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晌午時分很快到了;


    陽光斜灑在厚重的宮門上,將古樸的銅釘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輝。


    百餘名身著青衫,衣衫下不乏錦衣綢緞的讀書人,此刻已經聚集在了宮門前,為首的正是昨日的那名董姓學子。


    周邊還有不少流民喬裝的應天府百姓,都集聚在了一處。


    其後,更是跟隨大批不知深淺,前來看戲吃瓜的百姓商販。


    皇宮宮門前的將領,見突然間宮門前遠處人群不斷前來聚集,想到了清晨皇帝的命令,當即喚來手下吩咐道:


    “速速前去宮內向陛下太子稟報!就說百姓和讀書人已經前來宮門,本將會帶兵維持秩序,以免衝撞皇宮,後續還請陛下明示!”


    隨後又命令手下其餘人道:“關閉宮門,留下一隊人馬,警戒四周。其餘人,隨本將前去,以防百姓衝撞宮門!!”


    “喏!”


    很快,這將領就帶領兵馬來到了宮門前,刀劍兵戈雖未對準這些請命之人,但也一個個雙手緊握,戒備周遭。


    “來人止步!前方乃是我大明皇宮,若再度向前,本將就以衝撞皇宮之罪拿下爾等!!”


    請命,又不是送死,他們不傻,一個個都不約而同的停下了腳步。


    為首的董學子手執竹簡,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他引經據典,聲音高昂而有力:“這位將軍,我們乃是向陛下前來請命的!並非鬧事,還請將軍不必如此!”


    隨後轉過身看向身後的眾人高喝道:


    “各位同窗們!昔日商鞅變法,雖強國一時,卻也引得民怨沸騰。


    今之新政,若不顧民情,強行推行,恐重蹈覆轍。我等讀書人,當以筆為劍,據理力爭,廢除此等急功近利之策,還天下以安寧!”


    言罷,他重重一拍竹簡,引得四周讀書人紛紛側目,氣氛頓時激烈起來。


    一個個紛紛應和起來這番說辭,甚至神情激憤,仿佛遭到了莫大的屈辱似的。


    人群中一個中年讀書人,須發染上了些許風霜,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和不易察覺的狡黠之色,聲音鏗鏘有力道:


    “《禮記》有雲,‘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而吾輩讀書人,寒窗苦讀數十載,不正是為了我大明國運昌隆?


    如今卻保國未果,還有遭受稅收這般侮辱!何苦哉?豈不寒了吾輩忠君愛國之心?


    故新政違悖此道,非但無益於國,反傷民之根本!吾輩當力陳其弊,誓請聖上明鑒,廢除苛政,還民以安寧!”


    言罷,四周附和之聲四起,有的拍著大腿斥責,有的扼腕歎息,整個宮門前仿佛被一股不可遏製的正義之火點燃,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抗爭氣息。


    氣氛的激烈,也讓宮門前的士兵們不由得皺眉,握緊了手中的兵器,生怕他們下一刻就犯渾衝了上來。


    但好在這些讀書人說話都文鄒鄒的,周邊的百姓壓根聽不懂一點,突然在一藏匿於百姓中之人暗中示意下。


    一平民百姓裝扮的人,突然大聲哭訴起來;


    “老天爺啊,您老人家睜開眼看看吧!新政不顧民生,隻想收刮我等的錢財!讓我等日後,還如何過活啊!!”


    那是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聲如洪鍾,字字鏗鏘。


    “這些稅一交,我那可憐的孫子連病都無法醫治了!”


    他的身旁,幾位衣衫襤褸的婦人懷抱幼子,淚光閃爍,哀聲附和,端的一句淒慘可憐。


    還有不少的人,也在這時開始了控訴,強牽扯上大堆莫須有的事情。


    感情之深切,淚如雨下,引得周圍不明真相的百姓紛紛側目,眼中閃過一絲猶豫與疑惑,一時間對新政的信任天平也開始不斷傾斜。


    一些傻乎乎的青壯男子則義憤填膺,高呼口號,聲音響徹雲霄,為眾人開始打抱不平。


    不時也有被這股情緒感染的百姓加入其中,他們或茫然無措,被激昂的氛圍所裹挾,眼中閃爍著對未知未來的憂慮與對朝廷決策的微妙懷疑。


    孩童們被大人緊緊抱在懷中,懵懂地望著這一幕,小臉上寫滿了不解與好奇。


    宮門前的將士,手中的兵器緊握到出了汗,暗地裏甚至有冰冷的弓箭,對準著這些鬧事請命之人。


    此刻的,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而又複雜的情緒。


    似乎,一點火花就能將其點燃,那新政也將會隨之付諸一炬。


    ·~·


    禦書房內;


    朱元璋、朱標和朱樉皆在,等士卒匯報完,朱元璋沒示意下一步動作,反而說道:


    “你先回去吧,咱一會親自前來!”


    “喏!”


    等士卒離開後,坐在龍椅上的朱標懷揣一絲希冀的開口道:“爹,要不我跟你們一同前去?”


    “不用,你去幹嘛?休想給咱偷懶,老老實實的在禦書房把奏折批閱完!”


    不愧是親爹,把朱標那點小心思猜的透透的,一開口就是戳破,絲毫不給朱標偷懶的機會。


    而朱樉則在一旁喝著茶水,饒有興致的看起了戲。


    “大哥,你加油!這點小事,就不麻煩你了,弟弟我跟爹去就行!”


    朱樉很是慷慨的落井下石,眼裏閃過一陣幸災樂禍,拉著朱元璋就朝外邊走去。


    唯獨留下,暗自咬牙切齒的太子,苦命的不斷批閱堆積如山的奏折。


    沒辦法,誰讓老朱為了皇權,取締了丞相這一職位。


    其它的影響,暫且不知道,但光這堆積如山的事務,就足夠這皇帝太子二人頭大了。


    ··


    “爹,我大哥雖然想逃避奏折,歇息偷懶一下,但你就不覺得自從沒了丞相後,你們要處理的事情多了不少?”


    出了禦書房,朱樉收起了玩笑的語氣,一邊向宮門走去,一邊對著老朱提醒起來。


    “老二,你想說什麽?當皇帝又不是來享福的,這點苦都受不了,還當什麽皇帝!”


    朱元璋對此事,絲毫不在乎,壓根沒放在心上。


    “爹!你年輕時候,帶兵打仗的,身體自然沒得說;但我大哥呢?從小就被你拉著學習參與朝政,外出的機會都沒多少,身體哪有你的好?”


    “你是能受的了,但我哥身體呢,就不怕萬一累出個病?”


    “還有你也不想想日後的皇帝,當真以為每一個都能像你一樣?一天倆天還好,時間長了誰受得了?”


    朱樉的話,尤其是有關太子身體的那段,敲擊在朱元璋的心間,但依然倔強嘴硬的說道:


    “怎麽說話呢,兔崽子!咱的子孫,那肯定個頂個的好!”


    “還有你不會是想讓咱再恢複丞相吧?你當初可也是支持咱的。”


    個頂個的好?


    我呸!!


    這臭不要臉的老頭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當逍遙王不過分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英並收藏大明:家父朱元璋,我當逍遙王不過分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