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你的猜測應驗了


    “嗯,寧晨你有什麽想法,就直接跟我說吧。”


    “徐老師,我覺得之前做的充放電循環次數有些少了。50次的充放電循環,並無法準確的對電池的各種能力進行判斷。”


    聽到寧晨的話,徐洲微笑著說道:


    “寧晨,你說的沒錯,相對於鋰電池實際的使用,實驗中的50次充放電循環肯定是比較少的。


    不過我們現在首先研究的內容,是先篩選出最適合與多孔矽進行結合的金屬物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物質添加比例。


    隻要每一種負極材料都進行相同次數的循環,這樣的對比就是相對科學的。”


    “徐老師,我明白你的意思,這樣的實驗思路自然是沒問題的。隻是我希望再設立一組實驗,專門對一種多孔矽-金屬複合材料的極限測試,測試它在多次充放電循環之後所表現出來的實驗現象。”


    徐洲想了想,覺得寧晨的這個提議也是可以接受的。


    “嗯,在人手充足的情況下,進行這個實驗肯定是更好的。寧晨,這個實驗伱打算自己做,還是交給學生做?”


    “就讓隋楓師兄做吧,以隋楓師兄的能力,完成這個實驗肯定是沒問題的。”


    因為這個實驗並不需要太多的細節,隻要不停的對鋰電池進行充放電的操作,並記錄經過每一次循環後,鋰電池的可逆容量變化就可以了。


    寧晨並不想把自己的實驗放在這種比較基礎的實驗上,畢竟有關秋成同猜想的研究,寧晨也要花費大量的精力。


    “行,那就交給隋楓去做吧。那這個實驗就還用我之前做的多孔矽-銅複合材料?”


    “嗯,就用那個吧,因為已經做過50次的循環了,之後就直接從51次開始計算了。”


    做好了這項實驗的安排,寧晨沒有繼續在材料實驗室參與實驗,而是回去繼續研究秋成同猜想了。


    在關鍵實驗現象出現之前,寧晨並無法給出下一步的意見。


    而利用大腦仿真模擬的技能,雖然有可能提前預知實驗現象,但畢竟模擬的次數十分的有限,現在還沒到寧晨覺得必須使用模擬次數的時候。


    ……


    隨著研究工作的持續進行,寧晨在解決秋成同猜想第二階段的研究工作中,持續取得了多項重要的進展。


    其中涉及到的各種定理及其證明,就多達數十頁,而且每一頁上麵,寧晨都使用最精簡的語言,進行著定理的敘述和證明。


    寧晨覺得順利的話,自己有希望在幾周內便完成剩餘的工作。


    另一方麵,在材料實驗室這邊,實驗進度又有了一些新的進展。


    徐洲對之前的多孔矽-銅負極材料進行了調整,在其中添加了氧化鋁進行包裹,這讓負極材料的倍率性能又有了更大的提升。


    經過調整之後,鋰電池在經曆同樣的充放電循環次數,電池的可逆容量又提升了幾個百分點。


    隋楓這邊則是開始進行著電池多次充放電循環後的電池可逆容量測試,經過多日連續的實驗,隋楓已經做到了第200次循環。


    “哎,最近的實驗怎麽越來越多了呢。”


    一邊做著實驗,隋楓一邊感歎了起來。


    在寧晨一開始來實驗室的時候,因為寧晨非常高的實驗積極性,讓隋楓的工作量一下子減少了很多。


    這也是隋楓讀研期間,感覺到最輕鬆的一段時間。


    <divss="contentadv">不過好景不長,自從寧晨結束了實驗室的實習之後,隋楓又再次回歸了自己苦逼的實驗室生活。


    更確切的說,在那之後,隋楓隻感覺自己的實驗任務,比之前還要更多了。


    就在隋楓思考著這些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自己剛剛測得的一組實驗數據,出現了一些問題。


    “奇怪……在鋰電池進行第208次循環的時候,鋰電池的可逆容量,怎麽一下子下降了這麽多?”


    原本鋰電池的可逆容量與循環次數的關係,是接近於一個一次函數的,可這一次的實驗數據,卻破壞了這個一次函數的規律。


    隋楓覺得,這可能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畢竟做實驗的時候,出現個別的點明顯不在圖像上,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帶著這樣的想法,隋楓繼續著接下來的實驗。


    但之後的實驗結果,卻讓隋楓意識到,這並不是什麽偶然的現象。


    “不對……從第208次循環開始,鋰電池的可逆容量就下降得非常迅速。不行,我得趕緊跟徐老師說這件事情。”


    隋楓畢竟也是一名合格的材料學碩士,知道這樣的實驗現象是與他們一開始的理論相悖的,便趕緊找到了徐洲,說明了自己剛剛實驗中遇到的現象。


    “什麽?鋰電池的可逆容量突然明顯下降?這是怎麽回事呢?”


    想起之前寧晨提出的這個實驗方向,徐洲非常驚訝於寧晨的科學預見能力。


    查看著隋楓的實驗數據,徐洲猜測起引起這個現象的本質原因。


    “這樣,隋楓,你現在就拿著這個負極材料去做掃描電鏡,我幫你去跟檢測中心打個招呼。”


    “好的,徐老師,我這就過去。”


    正常做掃描電鏡是需要提前預約的,不過一些老師偶爾利用休息的時間測幾個樣,檢測中心一般也都是會通融的。


    更何況徐洲剛剛以通訊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發了一篇論文,雖然論文的主要功勞在寧晨這邊,但徐洲也的確因此提升了自己在學院和學校的地位。


    徐洲給檢測中心打了電話說明情況之後,檢測中心很快表示,會盡早幫徐洲安排掃描電鏡的檢測實驗。


    處理好這邊的事情,徐洲又趕忙給寧晨打了電話過去,說明在剛剛的實驗中發生的事情。


    寧晨聽完也是眉頭輕皺,看來之前自己的擔心的確不是多餘的。


    寧晨暫時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來到了徐洲的實驗室。


    “徐老師,你覺得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是什麽呢?”


    徐洲想了想,說道:


    “我覺得最大的可能,是在電解液與電極接觸的過程中,發生了某些反應,反應生成的物質影響了鋰電池的可逆容量。這種反應可能是一直在進行的,當反應物的數量足夠多的時候,量變引起了質變。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這種反應突然出現的。”


    徐洲一下子就給出了自己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寧晨也覺得徐洲所說的兩種原因都是有可能的。


    “至於具體的原因到底是什麽,還得等掃描電鏡的結果出來後才能夠更具體的分析。不過寧晨,幸好你之前提議要在這個方向進行實驗,否則的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發現這個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要加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要加糖並收藏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