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密訪北京如同爆炸了原子彈
紅色三步曲3:毛澤東與蔣介石 作者:葉永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毛澤東和蔣介石都步入了晚年。然而,毛澤東晚年向台灣扔了一顆“原子彈”,使蔣介石踉踉蹌蹌,使台灣這艘“永不沉沒的戰艦”在太平洋的萬頃波濤中劇烈搖晃……
毛澤東所擲的這顆“原子彈”,是在1971年7月15日“爆炸”的。這天晚間7時,美國總統尼克鬆在洛杉磯通過電視台向全國、全世界宣布一項非同尋常的公告:
周恩來總理和尼克鬆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於1971年7月9日在北京進行了會談。獲悉,尼克鬆總統曾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鬆總統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鬆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是為了謀求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並就雙方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與此同時,周恩來總理在北京宣布了同樣內容的公告。
這一公告,成為全世界當時的頭號新聞。
中美公告以強大的衝擊波,衝擊著台灣,衝擊著蔣介石。
台灣“駐美大使”沈劍虹聽到消息後,幾分鍾內說不出話來,良久之後,才說了一句:“我簡直不相信我的耳朵!”
台灣“總統府秘書長”張群說了一句微妙的話;“人類已經走到了走向樂園或墮入地獄的十字路口。”
蔣介石沉默不語,半晌,發出一聲長歎。
美國一直是蔣介石的外交支柱。退往台灣之初,美國杜魯門總統一度要拋掉台灣,使蔣介石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所幸借助於朝鮮戰爭,美國轉變了對台政策,由“拋蔣棄台”轉為“扶蔣保台”,使蔣介石終於渡過了危機。
1951年5月18日,美國主管遠東事務的高級官員臘斯克曾說;“我們承認中國國民政府,不管在它管轄下的土地是如何狹小。”
多少年來,美國一直奉行這樣的政策。雖說自1955年8月1日起,中美大使級談判在日內瓦舉行,但是談判曠日持久,比當年的國共談判還要“馬拉鬆”!這一中美談判從1955年起,至1970年中斷,長達十五年之久,總共會談了一百三十六次,開創了談判的世界紀錄!
然而,美國政府畢竟漸漸認識到,不能置龐大的、廣有影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不顧,而堅持“承認中國國民政府,不管在它管轄下的土地是如何狹小”。
在肯尼迪出任美國總統時,他的辦公桌上便放了一部《毛澤東選集》。
尼克鬆在1968年11月5日當選美國第三十七任總統。雖說他曾以反共著稱,但不能不正視現實。他上任不久,便宣布結束美國軍艦在台灣海峽的永久性遊弋。在他的政府文告中,開始稱中國大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再是過去所用的“赤色中國”、“共產黨中國”。
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處於改變之中。毛澤東和周恩來迅速抓住了機會,謀求和美國改善關係。
於是,那位戴著寬邊黑框眼鏡的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8日在巴基斯坦演出了戲劇性的一幕。他在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的晚宴上假裝肚子疼,而明白其中緣由的葉海亞也就當眾宣布:“基辛格閣下身體不舒服,不妨在伊斯蘭堡多停留幾天。還是讓我來安排一下吧,到納蒂亞加利山間別墅去休息幾天,你會很快恢複健康的。”
這位基辛格博士,早在他執教於哈佛大學時,便指定班上的學生研討毛澤東著作。他對毛澤東有著深入的了解。
正是在外界以為基辛格去“山間別墅”的那些日子裏,基辛格出人意料地出現在北京!
他在裝肚子疼的翌日清晨,便乘他的波音707專機,作那次神秘的飛行……
於是,產生了1971年7月15日那顆震撼台灣島的“原子彈”!
值得順便提一筆的是,就在基辛格訪問北京之前,海峽兩岸差一點有了一次不尋常的接觸機會:那是宋子文突然在1971年4月病逝。宋子文自1949年後,先是去法國,後來定居於美國。宋子文的葬禮,理所當然他的三個姐妹都應出席。
馬上傳出消息:宋氏三姐妹都要來。
宋慶齡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要去美國,而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尚無外交關係,沒有直航班機,她隻得與英國航空公司聯係,經倫敦飛往美國。
宋美齡在台北。她的專機已由台北飛往檀香山,正準備飛美國。聽說宋慶齡要去,蔣介石怕中“中共統戰圈套”,囑宋美齡返台。
宋慶齡呢?她因一時包不到專機,隻得作罷。
結果,唯有在美國的宋靄齡出席了宋子文的葬禮。宋慶齡和宋美齡失去了一次見麵的機會……
毛澤東所擲的這顆“原子彈”,是在1971年7月15日“爆炸”的。這天晚間7時,美國總統尼克鬆在洛杉磯通過電視台向全國、全世界宣布一項非同尋常的公告:
周恩來總理和尼克鬆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於1971年7月9日在北京進行了會談。獲悉,尼克鬆總統曾表示希望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鬆總統於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鬆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
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是為了謀求兩國關係的正常化,並就雙方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與此同時,周恩來總理在北京宣布了同樣內容的公告。
這一公告,成為全世界當時的頭號新聞。
中美公告以強大的衝擊波,衝擊著台灣,衝擊著蔣介石。
台灣“駐美大使”沈劍虹聽到消息後,幾分鍾內說不出話來,良久之後,才說了一句:“我簡直不相信我的耳朵!”
台灣“總統府秘書長”張群說了一句微妙的話;“人類已經走到了走向樂園或墮入地獄的十字路口。”
蔣介石沉默不語,半晌,發出一聲長歎。
美國一直是蔣介石的外交支柱。退往台灣之初,美國杜魯門總統一度要拋掉台灣,使蔣介石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所幸借助於朝鮮戰爭,美國轉變了對台政策,由“拋蔣棄台”轉為“扶蔣保台”,使蔣介石終於渡過了危機。
1951年5月18日,美國主管遠東事務的高級官員臘斯克曾說;“我們承認中國國民政府,不管在它管轄下的土地是如何狹小。”
多少年來,美國一直奉行這樣的政策。雖說自1955年8月1日起,中美大使級談判在日內瓦舉行,但是談判曠日持久,比當年的國共談判還要“馬拉鬆”!這一中美談判從1955年起,至1970年中斷,長達十五年之久,總共會談了一百三十六次,開創了談判的世界紀錄!
然而,美國政府畢竟漸漸認識到,不能置龐大的、廣有影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不顧,而堅持“承認中國國民政府,不管在它管轄下的土地是如何狹小”。
在肯尼迪出任美國總統時,他的辦公桌上便放了一部《毛澤東選集》。
尼克鬆在1968年11月5日當選美國第三十七任總統。雖說他曾以反共著稱,但不能不正視現實。他上任不久,便宣布結束美國軍艦在台灣海峽的永久性遊弋。在他的政府文告中,開始稱中國大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再是過去所用的“赤色中國”、“共產黨中國”。
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處於改變之中。毛澤東和周恩來迅速抓住了機會,謀求和美國改善關係。
於是,那位戴著寬邊黑框眼鏡的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8日在巴基斯坦演出了戲劇性的一幕。他在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的晚宴上假裝肚子疼,而明白其中緣由的葉海亞也就當眾宣布:“基辛格閣下身體不舒服,不妨在伊斯蘭堡多停留幾天。還是讓我來安排一下吧,到納蒂亞加利山間別墅去休息幾天,你會很快恢複健康的。”
這位基辛格博士,早在他執教於哈佛大學時,便指定班上的學生研討毛澤東著作。他對毛澤東有著深入的了解。
正是在外界以為基辛格去“山間別墅”的那些日子裏,基辛格出人意料地出現在北京!
他在裝肚子疼的翌日清晨,便乘他的波音707專機,作那次神秘的飛行……
於是,產生了1971年7月15日那顆震撼台灣島的“原子彈”!
值得順便提一筆的是,就在基辛格訪問北京之前,海峽兩岸差一點有了一次不尋常的接觸機會:那是宋子文突然在1971年4月病逝。宋子文自1949年後,先是去法國,後來定居於美國。宋子文的葬禮,理所當然他的三個姐妹都應出席。
馬上傳出消息:宋氏三姐妹都要來。
宋慶齡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要去美國,而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尚無外交關係,沒有直航班機,她隻得與英國航空公司聯係,經倫敦飛往美國。
宋美齡在台北。她的專機已由台北飛往檀香山,正準備飛美國。聽說宋慶齡要去,蔣介石怕中“中共統戰圈套”,囑宋美齡返台。
宋慶齡呢?她因一時包不到專機,隻得作罷。
結果,唯有在美國的宋靄齡出席了宋子文的葬禮。宋慶齡和宋美齡失去了一次見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