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彥說的還真沒錯,他給李晉瑞安排了個“上等牢房”。
這間“上等牢房”布置的比其他牢房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有著幹淨整潔的被子,還有牢固的桌椅板凳,就跟尋常人家的房間一樣。
但是牢房終究是牢房,這裏被建在地下,昏暗潮濕,就像是地獄一般讓人壓抑。耳邊是不絕於耳的慘叫聲和哀嚎,原本溫潤的月光在這裏也變成了慘白而冰冷的幽光。每個進來的人,無論是獄卒也好,囚犯也罷,身上總是彌漫著一股陰氣和血氣。
李晉睿一個嬌生慣養的人,自然是待不慣這地方的。他不耐煩道,“趕緊問。”
李晉瑞身份特殊,沒人敢審問,因此是由鄭彥親自來的。
“山緯所言,稱是你指示他,讓他把事先準備好的考題答案放在相應位置。貢院的修繕工作剛好由工部負責,由山緯來實施再合適不過了。”
李晉睿皺眉道:“我沒有,僅憑他一言之詞就想定我的罪?誰知道他是誰派來陷害我的。”
鄭彥挑了挑眉道:“山緯說,他是被你威脅的,可有此事?”
李晉睿嗤笑道:“威脅?我又不傻,威脅他我還自報家門?”
憑借鄭彥多年的經驗,他覺得此事和李晉睿脫不了關係,若這真不是李晉睿做的,他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顧左右而言他。
李晉睿看似說話狂妄,句句都在反駁,實際上每一點都沒有說在要點上。
鄭彥心下深思,這下要完了,這個案子真的要變成皇家的汙點了。
眼下,山緯和李晉睿各執一詞,鄭彥覺得為數不多的線索就是找到山緯的女兒。
鄭彥命人去找人,當然這些動作都是悄然進行的,外人隻是覺得和郡王病了,因此才沒有上朝。
這些事情瞞得過旁人,但卻差點瞞不過柔妃。
柔妃本就浸淫宮中多年,疑心病重。此刻和郡王府來消息,說是她兒子病了,近來不能請安。
雖然字跡沒錯,送信的人也沒錯,但是柔妃總是覺得有哪些不對,但是自己又不能出宮。
為今之計就是讓溫小如回府去看看。溫小如現在被母家拋棄,又失去了傍身的兒子,隻有依靠他們了。
溫小如正要聽從吩咐回府,太後身邊的嬤嬤就到了。
那嬤嬤道,“太後懿旨,和郡王妃生子傷了根基,太後特意請王妃在宮中將養,這裏是幾盞燕窩,最是補氣養顏了。”
柔妃皺眉,隻覺得有些不太對,正巧皇帝身邊的太監來了,那小太監道,陛下請了禦醫去王府為王爺醫治,還請柔妃娘娘放心。
柔妃對皇帝是深信不疑,這才放下心來。
太後的人自然是皇帝派來的,但是具體原因沒有對外說,為的就是防止消息泄露。
......
為防止前車之鑒,鄭彥在審問時也沒有跟李晉睿說,山緯有個女兒。隻是詢問了山緯是否受到威脅。為的就是又有什麽人趁機混入大牢,得知消息後又會去做什麽。
李晉睿在牢房裏,鄭彥自然是好吃好喝的待著,畢竟是皇子,犯了再大的錯也要由皇帝發落。
因此明麵上要過得去,但是一些小動作,鄭彥還是可以做的
比如把李晉睿的牢房安排在死囚的對麵,每天都能聽到死囚要死要活的聲音。
若是李晉睿抗議了,就再重新安排到審問室旁邊,每天聽著鞭笞的聲音。
另一邊,鄭彥派人去王府搜查人,當然王府也不是什麽地方都能進去的。
像是書房重地,看門的侍衛就算是搭上自己的命都不能讓人進去,書房也不可能藏人。
所以鄭彥隻在一些能藏人的地方,例如柴房裏、偏院裏搜查,結果一無所獲。
如此一番折騰下來,王府的人紛紛不滿,他們被變相的囚禁在了王府,王爺還被關著,如今還什麽都沒有查到,王府的人怨氣十足。
鄭彥倒是不著急,他和大理寺卿蘇大人商討了一番,覺得還是搜查的不夠仔細,那些李晉睿的產業,宅子什麽的,也能藏人,更要搜查。
鄭彥特意派人在夜間搜查,一來那些宅子裏有什麽動靜在靜悄悄的夜晚比較明顯,二來晚上更不引人注目。
結果刑部,大理寺的人全員出動,還是一無所獲。
案件陷入僵局。
此時,太子親自上門。
鄭彥出生的要比太子早,親近點喊太子一聲“表弟”也是可以的。
但是太子或許是生在皇家,從小就一板一正的,鄭彥都不敢和他開玩笑。
此時太子上門,也是為了科舉舞弊一案,按道理,此事太子是要回避的,或者說除了皇帝欽定的大理寺、刑部、戶部,其餘所有人都得避嫌。
此時,太子上門顯得尤為不合時宜,當然,這些都是在暗中進行的。
太子上門後就說:“孤來並不是想包庇什麽或是下什麽絆子。隻是聽說孤的丈人和表哥有難處,孤來幫忙罷了。”
鄭彥和蘇大人人都麻了,從前怎麽沒聽說太子這麽喜歡攀親戚的。
尤其是鄭彥,這麽多年就沒從太子口中叫一聲哥哥。
還是蘇大人打破尷尬的場麵道:“殿下有何高見。”
太子嘴角微揚道:“高見談不上,隻是孤在想,或許是還查的不夠細致。”
“哦?”
太子繼續說:“首先山緯的女兒究竟是幾歲,這一點我想你們都陷入了一個誤區,都覺得按照山緯的年紀,他的女兒應該已經過了及笄之年。可是你們仔細想想,若按照山緯所說,那麽他必定是很寵愛自己的女兒的。及笄之年到了,那就應該要找婆家說媒。可是山府卻什麽消息的沒有傳出來。”
太子頓了頓,喝了口茶繼續說,“所以,孤覺得,首先要知道山緯女兒的大致情況。”
鄭彥恍然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先入為主了。
他看到山緯的年齡,自然而然覺得山緯的女兒肯定是十五六歲的樣子,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可是鄭彥又疑惑,山緯若真是救女心切,為何不當場說出他女兒的大致情況。這倒不像是無意的,倒像是有意的。
為什麽呢?
......!
這間“上等牢房”布置的比其他牢房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有著幹淨整潔的被子,還有牢固的桌椅板凳,就跟尋常人家的房間一樣。
但是牢房終究是牢房,這裏被建在地下,昏暗潮濕,就像是地獄一般讓人壓抑。耳邊是不絕於耳的慘叫聲和哀嚎,原本溫潤的月光在這裏也變成了慘白而冰冷的幽光。每個進來的人,無論是獄卒也好,囚犯也罷,身上總是彌漫著一股陰氣和血氣。
李晉睿一個嬌生慣養的人,自然是待不慣這地方的。他不耐煩道,“趕緊問。”
李晉瑞身份特殊,沒人敢審問,因此是由鄭彥親自來的。
“山緯所言,稱是你指示他,讓他把事先準備好的考題答案放在相應位置。貢院的修繕工作剛好由工部負責,由山緯來實施再合適不過了。”
李晉睿皺眉道:“我沒有,僅憑他一言之詞就想定我的罪?誰知道他是誰派來陷害我的。”
鄭彥挑了挑眉道:“山緯說,他是被你威脅的,可有此事?”
李晉睿嗤笑道:“威脅?我又不傻,威脅他我還自報家門?”
憑借鄭彥多年的經驗,他覺得此事和李晉睿脫不了關係,若這真不是李晉睿做的,他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顧左右而言他。
李晉睿看似說話狂妄,句句都在反駁,實際上每一點都沒有說在要點上。
鄭彥心下深思,這下要完了,這個案子真的要變成皇家的汙點了。
眼下,山緯和李晉睿各執一詞,鄭彥覺得為數不多的線索就是找到山緯的女兒。
鄭彥命人去找人,當然這些動作都是悄然進行的,外人隻是覺得和郡王病了,因此才沒有上朝。
這些事情瞞得過旁人,但卻差點瞞不過柔妃。
柔妃本就浸淫宮中多年,疑心病重。此刻和郡王府來消息,說是她兒子病了,近來不能請安。
雖然字跡沒錯,送信的人也沒錯,但是柔妃總是覺得有哪些不對,但是自己又不能出宮。
為今之計就是讓溫小如回府去看看。溫小如現在被母家拋棄,又失去了傍身的兒子,隻有依靠他們了。
溫小如正要聽從吩咐回府,太後身邊的嬤嬤就到了。
那嬤嬤道,“太後懿旨,和郡王妃生子傷了根基,太後特意請王妃在宮中將養,這裏是幾盞燕窩,最是補氣養顏了。”
柔妃皺眉,隻覺得有些不太對,正巧皇帝身邊的太監來了,那小太監道,陛下請了禦醫去王府為王爺醫治,還請柔妃娘娘放心。
柔妃對皇帝是深信不疑,這才放下心來。
太後的人自然是皇帝派來的,但是具體原因沒有對外說,為的就是防止消息泄露。
......
為防止前車之鑒,鄭彥在審問時也沒有跟李晉睿說,山緯有個女兒。隻是詢問了山緯是否受到威脅。為的就是又有什麽人趁機混入大牢,得知消息後又會去做什麽。
李晉睿在牢房裏,鄭彥自然是好吃好喝的待著,畢竟是皇子,犯了再大的錯也要由皇帝發落。
因此明麵上要過得去,但是一些小動作,鄭彥還是可以做的
比如把李晉睿的牢房安排在死囚的對麵,每天都能聽到死囚要死要活的聲音。
若是李晉睿抗議了,就再重新安排到審問室旁邊,每天聽著鞭笞的聲音。
另一邊,鄭彥派人去王府搜查人,當然王府也不是什麽地方都能進去的。
像是書房重地,看門的侍衛就算是搭上自己的命都不能讓人進去,書房也不可能藏人。
所以鄭彥隻在一些能藏人的地方,例如柴房裏、偏院裏搜查,結果一無所獲。
如此一番折騰下來,王府的人紛紛不滿,他們被變相的囚禁在了王府,王爺還被關著,如今還什麽都沒有查到,王府的人怨氣十足。
鄭彥倒是不著急,他和大理寺卿蘇大人商討了一番,覺得還是搜查的不夠仔細,那些李晉睿的產業,宅子什麽的,也能藏人,更要搜查。
鄭彥特意派人在夜間搜查,一來那些宅子裏有什麽動靜在靜悄悄的夜晚比較明顯,二來晚上更不引人注目。
結果刑部,大理寺的人全員出動,還是一無所獲。
案件陷入僵局。
此時,太子親自上門。
鄭彥出生的要比太子早,親近點喊太子一聲“表弟”也是可以的。
但是太子或許是生在皇家,從小就一板一正的,鄭彥都不敢和他開玩笑。
此時太子上門,也是為了科舉舞弊一案,按道理,此事太子是要回避的,或者說除了皇帝欽定的大理寺、刑部、戶部,其餘所有人都得避嫌。
此時,太子上門顯得尤為不合時宜,當然,這些都是在暗中進行的。
太子上門後就說:“孤來並不是想包庇什麽或是下什麽絆子。隻是聽說孤的丈人和表哥有難處,孤來幫忙罷了。”
鄭彥和蘇大人人都麻了,從前怎麽沒聽說太子這麽喜歡攀親戚的。
尤其是鄭彥,這麽多年就沒從太子口中叫一聲哥哥。
還是蘇大人打破尷尬的場麵道:“殿下有何高見。”
太子嘴角微揚道:“高見談不上,隻是孤在想,或許是還查的不夠細致。”
“哦?”
太子繼續說:“首先山緯的女兒究竟是幾歲,這一點我想你們都陷入了一個誤區,都覺得按照山緯的年紀,他的女兒應該已經過了及笄之年。可是你們仔細想想,若按照山緯所說,那麽他必定是很寵愛自己的女兒的。及笄之年到了,那就應該要找婆家說媒。可是山府卻什麽消息的沒有傳出來。”
太子頓了頓,喝了口茶繼續說,“所以,孤覺得,首先要知道山緯女兒的大致情況。”
鄭彥恍然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先入為主了。
他看到山緯的年齡,自然而然覺得山緯的女兒肯定是十五六歲的樣子,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可是鄭彥又疑惑,山緯若真是救女心切,為何不當場說出他女兒的大致情況。這倒不像是無意的,倒像是有意的。
為什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