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ont color="3">三、在家居士如何學佛</font></b>
<b><font color="#009900">佛學與學佛</font></b>
很多人都以為佛學很不容易懂,因為專門性的名詞太多、經典太多、論書太多、教理思 想的派別也太多,初進佛門的人,頗有望洋興歎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難。即使是專門以研究佛學的學者而言,也很難找到幾位精通全部佛學而了無疑問的人來。因此,佛學兩字,對於一般人來講,的確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其實,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宣講的佛法,是將他親自體證到的如何成佛的方法,告訴了我們。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來修學,他沒有希望他的教義, 被視為一派哲學的體係,當然不會希望學者們把他所證得的佛法,看作一門學術,放到研究室和圖書館裏去,讓人家用科學方法去研究它。所以,從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論,隻有學佛,沒有佛學。學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唯有學佛,始有轉凡成聖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學,是研究的一門人文科學,它能告訴我們佛教在形態和地域上的演變,以及在思想上的發展,也就是將佛教的教團 史和教理史,作各種角度的分析和考察,而視之為佛教的考古學、社會學、文學和哲學,它並不負有勸人信仰和實踐的責任。一般人所說佛教的難懂,應該是指的佛學,而不是學佛。因為,釋迦牟尼佛當時向弟子們宣說的佛法,如果是難懂的話,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階層去,即使現在,我們從比較原始的佛經中,仍可體味到,釋迦佛陀的教義,相當樸實,與一般人的生活行為有密切關係。所以,我敢向諸位肯定地說,學佛很容易懂,大家以為難懂的,是指佛學。凡一樁事物,曆史久了,在它上麵堆積的東西,必然越來越多,清理這些堆積物,便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假如要想從這些堆積物裏,找出最簡單、最根本、最平實的方法,來讓大家實行,便是學佛的工作,可是,要做這番找的工夫,也非普通的人能夠辦到。這就是我們身為法師者的責任,法師們應從難懂的佛學之中,找出易懂的學佛的方法,來告訴廣大的群眾及佛教徒。 因此,我們要弄清,佛學雖難,學佛卻易。佛學的研究,雖非釋迦佛陀設教的目的,站在文學的立場,對佛教作學術性的研究,仍是值得鼓勵的。不過,對於廣大的信眾而言,佛經不是讓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著去實踐的,實踐佛的教義,便稱為學佛。
<b><font color="#009900">學習 成佛的方法</font></b>
佛教,當然不是唯物論的宗教,卻是無神論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論的宗教,雖然也有各種對於道德生活的教訓,那是為了求得神的眷顧和救濟,信徒們才去遵守那些所謂神的啟示,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所信的經典中記載的神,是宇宙間唯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的,人們除了接受神的啟示,沒有別途可以選擇。所以,他們是為信仰神有權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訓,他們無權因為遵守道德生活而求達到與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無權向神要求,非把他們救濟到天國去不可。這在佛教,頗不相同,佛教以為,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是由我們生活在這環境中的每一個人的業力感得的,也就是說:我們在過去的無數生死之中,造作了相同相類的行為,結果,便形成一個讓我們共同來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環境。所以,佛教不承認宇宙間有任何絕對權威的神。佛教,同樣強調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釋迦佛陀所說的法──成佛的方法,絕對正確,絕對真實。可是在你信仰之後,便該照著佛陀所示的方法,來實行於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佛教徒雖將佛陀視為崇拜的對象,與他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的,寧可說是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來做,漸漸地,便能達到解脫一切身心苦惱的目的。佛陀,是從一切的身心苦惱中得到了解脫的人,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偉大人格,但是,佛陀的偉大,雖充滿於時間與空間,卻不占固定的時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釋迦佛陀在世的時代,隨緣開示,應機教化,所說的佛法很多,歸納起來,不出戒、定、慧三個項目的範圍,我們學佛,其實就是學這三項。世間可學的東西很多,那些都是苦樂相對的、有限的、得失交 替的,變動無常的,所以佛教稱其為有漏之學。戒、定、慧名為三無漏學,學這三項東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漏失,繼續學到佛的程度為止。戒、定、慧雖分三個項目,事實上有連鎖的關係,如同一物的三個支點,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須先有禪定的工夫,如希望得到禪定工夫,須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淨,越可助成高深的禪定,在深定之中,便能產生超人的智慧;回轉頭來,再以智慧的判斷和選擇,來指導持戒的宗教生活,來監別禪定工夫的深淺和邪正。
<b><font color="#009900">戒</font></b>
<font color="#333399">戒的定義是:
</font>有所不為,有所不得不為,它含有訓誡、規勸、警告、指導等意思。通常的人,僅以為佛教的戒是消極地防止犯罪,事實上,那隻是就有所不為的一點而言。這點固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場,有所不得不為的積極態度,更為重要。損人利己和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佛教徒不可有,此為消極的要求;自利利人乃至損己利人的行為,佛教徒不可沒有,此為積極的要求。一個初信佛教的人,當做到第一點要求,信佛學佛較久的人,必須從第一點進展到第二點,第一點是止惡,第二點是行善;止惡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的基礎,而不推展利他事業的話,便無從達到成佛的目的。因為,戒的內容,是從「貪」、「嗔」、「疑」的凡夫行為,淨化複轉變為「喜舍」、「慈悲」、「智慧」的聖者行為。佛教的戒,雖因出家與在家的分別,而有繁簡不同的要求,對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的五條,稱為五戒。此與其他宗教一樣,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從開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時,便也接受了作為佛教徒行為標準的五戒。因為 這五戒是「貪」、「嗔」、「疑」三種心理行為,藉身體四肢及口舌行為所作的具體表現,故其雖為在家戒,實際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準。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沒有完美的人格作基礎,便無從成佛,因此,佛教的五戒,也是人類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font color="#333399">(一)不殺生:
</font>佛教的戒殺生,雖與素食主義有關連,卻並不等於素食主義。佛教鼓勵少吃動物的肉乃至不吃動物的肉,是基於戒殺的要求。如果不是我親手殺的,不是特別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人殺的,不是他人為了我想吃肉而殺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殺,固然是為了對一切有生命的,施予愛護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殺人。假如你不預備將來殺人,希望將來不犯殺人罪,這條殺戒是應當受持的。
<font color="#333399">(二)不偷盜:</font>
除了以正當的謀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潤報酬之外,不貪取不義之財,乃是不偷盜的定義。為了警策我們,勿要從貪圖小便宜,在金錢方麵與他人糾纏不清,而演成吞沒公款、收受賄賂、侵占他人財物等的罪行,這條戒是應該受持的。
<font color="#333399">(三)不邪婬:</font>
除了正式夫婦之間,正常的性關係之外,不亂倫、不破壞他人的家庭、不沾汙他人的妻女、不妨害社會的風化。總之,把男女的性關係,視為夫婦之間的責任和義務,乃是不邪婬的定義。為了維護家庭的和樂、子女的幸福、社會的安寧、自身的健康,這條戒是必須受持的。
<font color="#333399">(四)不妄語:
</font>此可分為大小兩類,通常的說謊、戲笑,是小妄語。為了名聞利養,自己不是聖者而妄稱是聖者,是大妄語,在家居士冒充聖者的不是沒有,可能性卻很少的。因此,諸位居士也能受持這條戒了。況且,為警惕我們不要變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賴的人和口不擇言的人,也應該受持這條戒的。
<font color="#333399">(五)不飲酒:</font>
酒的本身並沒有罪惡,飲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壞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來作為人和神之間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飲酒能使人的心智渾濁,過量則能使人趣於狂亂如獸或愚疑如泥的狀態。佛教是個強調求智慧的宗教,酒性與智慧的原則背道而馳,所以主張禁酒。事實上,也唯有不飲酒的人,能夠經常保持頭腦的清明。在今日的社會中,多一分清明的頭腦,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駕駛交 通工具之前不可飲酒,在有重要的會議之前不可飲酒,在重大的決策待考慮之前不可飲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呢?與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對照起來,貪、嗔、疑被稱為三毒,由於這三種毒物為害,不易行善,縱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會達到純潔的程度,三毒好像是三個大漏洞,能把善行的功德漏掉,為了補好這個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是修學三無漏學。最初著手修學之處,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將三毒的毒焰壓住,然後再用禪定和智慧的水,來把三毒之火徹底熄滅。五戒是戒除五項惡行,五項惡行與三毒的相互關係,即是身、口、意的相互關係,可用一張圖表來說明:由貪、嗔、疑的三種心理行為,表現為身及口的動作,便成為五種惡行。五戒的功能,是從外表的身及口的動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動,得不到向外表現的機會,同時用禪定的工夫使它平靜,又用智慧加以觀察、分析,漸漸地使之轉變為喜舍、慈悲、智慧的活 力。這便是戒的定義:從「有所不為」而做到「有所不得不為」的地步了。其前後的關係,也可用圖表加以說明:
<b><font color="#009900">定</font></b>
貪、嗔、疑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動,而表現於身及口的動作,再藉身及口的動作,發泄於人、事、物等的對象。戒的功能,是約束身及口的動作,定的功能,是將向外散漫的種種心理活動,拉回到內心,並且使之安靜而至於物我合一,乃至物我雙亡的心理狀態。但是,定的功夫,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修學,可分為九個要點和兩重層次來加以說明。
<b><font color="#009900">第一重層次-在平常生活中用功</font></b>
<font color="#333399">(1) 堅固的信念:
</font>無論做任何事,無信則不立,當在對自己的立場和能力了解之後,也會明白何者能做與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動妄念,能做的事,應該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時要考慮到那件事的本身,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當聽聽他人的忠告。如果對那件事的了解已夠深切,那麽,對於那件事的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後,便可衝破一切難關,百折不撓地來進行你的事業了。誠之所至,金石為開,堅固的信念,可產生無比的力量。
<font color="#333399">(2) 冷靜的思考:
</font>凡在從事一項工作或任務之前,應當多作準備,孟子所說:「豫則立,不豫則廢」,通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開始得順利,必須多作事先的準備。在準備階段,就應該考慮到實行的步驟,和可能發生的情況。到了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則要隨時審察、檢點缺陷、糾正錯誤。好的情況要設法使之更好,壞的情況要設法使之改善。這種判別力和決斷力, 均係來自冷靜的思考。
<font color="#333399">(3) 安詳的言行:
</font>一個人如果希望被人視為有品德的、可讓人尊敬和信賴的人,他就必須謹慎他的言論和行動,一個輕言狂語和輕舉妄動的人,他是得不到好評的,當然也不可能促成偉大的事業、博取崇高的社會地位。
<font color="#333399">(4) 專注的精神:
</font>不論做任何事,如果精神不專注,縱然做成了,也不會是傑出的。中國有一句諺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意思是說:工作和職業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如果你能在你從事的那一分工作或職業上,全心全力,將整個的身心投注進去,便可能使你成為你這一門行業中的最傑出者。
<b><font color="#009900">第二重層次──坐禪的原則和要訣</font></b>
<font color="#333399">(1)堅信修行的方法:</font>
在你實際進行坐禪之前,對於你所學到的方法,一定要有絕對的信心。你要相信佛陀不會騙我們上當,也要相信指導你坐禪的老師,是從親身的經驗中過來的識途老馬,你是一匹小馬,跟著老馬走,絕對不會有問題。當然,誰是值得被你信賴的老師,是重要的,如果你對他的信心不夠,對他指導你的方法,半信半疑,你就不要跟他學,否則那將對你有害無益。
<font color="#333399">(2)思考修行的情形:
</font>修行禪定,不能沒有檢點和考察的工夫。要留心每次坐禪時,發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現象,有的使你覺得輕暖舒暢,有的使你疼痛難受,有的使你歡喜,有的使你恐懼,這些很可能發生在一個初學坐禪者身上的情況,如果你自己能夠明白其原因,是最好,否則,你當隨時請教你的老師,他會幫助你,使你安下心來繼續修行的。
<font color="#333399">(3)調身:
</font>定的工夫的表現,是在身、口、意的三方麵,也可以稱為身定、口定、心定。要達到這三定的目的,便得從調理它們著手。調身,是使身體完成一種適合於坐禪要求的正確姿勢。
<font color="#333399">(4)調息:
</font>坐禪時的呼吸,要細、要長、要均勻。
<font color="#333399">(5)調心:
</font>把向外衝擊、浮動和散亂的心念,收攝起來,最初的方法,是以念頭看住念頭,最後做到被看的念頭不起了,能看的念頭也不見了,清清楚楚有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內心卻是寂寂靜靜地不波不動,好像鏡子的鏡麵雖映現出鏡外的各種或動或靜的景物,鏡麵的本身是靜寂不動的。但是,這樣的工夫,說來容易,得來卻頗不容易。一般的人,從第二層次的坐禪工夫,可以得到第一層次的四點功力。不從第二層次中下工夫,第一層次的功力,便強不起來。我雖把它們分作兩個層次來說明,其實是一體的兩麵。同時,我也常向跟我學禪的人強調,靜坐有三樣好處:(1) 能使身心健康,(2) 能使頭腦清明,(3) 能使人開悟。入定與開悟,當然不是容易的事,至少它能強健你的體魄,堅實你的心力,助成你所努力的事業。現在將我為美國佛教會周日坐禪會所擬的「坐禪須知」,抄錄如下,以供有心學習 靜坐的讀者參考。
<b><font color="#009900">坐禪須知</font></b>
<font color="#333399">(一)、坐禪的準備:</font>
<font color="#ff6633">(1) 坐墊:</font>四方形寬大鬆軟及圓形高約四寸的坐墊各一個。
<font color="#ff6633">(2) 場所:</font>整潔、寂靜、肅穆神聖的室內。 <font color="#ff6633">
</font><font color="#ff6633">(3) 時間:</font>精神飽滿之每晨,起床 漱洗之後最佳。每日定時進行,每次二十分乃至四五十分鍾。在飽食、暴飲、性行為、激烈運動之後,以及疲倦欲睡、正午中夜之時,不宜坐禪。
<font color="#ff6633">(4) 飲食:</font>每餐以八分飽為佳,食後暫作三十分鍾休憩,開始坐禪。
<font color="#333399">(二)、坐禪的方法:
</font><font color="#ff6633">(1)調身法</font>
<font color="#990099">1.坐法:
</font>a 結跏趺坐 (1)吉祥坐──右足架於左腿上再以左足架於右腿上。(2)金剛坐──左足架於右腿上再以右足架於左腿上。
b 半跏趺坐──右足置於左腿下,左足架於右腿上。
c 交 足坐──左右二足隨意交 叉平放。
d 椅子坐──整正坐於椅上,兩足自然垂直。
e 日本坐──兩膝長跪、兩足向後伸直足尖相疊,腰幹伸直,坐於兩足跟上。
<font color="#990099">2.手式:</font>二掌向上左掌置於右掌上,二拇指輕輕相接,中間成圓形。
<font color="#990099">3.身姿:</font>左右搖動數次,以確定坐姿的平穩,背脊骨伸直顎向內收。
<font color="#990099">4.視線:</font>a 閉目──精神飽滿時。 b 注視正前方一公尺處或壁之一點──略感昏沉時。 c 閉目及注視交 替使用。 <font color="#ff6633">
</font><font color="#ff6633">(2)調息法</font>
坐下後作數次深呼吸,最後一次吸入丹田(下腹部),便恢複平常呼吸。 <font color="#ff6633">
</font><font color="#ff6633">(3)調心法 </font>
數息觀,調息後即由一至十,反覆地默數呼吸。a 出息觀;b 入息觀
<b><font color="#009900">慧</font></b>
慧是包括知識範圍的「認識心」和「檢擇力」,知識不能涵蓋慧的內容,從知識可以升 華到慧的領域,佛教不是知識的宗教,卻是使知識升華為智慧的宗教,那是因為除了肯定世間的知識之外,更著重在超知識的「悟」的經驗下而獲得智慧,智慧便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識的「認識心」和「檢擇力」。不過,慧的獲得雖在於悟,慧的尋求,仍不能離開知識,它有 「聞」、「思」、「修」的三個連環性的步驟:
<font color="#333399">(一)聞慧──虛心學習 :</font>
佛教徒修行成佛的方法,稱為學佛,在煩惱沒有斷盡以前的人,稱為住於「學地」的「學人」,並且每天應該記誦四句話:「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 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成佛的願望,你當斷盡一切的煩惱,救度無數的眾生;如何斷煩惱?怎樣度眾生?那就非得學習 種種方法不可了。因此,對於佛教徒而言,有一天不成佛,就得有一天學習 ,假如最初你是一個沒有學習 興趣的人,當你對佛教產生信心之後,你便不會不學了。聞慧的學習 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聽人開示佛法,講解經論,是用耳朵;自己閱讀佛教的經論,看佛教道場的莊嚴神聖和僧尼的威儀齊整,是用眼睛。凡此種種,隻要能夠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幹乃至少許益處的,均稱為聞慧。進一層,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學佛法有了相當工夫的人,他們可以從與自然界各種現象的接觸之中,學習 到佛法,也能從人與人的平常應對接談之間,學習 到佛法,尤其在中國禪宗的記載,這種例子特別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經之中,世間的一切事物、一切現象,才是真實的佛法。不過,人們最初理解佛法,需要通過佛經的說明而已。
<font color="#333399">(二)思慧──縝密研究:
</font>對於已經聽到和看到的東西,應該下一番研究的工夫,來消化它們,將你從各方麵學得的東西,當作沒有經過處理的原料,然後,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類研判,把你覺得適合你程度及當前用得到的,接受下來。被你懷疑的東西,你尚無法理解的東西,或者覺得無關緊要的東西,便把它們擱置一邊,作為參考,當你的程度高升到某一階段之時,現在以為沒有用,不合理的東西,也正是那個階段覺得最有用、最合理的東西。因此,佛教徒的學習 態度是精密而且客觀的。
<font color="#333399">(三)修慧──實際體驗:
</font>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出來。慧的表現,是全部身心的實際體驗,它與知識的最大不同者,知識可以販買,可以現買、現賣,一般的知識分子,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慧則不同,慧是身心內在的體驗,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可以傳授如何獲得慧的方法,慧的本身乃是無法傳授的。又所謂「大智若愚」,正因為慧不是知識,無從說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於辯論的 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的人。如果要認識「慧」是什麽形態,也許可以從考察一個有道之士的實際生活中,得到若幹印象。修慧,修什麽呢?修習 如何獲得慧的方法。關於這一點,我己告訴了諸位:從聞、思所得的慧,指導我們持「戒」和習 「定」,便是修慧的具體內容,再由持戒和習 定,產生更強的慧力,如此循環不已,最後,便是最高、至尊、無上人格的完成──佛陀。
一九七六年五月九日講於美國佛教會佛誕法會
<b><font color="#009900">佛學與學佛</font></b>
很多人都以為佛學很不容易懂,因為專門性的名詞太多、經典太多、論書太多、教理思 想的派別也太多,初進佛門的人,頗有望洋興歎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難。即使是專門以研究佛學的學者而言,也很難找到幾位精通全部佛學而了無疑問的人來。因此,佛學兩字,對於一般人來講,的確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其實,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宣講的佛法,是將他親自體證到的如何成佛的方法,告訴了我們。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來修學,他沒有希望他的教義, 被視為一派哲學的體係,當然不會希望學者們把他所證得的佛法,看作一門學術,放到研究室和圖書館裏去,讓人家用科學方法去研究它。所以,從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論,隻有學佛,沒有佛學。學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唯有學佛,始有轉凡成聖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學,是研究的一門人文科學,它能告訴我們佛教在形態和地域上的演變,以及在思想上的發展,也就是將佛教的教團 史和教理史,作各種角度的分析和考察,而視之為佛教的考古學、社會學、文學和哲學,它並不負有勸人信仰和實踐的責任。一般人所說佛教的難懂,應該是指的佛學,而不是學佛。因為,釋迦牟尼佛當時向弟子們宣說的佛法,如果是難懂的話,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階層去,即使現在,我們從比較原始的佛經中,仍可體味到,釋迦佛陀的教義,相當樸實,與一般人的生活行為有密切關係。所以,我敢向諸位肯定地說,學佛很容易懂,大家以為難懂的,是指佛學。凡一樁事物,曆史久了,在它上麵堆積的東西,必然越來越多,清理這些堆積物,便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假如要想從這些堆積物裏,找出最簡單、最根本、最平實的方法,來讓大家實行,便是學佛的工作,可是,要做這番找的工夫,也非普通的人能夠辦到。這就是我們身為法師者的責任,法師們應從難懂的佛學之中,找出易懂的學佛的方法,來告訴廣大的群眾及佛教徒。 因此,我們要弄清,佛學雖難,學佛卻易。佛學的研究,雖非釋迦佛陀設教的目的,站在文學的立場,對佛教作學術性的研究,仍是值得鼓勵的。不過,對於廣大的信眾而言,佛經不是讓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著去實踐的,實踐佛的教義,便稱為學佛。
<b><font color="#009900">學習 成佛的方法</font></b>
佛教,當然不是唯物論的宗教,卻是無神論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論的宗教,雖然也有各種對於道德生活的教訓,那是為了求得神的眷顧和救濟,信徒們才去遵守那些所謂神的啟示,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所信的經典中記載的神,是宇宙間唯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的,人們除了接受神的啟示,沒有別途可以選擇。所以,他們是為信仰神有權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訓,他們無權因為遵守道德生活而求達到與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無權向神要求,非把他們救濟到天國去不可。這在佛教,頗不相同,佛教以為,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是由我們生活在這環境中的每一個人的業力感得的,也就是說:我們在過去的無數生死之中,造作了相同相類的行為,結果,便形成一個讓我們共同來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環境。所以,佛教不承認宇宙間有任何絕對權威的神。佛教,同樣強調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釋迦佛陀所說的法──成佛的方法,絕對正確,絕對真實。可是在你信仰之後,便該照著佛陀所示的方法,來實行於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佛教徒雖將佛陀視為崇拜的對象,與他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的,寧可說是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來做,漸漸地,便能達到解脫一切身心苦惱的目的。佛陀,是從一切的身心苦惱中得到了解脫的人,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偉大人格,但是,佛陀的偉大,雖充滿於時間與空間,卻不占固定的時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釋迦佛陀在世的時代,隨緣開示,應機教化,所說的佛法很多,歸納起來,不出戒、定、慧三個項目的範圍,我們學佛,其實就是學這三項。世間可學的東西很多,那些都是苦樂相對的、有限的、得失交 替的,變動無常的,所以佛教稱其為有漏之學。戒、定、慧名為三無漏學,學這三項東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漏失,繼續學到佛的程度為止。戒、定、慧雖分三個項目,事實上有連鎖的關係,如同一物的三個支點,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須先有禪定的工夫,如希望得到禪定工夫,須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淨,越可助成高深的禪定,在深定之中,便能產生超人的智慧;回轉頭來,再以智慧的判斷和選擇,來指導持戒的宗教生活,來監別禪定工夫的深淺和邪正。
<b><font color="#009900">戒</font></b>
<font color="#333399">戒的定義是:
</font>有所不為,有所不得不為,它含有訓誡、規勸、警告、指導等意思。通常的人,僅以為佛教的戒是消極地防止犯罪,事實上,那隻是就有所不為的一點而言。這點固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場,有所不得不為的積極態度,更為重要。損人利己和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佛教徒不可有,此為消極的要求;自利利人乃至損己利人的行為,佛教徒不可沒有,此為積極的要求。一個初信佛教的人,當做到第一點要求,信佛學佛較久的人,必須從第一點進展到第二點,第一點是止惡,第二點是行善;止惡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的基礎,而不推展利他事業的話,便無從達到成佛的目的。因為,戒的內容,是從「貪」、「嗔」、「疑」的凡夫行為,淨化複轉變為「喜舍」、「慈悲」、「智慧」的聖者行為。佛教的戒,雖因出家與在家的分別,而有繁簡不同的要求,對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的五條,稱為五戒。此與其他宗教一樣,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從開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時,便也接受了作為佛教徒行為標準的五戒。因為 這五戒是「貪」、「嗔」、「疑」三種心理行為,藉身體四肢及口舌行為所作的具體表現,故其雖為在家戒,實際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準。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沒有完美的人格作基礎,便無從成佛,因此,佛教的五戒,也是人類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font color="#333399">(一)不殺生:
</font>佛教的戒殺生,雖與素食主義有關連,卻並不等於素食主義。佛教鼓勵少吃動物的肉乃至不吃動物的肉,是基於戒殺的要求。如果不是我親手殺的,不是特別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人殺的,不是他人為了我想吃肉而殺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殺,固然是為了對一切有生命的,施予愛護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殺人。假如你不預備將來殺人,希望將來不犯殺人罪,這條殺戒是應當受持的。
<font color="#333399">(二)不偷盜:</font>
除了以正當的謀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潤報酬之外,不貪取不義之財,乃是不偷盜的定義。為了警策我們,勿要從貪圖小便宜,在金錢方麵與他人糾纏不清,而演成吞沒公款、收受賄賂、侵占他人財物等的罪行,這條戒是應該受持的。
<font color="#333399">(三)不邪婬:</font>
除了正式夫婦之間,正常的性關係之外,不亂倫、不破壞他人的家庭、不沾汙他人的妻女、不妨害社會的風化。總之,把男女的性關係,視為夫婦之間的責任和義務,乃是不邪婬的定義。為了維護家庭的和樂、子女的幸福、社會的安寧、自身的健康,這條戒是必須受持的。
<font color="#333399">(四)不妄語:
</font>此可分為大小兩類,通常的說謊、戲笑,是小妄語。為了名聞利養,自己不是聖者而妄稱是聖者,是大妄語,在家居士冒充聖者的不是沒有,可能性卻很少的。因此,諸位居士也能受持這條戒了。況且,為警惕我們不要變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賴的人和口不擇言的人,也應該受持這條戒的。
<font color="#333399">(五)不飲酒:</font>
酒的本身並沒有罪惡,飲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壞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來作為人和神之間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飲酒能使人的心智渾濁,過量則能使人趣於狂亂如獸或愚疑如泥的狀態。佛教是個強調求智慧的宗教,酒性與智慧的原則背道而馳,所以主張禁酒。事實上,也唯有不飲酒的人,能夠經常保持頭腦的清明。在今日的社會中,多一分清明的頭腦,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駕駛交 通工具之前不可飲酒,在有重要的會議之前不可飲酒,在重大的決策待考慮之前不可飲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呢?與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對照起來,貪、嗔、疑被稱為三毒,由於這三種毒物為害,不易行善,縱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會達到純潔的程度,三毒好像是三個大漏洞,能把善行的功德漏掉,為了補好這個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是修學三無漏學。最初著手修學之處,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將三毒的毒焰壓住,然後再用禪定和智慧的水,來把三毒之火徹底熄滅。五戒是戒除五項惡行,五項惡行與三毒的相互關係,即是身、口、意的相互關係,可用一張圖表來說明:由貪、嗔、疑的三種心理行為,表現為身及口的動作,便成為五種惡行。五戒的功能,是從外表的身及口的動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動,得不到向外表現的機會,同時用禪定的工夫使它平靜,又用智慧加以觀察、分析,漸漸地使之轉變為喜舍、慈悲、智慧的活 力。這便是戒的定義:從「有所不為」而做到「有所不得不為」的地步了。其前後的關係,也可用圖表加以說明:
<b><font color="#009900">定</font></b>
貪、嗔、疑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動,而表現於身及口的動作,再藉身及口的動作,發泄於人、事、物等的對象。戒的功能,是約束身及口的動作,定的功能,是將向外散漫的種種心理活動,拉回到內心,並且使之安靜而至於物我合一,乃至物我雙亡的心理狀態。但是,定的功夫,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修學,可分為九個要點和兩重層次來加以說明。
<b><font color="#009900">第一重層次-在平常生活中用功</font></b>
<font color="#333399">(1) 堅固的信念:
</font>無論做任何事,無信則不立,當在對自己的立場和能力了解之後,也會明白何者能做與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動妄念,能做的事,應該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時要考慮到那件事的本身,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當聽聽他人的忠告。如果對那件事的了解已夠深切,那麽,對於那件事的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後,便可衝破一切難關,百折不撓地來進行你的事業了。誠之所至,金石為開,堅固的信念,可產生無比的力量。
<font color="#333399">(2) 冷靜的思考:
</font>凡在從事一項工作或任務之前,應當多作準備,孟子所說:「豫則立,不豫則廢」,通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開始得順利,必須多作事先的準備。在準備階段,就應該考慮到實行的步驟,和可能發生的情況。到了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則要隨時審察、檢點缺陷、糾正錯誤。好的情況要設法使之更好,壞的情況要設法使之改善。這種判別力和決斷力, 均係來自冷靜的思考。
<font color="#333399">(3) 安詳的言行:
</font>一個人如果希望被人視為有品德的、可讓人尊敬和信賴的人,他就必須謹慎他的言論和行動,一個輕言狂語和輕舉妄動的人,他是得不到好評的,當然也不可能促成偉大的事業、博取崇高的社會地位。
<font color="#333399">(4) 專注的精神:
</font>不論做任何事,如果精神不專注,縱然做成了,也不會是傑出的。中國有一句諺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意思是說:工作和職業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如果你能在你從事的那一分工作或職業上,全心全力,將整個的身心投注進去,便可能使你成為你這一門行業中的最傑出者。
<b><font color="#009900">第二重層次──坐禪的原則和要訣</font></b>
<font color="#333399">(1)堅信修行的方法:</font>
在你實際進行坐禪之前,對於你所學到的方法,一定要有絕對的信心。你要相信佛陀不會騙我們上當,也要相信指導你坐禪的老師,是從親身的經驗中過來的識途老馬,你是一匹小馬,跟著老馬走,絕對不會有問題。當然,誰是值得被你信賴的老師,是重要的,如果你對他的信心不夠,對他指導你的方法,半信半疑,你就不要跟他學,否則那將對你有害無益。
<font color="#333399">(2)思考修行的情形:
</font>修行禪定,不能沒有檢點和考察的工夫。要留心每次坐禪時,發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現象,有的使你覺得輕暖舒暢,有的使你疼痛難受,有的使你歡喜,有的使你恐懼,這些很可能發生在一個初學坐禪者身上的情況,如果你自己能夠明白其原因,是最好,否則,你當隨時請教你的老師,他會幫助你,使你安下心來繼續修行的。
<font color="#333399">(3)調身:
</font>定的工夫的表現,是在身、口、意的三方麵,也可以稱為身定、口定、心定。要達到這三定的目的,便得從調理它們著手。調身,是使身體完成一種適合於坐禪要求的正確姿勢。
<font color="#333399">(4)調息:
</font>坐禪時的呼吸,要細、要長、要均勻。
<font color="#333399">(5)調心:
</font>把向外衝擊、浮動和散亂的心念,收攝起來,最初的方法,是以念頭看住念頭,最後做到被看的念頭不起了,能看的念頭也不見了,清清楚楚有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內心卻是寂寂靜靜地不波不動,好像鏡子的鏡麵雖映現出鏡外的各種或動或靜的景物,鏡麵的本身是靜寂不動的。但是,這樣的工夫,說來容易,得來卻頗不容易。一般的人,從第二層次的坐禪工夫,可以得到第一層次的四點功力。不從第二層次中下工夫,第一層次的功力,便強不起來。我雖把它們分作兩個層次來說明,其實是一體的兩麵。同時,我也常向跟我學禪的人強調,靜坐有三樣好處:(1) 能使身心健康,(2) 能使頭腦清明,(3) 能使人開悟。入定與開悟,當然不是容易的事,至少它能強健你的體魄,堅實你的心力,助成你所努力的事業。現在將我為美國佛教會周日坐禪會所擬的「坐禪須知」,抄錄如下,以供有心學習 靜坐的讀者參考。
<b><font color="#009900">坐禪須知</font></b>
<font color="#333399">(一)、坐禪的準備:</font>
<font color="#ff6633">(1) 坐墊:</font>四方形寬大鬆軟及圓形高約四寸的坐墊各一個。
<font color="#ff6633">(2) 場所:</font>整潔、寂靜、肅穆神聖的室內。 <font color="#ff6633">
</font><font color="#ff6633">(3) 時間:</font>精神飽滿之每晨,起床 漱洗之後最佳。每日定時進行,每次二十分乃至四五十分鍾。在飽食、暴飲、性行為、激烈運動之後,以及疲倦欲睡、正午中夜之時,不宜坐禪。
<font color="#ff6633">(4) 飲食:</font>每餐以八分飽為佳,食後暫作三十分鍾休憩,開始坐禪。
<font color="#333399">(二)、坐禪的方法:
</font><font color="#ff6633">(1)調身法</font>
<font color="#990099">1.坐法:
</font>a 結跏趺坐 (1)吉祥坐──右足架於左腿上再以左足架於右腿上。(2)金剛坐──左足架於右腿上再以右足架於左腿上。
b 半跏趺坐──右足置於左腿下,左足架於右腿上。
c 交 足坐──左右二足隨意交 叉平放。
d 椅子坐──整正坐於椅上,兩足自然垂直。
e 日本坐──兩膝長跪、兩足向後伸直足尖相疊,腰幹伸直,坐於兩足跟上。
<font color="#990099">2.手式:</font>二掌向上左掌置於右掌上,二拇指輕輕相接,中間成圓形。
<font color="#990099">3.身姿:</font>左右搖動數次,以確定坐姿的平穩,背脊骨伸直顎向內收。
<font color="#990099">4.視線:</font>a 閉目──精神飽滿時。 b 注視正前方一公尺處或壁之一點──略感昏沉時。 c 閉目及注視交 替使用。 <font color="#ff6633">
</font><font color="#ff6633">(2)調息法</font>
坐下後作數次深呼吸,最後一次吸入丹田(下腹部),便恢複平常呼吸。 <font color="#ff6633">
</font><font color="#ff6633">(3)調心法 </font>
數息觀,調息後即由一至十,反覆地默數呼吸。a 出息觀;b 入息觀
<b><font color="#009900">慧</font></b>
慧是包括知識範圍的「認識心」和「檢擇力」,知識不能涵蓋慧的內容,從知識可以升 華到慧的領域,佛教不是知識的宗教,卻是使知識升華為智慧的宗教,那是因為除了肯定世間的知識之外,更著重在超知識的「悟」的經驗下而獲得智慧,智慧便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識的「認識心」和「檢擇力」。不過,慧的獲得雖在於悟,慧的尋求,仍不能離開知識,它有 「聞」、「思」、「修」的三個連環性的步驟:
<font color="#333399">(一)聞慧──虛心學習 :</font>
佛教徒修行成佛的方法,稱為學佛,在煩惱沒有斷盡以前的人,稱為住於「學地」的「學人」,並且每天應該記誦四句話:「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 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成佛的願望,你當斷盡一切的煩惱,救度無數的眾生;如何斷煩惱?怎樣度眾生?那就非得學習 種種方法不可了。因此,對於佛教徒而言,有一天不成佛,就得有一天學習 ,假如最初你是一個沒有學習 興趣的人,當你對佛教產生信心之後,你便不會不學了。聞慧的學習 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聽人開示佛法,講解經論,是用耳朵;自己閱讀佛教的經論,看佛教道場的莊嚴神聖和僧尼的威儀齊整,是用眼睛。凡此種種,隻要能夠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幹乃至少許益處的,均稱為聞慧。進一層,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學佛法有了相當工夫的人,他們可以從與自然界各種現象的接觸之中,學習 到佛法,也能從人與人的平常應對接談之間,學習 到佛法,尤其在中國禪宗的記載,這種例子特別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經之中,世間的一切事物、一切現象,才是真實的佛法。不過,人們最初理解佛法,需要通過佛經的說明而已。
<font color="#333399">(二)思慧──縝密研究:
</font>對於已經聽到和看到的東西,應該下一番研究的工夫,來消化它們,將你從各方麵學得的東西,當作沒有經過處理的原料,然後,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類研判,把你覺得適合你程度及當前用得到的,接受下來。被你懷疑的東西,你尚無法理解的東西,或者覺得無關緊要的東西,便把它們擱置一邊,作為參考,當你的程度高升到某一階段之時,現在以為沒有用,不合理的東西,也正是那個階段覺得最有用、最合理的東西。因此,佛教徒的學習 態度是精密而且客觀的。
<font color="#333399">(三)修慧──實際體驗:
</font>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出來。慧的表現,是全部身心的實際體驗,它與知識的最大不同者,知識可以販買,可以現買、現賣,一般的知識分子,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慧則不同,慧是身心內在的體驗,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可以傳授如何獲得慧的方法,慧的本身乃是無法傳授的。又所謂「大智若愚」,正因為慧不是知識,無從說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於辯論的 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的人。如果要認識「慧」是什麽形態,也許可以從考察一個有道之士的實際生活中,得到若幹印象。修慧,修什麽呢?修習 如何獲得慧的方法。關於這一點,我己告訴了諸位:從聞、思所得的慧,指導我們持「戒」和習 「定」,便是修慧的具體內容,再由持戒和習 定,產生更強的慧力,如此循環不已,最後,便是最高、至尊、無上人格的完成──佛陀。
一九七六年五月九日講於美國佛教會佛誕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