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寺的齋飯果然很好吃,雖然沒有什麽油水,但是特別合李傾姝和蘇嫿的口味。
特別是那道文思豆腐,刀工可見一斑,湯底也甚是濃鬱鮮美。
用好膳後,李傾姝看時間還早,便拉著蘇嫿去普濟寺後麵的古塔那裏,聽說那裏能點長明燈。
李傾姝和蘇嫿親人俱在,不用點什麽長明燈,但是古塔的風景挺好,她們想去看看。
兩人提步走台階上去,正到半腰上,就看見有侍衛守著。
那些侍衛威嚴嚴肅,個個都麵無表情,看了有些瘮人。
那些侍衛看見李傾姝來了,有個機靈的跑進去似是稟告了。
李傾姝和蘇嫿麵麵相覷,蘇嫿道:“看來有人在這裏了。”
李傾姝雖不知道是什麽在這兒,但是看這陣仗是個有地位的人。她道:“那我們回吧,下次再來,正好帶著萍萍。”
蘇嫿道好。
兩人正好轉頭就要走。
“夫人、蘇小姐,且慢!”一道聲音喊住了李傾姝和蘇嫿。
李傾姝轉頭,竟是沈謙。
李傾姝好奇道:“你怎麽在這兒?”
沈謙有些尷尬的笑道:“三爺在裏頭呢,請您和蘇小姐進去坐會兒。”
李傾姝和蘇嫿互相看了眼,就往裏走。
剛走到古塔門口,門就打開了,是沈淮修。
蘇嫿福了福身,沈淮修笑著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沈淮修上前一步拉過李傾姝的手道:“快進來吧。”
這座古塔是由?磚石、?木材建造而成的,是樓閣式的。
這座古塔下有台基、基座,上有木結構或磚石仿木結構的多層塔身,梁、枋、柱、鬥拱等構件一應俱全。平麵以正方、八邊或六邊形為多,塔頂呈攢尖狀,塔刹部件以覆缽好相輪為主,但形製多樣。古塔的第一層 有外廊(“副階”),但是讓木材製成的古塔多了一些穩定性。
沈淮修一邊牽著李傾姝,一邊為兩人介紹。
“這座塔名為‘曼陀塔’,這座塔的地宮裏埋葬著佛陀的舍利,塔身供奉著佛像和長明燈。可以說這也是一座往生塔,曼陀羅花是往生花,因此這兒便稱為‘曼陀塔’。”
李傾姝好奇道:“你怎麽在這兒?”
沈淮修道:“這裏的方丈與我是好友,我在這裏與他論道佛經。”
李傾姝道:“剛剛我還看見我哥哥了,他說他也在這兒論佛經。”
沈淮修臉色略微一僵,餘光看了眼一旁的蘇嫿道:“是,太子殿下也在此講佛經的。”
李傾姝有些將信將疑。
沈淮修也很無奈啊,平時看著穩重的太子,在蘇嫿麵前跟孔雀開了屏一樣,他還能怎麽辦,隻能幫忙圓場了。
三人走上三樓,看見一個穿著袈裟的僧人坐在棋盤的一邊。
那僧人頭上有幾顆戒疤,年紀有些年邁了,微微駝著背,麵容寧靜,雙手合十,穿著淡黃色的袈裟,重眉斂目,手指慢慢扣著那一串沉香木佛珠,一粒一粒的轉動著。
聽見有人來了,那僧人睜開雙眼看向外頭。
“阿彌陀佛,貧僧見過施主。”
沈淮修道:“這位是禪心方丈。”
有對禪心方丈道:“這是我夫人,那位是大理寺卿家的蘇小姐。”
李傾姝和蘇嫿為表尊敬,微微福身。
禪心方丈慈眉善目,道:“二位來此是?”
李傾姝道:“我聽說,從塔上向下眺望景色頗美。”
禪心方丈道:“施主可去那個窗前看看。”
李傾姝和蘇嫿走到窗前看,如今已是入秋了,山上的楓葉都紅了,從塔上往下看,竟像一片火海。
蘇嫿不禁感歎道:“真美啊,我們剛才上來就沒看見楓葉啊。”
沈淮修道:“這裏的楓葉隻種在後山,若想俯瞰,也隻得登這座塔了。”
沈淮修看了眼禪心方丈,禪心方丈似有所感道:“貧僧見這位蘇姑娘有些心事,如今倒是好了許多。憂愁苦痛,皆源於欲望;心如止水,為尋片刻安寧。蘇姑娘可要與貧僧一起去塔上。”
蘇嫿道:“塔上?”
禪心方丈道:“世人皆知曼陀塔中燃著長明燈,但卻不知塔頂亦可放天燈。貧僧對蘇大人早有耳聞,是個難得一見的好官,如今情勢危急,貧僧願為蘇大人點一盞天燈祈福。”
蘇嫿有些心動,李傾姝道:“去吧,我在這兒等你。”
蘇嫿便和禪心方丈去了塔頂。
李傾姝知道沈淮修是想支開蘇嫿。
李傾姝道:“說罷,有什麽事兒?”
沈淮修失笑:“這話應該我來說的,蠻蠻可就沒什麽要問的?”
李傾姝想了想,那可太多了,她想問的可太多了。
李傾姝先問了個她最想知道的:“這外麵的侍衛是你的?為何我從未在家裏看到過?”
沈淮修眼神幽深道:“是我的,隻不過他們不會出現在明麵上的。沈家有個地牢,他們就在那裏。”
李傾姝恍然大悟,這就說得通了,為何她從成親開始,就覺得沈家有些不對勁,撇開秦氏這個因素。他們三房的賬麵幹幹淨淨,還有他們院裏的下人,她聽說有些高門大院盡藏著醃臢事,侍女和小廝或多或少有些手腳不幹淨的。
但是三房的下人井然有序,就像是被訓練過的,甚至是沈謙作為沈淮修的謀士,確實要比其他家主身邊的謀士要能幹的多。
門房私自收受好處,放沈讓卿進門,第二天便不見了蹤影,就算是被趕出去,也應該有個去處,可是這人就像是憑空消失一般。
李傾姝又問道:“這個地牢是一直有嗎?”
沈淮修道:“一直都有,隻不過除了家主沒人知道。”
李傾姝調侃道:“那我還是例外呢。”
沈淮修看到李傾姝笑了,心下鬆了口氣,隻要他們夫妻二人不生出齟齬,就算他適當透露些東西也無妨。
沒過一會,方丈和蘇嫿回來了,眾人說了會話,李傾姝就和蘇嫿一同回去了。
沈淮修把沈謙給了李傾姝,讓他護送二人回去。
兩人走後,方丈和沈淮修才重新坐下來下棋。
沈淮修執白子道:“多謝方丈。”
禪心方丈道:“施主言重了,這些小事無足掛齒。”
特別是那道文思豆腐,刀工可見一斑,湯底也甚是濃鬱鮮美。
用好膳後,李傾姝看時間還早,便拉著蘇嫿去普濟寺後麵的古塔那裏,聽說那裏能點長明燈。
李傾姝和蘇嫿親人俱在,不用點什麽長明燈,但是古塔的風景挺好,她們想去看看。
兩人提步走台階上去,正到半腰上,就看見有侍衛守著。
那些侍衛威嚴嚴肅,個個都麵無表情,看了有些瘮人。
那些侍衛看見李傾姝來了,有個機靈的跑進去似是稟告了。
李傾姝和蘇嫿麵麵相覷,蘇嫿道:“看來有人在這裏了。”
李傾姝雖不知道是什麽在這兒,但是看這陣仗是個有地位的人。她道:“那我們回吧,下次再來,正好帶著萍萍。”
蘇嫿道好。
兩人正好轉頭就要走。
“夫人、蘇小姐,且慢!”一道聲音喊住了李傾姝和蘇嫿。
李傾姝轉頭,竟是沈謙。
李傾姝好奇道:“你怎麽在這兒?”
沈謙有些尷尬的笑道:“三爺在裏頭呢,請您和蘇小姐進去坐會兒。”
李傾姝和蘇嫿互相看了眼,就往裏走。
剛走到古塔門口,門就打開了,是沈淮修。
蘇嫿福了福身,沈淮修笑著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
沈淮修上前一步拉過李傾姝的手道:“快進來吧。”
這座古塔是由?磚石、?木材建造而成的,是樓閣式的。
這座古塔下有台基、基座,上有木結構或磚石仿木結構的多層塔身,梁、枋、柱、鬥拱等構件一應俱全。平麵以正方、八邊或六邊形為多,塔頂呈攢尖狀,塔刹部件以覆缽好相輪為主,但形製多樣。古塔的第一層 有外廊(“副階”),但是讓木材製成的古塔多了一些穩定性。
沈淮修一邊牽著李傾姝,一邊為兩人介紹。
“這座塔名為‘曼陀塔’,這座塔的地宮裏埋葬著佛陀的舍利,塔身供奉著佛像和長明燈。可以說這也是一座往生塔,曼陀羅花是往生花,因此這兒便稱為‘曼陀塔’。”
李傾姝好奇道:“你怎麽在這兒?”
沈淮修道:“這裏的方丈與我是好友,我在這裏與他論道佛經。”
李傾姝道:“剛剛我還看見我哥哥了,他說他也在這兒論佛經。”
沈淮修臉色略微一僵,餘光看了眼一旁的蘇嫿道:“是,太子殿下也在此講佛經的。”
李傾姝有些將信將疑。
沈淮修也很無奈啊,平時看著穩重的太子,在蘇嫿麵前跟孔雀開了屏一樣,他還能怎麽辦,隻能幫忙圓場了。
三人走上三樓,看見一個穿著袈裟的僧人坐在棋盤的一邊。
那僧人頭上有幾顆戒疤,年紀有些年邁了,微微駝著背,麵容寧靜,雙手合十,穿著淡黃色的袈裟,重眉斂目,手指慢慢扣著那一串沉香木佛珠,一粒一粒的轉動著。
聽見有人來了,那僧人睜開雙眼看向外頭。
“阿彌陀佛,貧僧見過施主。”
沈淮修道:“這位是禪心方丈。”
有對禪心方丈道:“這是我夫人,那位是大理寺卿家的蘇小姐。”
李傾姝和蘇嫿為表尊敬,微微福身。
禪心方丈慈眉善目,道:“二位來此是?”
李傾姝道:“我聽說,從塔上向下眺望景色頗美。”
禪心方丈道:“施主可去那個窗前看看。”
李傾姝和蘇嫿走到窗前看,如今已是入秋了,山上的楓葉都紅了,從塔上往下看,竟像一片火海。
蘇嫿不禁感歎道:“真美啊,我們剛才上來就沒看見楓葉啊。”
沈淮修道:“這裏的楓葉隻種在後山,若想俯瞰,也隻得登這座塔了。”
沈淮修看了眼禪心方丈,禪心方丈似有所感道:“貧僧見這位蘇姑娘有些心事,如今倒是好了許多。憂愁苦痛,皆源於欲望;心如止水,為尋片刻安寧。蘇姑娘可要與貧僧一起去塔上。”
蘇嫿道:“塔上?”
禪心方丈道:“世人皆知曼陀塔中燃著長明燈,但卻不知塔頂亦可放天燈。貧僧對蘇大人早有耳聞,是個難得一見的好官,如今情勢危急,貧僧願為蘇大人點一盞天燈祈福。”
蘇嫿有些心動,李傾姝道:“去吧,我在這兒等你。”
蘇嫿便和禪心方丈去了塔頂。
李傾姝知道沈淮修是想支開蘇嫿。
李傾姝道:“說罷,有什麽事兒?”
沈淮修失笑:“這話應該我來說的,蠻蠻可就沒什麽要問的?”
李傾姝想了想,那可太多了,她想問的可太多了。
李傾姝先問了個她最想知道的:“這外麵的侍衛是你的?為何我從未在家裏看到過?”
沈淮修眼神幽深道:“是我的,隻不過他們不會出現在明麵上的。沈家有個地牢,他們就在那裏。”
李傾姝恍然大悟,這就說得通了,為何她從成親開始,就覺得沈家有些不對勁,撇開秦氏這個因素。他們三房的賬麵幹幹淨淨,還有他們院裏的下人,她聽說有些高門大院盡藏著醃臢事,侍女和小廝或多或少有些手腳不幹淨的。
但是三房的下人井然有序,就像是被訓練過的,甚至是沈謙作為沈淮修的謀士,確實要比其他家主身邊的謀士要能幹的多。
門房私自收受好處,放沈讓卿進門,第二天便不見了蹤影,就算是被趕出去,也應該有個去處,可是這人就像是憑空消失一般。
李傾姝又問道:“這個地牢是一直有嗎?”
沈淮修道:“一直都有,隻不過除了家主沒人知道。”
李傾姝調侃道:“那我還是例外呢。”
沈淮修看到李傾姝笑了,心下鬆了口氣,隻要他們夫妻二人不生出齟齬,就算他適當透露些東西也無妨。
沒過一會,方丈和蘇嫿回來了,眾人說了會話,李傾姝就和蘇嫿一同回去了。
沈淮修把沈謙給了李傾姝,讓他護送二人回去。
兩人走後,方丈和沈淮修才重新坐下來下棋。
沈淮修執白子道:“多謝方丈。”
禪心方丈道:“施主言重了,這些小事無足掛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