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還是華科院更勝一籌


    這樣的學科經驗值積累速度,甚至要比寧晨通過做實驗來獲取學科經驗的速度,還要更快一些。


    類似的情形,在之前寧晨和劉旭一起坐飛機,去麻省理工學院的時候,也曾經出現過。


    隻是與劉旭聊天獲得的學科經驗,要比與陶偉交流的時候獲取的經驗少一些。


    寧晨覺得,這是因為自己在與這些專家交流的時候,能夠從他們的身上學到很多有關這個專業的知識。


    與越頂級的專家進行交流,這種學科經驗的提升幅度就會更加的明顯。


    寧晨想著,自己之後還要更多的爭取與這些專家進行交流的機會,這樣才會更快的提升各科的學科等級。


    “那寧晨,對於接下來有關超導的研究,你有什麽新的方向嗎?”


    “陶院士,我還想繼續進行鐵基超導上麵的研究。我覺得這種結構可以進一步的進行拓展,塞入更多複雜的結構。”


    陶偉對於寧晨的這個想法也非常的支持,這也正是陶偉希望寧晨能夠繼續做下去的方向。


    “嗯,你有這個想法就太好了。寧晨,你要是在研究上有任何的需求,都可以跟我聯係,我會盡力為伱提供幫助的。”


    寧晨並不確定,陶偉是真心實意的和自己說這些,還隻是客氣一下。


    不過想到陶偉為了見自己一麵,特意從燕京趕到了盛州,寧晨覺得陶偉還是沒有必要跟自己客套的。


    想到這,寧晨試探著問道:


    “陶院士,能冒昧的問一下,您是否知道國內有沒有可以完成分子束外延技術的設備?”


    聽到寧晨的問題,陶偉好奇的問道:


    “怎麽,寧晨,你想製作單晶薄膜嗎?”


    “是的,這個實驗或許會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這個鐵基超導體係的核心機理。我們盛州大學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設備,我也問過水木大學和燕大的朋友,也都說他們學校沒有這樣的設備。”


    聽完了寧晨的解釋,陶偉笑著說道:


    “看樣子,在很多領域,國內還是我們華科院更勝一籌啊。”


    注意到陶偉的表情和語氣,寧晨也知道這件事情多半是有譜的。


    雖說在國內,公認最好的兩所學校是水木和燕大,但論科研水平和科研經費,水木和燕大都是不及華科院的。


    “寧晨,這樣,你準備一下,然後直接跟我去華科院做實驗吧。”


    “嗯?”


    寧晨完全沒有想到,陶偉會如此爽快的決定帶寧晨去華科院做實驗,隨即趕緊向陶偉感謝道:


    “謝謝陶院士,那我這就去準備。”


    “哈哈,也不用那麽匆忙,我還會在盛州待兩天的,除了盛州大學這邊,我也會去盛州材料科學國家實驗室看看。這兩天你好好準備一下實驗方案就可以,等回華科院,我們爭取盡快把實驗給完成了。”


    寧晨知道這個機會是多麽的珍貴,因為除了華科院之外,這個實驗恐怕隻有國外的實驗室可以做了。


    就算寧晨能通過一些關係,聯係到國外的一些學術界大佬,可是想要申請使用這些實驗室的設備,肯定是沒有那麽容易的。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寧晨認真準備起了有關分子束外延技術的實驗流程。


    寧晨並沒有接觸過相關的設備,也隻能通過小智能夠搜索到的資料,來學習一些理論上的知識。


    兩天後,寧晨跟著陶偉等人一起,踏上了前往燕京的飛機。


    又一次前往燕京,寧晨心中不免也有了很多的感慨。


    自從寧晨在數學上嶄露頭角,並開始進行各項科研課題之後,燕京已經成為了除盛州之外,寧晨待的時間最長的一座城市了。


    寧晨想著,要不要告訴宋溪韻和林佑一聲,自己又要去燕京的事情。


    不過因為這次前往燕京有些突然,寧晨覺得還是先不急著跟他們說這個消息,畢竟最後自己也不一定會有時間去找他們。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先把眼前的實驗給順利完成了。


    <divss="contentadv">來到華科院之後,陶偉的助理羅芳先是幫寧晨安排了臨時的宿舍,讓寧晨在這裏先好好休息,明天再幫寧晨安排實驗。


    今天的時間確實不早了,寧晨大概熟悉了一下華科院的環境,便回宿舍準備第二天的實驗了。


    第二天一早,寧晨早早醒來,收拾好之後,在羅芳的引領下,來到了華科院物理所。


    “寧晨,今天陶院士有些事情,不一定會不會過來。這是今天協助你進行實驗的鄧航老師。”


    寧晨也不好意思讓陶偉親自輔導自己做實驗,能夠有人教自己做實驗,寧晨就已經非常的知足了。


    “您好,鄧老師!”


    “你好,寧晨!之前我看過你有關鐵基超導的那三篇論文,真是非常優秀的成果。沒想到你本人這麽年輕啊!”


    寧晨現在也不過是直博的第一年,而且在本科階段還直接跳了兩年,樣貌上自然會顯得比較年輕。


    兩人攀談了一番之後,鄧航便帶著寧晨走向做實驗的位置。


    寧晨看著實驗室裏的各項儀器,一下子就找到了分子束外延的設備。


    畢竟寧晨之前已經學習了有關這項技術非常多的知識,就算還沒有實際操作的經驗,至少相關的各項理論,寧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鄧航先是跟寧晨講述了一下分子束外延設備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通過兩人之間的交談,鄧航發現寧晨對這些東西並不陌生。


    “寧晨,你之前也接觸過這種設備嗎?”


    “沒有,鄧老師,我隻是在網上學過一些相關的知識。”


    “是嘛?但我感覺你真的像用過這種設備一樣,所有的細節都了解得很好啊。”


    說起來,寧晨還是得感謝小智的幫助,小智不僅幫助寧晨搜索了到了相關的各項知識,還很好的將這些知識歸納整理了起來,讓寧晨能夠更加方便的進行學習。


    “也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做實驗還是得靠實際操作能力的。”


    “嗯,這倒確實。沒關係,陶院士已經囑咐過我了,一定會盡全力幫你完成實驗。我先給你演示一下一些基礎的操作,等你熟悉了之後,我們再學習一些更複雜的操作。”


    在鄧航開始進行操作之後,寧晨認真的查看著鄧航操作的每一個細節,不敢有一絲的懈怠。


    果然,在實際操作之中,寧晨能夠學到更多的細節,這些都是僅憑理論知識所無法了解到的。


    在鄧航示範了一遍之後,寧晨也上手嚐試了起來。


    其實此時鄧航心裏還是有些忐忑的,畢竟這些儀器的價值不菲,如果稍有不慎,儀器會存在損壞的風險。


    但當寧晨上手之後,看著寧晨的操作,鄧航也逐漸放鬆了下來。


    雖然剛開始的時候,寧晨的操作多少還有些呆板,但整體的操作是非常合格的,沒有違反任何實驗設備的要求。


    而且沒過多久,寧晨的操作就變得熟悉了起來,甚至連鄧航都有些看不出,寧晨是一個剛剛學習這些操作的新手。


    “寧晨,你這學習速度可以啊!怪不得你的科研能做得這麽好,之前我從來沒見過學的這麽快的學生。”


    鄧航並不是在和寧晨客氣,而是真的被寧晨的學習速度給驚歎到了。


    即便是國科大的學生,能用幾天的時間熟悉分子束外延的設備,就已經非常難得了。


    但從寧晨接觸設備開始,到現在也才不到一個小時,寧晨已經可以非常熟練的使用這些設備,進行各項基本的操作了。


    “還是鄧老師指點的好。”寧晨微笑著說道。


    寧晨學得快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一方麵,在這之前,寧晨就已經做好了非常充分的預習工作。


    再加上寧晨強大的學習能力,僅僅是看完鄧航一遍的操作,寧晨就已經把所有的細節都牢記於心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要加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要加糖並收藏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