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看著行禮的種師道,眼神讚歎。


    種師道不愧是老將,一戰打贏了河西路的戰事,從此太原府和真定府都擊敗金人。


    短時間內,大宋的外部危機稍微緩解。


    趙桓知道金太宗完顏吳乞買不會善罷甘休,金人絕不會屈服。下一次,或許是吳乞買禦駕親征,亦或者吳乞買聯合西夏來進攻。


    隻不過,趙桓有了短暫的時間梳理內部,一旦大宋的力量凝聚,就不再擔心外部侵襲。


    到時候神機營更強,軍隊更強,再給金人和西夏人一點震撼。


    趙桓伸手攙扶著種師道的手臂,笑道:“種公一路奔波,辛苦了,身體怎麽樣?”


    種師道神色激動,回答道:“回稟官家,老臣無礙,還能撐得住。”


    “唯獨這一戰,臣險些就抓住了完顏宗翰和耶律懷義。”


    “在最後關頭,沒想到完顏婁室以一己之力,拖住了我們追擊,導致完顏宗翰跑了。”


    趙桓笑道:“能俘虜完顏婁室,俘虜兩萬多金人,已經是大功一件。你說俘虜了投降的張孝純,此人在哪裏?”


    種師道回答道:“就在軍中。”


    趙桓眼中掠過森冷殺意。


    張孝純的官職是知太原府,就是地方上的知府,身為一地的父母官,竟然投降金人,甘當漢奸,令人憤怒。


    趙桓吩咐道:“把人帶過來,朕看一看。”


    種師道吩咐了下去。


    沒過多久,士兵押解著張孝純過來。


    張孝純四十出頭,個子不算高,五短身材,身材肥胖,長得肥頭大耳,麵目更是可憎。


    擱在漢唐,對朝臣官員的相貌有要求,張孝純這種麵目可憎的人,連出仕做官的機會都沒有。


    也就是大宋,甭管你什麽出身,什麽相貌,都可以做官。就算沒有職務空缺,也可以做官,反正是能領俸祿。


    看似籠絡了天下讀書人,實際上在大宋朝廷中,冗官太多了,簡直是三教九流都囊括在裏麵,良莠不齊。


    這樣做的安排,唯獨有一個好處。


    沒人造反!


    在大宋,隻要是個讀書人,都有機會做官。甭管你肚子裏麵是豆腐渣,還是錦繡文章,都有機會做官的前提下,誰還願意去造反呢?


    張孝純卻覺得自己有機會活下來。


    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道:“官家,臣知錯了,願意改過自新,將功贖罪,請官家給臣一個機會。”


    趙桓嘲諷道:“就你這樣背叛國家,背叛自己種族的人,還想將功贖罪?”


    “臣想將功贖罪。”


    張孝純紅了眼,哽咽道:“臣上有八十歲的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兒女。一旦臣有個三長兩短,家人就沒了,請官家網開一麵。”


    趙桓越聽越怒。


    你一個漢奸,有什麽臉麵說家人。


    他手中的鞭子掄起,狠狠抽了下去。


    啪!


    一鞭子抽在張孝純的半邊臉上。


    張孝純慘叫一聲,胖嘟嘟的臉上留下一條火辣辣的鞭痕,人直接倒在地上。


    趙桓繼續道:“你都投敵了,哪裏還有什麽父母?”


    “你身為一地的父母官,沒能治理好地方,上辜負朕的信任,下辜負百姓的期望。”


    “你於國於家無益,造成蒼生罹難,有什麽麵目苟活於世?”


    “你有什麽麵目懇求戴罪立功,懇求苟活呢?”


    刷!


    張孝純臉色大變,整個人都懵了。


    皇帝太狠了,不像祖宗!


    不給他活路。


    張孝純深吸口氣道:“官家,我聖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謀反的大罪,都不應該誅殺。官家誅殺臣,恐怕會遭到天下人非議。”


    趙桓心中冷笑。


    這是大宋官員恣意的原因。


    一個個士大夫,打著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幌子,意圖規勸皇帝。


    實際上,趙大和趙二這兩個祖宗,都是心狠手辣的人,沒少殺文官。


    無非是文官權勢越來越大,不斷給皇帝加上緊箍咒,才導致了這樣畸形的所謂的士大夫共治天下。


    趙桓淡淡道:“朕要殺你,誰敢非議?”


    “要非議的人,朕送他去抗金。反倒是你,好好享受最後的日子吧。”


    “朕此番,一定會讓你最悲慘的死去,讓世人為此警醒,讓天下人知道,叛國之罪的下場。”


    嘶!


    張孝純倒吸了口涼氣,心中愈發驚慌。


    再無之前的從容。


    之前張孝純淪為種師道的俘虜,沒有半點懼怕,還敢指著種師道的鼻子罵,因為種師道是武人,他是文官。


    文官罵武人,天經地義。


    文官踩武人的腦袋,更是理所應當的。


    現在,張孝純驚恐了,徹底怕了,心中想著該如何脫身的事情?


    可他思來想去卻覺得難了,因為皇帝要獨斷了。


    張孝純不想死,急切道:“官家,臣是有用的。臣熟知太原府的情況,更了解金人的情況……”


    趙桓一鞭子抽下去。


    啪!


    鞭子又抽在張孝純的嘴上,打得張孝純滿嘴是血,不給張孝純說話的機會。


    趙桓吩咐道:“拖下去,讓他慢慢的等死。”


    士兵帶著張孝純下去,趙桓和種師道又談了西路軍的戰事,進一步肯定了種師道的功勞。


    種師道反而愈發謙虛。


    兩人交談後,大軍匯合在一起,一路往東京城去。


    趙桓即將抵達東京城的消息,已經傳開了,越是靠近東京城,周邊無數的百姓都來圍觀,沿途官道兩側都是百姓。


    越是靠近,圍觀的百姓越多,更有了百姓高呼官家萬歲,大宋萬勝的喊聲。


    人心,因此沸騰。


    大宋許多人的骨氣,在這樣悄無聲息中凝聚,因為皇帝真能打贏,真的不懼金人突襲。


    東京城,城門口。


    李綱帶著政事堂的宰相,以及樞密院和各部尚書的官員,朝中文武大臣,包括留在後方的太子,一起來迎接趙桓。


    趙諶站在最前方。


    李綱身為政事堂宰相之首,稍微往後半步,其次是列隊的文官武將。


    趙諶一雙眸子中,閃爍著對趙桓的崇拜和敬仰,問道:“李相公,父皇什麽時候回來啊?”


    李綱望著遠方,剛準備說話,忽然看到遠處出現的人影,臉上笑容綻放,開口道:“太子,官家回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靖康年:朕為大宋續命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