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仰後合,童聲破樓宇。
“也對,也不對!”
長老一句話引得他們興致大增。
“那是什麽呢?”
長老笑了笑,說道:“來的早的同學,都知道每年的清明時節,所有禦虛門人都得去後山祭奠曆代祖師,可他們是如何創立和奠定本門事業的,大家都知曉嗎?”
“不知曉!”
“既然不知曉,那就認真聽,不然,童長老,我就不讓他來了。”
“不要……”
執勤長鈴鐺一響,大家趕快坐好,都不願站起來亮相。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啊。”
“有多久啊?”
還是那個新來的同學問了句,問得大家哈哈大笑,可執勤長看不下去了,他直接走過去把他拉到了一邊站著聽課。
“挺久的,嗬嗬,話說啊忽然有那麽一日,天上的金星,吐露了它的精華,變成一塊巨石,呼啦啦墜向了南贍部洲,在它的中央群山地帶,縱橫起一座白石美玉的高山,禦虛門就跟這高山有天大的關係。”
“哇!這麽神奇,一定是神仙派來的!”
“難不成就是我們這座山?好神奇啊!”
眾人又驚奇了一番。
說到這,一直笑眯眯的長老,忽的嚴肅起來,“說到我們禦虛門創立的故事,還必須得講一講我們華夏之祖伏羲氏創立的絕學。隻有明白了它創立的絕學,才能明白曆朝曆代是怎麽回事,才能知道咱們的祖先是怎麽一步一步過來的,好!我們繼續上課。”
說罷,那身後兩丈高的巨石板上,就被一年輕人畫出了八卦圖。
“話說那伏羲氏為保人族萬代昌隆,他就創立一門絕學,叫‘易學’,也是我們禦虛門弟子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大學問。這個‘易學’,可謂是備極了十方萬有的大道理,宗括了古往今來所有事物變化規律,隻有學好它,才能成為我禦虛門真正合格的弟子。”
“哇……這麽厲害!”
大家張大嘴巴激動起來,有的誇張地都可以咬到耳朵了。
長老聽了繼續問道:“大家都知道昆侖墟的厲害,很多人是不是想去昆侖墟學藝呢?”
“想!”
“大家知道昆侖墟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什麽嗎?”
“不會是因為‘易學’吧?”
一個小朋友定睛說罷,長老便點點頭,“沒錯!正是!昆侖墟是天下萬水千山之源,有源就會有脈,大源必有大脈,那高山大川之脈叫什麽呢?”
“血脈!”
“不對!”
長老搖搖頭。
“長脈!”
“不對。”
“禦虛脈,哈哈哈……”
“更不對!”
長老又搖搖頭。
“龍脈。”
兩個聲音一起響起,一個清靈,一個活潑。
“藏書閣閣主說得對!那個新來的,你也說得對!”
可那藏書閣閣主卻也不抬頭,繼續寫著手裏的筆記,新來的卻露出兩顆門牙哈哈一樂。
“我華夏龍脈之多,以後會專門抽一節課來講!今天我還是講講我禦虛門的開創故事。這天地有變乎大道,人世有變乎易理。到了軒轅黃帝,我們南贍部洲才開始成為一泱泱大國,曆代子孫兢兢業業,奮鬥不息,大禹治水,九州分立。周公輔政,成乎王道霸業!八百年後,秦始皇帝統一了華夏。”
“我知道大禹治水!”
“我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
“安靜!”
執勤長又敲起了鈴鐺,卻聽外頭有人來報,趕忙跑到長老身前,“師叔祖,師公要您老過去。”
長老不耐煩了,“多大事啊?還能叫我把課上完嘛?”
耳語片刻,那長老便登即變了臉色,“快走!”
執勤長指著眾人道:“七星閣閣主,帶著大家靜坐兩個時辰,反省!”
一片哀嚎,卻無人敢動,隻好忍受靜坐的苦惱。
卻說那錢塘英自從聽說兒子還活著,如同萬丈光明重新照進了自己的世界,然而造化弄人,生離之痛幾乎讓她整夜整夜地難以入眠,便一病倒下了。
此事即交給門主全權處理,然而門主卻也徹夜難安,竟是禦虛門出了大事。
“秋日凝翠嶺,
涼吹肅離宮。
荷疏一蓋缺,
樹冷半帷空。
側陣移鴻影,
圓花釘菊叢。
攄懷俗塵外,
高眺白雲中。”
吟完一首唐人律詩,門主對著目下兩千多米高,方圓數百裏的連綿疊翠區域,悠悠思慮了一會。
“門主,降溫了。”
一位約摸十六七歲的少女,遞過來一件狐裘風衣,因為年紀和個頭,沒等她把大衣打開,跟前的門主已轉身接過了。
“此詩,簡達高華,憂傷,又曠達,門主心裏,真讓人猜不透。”
說著,那少女也朝遠處極目望去。
“你高看我啦……”
那門主皓齒微啟,淡淡地笑了一下:“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詩。”
“哦?”
少女緊了緊衣領,笑道:“我說怎麽有一股王者之氣呢,而且,而且……”
“而且什麽?”
“而且是鬱鬱寡歡,老態龍鍾之貌畢現。”
她正是禦虛門七星閣之上三閣藏書閣閣主風靈,七星閣風字輩經筵班首席大弟子,擁有本門五行堂十五館中十館通行證,當今禦虛門風字輩第一人。
“那你說來聽聽。”
門主兩手輕輕握在了青石欄上,目中好似看到了一代帝王吟詩賞景的狀貌。
“手下獻醜了。”
風靈做了個揖,借著山上秋風略評道:
“一個‘凝’字,一個‘涼’字,便將高處登臨的眼界,括全了這高峰峻嶺,華殿皇宮。讓宮樓也如小屋一般,都被肅殺的秋氣掩蓋了,氣量如此,非帝王便沒有此等語氣。然而雖他極力想衝開這冷秋的侵襲,卻隻是‘攄懷’而已,幽思之重,隻能高眺雲中,聊以自慰罷了。”
說完,她便凝了眉頭,“我可是解錯了?哦,手下獻醜了。”
沒等她再作揖,門主長舒了一口氣,“太宗皇帝聽完此論,也許會無奈地苦笑吧。”
說罷,他便回憶道:“唐高祖曾經敕命營造過一個太和宮,後來被太宗皇帝廢棄了,可多年後他又重新營造了太和宮,並改名翠微宮。貞觀二十三年五月辛酉日,大唐一代名將李靖薨,七日後,太宗崩於翠微宮含風殿,這首詩便是太宗當年登臨眺望所得。”
“哦,原來如此。”
風景也沒在意,耳邊卻到:“那一片,就是當年翠微宮的遺址。”
“啊?”
童聲的一聲驚訝,聽得門主眉間一蹙。
風靈知道自己聲大了,滿臉陡然緋紅,早上起來額頭上就多了一個小紅點,也好似生氣一般鼓了起來,本來白淨的額頭,此刻顯得更加潔白亮堂起來。
“我說今日門主為何久久望著那個方向呢。可是那邊隻有弘法寺院啊……”
說罷她又抬腳朝遠處瞅了瞅,卻隻是層疊的山嵐霧氣。
“此地原有大唐玄奘大師講學傳法,廢殿宇變佛寺,後來竟成密宗聖地,然唐室衰微以後,數百年來,戰亂無休止,宮殿變廢墟,雖有修整,已不複當年的輝煌,二十年前吧,當今聖上重修了弘法院,才有今天的樣子。”
“幾百年,彈指一揮間啊,唐太宗要知道今日這般模樣,不知該作何感想。”
感慨一會,她又問道:“門主今天怎麽有空來藏書閣呢?還說起了這前朝舊事。”
門主回過身,好似有話要說,卻隻微笑地抬起右手食指,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笑道:“走,帶我去珍寶館看幾本書,一會你就知道了。”
剛說完,忽的一聲“哎呀”,一個道士打扮,背著小書包的青衣小童,因為著急,就騰空飛過欄台來,他根本不知道今個門主竟然在此停留,所以當他從半山腰一千米的距離飛身上來時,兩眼剛瞥見門主的麵容時,一時不知是激動還是驚嚇,身下一抖,一個極速“鑽天縱”就如旋風一般彈出三丈多高落下來。那門子一瞬之間,意達身到,幻影一樣將那小童接住穩穩地放在了跟前。
“門,門主,對,對不起……”
當即他那臉色煞白,繼而紅撲撲地一動不動。
“大耳朵,你沒事吧?怎麽從這邊上來了?你慌什麽?”
風靈擔心地埋怨了句,氣他驚擾到了門主。
“門主對不起,我實在不知道您,您在這裏啊,您怎麽有空來這裏的?”
那小童臉色紅一陣白一陣,可看著門主稍稍彎腰問他怎麽從這邊上來時,他登時就笑了,“我跟……哦,秉門主,我們剛從學堂回來,陸長老今天特別開心,讓我們從四麵八方做騰身比賽,我跟八音閣的風鳴、風樂、風和,影畫閣的風染、風墨,養心閣的風清、風怡,博物閣的風瓷、風錦,還有……”
沒等他把名字數落完,呼呼呼……身後又有兩位綠衣少女,都使出“玄空翻”欲要跳進看台來。可當他們以為悄悄跟在大耳朵的身後,可以嚇唬他搏一時樂趣時,沒想到門主就在跟前。於是,兩人變翻為踏,齊齊使個“輕靈駕”才落在門主跟前,趕忙作揖道歉。
“玩得挺開心啊?嗬嗬,陸長老童心純粹,你們可別欺負他哦。”
他們一笑,急忙回到,“都是他欺負我們,我們的寶貝天天輸給他呢。”
門主也沒在意,揮揮手就叫他們各做各的去,可手未落下,身後又來了三個,全是白衣小童,他們本來約好大耳朵在此見麵,可大耳朵先出發了。
就在門主朝他們一揮之際,隻見他身影子一閃,三個小童還未看清是誰,就已經摸著胸口喘氣了。
“對不起,門主。”
眾人連同風靈都俯身作揖道起歉來。
“也對,也不對!”
長老一句話引得他們興致大增。
“那是什麽呢?”
長老笑了笑,說道:“來的早的同學,都知道每年的清明時節,所有禦虛門人都得去後山祭奠曆代祖師,可他們是如何創立和奠定本門事業的,大家都知曉嗎?”
“不知曉!”
“既然不知曉,那就認真聽,不然,童長老,我就不讓他來了。”
“不要……”
執勤長鈴鐺一響,大家趕快坐好,都不願站起來亮相。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啊。”
“有多久啊?”
還是那個新來的同學問了句,問得大家哈哈大笑,可執勤長看不下去了,他直接走過去把他拉到了一邊站著聽課。
“挺久的,嗬嗬,話說啊忽然有那麽一日,天上的金星,吐露了它的精華,變成一塊巨石,呼啦啦墜向了南贍部洲,在它的中央群山地帶,縱橫起一座白石美玉的高山,禦虛門就跟這高山有天大的關係。”
“哇!這麽神奇,一定是神仙派來的!”
“難不成就是我們這座山?好神奇啊!”
眾人又驚奇了一番。
說到這,一直笑眯眯的長老,忽的嚴肅起來,“說到我們禦虛門創立的故事,還必須得講一講我們華夏之祖伏羲氏創立的絕學。隻有明白了它創立的絕學,才能明白曆朝曆代是怎麽回事,才能知道咱們的祖先是怎麽一步一步過來的,好!我們繼續上課。”
說罷,那身後兩丈高的巨石板上,就被一年輕人畫出了八卦圖。
“話說那伏羲氏為保人族萬代昌隆,他就創立一門絕學,叫‘易學’,也是我們禦虛門弟子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大學問。這個‘易學’,可謂是備極了十方萬有的大道理,宗括了古往今來所有事物變化規律,隻有學好它,才能成為我禦虛門真正合格的弟子。”
“哇……這麽厲害!”
大家張大嘴巴激動起來,有的誇張地都可以咬到耳朵了。
長老聽了繼續問道:“大家都知道昆侖墟的厲害,很多人是不是想去昆侖墟學藝呢?”
“想!”
“大家知道昆侖墟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什麽嗎?”
“不會是因為‘易學’吧?”
一個小朋友定睛說罷,長老便點點頭,“沒錯!正是!昆侖墟是天下萬水千山之源,有源就會有脈,大源必有大脈,那高山大川之脈叫什麽呢?”
“血脈!”
“不對!”
長老搖搖頭。
“長脈!”
“不對。”
“禦虛脈,哈哈哈……”
“更不對!”
長老又搖搖頭。
“龍脈。”
兩個聲音一起響起,一個清靈,一個活潑。
“藏書閣閣主說得對!那個新來的,你也說得對!”
可那藏書閣閣主卻也不抬頭,繼續寫著手裏的筆記,新來的卻露出兩顆門牙哈哈一樂。
“我華夏龍脈之多,以後會專門抽一節課來講!今天我還是講講我禦虛門的開創故事。這天地有變乎大道,人世有變乎易理。到了軒轅黃帝,我們南贍部洲才開始成為一泱泱大國,曆代子孫兢兢業業,奮鬥不息,大禹治水,九州分立。周公輔政,成乎王道霸業!八百年後,秦始皇帝統一了華夏。”
“我知道大禹治水!”
“我知道秦始皇統一六國!”
“安靜!”
執勤長又敲起了鈴鐺,卻聽外頭有人來報,趕忙跑到長老身前,“師叔祖,師公要您老過去。”
長老不耐煩了,“多大事啊?還能叫我把課上完嘛?”
耳語片刻,那長老便登即變了臉色,“快走!”
執勤長指著眾人道:“七星閣閣主,帶著大家靜坐兩個時辰,反省!”
一片哀嚎,卻無人敢動,隻好忍受靜坐的苦惱。
卻說那錢塘英自從聽說兒子還活著,如同萬丈光明重新照進了自己的世界,然而造化弄人,生離之痛幾乎讓她整夜整夜地難以入眠,便一病倒下了。
此事即交給門主全權處理,然而門主卻也徹夜難安,竟是禦虛門出了大事。
“秋日凝翠嶺,
涼吹肅離宮。
荷疏一蓋缺,
樹冷半帷空。
側陣移鴻影,
圓花釘菊叢。
攄懷俗塵外,
高眺白雲中。”
吟完一首唐人律詩,門主對著目下兩千多米高,方圓數百裏的連綿疊翠區域,悠悠思慮了一會。
“門主,降溫了。”
一位約摸十六七歲的少女,遞過來一件狐裘風衣,因為年紀和個頭,沒等她把大衣打開,跟前的門主已轉身接過了。
“此詩,簡達高華,憂傷,又曠達,門主心裏,真讓人猜不透。”
說著,那少女也朝遠處極目望去。
“你高看我啦……”
那門主皓齒微啟,淡淡地笑了一下:“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詩。”
“哦?”
少女緊了緊衣領,笑道:“我說怎麽有一股王者之氣呢,而且,而且……”
“而且什麽?”
“而且是鬱鬱寡歡,老態龍鍾之貌畢現。”
她正是禦虛門七星閣之上三閣藏書閣閣主風靈,七星閣風字輩經筵班首席大弟子,擁有本門五行堂十五館中十館通行證,當今禦虛門風字輩第一人。
“那你說來聽聽。”
門主兩手輕輕握在了青石欄上,目中好似看到了一代帝王吟詩賞景的狀貌。
“手下獻醜了。”
風靈做了個揖,借著山上秋風略評道:
“一個‘凝’字,一個‘涼’字,便將高處登臨的眼界,括全了這高峰峻嶺,華殿皇宮。讓宮樓也如小屋一般,都被肅殺的秋氣掩蓋了,氣量如此,非帝王便沒有此等語氣。然而雖他極力想衝開這冷秋的侵襲,卻隻是‘攄懷’而已,幽思之重,隻能高眺雲中,聊以自慰罷了。”
說完,她便凝了眉頭,“我可是解錯了?哦,手下獻醜了。”
沒等她再作揖,門主長舒了一口氣,“太宗皇帝聽完此論,也許會無奈地苦笑吧。”
說罷,他便回憶道:“唐高祖曾經敕命營造過一個太和宮,後來被太宗皇帝廢棄了,可多年後他又重新營造了太和宮,並改名翠微宮。貞觀二十三年五月辛酉日,大唐一代名將李靖薨,七日後,太宗崩於翠微宮含風殿,這首詩便是太宗當年登臨眺望所得。”
“哦,原來如此。”
風景也沒在意,耳邊卻到:“那一片,就是當年翠微宮的遺址。”
“啊?”
童聲的一聲驚訝,聽得門主眉間一蹙。
風靈知道自己聲大了,滿臉陡然緋紅,早上起來額頭上就多了一個小紅點,也好似生氣一般鼓了起來,本來白淨的額頭,此刻顯得更加潔白亮堂起來。
“我說今日門主為何久久望著那個方向呢。可是那邊隻有弘法寺院啊……”
說罷她又抬腳朝遠處瞅了瞅,卻隻是層疊的山嵐霧氣。
“此地原有大唐玄奘大師講學傳法,廢殿宇變佛寺,後來竟成密宗聖地,然唐室衰微以後,數百年來,戰亂無休止,宮殿變廢墟,雖有修整,已不複當年的輝煌,二十年前吧,當今聖上重修了弘法院,才有今天的樣子。”
“幾百年,彈指一揮間啊,唐太宗要知道今日這般模樣,不知該作何感想。”
感慨一會,她又問道:“門主今天怎麽有空來藏書閣呢?還說起了這前朝舊事。”
門主回過身,好似有話要說,卻隻微笑地抬起右手食指,在她鼻子上刮了一下笑道:“走,帶我去珍寶館看幾本書,一會你就知道了。”
剛說完,忽的一聲“哎呀”,一個道士打扮,背著小書包的青衣小童,因為著急,就騰空飛過欄台來,他根本不知道今個門主竟然在此停留,所以當他從半山腰一千米的距離飛身上來時,兩眼剛瞥見門主的麵容時,一時不知是激動還是驚嚇,身下一抖,一個極速“鑽天縱”就如旋風一般彈出三丈多高落下來。那門子一瞬之間,意達身到,幻影一樣將那小童接住穩穩地放在了跟前。
“門,門主,對,對不起……”
當即他那臉色煞白,繼而紅撲撲地一動不動。
“大耳朵,你沒事吧?怎麽從這邊上來了?你慌什麽?”
風靈擔心地埋怨了句,氣他驚擾到了門主。
“門主對不起,我實在不知道您,您在這裏啊,您怎麽有空來這裏的?”
那小童臉色紅一陣白一陣,可看著門主稍稍彎腰問他怎麽從這邊上來時,他登時就笑了,“我跟……哦,秉門主,我們剛從學堂回來,陸長老今天特別開心,讓我們從四麵八方做騰身比賽,我跟八音閣的風鳴、風樂、風和,影畫閣的風染、風墨,養心閣的風清、風怡,博物閣的風瓷、風錦,還有……”
沒等他把名字數落完,呼呼呼……身後又有兩位綠衣少女,都使出“玄空翻”欲要跳進看台來。可當他們以為悄悄跟在大耳朵的身後,可以嚇唬他搏一時樂趣時,沒想到門主就在跟前。於是,兩人變翻為踏,齊齊使個“輕靈駕”才落在門主跟前,趕忙作揖道歉。
“玩得挺開心啊?嗬嗬,陸長老童心純粹,你們可別欺負他哦。”
他們一笑,急忙回到,“都是他欺負我們,我們的寶貝天天輸給他呢。”
門主也沒在意,揮揮手就叫他們各做各的去,可手未落下,身後又來了三個,全是白衣小童,他們本來約好大耳朵在此見麵,可大耳朵先出發了。
就在門主朝他們一揮之際,隻見他身影子一閃,三個小童還未看清是誰,就已經摸著胸口喘氣了。
“對不起,門主。”
眾人連同風靈都俯身作揖道起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