子了,她如今上手庶務,頗為繁忙。
王氏走後,來的是沈老夫人、白氏、李傾姝、王鈴還有季氏。
每人都了禮來。沈老夫人帶的是名貴藥材,王鈴帶的是煙雲紗製成的寢衣,範氏坐月子不能沐浴、不能吹風,身上難免黏膩。穿上煙雲紗的衣物,透氣又舒服。
李傾姝帶的是擦拭妊娠紋的香膏,配方是宮裏的。那些妃嬪為了爭寵,可謂是什麽神通都用上了。這個香膏聽說很管用。
季氏出身禦醫世家,帶來的是一張調理身體的藥方。
每個禮物不說很貴重,但是都很實用。
帶來的禮物也都是用在了範氏身上,生下孩子最應該收到關心的理應是孩子的母親。
至於孩子的就滿月當天送滿月禮了。
範氏和一眾人說說笑笑的,大家看她精神挺好也都放心了。
範氏轉頭和李傾姝道:“多謝三嬸嬸派來的嬤嬤,那位宮裏的嬤嬤經驗豐富,危急時刻多虧了她。”
李傾姝笑著道:“這有什麽的,都是一家人。”
眾人說了會話,就回去不打擾範氏休息了。
袁氏是一個人來的,沒有和其他人結伴。
範氏見到袁氏來了,笑著招手讓她坐下。
袁氏道:“還好嗎?”
範氏道:“我都好,你來的正是時候,現在就我們倆,哦對,還有個他。”
說罷,便讓奶嬤嬤把孩子抱來給袁氏看。
袁氏抱過孩子,手裏捧著包裹著繈褓的軟乎乎的孩子,袁氏心裏柔軟極了。
範氏笑著道:“什麽都好,就是一天到晚不是吃就是睡的,也不和我們玩兒。”
袁氏急切的反駁道:“他這樣小,就是要多吃多睡的。”
說罷又覺得自己沒有生養過,怎麽能說出種話,又道:“我......我是聽嬤嬤說的。”
話畢又低頭看向懷裏的孩子,眼裏充滿了溫情。
範氏看到這,心下有了主意,道:“嫂嫂說的對,隻是我覺得他義母來了都沒醒,著實有些說不過去。”
袁氏抬起頭反射性的說:“義母來了也......義母?”
範氏輕聲道:“對啊,義母。我醒來後就在想來了,若是嫂嫂不嫌棄,可否能讓這孩子拜你為義母。我知道這不合規矩,他理應喊你一聲伯母,可是我卻覺得,義母更親些。”
袁氏呆愣住了。
“夫君......”範氏氣息微弱的喊道。
沈讓風愧疚地說,“你醒了,是我不好,我應該陪著你的。”
範氏道:“這怎麽能怪你呢,孩子呢?”
沈讓風讓奶嬤嬤把孩子抱過來。
“回二少爺二少奶奶,小小少爺剛剛喝過奶了。”奶嬤嬤還很年輕,像是剛剛生過頭胎。
奶嬤嬤是王氏給她找的,說就要找年輕穩重的,初乳喝的才有營養。
像沈家這樣的大家族,喂養孩子都是由奶嬤嬤來的,至於生產的夫人隻需要調養身體就好了。
範氏抱過孩子,看見兒子睡得紅撲撲的臉蛋,心中愈發的柔軟,“孩子的名字取好了嗎?”
沈讓風道:“這一輩應當是‘夜’字輩了,這是我第一個孩子,我要好好想想。”
範氏笑著說:“其實有件事兒我想和你商量。”
沈讓風趕緊問道:“何事?”
範氏道:“此次化險為夷,一要謝三嬸嬸,二要謝嫂嫂。三嬸嬸那裏等我出月子親自去謝。”
沈讓風打斷道:“你就安心坐月子,三嬸嬸那裏我去就好,再說了我還得找三叔呢,正好一道了。”
範氏笑著沒說話,她知道夫君這是疼惜自己,隻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救命之恩呢。
很多小事隻有女人才能注意到,不過既然夫君這樣說了,三嬸嬸那裏她就等三嬸嬸來看孩子的時候再謝吧。其餘正式道謝就由她夫君來。
隻是她如今要說的重點不是三嬸嬸,而是袁氏。
範氏道:“夫君,你也知道大哥那個樣子,我聽說大哥和大嫂成親幾個月後,就宿在小妾房裏,從沒回過嫂嫂那兒。更別說要有個孩子了。以後大哥能不能改好也是個未知數,隻是嫂嫂著實有些可憐。”
沈讓風沉思。
範氏繼續說道:“這幾天我行動不便,是嫂嫂日日來陪伴我,還有早產的時候也是嫂嫂當機立斷。我生產之時,渾身使不上勁隻想暈過去,是嫂嫂一直在我耳邊說話還拉著我的手。我想,讓孩子認個幹娘。”
沈讓風想了片刻繼續說道:“今日多虧了嫂嫂,隻是這樣的事情跟嫂嫂說,她會不會介懷,會不會以為是她沒有孩子我們才......”
範氏知道夫君的意思,道:“從前與嫂嫂接觸不多,也不知道是什麽心性。如今我與嫂嫂經常在一起,才知道她是個豁達的女子,我先與嫂嫂說說,想必嫂嫂不會介懷的。嫂嫂既然嫁進我們家,可若是日後沒有什麽子嗣,到老了怕是......我們的孩子也是她看著出生,將來也會看著長大,孩子日後也會護著她的,終歸是有個保障。”
沈讓風笑著答應了。
第二日
沈讓風還想陪著範氏,但被範氏趕出去了。
“你就去吧,我有這麽多仆從照顧,沒事的。一會娘也要來,還有嫂嫂和嬸嬸們。你會試後還要和三叔商討一番的,快去吧。”
沈讓風沒法,隻得叮囑下人後離去。
沒一會王氏來了。
“娘。”
王氏趕緊製止範氏的動作,“快躺下,昨日才剛生完,不疼啊?”
範氏笑著道:“不疼了。”
王氏嗔怒道:“怎麽會不疼,我也是生產過的。我讓廚房給你燉了些養氣補血的湯。一會喝下。”
範氏笑著應下。
王氏道:“你父親不能來,不過倒是叫我帶了幾隻百年人參來。”
父親指的是沈淮修,沈淮修聽到範氏生了孩子,他有孫子了很是高興。隻是男女有防,加之孩子不能吹風,就讓王氏帶了貴重藥材來。正好現在範氏身體虛弱能用的上。
王氏抱了會孩子就回自己院子了,她如今上手庶務,頗為繁忙。
王氏走後,來的是沈老夫人、白氏、李傾姝、王鈴還有季氏。
每人都了禮來。沈老夫人帶的是名貴藥材,王鈴帶的是煙雲紗製成的寢衣,範氏坐月子不能沐浴、不能吹風,身上難免黏膩。穿上煙雲紗的衣物,透氣又舒服。
李傾姝帶的是擦拭妊娠紋的香膏,配方是宮裏的。那些妃嬪為了爭寵,可謂是什麽神通都用上了。這個香膏聽說很管用。
季氏出身禦醫世家,帶來的是一張調理身體的藥方。
每個禮物不說很貴重,但是都很實用。
帶來的禮物也都是用在了範氏身上,生下孩子最應該收到關心的理應是孩子的母親。
至於孩子的就滿月當天送滿月禮了。
範氏和一眾人說說笑笑的,大家看她精神挺好也都放心了。
範氏轉頭和李傾姝道:“多謝三嬸嬸派來的嬤嬤,那位宮裏的嬤嬤經驗豐富,危急時刻多虧了她。”
李傾姝笑著道:“這有什麽的,都是一家人。”
眾人說了會話,就回去不打擾範氏休息了。
袁氏是一個人來的,沒有和其他人結伴。
範氏見到袁氏來了,笑著招手讓她坐下。
袁氏道:“還好嗎?”
範氏道:“我都好,你來的正是時候,現在就我們倆,哦對,還有個他。”
說罷,便讓奶嬤嬤把孩子抱來給袁氏看。
袁氏抱過孩子,手裏捧著包裹著繈褓的軟乎乎的孩子,袁氏心裏柔軟極了。
範氏笑著道:“什麽都好,就是一天到晚不是吃就是睡的,也不和我們玩兒。”
袁氏急切的反駁道:“他這樣小,就是要多吃多睡的。”
說罷又覺得自己沒有生養過,怎麽能說出種話,又道:“我......我是聽嬤嬤說的。”
話畢又低頭看向懷裏的孩子,眼裏充滿了溫情。
範氏看到這,心下有了主意,道:“嫂嫂說的對,隻是我覺得他義母來了都沒醒,著實有些說不過去。”
袁氏抬起頭反射性的說:“義母來了也......義母?”
範氏輕聲道:“對啊,義母。我醒來後就在想來了,若是嫂嫂不嫌棄,可否能讓這孩子拜你為義母。我知道這不合規矩,他理應喊你一聲伯母,可是我卻覺得,義母更親些。”
袁氏呆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