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當逍遙王不過分吧? 作者:玄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奉天殿內;
“啟稟父皇!兒臣與晉王曾受命為北伐先鋒將軍,率領秦王衛與晉王衛出征。行軍於慶州之際,錦衣衛探明北元王廷所在。
遵太子殿下之令,兒臣等人在錦衣衛的帶路下,潛行至王廷前,夜襲王廷!誅殺北元皇帝孛兒隻斤!
另於返程營地之際,乃兒不花率一萬餘兵馬圍堵,兒臣與晉王前後夾擊,強行突圍,同時晉王將乃兒不花斬落馬下!
現有倆顆頭顱奉上!以明戰果!”
說罷,朱樉打開身邊的匣子,裏麵赫然是倆顆上好的頭顱。
朱元璋神色古怪的看著在殿內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二人,但也猜到了幾分,當即確定道:“這麽說,此行首功乃太子?”
朱樉昂著腦袋,斬釘截鐵道:“那自是當然!”
這廝邊說邊對朱標擠眉弄眼起來,無奈之下,朱標滿是複雜的站了出來,舉起裝有傳國玉璽的匣子。
“父皇!兒臣和倆位弟弟,還有一件重禮奉上!”
“哦?給咱看看!”
這下成功的勾起朱元璋的好奇,自家標兒可從來不和那些逆子胡鬧,能讓他送上的重禮,著實該期待一番。
“是,父皇!”
語畢,朱標就打開蓋子,遞到朱元璋身前。
朱元璋的目光瞬間被匣中那璀璨奪目的寶物緊緊吸引,雙手微微顫抖著,緩緩抬起,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變得異常沉重。
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古樸的玉璽之上,金色的龍紋在光影交錯中栩栩如生,更添幾分神聖與莊嚴。
抬高一看,璽印上赫然刻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老朱的眼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有難以置信的驚喜,也有對皇權更迭、曆史輪回的深刻感慨。他輕輕摩挲著玉璽的每一寸,那冰涼的觸感透過掌心,直抵心間。
“這,這就是傳國玉璽?!!”
朱元璋震驚的話語傳到了朝內大臣的耳裏,一時猶如轟雷般將眾人給雷的不輕。
“什麽!!”
殿內頓時炸開了鍋,文武百官麵露驚色,隨即轉為難以抑製的狂喜之色議論紛紛。
許久不上朝的丞相李善長率先起身,步履穩健,雙手作揖,言辭懇切:
“陛下洪福齊天,得此傳國玉璽,實乃天授神權,大明必將在陛下聖明之下,國運昌盛,四海升平。臣等願肝腦塗地,輔佐陛下,共創輝煌!”
言罷,他深鞠一躬,額間幾縷白發輕輕搖曳,更顯其忠誠之心。
眾文武大臣紛紛跪拜於地,高呼聲震天動地:“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得傳國玉璽,乃是大明國運昌隆、千秋萬代之兆!”
朱元璋手持玉璽,麵容威嚴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他環視四周,隻見群臣跪拜,眼中閃爍著對皇權的敬畏與忠誠。
他緩緩舉起玉璽,陽光在其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整個大殿都被這光芒所籠罩,增添了幾分神聖不可侵犯的氣息。
“眾卿平身,”
朱元璋的聲音渾厚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此傳國玉璽,乃我華夏千年傳承之象征,今歸我大明,實乃天意所歸。吾等當以此為契機,勵精圖治,共創盛世,讓大明之名,永載史冊!”
“大明萬年!!”
“陛下萬歲!!”
“太子千歲!”
一時間,朱元璋的威嚴更甚,就連不可一世的胡惟庸也不得不低下了頭顱。
·~·
很快太子朱標進獻傳國玉璽一事,在大明鬧得沸沸揚揚,朱元璋在民間的威信更是直線上升,皇權所到之處,莫不從服。
而此時;
朱元璋坐在禦書房把玩著傳國玉璽,似笑非笑的看著書房內跪下的朱樉三人,太子則一旁慢悠悠的品著茶,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
“老二,你可知你此次北伐哪裏錯了?”
老朱因朱樉朱棡分讓功勞、進獻傳國玉璽一事,故饒了一頓胖揍?
有這些原因,但更多是因為朱樉二人絲毫不貪圖那個位置,因朱樉朱棡對太子的兄弟之情誼。
“爹,我不該違抗軍令,不該拉著老三赴死,不該以身赴險。”此刻的朱樉還不知道,老朱饒了他,垂著頭一臉沮喪的說道。
“不,在咱看來你隻做錯了一件事,違抗軍令,不經徐達同意,私自深入草原。咱是皇帝,皇帝的兒子身先士卒,很好!咱沒看錯你和老三!”
“現在咱罰你,你可認?”
朱元璋目光如炬的看向朱樉,眼中滿是欣慰與肯定。
“爹,我認!”
“好,一會去領三十軍棍,給你長長記性。”
“知道了。”
老朱隨即又把目光望向老三朱棡,沒等開口,
朱棡率先承認錯誤道:“爹,我也知錯了,我認罰。”
“哦?咱還說你這兔崽子做的很好就不罰你,準備誇你倆句來著。既然你要求,跟就你二哥一樣吧。”
“啊?”
朱棡聽到老朱的話,直接傻了眼,心裏連連懊悔,恨不得扇自己倆個大嘴巴子。
其它幾個兄弟,聽了差點沒笑出來,這年頭還有人上趕著挨揍的。朱標更是放下茶盞,樂嗬嗬的看著眼前的樂子。
“爹,爹,別呀!饒了我吧!”
老朱白了一眼朱棡,沒好氣的說道:“讓你這兔崽子多嘴,陪你二哥打上十棍子去。”
隨即又收斂神情,嚴肅的看向二人,
“可,咱說到底也是當爹的,咱不怪你們,不攔你們。隻希望你和老三記得,家裏還有你們娘和大哥在等你們回來!”
老朱突然打的感情牌,讓朱樉和朱棡一陣雙眼紅潤,齊聲說道:“兒子定銘記於心!”
朱標也在這時候插聲道:“大哥和娘不在乎你們違抗軍令,生氣的是,你們敢深入草原!怎麽,都tnd不要命了是嗎?孤這太子之位,何時要你們用命去鞏固?”
“去罷娘那裏之後,你們倆個自行去宗祠罰跪!”
“知道了,大哥。”
“行了,你們倆個麻溜滾蛋,咱還有一筆賬跟長本事的老四算算!”
“好嘞爹,大哥,我們離去了。”
說罷,倆兄弟一溜煙的跑了。
唯剩下朱棣,一個人生無可戀的跪在那裏,獨自麵對一場慘無人寰的運動。
“啟稟父皇!兒臣與晉王曾受命為北伐先鋒將軍,率領秦王衛與晉王衛出征。行軍於慶州之際,錦衣衛探明北元王廷所在。
遵太子殿下之令,兒臣等人在錦衣衛的帶路下,潛行至王廷前,夜襲王廷!誅殺北元皇帝孛兒隻斤!
另於返程營地之際,乃兒不花率一萬餘兵馬圍堵,兒臣與晉王前後夾擊,強行突圍,同時晉王將乃兒不花斬落馬下!
現有倆顆頭顱奉上!以明戰果!”
說罷,朱樉打開身邊的匣子,裏麵赫然是倆顆上好的頭顱。
朱元璋神色古怪的看著在殿內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二人,但也猜到了幾分,當即確定道:“這麽說,此行首功乃太子?”
朱樉昂著腦袋,斬釘截鐵道:“那自是當然!”
這廝邊說邊對朱標擠眉弄眼起來,無奈之下,朱標滿是複雜的站了出來,舉起裝有傳國玉璽的匣子。
“父皇!兒臣和倆位弟弟,還有一件重禮奉上!”
“哦?給咱看看!”
這下成功的勾起朱元璋的好奇,自家標兒可從來不和那些逆子胡鬧,能讓他送上的重禮,著實該期待一番。
“是,父皇!”
語畢,朱標就打開蓋子,遞到朱元璋身前。
朱元璋的目光瞬間被匣中那璀璨奪目的寶物緊緊吸引,雙手微微顫抖著,緩緩抬起,仿佛每一次呼吸都變得異常沉重。
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古樸的玉璽之上,金色的龍紋在光影交錯中栩栩如生,更添幾分神聖與莊嚴。
抬高一看,璽印上赫然刻著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老朱的眼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有難以置信的驚喜,也有對皇權更迭、曆史輪回的深刻感慨。他輕輕摩挲著玉璽的每一寸,那冰涼的觸感透過掌心,直抵心間。
“這,這就是傳國玉璽?!!”
朱元璋震驚的話語傳到了朝內大臣的耳裏,一時猶如轟雷般將眾人給雷的不輕。
“什麽!!”
殿內頓時炸開了鍋,文武百官麵露驚色,隨即轉為難以抑製的狂喜之色議論紛紛。
許久不上朝的丞相李善長率先起身,步履穩健,雙手作揖,言辭懇切:
“陛下洪福齊天,得此傳國玉璽,實乃天授神權,大明必將在陛下聖明之下,國運昌盛,四海升平。臣等願肝腦塗地,輔佐陛下,共創輝煌!”
言罷,他深鞠一躬,額間幾縷白發輕輕搖曳,更顯其忠誠之心。
眾文武大臣紛紛跪拜於地,高呼聲震天動地:“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得傳國玉璽,乃是大明國運昌隆、千秋萬代之兆!”
朱元璋手持玉璽,麵容威嚴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他環視四周,隻見群臣跪拜,眼中閃爍著對皇權的敬畏與忠誠。
他緩緩舉起玉璽,陽光在其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整個大殿都被這光芒所籠罩,增添了幾分神聖不可侵犯的氣息。
“眾卿平身,”
朱元璋的聲音渾厚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此傳國玉璽,乃我華夏千年傳承之象征,今歸我大明,實乃天意所歸。吾等當以此為契機,勵精圖治,共創盛世,讓大明之名,永載史冊!”
“大明萬年!!”
“陛下萬歲!!”
“太子千歲!”
一時間,朱元璋的威嚴更甚,就連不可一世的胡惟庸也不得不低下了頭顱。
·~·
很快太子朱標進獻傳國玉璽一事,在大明鬧得沸沸揚揚,朱元璋在民間的威信更是直線上升,皇權所到之處,莫不從服。
而此時;
朱元璋坐在禦書房把玩著傳國玉璽,似笑非笑的看著書房內跪下的朱樉三人,太子則一旁慢悠悠的品著茶,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樣。
“老二,你可知你此次北伐哪裏錯了?”
老朱因朱樉朱棡分讓功勞、進獻傳國玉璽一事,故饒了一頓胖揍?
有這些原因,但更多是因為朱樉二人絲毫不貪圖那個位置,因朱樉朱棡對太子的兄弟之情誼。
“爹,我不該違抗軍令,不該拉著老三赴死,不該以身赴險。”此刻的朱樉還不知道,老朱饒了他,垂著頭一臉沮喪的說道。
“不,在咱看來你隻做錯了一件事,違抗軍令,不經徐達同意,私自深入草原。咱是皇帝,皇帝的兒子身先士卒,很好!咱沒看錯你和老三!”
“現在咱罰你,你可認?”
朱元璋目光如炬的看向朱樉,眼中滿是欣慰與肯定。
“爹,我認!”
“好,一會去領三十軍棍,給你長長記性。”
“知道了。”
老朱隨即又把目光望向老三朱棡,沒等開口,
朱棡率先承認錯誤道:“爹,我也知錯了,我認罰。”
“哦?咱還說你這兔崽子做的很好就不罰你,準備誇你倆句來著。既然你要求,跟就你二哥一樣吧。”
“啊?”
朱棡聽到老朱的話,直接傻了眼,心裏連連懊悔,恨不得扇自己倆個大嘴巴子。
其它幾個兄弟,聽了差點沒笑出來,這年頭還有人上趕著挨揍的。朱標更是放下茶盞,樂嗬嗬的看著眼前的樂子。
“爹,爹,別呀!饒了我吧!”
老朱白了一眼朱棡,沒好氣的說道:“讓你這兔崽子多嘴,陪你二哥打上十棍子去。”
隨即又收斂神情,嚴肅的看向二人,
“可,咱說到底也是當爹的,咱不怪你們,不攔你們。隻希望你和老三記得,家裏還有你們娘和大哥在等你們回來!”
老朱突然打的感情牌,讓朱樉和朱棡一陣雙眼紅潤,齊聲說道:“兒子定銘記於心!”
朱標也在這時候插聲道:“大哥和娘不在乎你們違抗軍令,生氣的是,你們敢深入草原!怎麽,都tnd不要命了是嗎?孤這太子之位,何時要你們用命去鞏固?”
“去罷娘那裏之後,你們倆個自行去宗祠罰跪!”
“知道了,大哥。”
“行了,你們倆個麻溜滾蛋,咱還有一筆賬跟長本事的老四算算!”
“好嘞爹,大哥,我們離去了。”
說罷,倆兄弟一溜煙的跑了。
唯剩下朱棣,一個人生無可戀的跪在那裏,獨自麵對一場慘無人寰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