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老頭萬沒想到,就在他剛一被撞飛之際,一位道人便挺身護他而去,在他落地之前即被單手捋腰撥正,“老兄,慢點。”張道長救他一個顏麵,隨手就鬆開手撣了撣衣服,淡笑一句,“莫跟後輩計較,令郎該行管教才對。”
說罷張道人轉身就朝銅扇子主人而去,見那一個白裰玉麵俊影,一個黑衣裹麵飛人,正於走過來的大傘之上較量著。
張道長全看在眼裏,知道剛才的褚昭義是戲耍那樊老頭而已,卻沒想到人群裏鑽出一個黑影,還要與那褚昭義比試,此刻正打得大傘之上,滾滾天雲之下,好不驚險霸道。
然而就在此刻,客棧樓頂倏忽閃現兩位玄衣漢人裝扮,瞅著褚昭義跟同伴打得不可開交,即笑道:“雲海郎君一定在附近。”
話未落,身後竟踏雲而上一位帶著三梁冠的青年,飛身便瀟瀟灑灑地擊去,兩位玄帳高手竟能聯合跟他對弈數十招。
“你不是賀鳳卿,你是誰?”
兩人看他模樣,著實像個官員打扮,尤其是頭頂的五品三梁冠。可他們知雲海郎君已被朝廷封為朝散大夫,除掉履河幫,收回朝廷物資,那宰相呂端已將前後調查清楚,素聞雲海郎君聲名,便乘此美意向官家請奏。
高手對戰,看得四方武林人士稱讚叫絕。
五個人打得昏天黑地,實難分出勝負。褚昭義那兩銅扇燦爛生光之間,黑衣人就留了幾手,抽身一縱離了客棧。
“褚大俠,好久不見呐。”
張道長看著褚昭義俯身施禮,仍盯著樓頂笑道:“該來的終究都要來。”
兩位玄帳高手又接雲海郎君數十招才飛離去,留下樓頂颯颯生風的雲海郎君,卻聽著馬車內悠長而沉緩地讚美,“賀郎武功超絕,無愧‘雲海郎君’的稱譽。”
雲海郎君這才飛身而下,心思,“門主到了。”
即將入馬車內,雲海郎君的心跳,瞬間如鼓雷一般,這並非因為多年未見門主,也不是因為剛剛被授官銜。
而是他打算向門主請教一個關於錢氏家族的問題,確切地說是關於錢家和等閑幫的淵源問題。
入京授官後,他就被錢氏族長錢誠允邀請入府一敘,而在一個月前,等閑幫的二當家“活財神”劉承祿,已經向錢氏家族進貢十萬兩白銀,三萬兩黃金及其它年貢物資。
今日突然受請邀約,初次來到族長府邸,雲海郎君有點手足無措,匆忙中就帶了四件禮物,心中還是隱約不滿意。
當錢府趙大管家看到禮物時,點頭笑了笑,即刻命人奉茶伺候,這大管家的笑容卻比幫主的笑容還要難以琢磨。
雲海浪君想著禮物是不是太微不足道了。
這四件禮物便是:
今夏從琉球海底采的三斤重紅珊瑚;十副契丹皇室馬鞍;十件高麗禦用麒麟青瓷;還有一把李繼遷的佩劍。這是他在靈州攻擊李繼遷所獲的禦帶寶劍。
尋常官宦之家,初次見麵,用這四件天下極品,定然令人滿意,可今日進的卻是吳越王族錢家。
危坐廳堂半日,那族長錢誠允才露麵,卻命人隻留下青瓷和紅珊瑚,將馬鞍和寶劍退回,另送十件朝廷剛研製的精密司南給雲海郎君,簡單寒暄幾句,錢誠允就回了書房。
雲海郎君不解其意,以為自己準備倉促了,卻不知錢族長另有深意。
不一會大管家就親自端來禦賜的北苑建茶,笑道:“賀頭領,請用茶。”
雲海郎君拱手問道:“不知錢公相邀有何吩咐,晚生愚鈍,還請明示。”
大管家滿麵笑容,“哦,賀頭領稍安勿躁,飲完這茶,稍事休息,老爺自會召見。”
雲海郎君這才捏起鷓鴣盞,卻看著三滾之水所烹之勝雪茶湯,尤清人目,飲而入喉,潤達五內。
大管家又道:“公子名滿天下,官家幾次來府上,都跟老爺提過公子,今日身登爵秩,也不枉老爺一片愛才之心。”
雲海郎君拱手拜謝,大管家又笑道:“公子第一次來府上,怠慢之處,還請公子海涵。”
雲海郎君道:“不敢,不過,還請大管家明示,在下實在還有要事需去處理……”
大管家笑道:“公子莫急。”
說罷他又打量了雲海郎君一番,點點頭就離開了。
無事可做,他就憶起幫主講過的淵源,這吳越國和等閑幫皆崛起於錢塘,本幫創幫始祖沙孟恪長子第二代幫主沙海納,娶了吳越國開國大王錢鏐兄弟之女,而吳越國之所以能成東南第一富國,曆代等閑幫幫主功不可沒。就連曹幫主都差點成為錢家女婿。而等閑幫每年進貢錢氏物資絕不亞於進貢皇室。
十九年前,吳越王錢俶領全族人入京獻國,將東南十三州三千裏錦繡江山,十一萬帶甲將士,盡數獻給當今聖上,所以錢家在帝都除了皇族,他族皆不能匹敵。如今錢氏族人總有數千之眾,盡是吳越王族後裔。
雲海郎君不知道,自己入京受封,乃是皇帝、宰相和錢氏共同促成的結果。
想著這位文壇宗師錢誠允,父兄四位都是吳越國王,如此貴胄身份,竟親筆邀約,來了又不直言相告,讓雲海郎君實摸不著頭腦。
正襟危坐了半晌,雲海郎君也喝了半壺茶,卻聽著幾個女子嬉笑聲入了廳堂。
一個三十歲左右的貴婦,仔細瞅了瞅雲海郎君,笑問道:“你就是那位等閑幫的雲海郎君?”
賀鳳卿低眉答道:“卑名不足掛齒。”
又一個貴婦讚美道:“盛名在外,沉雅謙遜,儀表堂堂,果然是大英雄!”
婦人們圍著他看了一會,讚賞不已,聽得雲海郎君疑慮重重,卻低眉立正,一言不發。
直到晚飯結束後,那錢誠允才在書房約見雲海郎君。
看著雲海郎君站如蒼鬆一般,錢老就放下湖筆,慨歎了一句,“唉……老夫的視力近來是越發差勁了,可這官家要寫的翰林講稿還得一個字一個字地畫出來,你說老夫容易嘛。”
雲海郎君拱手敬道:“錢公乃是文翰聖手,為國事操勞如此,晚生欽佩難表,還請錢公注意身體。晚生乃一江湖粗人,鄙薄無識,瞽言蒭語,不知錢公召見有何吩咐?”
錢老略略笑了笑,“你公務之外,可還讀書?”
雲海郎君俯首道:“慚愧,晚生迂魯,不敢言讀書,暇日裏隻看過《太史公書》。”
錢老一笑,“哦?你把書讀到哪裏了?”
雲海郎君稍一抬頭,正見著那矍鑠兩目,如火如炬。
常人聽此一問,定以為是問讀到哪個章節哪個朝代時期了,可雲海郎君看到的眼神卻讓他另起靈犀。
雲海郎君拱手道:“晚生愚鈍,卻也隻讀到皮毛而已,尚不能鑒往省身,以為今用,慚愧慚愧。”
錢老又笑,“讀到哪個人物了?”
雲海郎君道:“冠軍侯霍去病。”
錢老又問,“汝以為如何?”
雲海郎君慎道:“私以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當為我朝男兒誌氣,如今,契丹胡虜蠢蠢欲動,西北黨項猖獗難消,十年之內,南北邊陲必有大事發生,我朝青年子弟,不可不立誌行伍,以付戎事。”
錢老看了看十排書架,滿屋子墨香,卻聞得他皺了眉,起身走近雲海郎君跟前,伸手在他肩上拍了拍,一言不發,就離開了。
不一時大管家就來叫他,“公子,請到花園一坐。”
雲海郎君這才入了錢家後花園,可大管家卻在門口止步了。
邁上一座二十級的小橋,但見燈籠下映著“引鳳橋”三字,沿河是曲曲折折的青石板道,直通附近數十座樓閣台榭。
左右無人,雲海郎君就登上了十米距離的假山亭子,但見紅木桌上擺著一笛一冊,笛為七星管膜笛,冊為《李暮曲部》,注目良久,看得他終於伸了右手。
雲海郎君笑道:“果是一隻絕品,大唐李暮作。”
釋手退身,拜了三拜,笛聲便悠揚而起。
曲不到半,耳邊即有箏聲相應。
雲海郎君驚道:“此是何人?竟能如此之快!”
原是他近來自創一曲《涼州行》,世間再無第二人聞聽此曲。
但聽鸞箏之聲盡從笛曲轉化而來,悠悠清越,比笛聲更有柔和蘊意,聽得雲海郎君坐在了鋪著汴繡墊子的漢白玉凳,隻右手合著節拍,閉目聽去。
時而如潺緩穀溪,過春草而濺珠;時而如簌簌秋風,臨楓葉而排空;時而如滂沱夏雨,落江河而翻騰;時而如呼嘯冬雪,經大漠而裹蒼穹……
雲海郎君笑道:“此曲在下用時三年而成,想不到今日,遇著高人,竟一遍而撫成,究是何人所為?”
言罷他即騰空而去,尋那由高亢而低沉的箏聲去。
五十步距離,月下立著雲海郎君的孤影,舞榭之頂,雲海郎君便看著一位身著霞帔女子停了纖纖素手。
“敢問可是姑娘在撫箏?”
他明明知道是她,卻還是要問一句。
女子也不應聲,起身便匆匆離去。
雲海郎君踏梧桐葉而追去,又問,“敢問姑娘是府內何人?”
女子但行淩波,頭也不回地繞廊轉台而去。
月下倩影,匆匆離去,臨過石橋,雲海郎君便落地俯身,看著手裏的羊脂玉梳篦,忙喚一聲,“哎姑娘,你東西掉了。”
再要飛身覓去,卻不見了蹤影。
飛身落在月亭上,映著皎月,竟看著梳篦上刻著八個篆體文字:
“陌上花開,思之不忘。”
念罷忽聽一聲叫喊,雲海郎君本能地飛身縱去,已經來至哭聲附近,但見燈光下十多位蒙麵人,操著金刀挾持著多位家眷,正朝後院逃去。
說罷張道人轉身就朝銅扇子主人而去,見那一個白裰玉麵俊影,一個黑衣裹麵飛人,正於走過來的大傘之上較量著。
張道長全看在眼裏,知道剛才的褚昭義是戲耍那樊老頭而已,卻沒想到人群裏鑽出一個黑影,還要與那褚昭義比試,此刻正打得大傘之上,滾滾天雲之下,好不驚險霸道。
然而就在此刻,客棧樓頂倏忽閃現兩位玄衣漢人裝扮,瞅著褚昭義跟同伴打得不可開交,即笑道:“雲海郎君一定在附近。”
話未落,身後竟踏雲而上一位帶著三梁冠的青年,飛身便瀟瀟灑灑地擊去,兩位玄帳高手竟能聯合跟他對弈數十招。
“你不是賀鳳卿,你是誰?”
兩人看他模樣,著實像個官員打扮,尤其是頭頂的五品三梁冠。可他們知雲海郎君已被朝廷封為朝散大夫,除掉履河幫,收回朝廷物資,那宰相呂端已將前後調查清楚,素聞雲海郎君聲名,便乘此美意向官家請奏。
高手對戰,看得四方武林人士稱讚叫絕。
五個人打得昏天黑地,實難分出勝負。褚昭義那兩銅扇燦爛生光之間,黑衣人就留了幾手,抽身一縱離了客棧。
“褚大俠,好久不見呐。”
張道長看著褚昭義俯身施禮,仍盯著樓頂笑道:“該來的終究都要來。”
兩位玄帳高手又接雲海郎君數十招才飛離去,留下樓頂颯颯生風的雲海郎君,卻聽著馬車內悠長而沉緩地讚美,“賀郎武功超絕,無愧‘雲海郎君’的稱譽。”
雲海郎君這才飛身而下,心思,“門主到了。”
即將入馬車內,雲海郎君的心跳,瞬間如鼓雷一般,這並非因為多年未見門主,也不是因為剛剛被授官銜。
而是他打算向門主請教一個關於錢氏家族的問題,確切地說是關於錢家和等閑幫的淵源問題。
入京授官後,他就被錢氏族長錢誠允邀請入府一敘,而在一個月前,等閑幫的二當家“活財神”劉承祿,已經向錢氏家族進貢十萬兩白銀,三萬兩黃金及其它年貢物資。
今日突然受請邀約,初次來到族長府邸,雲海郎君有點手足無措,匆忙中就帶了四件禮物,心中還是隱約不滿意。
當錢府趙大管家看到禮物時,點頭笑了笑,即刻命人奉茶伺候,這大管家的笑容卻比幫主的笑容還要難以琢磨。
雲海浪君想著禮物是不是太微不足道了。
這四件禮物便是:
今夏從琉球海底采的三斤重紅珊瑚;十副契丹皇室馬鞍;十件高麗禦用麒麟青瓷;還有一把李繼遷的佩劍。這是他在靈州攻擊李繼遷所獲的禦帶寶劍。
尋常官宦之家,初次見麵,用這四件天下極品,定然令人滿意,可今日進的卻是吳越王族錢家。
危坐廳堂半日,那族長錢誠允才露麵,卻命人隻留下青瓷和紅珊瑚,將馬鞍和寶劍退回,另送十件朝廷剛研製的精密司南給雲海郎君,簡單寒暄幾句,錢誠允就回了書房。
雲海郎君不解其意,以為自己準備倉促了,卻不知錢族長另有深意。
不一會大管家就親自端來禦賜的北苑建茶,笑道:“賀頭領,請用茶。”
雲海郎君拱手問道:“不知錢公相邀有何吩咐,晚生愚鈍,還請明示。”
大管家滿麵笑容,“哦,賀頭領稍安勿躁,飲完這茶,稍事休息,老爺自會召見。”
雲海郎君這才捏起鷓鴣盞,卻看著三滾之水所烹之勝雪茶湯,尤清人目,飲而入喉,潤達五內。
大管家又道:“公子名滿天下,官家幾次來府上,都跟老爺提過公子,今日身登爵秩,也不枉老爺一片愛才之心。”
雲海郎君拱手拜謝,大管家又笑道:“公子第一次來府上,怠慢之處,還請公子海涵。”
雲海郎君道:“不敢,不過,還請大管家明示,在下實在還有要事需去處理……”
大管家笑道:“公子莫急。”
說罷他又打量了雲海郎君一番,點點頭就離開了。
無事可做,他就憶起幫主講過的淵源,這吳越國和等閑幫皆崛起於錢塘,本幫創幫始祖沙孟恪長子第二代幫主沙海納,娶了吳越國開國大王錢鏐兄弟之女,而吳越國之所以能成東南第一富國,曆代等閑幫幫主功不可沒。就連曹幫主都差點成為錢家女婿。而等閑幫每年進貢錢氏物資絕不亞於進貢皇室。
十九年前,吳越王錢俶領全族人入京獻國,將東南十三州三千裏錦繡江山,十一萬帶甲將士,盡數獻給當今聖上,所以錢家在帝都除了皇族,他族皆不能匹敵。如今錢氏族人總有數千之眾,盡是吳越王族後裔。
雲海郎君不知道,自己入京受封,乃是皇帝、宰相和錢氏共同促成的結果。
想著這位文壇宗師錢誠允,父兄四位都是吳越國王,如此貴胄身份,竟親筆邀約,來了又不直言相告,讓雲海郎君實摸不著頭腦。
正襟危坐了半晌,雲海郎君也喝了半壺茶,卻聽著幾個女子嬉笑聲入了廳堂。
一個三十歲左右的貴婦,仔細瞅了瞅雲海郎君,笑問道:“你就是那位等閑幫的雲海郎君?”
賀鳳卿低眉答道:“卑名不足掛齒。”
又一個貴婦讚美道:“盛名在外,沉雅謙遜,儀表堂堂,果然是大英雄!”
婦人們圍著他看了一會,讚賞不已,聽得雲海郎君疑慮重重,卻低眉立正,一言不發。
直到晚飯結束後,那錢誠允才在書房約見雲海郎君。
看著雲海郎君站如蒼鬆一般,錢老就放下湖筆,慨歎了一句,“唉……老夫的視力近來是越發差勁了,可這官家要寫的翰林講稿還得一個字一個字地畫出來,你說老夫容易嘛。”
雲海郎君拱手敬道:“錢公乃是文翰聖手,為國事操勞如此,晚生欽佩難表,還請錢公注意身體。晚生乃一江湖粗人,鄙薄無識,瞽言蒭語,不知錢公召見有何吩咐?”
錢老略略笑了笑,“你公務之外,可還讀書?”
雲海郎君俯首道:“慚愧,晚生迂魯,不敢言讀書,暇日裏隻看過《太史公書》。”
錢老一笑,“哦?你把書讀到哪裏了?”
雲海郎君稍一抬頭,正見著那矍鑠兩目,如火如炬。
常人聽此一問,定以為是問讀到哪個章節哪個朝代時期了,可雲海郎君看到的眼神卻讓他另起靈犀。
雲海郎君拱手道:“晚生愚鈍,卻也隻讀到皮毛而已,尚不能鑒往省身,以為今用,慚愧慚愧。”
錢老又笑,“讀到哪個人物了?”
雲海郎君道:“冠軍侯霍去病。”
錢老又問,“汝以為如何?”
雲海郎君慎道:“私以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當為我朝男兒誌氣,如今,契丹胡虜蠢蠢欲動,西北黨項猖獗難消,十年之內,南北邊陲必有大事發生,我朝青年子弟,不可不立誌行伍,以付戎事。”
錢老看了看十排書架,滿屋子墨香,卻聞得他皺了眉,起身走近雲海郎君跟前,伸手在他肩上拍了拍,一言不發,就離開了。
不一時大管家就來叫他,“公子,請到花園一坐。”
雲海郎君這才入了錢家後花園,可大管家卻在門口止步了。
邁上一座二十級的小橋,但見燈籠下映著“引鳳橋”三字,沿河是曲曲折折的青石板道,直通附近數十座樓閣台榭。
左右無人,雲海郎君就登上了十米距離的假山亭子,但見紅木桌上擺著一笛一冊,笛為七星管膜笛,冊為《李暮曲部》,注目良久,看得他終於伸了右手。
雲海郎君笑道:“果是一隻絕品,大唐李暮作。”
釋手退身,拜了三拜,笛聲便悠揚而起。
曲不到半,耳邊即有箏聲相應。
雲海郎君驚道:“此是何人?竟能如此之快!”
原是他近來自創一曲《涼州行》,世間再無第二人聞聽此曲。
但聽鸞箏之聲盡從笛曲轉化而來,悠悠清越,比笛聲更有柔和蘊意,聽得雲海郎君坐在了鋪著汴繡墊子的漢白玉凳,隻右手合著節拍,閉目聽去。
時而如潺緩穀溪,過春草而濺珠;時而如簌簌秋風,臨楓葉而排空;時而如滂沱夏雨,落江河而翻騰;時而如呼嘯冬雪,經大漠而裹蒼穹……
雲海郎君笑道:“此曲在下用時三年而成,想不到今日,遇著高人,竟一遍而撫成,究是何人所為?”
言罷他即騰空而去,尋那由高亢而低沉的箏聲去。
五十步距離,月下立著雲海郎君的孤影,舞榭之頂,雲海郎君便看著一位身著霞帔女子停了纖纖素手。
“敢問可是姑娘在撫箏?”
他明明知道是她,卻還是要問一句。
女子也不應聲,起身便匆匆離去。
雲海郎君踏梧桐葉而追去,又問,“敢問姑娘是府內何人?”
女子但行淩波,頭也不回地繞廊轉台而去。
月下倩影,匆匆離去,臨過石橋,雲海郎君便落地俯身,看著手裏的羊脂玉梳篦,忙喚一聲,“哎姑娘,你東西掉了。”
再要飛身覓去,卻不見了蹤影。
飛身落在月亭上,映著皎月,竟看著梳篦上刻著八個篆體文字:
“陌上花開,思之不忘。”
念罷忽聽一聲叫喊,雲海郎君本能地飛身縱去,已經來至哭聲附近,但見燈光下十多位蒙麵人,操著金刀挾持著多位家眷,正朝後院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