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使又活躍起來
紅色三步曲3:毛澤東與蔣介石 作者:葉永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從蔣介石要求“辭職”,國民政府予以“慰留”,給假一月,所有行政院的文件上,均署:院長蔣中正假孔祥熙代。
就在報上公布審張、赦張的消息之後,看看南京還算平靜,蔣介石放心了。他於翌日-1937年1月2日,和宋美齡一起乘飛機飛往老家奉化溪口,“度假”去了。
蔣介石在溪口,寓於慈庵,為母親掃墓,為亡兄蔣錫侯開吊……
蔣介石表麵上仿佛在那裏度假,其實,他無時無刻不在遙控著南京。
自1937年元旦起,形勢突然緊張:何應欽下令,中央軍分五路朝西安挺進!
楊虎城當即作出反應,設立七道防線,針鋒相對,水來土掩。
在這劍拔弩張之際,幕後密使再度活躍。
1937年1月5日,署名“洛、毛”的密電發到潘漢年手中。洛,洛甫,中共中央總負責張聞天;毛,毛澤東。電報全文如下:
漢年同誌:
恩來在西安與宋子文及蔣介石商定之條件:
一、停戰撤兵。
二、初步改組南京政府,三個月後徹底改組。
三、釋放政治犯,保證民主權利。
四、停止剿共,聯紅抗日,劃定防區,供給軍費,蘇區照舊,共黨公開。
五、聯俄並與英美合作。
六、西北交張學良處理。
宋子文要我派代表在上海與他接洽,你應速找宋子文弄清南京近日之變化,並要宋子文實踐上述諾言。
洛、毛
5日
洛、毛電報中所稱“宋子文要我派代表”,這代表原本是周恩來。在西安,蔣介石曾經當麵對周恩來說過:“我回南京之後,你可以來南京直接談判。”
可是,張學良在南京受審、被幽,使毛澤東對蔣介石打了個大問號。
就在致電潘漢年的同時,毛澤東致電尚在西安的周恩來、博古,“此時則無人能證明恩來去寧後,不為張學良第二”。
翌日,毛澤東又致電周恩來、博古,“恩來此時絕對不應離開西安”,應該歡迎“張君到西安與恩來同誌協商”。
毛澤東所說的張君,乃國民黨密使張衝也。
潘漢年接毛澤東電報迅即和宋子文聯絡。隨後,潘漢年複電毛澤東,不日他可以陪張衝前往西安與周恩來談判。
潘漢年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在南京居然住進了宋子文公館。
中共中央此時一邊幕後斡旋,一邊又公開通電,1月8日以中共中央、蘇維埃中央政府名義致電“南京國民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諸先生”,以及“奉化蔣介石先生”:
本黨本政府認為此時,蔣先生應挺身而出,製止禍國殃民之內戰重新爆發。這對於蔣先生是可能的,因為今天參加進攻西安的中央軍均願聽命於蔣先生。這對於蔣先生也是必要的,因為蔣先生曾經擔保中國內戰之不再發生,這次事變對於蔣先生之政治人格與其“言必信,行必果”之格言,實為重大之試驗……
蔣介石權衡再三,於1月14日命令前方各軍:非得總攻擊令,不許對西安方麵發動攻擊。而總攻擊令必須由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下達。
應當說,蔣介石這一命令,對於緩和當時一觸即發的內戰,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翌日,蔣介石在溪口致顧祝同的電報中,道出了其中的底細:
總攻擊日期可暫行展緩,蓋此時我軍如向西安進攻,赤匪必有一部向晉邊渡河攻晉,以牽製我軍。此著非常危險……河東防務未固以前,我軍暫勿向西安正攻,但應時時向之威脅,勿稍鬆懈為要。
中正手啟
這一電報也表明,正在溪口“休假”的蔣介石,仍在決定一切,指揮一切,隻不過把指揮部從南京搬到溪口來而已。
受命於毛澤東,潘漢年忙於幕後奔走。他陪張衝去西安見周恩來,又回南京和宋子文談判。
1937年1月21日,毛澤東、周恩來共同署名,給潘漢年發來電報,指出與蔣介石談判的條件:
……須蔣先生從大處著眼,采取適當辦法以安東北軍與十七路軍之心。蔣能如此,我們當盡一切可能之努力,不但在西北而且在全國範圍內讚助蔣先生,團結各方一致對外,但蔣先生須給我們以具體的保證。
我們要求蔣先生保證和平解決後不再發生戰爭,望與蔣先生商量這種保證問題。
經過潘漢年、宋子文會談,事情有了進展,蔣介石答應了和平解決方案。
大抵由於蔣介石在西安不肯簽字,造成人們對他的不信任感。這一回,毛澤東強調了要蔣介石簽字,生怕蔣介石說話不算數。
1937年1月25日,毛澤東和周恩來在致潘漢年的電報中,明確指出:
為要說服紅軍將領起見,如無蔣先生手書甚為困難,困多年對立,一旦釋嫌,此簡單表示在蔣先生為昭示大信,在紅軍即全釋疑慮,且此書即經兄手,聲明乘機直飛西安麵交恩來,當絕對保守秘密,如有泄露,由我方負全責。
不過,蔣介石還是老樣子,不答應毛澤東的條件——不簽字!
在蔣介石的眼裏,中共依然是“赤匪”!
就在報上公布審張、赦張的消息之後,看看南京還算平靜,蔣介石放心了。他於翌日-1937年1月2日,和宋美齡一起乘飛機飛往老家奉化溪口,“度假”去了。
蔣介石在溪口,寓於慈庵,為母親掃墓,為亡兄蔣錫侯開吊……
蔣介石表麵上仿佛在那裏度假,其實,他無時無刻不在遙控著南京。
自1937年元旦起,形勢突然緊張:何應欽下令,中央軍分五路朝西安挺進!
楊虎城當即作出反應,設立七道防線,針鋒相對,水來土掩。
在這劍拔弩張之際,幕後密使再度活躍。
1937年1月5日,署名“洛、毛”的密電發到潘漢年手中。洛,洛甫,中共中央總負責張聞天;毛,毛澤東。電報全文如下:
漢年同誌:
恩來在西安與宋子文及蔣介石商定之條件:
一、停戰撤兵。
二、初步改組南京政府,三個月後徹底改組。
三、釋放政治犯,保證民主權利。
四、停止剿共,聯紅抗日,劃定防區,供給軍費,蘇區照舊,共黨公開。
五、聯俄並與英美合作。
六、西北交張學良處理。
宋子文要我派代表在上海與他接洽,你應速找宋子文弄清南京近日之變化,並要宋子文實踐上述諾言。
洛、毛
5日
洛、毛電報中所稱“宋子文要我派代表”,這代表原本是周恩來。在西安,蔣介石曾經當麵對周恩來說過:“我回南京之後,你可以來南京直接談判。”
可是,張學良在南京受審、被幽,使毛澤東對蔣介石打了個大問號。
就在致電潘漢年的同時,毛澤東致電尚在西安的周恩來、博古,“此時則無人能證明恩來去寧後,不為張學良第二”。
翌日,毛澤東又致電周恩來、博古,“恩來此時絕對不應離開西安”,應該歡迎“張君到西安與恩來同誌協商”。
毛澤東所說的張君,乃國民黨密使張衝也。
潘漢年接毛澤東電報迅即和宋子文聯絡。隨後,潘漢年複電毛澤東,不日他可以陪張衝前往西安與周恩來談判。
潘漢年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在南京居然住進了宋子文公館。
中共中央此時一邊幕後斡旋,一邊又公開通電,1月8日以中共中央、蘇維埃中央政府名義致電“南京國民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諸先生”,以及“奉化蔣介石先生”:
本黨本政府認為此時,蔣先生應挺身而出,製止禍國殃民之內戰重新爆發。這對於蔣先生是可能的,因為今天參加進攻西安的中央軍均願聽命於蔣先生。這對於蔣先生也是必要的,因為蔣先生曾經擔保中國內戰之不再發生,這次事變對於蔣先生之政治人格與其“言必信,行必果”之格言,實為重大之試驗……
蔣介石權衡再三,於1月14日命令前方各軍:非得總攻擊令,不許對西安方麵發動攻擊。而總攻擊令必須由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下達。
應當說,蔣介石這一命令,對於緩和當時一觸即發的內戰,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翌日,蔣介石在溪口致顧祝同的電報中,道出了其中的底細:
總攻擊日期可暫行展緩,蓋此時我軍如向西安進攻,赤匪必有一部向晉邊渡河攻晉,以牽製我軍。此著非常危險……河東防務未固以前,我軍暫勿向西安正攻,但應時時向之威脅,勿稍鬆懈為要。
中正手啟
這一電報也表明,正在溪口“休假”的蔣介石,仍在決定一切,指揮一切,隻不過把指揮部從南京搬到溪口來而已。
受命於毛澤東,潘漢年忙於幕後奔走。他陪張衝去西安見周恩來,又回南京和宋子文談判。
1937年1月21日,毛澤東、周恩來共同署名,給潘漢年發來電報,指出與蔣介石談判的條件:
……須蔣先生從大處著眼,采取適當辦法以安東北軍與十七路軍之心。蔣能如此,我們當盡一切可能之努力,不但在西北而且在全國範圍內讚助蔣先生,團結各方一致對外,但蔣先生須給我們以具體的保證。
我們要求蔣先生保證和平解決後不再發生戰爭,望與蔣先生商量這種保證問題。
經過潘漢年、宋子文會談,事情有了進展,蔣介石答應了和平解決方案。
大抵由於蔣介石在西安不肯簽字,造成人們對他的不信任感。這一回,毛澤東強調了要蔣介石簽字,生怕蔣介石說話不算數。
1937年1月25日,毛澤東和周恩來在致潘漢年的電報中,明確指出:
為要說服紅軍將領起見,如無蔣先生手書甚為困難,困多年對立,一旦釋嫌,此簡單表示在蔣先生為昭示大信,在紅軍即全釋疑慮,且此書即經兄手,聲明乘機直飛西安麵交恩來,當絕對保守秘密,如有泄露,由我方負全責。
不過,蔣介石還是老樣子,不答應毛澤東的條件——不簽字!
在蔣介石的眼裏,中共依然是“赤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