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謙恭,樂當配角
有慢心的人,內心常常感到不平,充滿痛苦和煩惱,而謙虛與恭敬這兩種態度是我們去除慢心的最佳良方。
所謂謙虛,指的是在和人相處時,不要老是想到自己的功勞。例如在電視節目《大法鼓》裏,雖然我是主講者,但是如果沒有主持人的介紹引導、製作群的精心策畫,再加上編劇選題切中觀眾的需求,這個節目質量不會這麽好,也不會有這麽多人看。還有很支持我們的觀眾,我也很感謝他們。其實我隻是這個節目的一個小小因素而已,是眾緣和合,才能把《大法鼓》製作出來,並且有不錯的成績。
當我們能夠從因緣觀的角度思考時,就會懂得謙虛,也就可以去除慢心。但並不會因此而否定了自己的努力,因為你的奉獻仍是成功的因素,隻不過是成功條件的一環,所以不代表全部都是你的功勞。但是有些人會把功勞全歸給自己,把所有人都否定掉,認為其它人都是沾他的光,那就有可能會說出:“你如果不是主持了我的節目,誰會知道有你這個人啊!你還不是因為我才出名的。”如果說出這樣的話,那就是傲慢心了。
所以,去除傲慢心很重要的就是謙虛,雖然要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貢獻,但要把自己當成配角,是眾多因緣裏的一個因素,這樣就不會那麽自我中心,而能常常想到還有其它的人,感謝其它的人、感謝其它的因緣,這樣一來,慢心就沒有了。
除了謙虛,尊敬、恭敬也是化解慢心的重要心態,也就是要敬業樂群。敬業是對所做的工作存著尊敬的心,樂群則是對參於的每個人都生起一種恭敬、感謝的心,這樣他人自然而然會主動配合你、協助你,這才能夠眾誌成城。我常講,我聖嚴這個人今天好像有點小名氣,其實這名氣不是我個人的,是信眾、弟子,還有我們的社會,共同把我烘托出來的。所以,我見了任何人都很恭敬、很感謝,不會起慢心。
但是一般人在平常時,不容易向別人低頭,總覺得那是很丟臉的事,特別是對於平輩或屬下,即使知道自己不行,要向人請教的時候,也往往不願低頭,除非會傷害到自己的利益或不得已時,才肯低頭。
在佛門中,禮佛是培養恭敬心的好方法,曾有位居士告訴我,他原本是一個慢心比較重的人,但是在一次參加法鼓山所舉辦的禪三之中,經由禮佛讓他真正學習 、體會到該怎麽謙虛、恭敬。因為在禮佛的過程中,學習 到要把眾生都當成佛一樣看待,以謙卑的心來對待每個眾生。所以,當他禮拜時,將頭、雙手、雙腳拜在地上,觀想禮敬佛時,那種感覺就好象是在禮敬眾生一樣。他覺得這帶給他很大的啟示,對於去除慢心來講,幫助很大。
如果每個人、每個家庭或團 體,乃至於整個社會、國家,都能經常保持謙虛和恭敬對方的態度,傲慢心自然就會消失了,也就不易引起爭端。
有慢心的人,內心常常感到不平,充滿痛苦和煩惱,而謙虛與恭敬這兩種態度是我們去除慢心的最佳良方。
所謂謙虛,指的是在和人相處時,不要老是想到自己的功勞。例如在電視節目《大法鼓》裏,雖然我是主講者,但是如果沒有主持人的介紹引導、製作群的精心策畫,再加上編劇選題切中觀眾的需求,這個節目質量不會這麽好,也不會有這麽多人看。還有很支持我們的觀眾,我也很感謝他們。其實我隻是這個節目的一個小小因素而已,是眾緣和合,才能把《大法鼓》製作出來,並且有不錯的成績。
當我們能夠從因緣觀的角度思考時,就會懂得謙虛,也就可以去除慢心。但並不會因此而否定了自己的努力,因為你的奉獻仍是成功的因素,隻不過是成功條件的一環,所以不代表全部都是你的功勞。但是有些人會把功勞全歸給自己,把所有人都否定掉,認為其它人都是沾他的光,那就有可能會說出:“你如果不是主持了我的節目,誰會知道有你這個人啊!你還不是因為我才出名的。”如果說出這樣的話,那就是傲慢心了。
所以,去除傲慢心很重要的就是謙虛,雖然要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貢獻,但要把自己當成配角,是眾多因緣裏的一個因素,這樣就不會那麽自我中心,而能常常想到還有其它的人,感謝其它的人、感謝其它的因緣,這樣一來,慢心就沒有了。
除了謙虛,尊敬、恭敬也是化解慢心的重要心態,也就是要敬業樂群。敬業是對所做的工作存著尊敬的心,樂群則是對參於的每個人都生起一種恭敬、感謝的心,這樣他人自然而然會主動配合你、協助你,這才能夠眾誌成城。我常講,我聖嚴這個人今天好像有點小名氣,其實這名氣不是我個人的,是信眾、弟子,還有我們的社會,共同把我烘托出來的。所以,我見了任何人都很恭敬、很感謝,不會起慢心。
但是一般人在平常時,不容易向別人低頭,總覺得那是很丟臉的事,特別是對於平輩或屬下,即使知道自己不行,要向人請教的時候,也往往不願低頭,除非會傷害到自己的利益或不得已時,才肯低頭。
在佛門中,禮佛是培養恭敬心的好方法,曾有位居士告訴我,他原本是一個慢心比較重的人,但是在一次參加法鼓山所舉辦的禪三之中,經由禮佛讓他真正學習 、體會到該怎麽謙虛、恭敬。因為在禮佛的過程中,學習 到要把眾生都當成佛一樣看待,以謙卑的心來對待每個眾生。所以,當他禮拜時,將頭、雙手、雙腳拜在地上,觀想禮敬佛時,那種感覺就好象是在禮敬眾生一樣。他覺得這帶給他很大的啟示,對於去除慢心來講,幫助很大。
如果每個人、每個家庭或團 體,乃至於整個社會、國家,都能經常保持謙虛和恭敬對方的態度,傲慢心自然就會消失了,也就不易引起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