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師道聽到孫兒鏗鏘有力的話,眼中有不舍。


    孫兒長大了。


    雛鷹要展翅翱翔了。


    種師道深吸口氣,義無反顧道:“官家,彥崇說的對,唯獨他是獨苗就不應該上戰場嗎?這是不對的,懇請官家準許。”


    趙桓皺眉道:“種公,戰場刀槍不長眼。”


    種師道正色道:“男兒上戰場,就算為國而死,也死得其所。他的身上能包裹大宋軍旗,是一身的榮耀。種家兒郎的歸途,就該在戰場,請官家準許。”


    種彥崇高聲道:“請官家準許。”


    “朕,準了!”


    趙桓胸中也是熱血激蕩。


    為什麽這片土地曾經沉淪,或者正在沉淪中卻不曾真正倒下?


    因為總有那麽些滿腔熱血,卻不計生死的人在付出。因為總有那麽些人昂著頭,直挺挺的挺直了脊梁,從未被壓垮過。


    種彥崇激動道:“我定不負官家厚望,更不會丟了我種家人的風骨。”


    趙桓說道:“朕拭目以待。”


    當即,趙桓讓種彥崇跟著嶽飛去內殿直,帶著李綱和種師道返回大殿。


    三人落座後,趙桓說道:“按目前的局勢來說,東路和西路的邊境戰事已經開戰。”


    “朕會在這幾天準備妥當一切,選擇良辰吉日誓師出征。”


    “朕離開後,政務上由李公負責,軍務由種公負責,希望你們精誠合作。”


    “朕不在東京,李公尤其要安排好太上皇的事情,務必讓他回東京。就算他要奪權,都暫時讓他奪權。”


    “朕會帶著大勝之師凱旋,堂堂正正的回到忠誠的東京城,讓太上皇知道大勢是怎麽樣的?”


    李綱皺眉道:“萬一出了紕漏呢?”


    趙桓自信道:“王宗濋執掌的殿前司,已經有了變化,朕離開前會安排好一切,這一點李公不需要擔心。”


    “臣明白!”


    李綱再度點頭。


    一旦皇帝對外取得了勝利,那將是無與倫比的威望。


    遙想太宗當年,都被打得七零八落的,都騎著驢車逃竄,當今官家能取勝,必將是民心所向。


    那就真正不一樣了。


    趙桓目光又落在種師道的身上,說道:“種公,地方上的戰事,一定要充分放權,允許他們有自主性,大方向戰略沒錯就行,切忌遙控。”


    微操這件事兒,幾乎都是坑。


    隋煬帝討伐高句麗,就喜歡微操。後世的運輸大隊長,也喜歡微操。


    無一例外都不行。


    種師道捋著頜下花白的胡須,微笑道:“請官家放心,臣布置了總體任務,就是堅守為主,隨機應變。”


    話鋒一轉,種師道鄭重道:“官家,臣還有一個請求。”


    趙桓吩咐道:“你說!”


    種師道緩緩道:“回稟官家,前線要作戰,後方的糧草、器械和甲胄等,以及兵餉等都要充足。”


    “臣請官家,親自抽檢下情況。”


    說到這裏,種師道目光落在李綱身上,正色道:“李相公,老朽絕不是針對你,更不是針對政事堂。”


    “李相公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是朝廷表率。”


    “老朽是萬分敬佩的。”


    “官家雖然提拔了李相公和楊相公,實際上還有很多是有問題的,尤其戶部尚書李梲也是主和的人。”


    “老朽相信李相公,卻不相信戶部尚書李梲,需要先小人後君子,確定戶部國帑沒問題,確認糧食沒問題。”


    李綱自信道:“種相公,這事兒你的想法是對的。”


    “但你多慮了。”


    “官家查抄李邦彥和張邦昌的家,抄沒了幾百萬兩白銀,十數萬兩金子,加上之前籌措的錢財,這些都在國庫。”


    “糧倉的糧食也一樣沒問題。”


    “就算抽查,也是沒問題的,我相信他們不敢胡來。”


    種師道搖了搖頭,緩緩道:“李相公一腔赤誠,自然不會蠅營狗苟。可是老朽帶兵打仗,見過太多的蛀蟲。”


    “前方吃緊,後方卻在緊吃,上上下下都在貪墨。”


    “隻能先小人後君子。”


    “趁著官家在,現在看一看最好,免得官家離開東京後,忽然糧倉走水,一把大火燃燒沒了糧食和器械就麻煩了。”


    趙桓讚歎種師道處事老辣。


    見識多,才會考慮到這些情況,因為主和派要搗亂,也有很多入手的地方。


    趙桓看向李綱,正色道:“李公,我們走一趟。恰好朕也的確擔心,萬一出了任何差池,你在後方也為難。”


    李綱道:“臣遵命!”


    趙桓更換了常服,帶著李剛和種師道,以及嶽飛和一百內殿直士兵,不通報直撲城外最近的船般倉去。


    大宋的太倉,稱之為在京諸倉,負責供應整個東京的糧食。


    東京人口龐大,每天消耗的糧食不可勝數,除了源源不斷的商人經商供應糧食,朝廷也有存儲的糧倉。


    大體上分為三類,即船般倉、稅倉和折中倉。


    船般倉是從各地運送到東京的漕糧,稅倉則是存儲京畿及附近州縣的租稅,折中倉存儲商賈的入中糧。


    除此外還有常平倉、義倉之類的。


    趙桓來到專門供應禁軍糧食的船板倉,不經過通報進入,負責看守倉庫的人要阻攔,一聽來的是皇帝,嚇得直接懵了。


    趙桓看了正常運轉的糧倉,不看不知道,一看徹底傻眼。


    偌大的糧倉,隻剩下兩成的糧食,其他存儲的都空蕩蕩的。


    李綱看到這一幕,臉色也是鐵青。


    隻剩下兩成的糧食,就算有每日運轉到糧倉的糧食,也就勉強供應禁軍在東京城一兩個月的消耗。


    一旦大軍開拔,這些糧食完全不夠。


    李綱主動道:“官家,這……”


    趙桓伸手阻攔,沒有多說什麽,又去了其他禁軍存儲糧食的糧倉,無一例外都缺少糧食,最多的一個糧倉隻有三成的儲量,最惡劣的是還有徹底搬空的糧倉。


    趙桓越看越起火。


    如果不是種師道提及,這些問題就足以掣肘戰事。


    趙桓心思轉動,吩咐道:“走,去戶部看一看入庫的所有金銀,清點一下。”


    李綱鄭重道:“官家,新入庫的金銀,應該是沒問題的。”


    “看了再說。”


    趙桓眼神陰沉的回答。


    一路到了專門存儲錢財的國庫,趙桓安排人抽查清點。清點完後,李綱拿到了結果,口幹舌燥的道:“官家,少了一百五十萬兩銀子。”


    他心中也慌了。


    怎麽回事?


    戶部的錢怎麽會少了這麽多,誰敢頂風作案的?


    趙桓眼中殺意沸騰。


    前方還沒有作戰,還沒有吃緊,後方就已經緊吃,這些戶部的官員真是該殺啊。


    這都是朕的錢!


    趙桓陰沉著臉,一路回到宮中。


    李綱跟在後麵張嘴想解釋,卻見種師道搖了搖頭,李綱到了嘴邊的話咽回去,忍不住歎息一聲。


    一路回宮,趙桓吩咐道:“傳旨,召政事堂宰相,以及戶部尚書李梲,其他戶部左、右侍郎,其他郎中、員外郎,以及度支、金部和倉部的郎中,全部召入宮中。”


    黃經感受到皇帝身上的殺意,冷不禁打了個寒顫。


    皇帝之前殺人都沒有如此恐怖,今天出大事兒了。


    恐怕要殺得人頭滾滾。


    黃經不敢耽擱,連忙安排人去通知。


    趙桓靜靜坐著,李綱和種師道都沒說話,大殿中氣氛凝重,仿佛寒冬刮骨般冷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