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夫人看著對麵兩人,臉上止不住的笑。
其實,蘇嫿從小進宮陪伴李傾姝,李傾姝又何嚐不是出了宮就來蘇府呢。
在宮外,李傾姝除了去外祖家薑家,最多的就是到蘇府裏來,說句不恭敬的話,蘇夫人早就把李傾姝當成自己的女兒了。
本來女兒成了太子妃,她還是有些擔心的,擔心一入宮門深似海,覺得不如下嫁好,這樣婆家欺負女兒的時候,自己還能幫她出頭。
但是現在看來,身為小姑子的昭華公主是女兒的手帕交。在下旨的第二日,皇後馬上召她們進宮,可見誠意,蘇夫人心倒是放下了一半了。
三人坐馬車一直到鳳鸞宮的門口,皇後的貼身嬤嬤早就等著了,看見貴客來了,馬上迎接了上去。
嬤嬤笑著說:“參見公主,蘇夫人,蘇小姐,娘娘早就等著了,還請各位踏步。”
蘇夫人笑著說場麵話:“娘娘久等了。”
……
幾人到了鳳鸞宮裏,皇後正在正堂坐著,打扮的頗為隆重,通身的氣派端的是一國之母的風範。
幾人剛要行禮,皇後就笑著阻止了:“在這裏就不要這麽客氣了,趕緊坐下吧。來,嫿嫿坐到我身邊來。”
李傾姝深刻記得哥哥交給她的任務,也記得要讓好友放鬆些,趕緊道:“母後,嫿嫿是要和我坐在一起的。”
皇後嗔笑著說:“你們倆一天到晚膩在一起還不夠啊,好好好,你們坐一起。來,蔓兒和我坐。”
蘇夫人的閨名叫做蘇蔓,早在李傾姝和蘇嫿成為至交好友的時候,兩位母親也逐漸成了好友,皇後時不時的就召蘇夫人進宮說話。
所有命婦裏,隻有蘇夫人在大年初一朝拜之後被留下和皇後用膳。所以即使蘇夫人的品級不是最高的,但是絕沒有人敢惹她。
蘇夫人笑著道:“也好,她們說她們的,我們講我們的。”
皇後道:“我事先還真沒想到咱倆能成親家,不過幸好是嫿嫿,我自小就喜歡她,這不成了我兒媳了,咱們正好成為一家人了。”
蘇夫人一聽這話,明白皇後對嫿嫿是極為滿意的,幾人正說著話,太子就來了。
皇後嗔笑著:“你怎麽又來了?之前七天都沒見你的人影,現在賜婚的聖旨下了,天天往我這鳳鸞宮跑。”
太子知道皇後這是在調侃他,一旁的蘇嫿臉色通紅。
太子道:“咳咳,母後這話說的,這涉及到兒臣的婚事,兒臣自然得百般慎重了。”
皇後心裏暗罵道,平日裏怎麽沒看出來,自己這個兒子是個沒臉沒皮的主兒,沒看見她的兒媳都羞得低了頭了。
皇後本就是個心直口快的人,轉頭和蘇嫿道:“嫿嫿,別理這個潑皮。”
蘇嫿能說什麽,她快被太子看向她的眼神給弄怕了,幹嘛一直看著她呀,她臉上的妝花了嗎?
李傾姝看出好友的不自在,立馬擋在前頭,眼神瞪著哥哥,仿佛在說,看什麽看,又不是流氓,沒看見快把你心上人嚇跑了。
太子隻能收回視線,轉而告退,他也是抽空過來的。
臨走前,遞給了蘇嫿一個盒子。
蘇嫿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打開了盒子,是一隻七寶琉璃簪子,在屋內都顯得流光溢彩,更別說若是戴在頭上站在陽光下,該有多麽光彩照人。
“哇!”李傾姝驚歎道。
李傾姝算是看出門道來了,嫿嫿對哥哥應該也是有意的,隻是還沒意識到罷了。
嫿嫿看了這麽多話本,說起那些愛恨情仇的故事來頭頭是道的,怎麽輪到自己反而看不清了。
皇後笑罵:“難為他還長了個心眼,知道討女孩子歡心,不然我都要以為他要孤獨終老了。”
蘇嫿雖然臉上通紅,但是心裏甜蜜極了。
蘇夫人都看在眼裏,知道皇後的意思是太子身邊沒有侍奉的女子。蘇夫人心裏最後一點顧慮也沒有了,她還怕太子隻是想招攬她夫君,並不是真心待嫿嫿的。
但現在看來倒不是這樣,若是敷衍了事,就不會隻送這支簪子,這支簪子明顯不是宮裏的手藝,但是卻精妙至極,可見選的時候是花了心思的。
此次進宮,也是皇家給蘇家一顆定心丸,至於吉日,需要欽天監好好算算,估計是要在明年了。
畢竟儲君大婚僅次於皇帝大婚,和一般的王爺郡王沒法比的。勢必要欽天監的人,迎合兩人的八字,與護國寺共同商量出一個順應國運又吉祥的婚期。
這一頭蘇家心滿意足的回了蘇府。
那頭的張之諫就收到了消息,緊鑼密鼓的安排了自己和太子會麵。
一處偏僻的宅院裏,太子身邊隻帶了左右驍衛,但是沒人小看這兩人,這兩人可都是薑家軍出身,從小在太子身邊長大,身手了得。
張之諫倒是不以為意道:“殿下在老臣這裏盡可以隨意一些。”
伸手不打笑臉人,太子坐下後,抬手飲了一口茶道:“閣老找孤所為何事啊?”
張之諫道:“那老臣也不兜圈子了,殿下要娶太子妃的事情可是滿朝堂都知曉的,當堂講起,所有大臣都知道蘇大人就是您的老丈人了。但是老臣聽說蘇大人近來提審的那個山緯,不肯講實話......”
太子沒承認,反問道:“山緯孤記得是工部的人,工部尚書不是令公子嗎?”
張之諫道:“是這樣沒錯,隻是工部也不是一個鐵桶,老臣兒子愚笨,這次讓人算計,到如今這髒水不知道該如何清洗?”
太子聽到張之諫這樣說,以為他是想摘幹淨關係,太子一時之間不知道張之諫要幹嘛。
問道:“閣老的意思是?”
張之諫道:“這山緯可能是證人之一,其餘的證人說不定還有?”
太子心裏警惕了起來,張之諫這是想幹嘛?
張之諫看太子不說話,笑道:“殿下不必如此如臨大敵,來,放鬆一下。來人!”
說罷,一個長相窈窕,帶著麵紗的女子,懷抱著琵琶進來了。那女子眼含秋波,含羞帶怯的看著太子。
其實,蘇嫿從小進宮陪伴李傾姝,李傾姝又何嚐不是出了宮就來蘇府呢。
在宮外,李傾姝除了去外祖家薑家,最多的就是到蘇府裏來,說句不恭敬的話,蘇夫人早就把李傾姝當成自己的女兒了。
本來女兒成了太子妃,她還是有些擔心的,擔心一入宮門深似海,覺得不如下嫁好,這樣婆家欺負女兒的時候,自己還能幫她出頭。
但是現在看來,身為小姑子的昭華公主是女兒的手帕交。在下旨的第二日,皇後馬上召她們進宮,可見誠意,蘇夫人心倒是放下了一半了。
三人坐馬車一直到鳳鸞宮的門口,皇後的貼身嬤嬤早就等著了,看見貴客來了,馬上迎接了上去。
嬤嬤笑著說:“參見公主,蘇夫人,蘇小姐,娘娘早就等著了,還請各位踏步。”
蘇夫人笑著說場麵話:“娘娘久等了。”
……
幾人到了鳳鸞宮裏,皇後正在正堂坐著,打扮的頗為隆重,通身的氣派端的是一國之母的風範。
幾人剛要行禮,皇後就笑著阻止了:“在這裏就不要這麽客氣了,趕緊坐下吧。來,嫿嫿坐到我身邊來。”
李傾姝深刻記得哥哥交給她的任務,也記得要讓好友放鬆些,趕緊道:“母後,嫿嫿是要和我坐在一起的。”
皇後嗔笑著說:“你們倆一天到晚膩在一起還不夠啊,好好好,你們坐一起。來,蔓兒和我坐。”
蘇夫人的閨名叫做蘇蔓,早在李傾姝和蘇嫿成為至交好友的時候,兩位母親也逐漸成了好友,皇後時不時的就召蘇夫人進宮說話。
所有命婦裏,隻有蘇夫人在大年初一朝拜之後被留下和皇後用膳。所以即使蘇夫人的品級不是最高的,但是絕沒有人敢惹她。
蘇夫人笑著道:“也好,她們說她們的,我們講我們的。”
皇後道:“我事先還真沒想到咱倆能成親家,不過幸好是嫿嫿,我自小就喜歡她,這不成了我兒媳了,咱們正好成為一家人了。”
蘇夫人一聽這話,明白皇後對嫿嫿是極為滿意的,幾人正說著話,太子就來了。
皇後嗔笑著:“你怎麽又來了?之前七天都沒見你的人影,現在賜婚的聖旨下了,天天往我這鳳鸞宮跑。”
太子知道皇後這是在調侃他,一旁的蘇嫿臉色通紅。
太子道:“咳咳,母後這話說的,這涉及到兒臣的婚事,兒臣自然得百般慎重了。”
皇後心裏暗罵道,平日裏怎麽沒看出來,自己這個兒子是個沒臉沒皮的主兒,沒看見她的兒媳都羞得低了頭了。
皇後本就是個心直口快的人,轉頭和蘇嫿道:“嫿嫿,別理這個潑皮。”
蘇嫿能說什麽,她快被太子看向她的眼神給弄怕了,幹嘛一直看著她呀,她臉上的妝花了嗎?
李傾姝看出好友的不自在,立馬擋在前頭,眼神瞪著哥哥,仿佛在說,看什麽看,又不是流氓,沒看見快把你心上人嚇跑了。
太子隻能收回視線,轉而告退,他也是抽空過來的。
臨走前,遞給了蘇嫿一個盒子。
蘇嫿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打開了盒子,是一隻七寶琉璃簪子,在屋內都顯得流光溢彩,更別說若是戴在頭上站在陽光下,該有多麽光彩照人。
“哇!”李傾姝驚歎道。
李傾姝算是看出門道來了,嫿嫿對哥哥應該也是有意的,隻是還沒意識到罷了。
嫿嫿看了這麽多話本,說起那些愛恨情仇的故事來頭頭是道的,怎麽輪到自己反而看不清了。
皇後笑罵:“難為他還長了個心眼,知道討女孩子歡心,不然我都要以為他要孤獨終老了。”
蘇嫿雖然臉上通紅,但是心裏甜蜜極了。
蘇夫人都看在眼裏,知道皇後的意思是太子身邊沒有侍奉的女子。蘇夫人心裏最後一點顧慮也沒有了,她還怕太子隻是想招攬她夫君,並不是真心待嫿嫿的。
但現在看來倒不是這樣,若是敷衍了事,就不會隻送這支簪子,這支簪子明顯不是宮裏的手藝,但是卻精妙至極,可見選的時候是花了心思的。
此次進宮,也是皇家給蘇家一顆定心丸,至於吉日,需要欽天監好好算算,估計是要在明年了。
畢竟儲君大婚僅次於皇帝大婚,和一般的王爺郡王沒法比的。勢必要欽天監的人,迎合兩人的八字,與護國寺共同商量出一個順應國運又吉祥的婚期。
這一頭蘇家心滿意足的回了蘇府。
那頭的張之諫就收到了消息,緊鑼密鼓的安排了自己和太子會麵。
一處偏僻的宅院裏,太子身邊隻帶了左右驍衛,但是沒人小看這兩人,這兩人可都是薑家軍出身,從小在太子身邊長大,身手了得。
張之諫倒是不以為意道:“殿下在老臣這裏盡可以隨意一些。”
伸手不打笑臉人,太子坐下後,抬手飲了一口茶道:“閣老找孤所為何事啊?”
張之諫道:“那老臣也不兜圈子了,殿下要娶太子妃的事情可是滿朝堂都知曉的,當堂講起,所有大臣都知道蘇大人就是您的老丈人了。但是老臣聽說蘇大人近來提審的那個山緯,不肯講實話......”
太子沒承認,反問道:“山緯孤記得是工部的人,工部尚書不是令公子嗎?”
張之諫道:“是這樣沒錯,隻是工部也不是一個鐵桶,老臣兒子愚笨,這次讓人算計,到如今這髒水不知道該如何清洗?”
太子聽到張之諫這樣說,以為他是想摘幹淨關係,太子一時之間不知道張之諫要幹嘛。
問道:“閣老的意思是?”
張之諫道:“這山緯可能是證人之一,其餘的證人說不定還有?”
太子心裏警惕了起來,張之諫這是想幹嘛?
張之諫看太子不說話,笑道:“殿下不必如此如臨大敵,來,放鬆一下。來人!”
說罷,一個長相窈窕,帶著麵紗的女子,懷抱著琵琶進來了。那女子眼含秋波,含羞帶怯的看著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