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別叫我師兄,你比我牛多了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 作者:可樂要加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61章別叫我師兄,你比我牛多了
寧晨覺得,是自己在研究化學的時候,也在悄然之間順帶提升了生物學的學科能力。
“沒錯,生物學與化學這兩個科目之間,的確有著非常緊密的聯係。有些人說,生物學的本質就是化學。這個說法固然有些絕對了,但至少我們可以認為,生物學的根本之一就是化學……”
兩人聊了一會兒專業方麵的問題之後,高宏良介紹起了自己現在的研究方向。
“其實生物冶金這個研究方向,主要都是冶金專業的老師和學生在做,他們的側重點放在了冶金上麵。而在我的研究中,側重點則是放在了微生物本身,以及整個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化學變化。”
作為一個生物學教授,生物學和化學肯定是高宏良更加擅長的部分,工學的研究部分則隻是生物學和化學的引申。
兩人一番熱聊之後,對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寧晨覺得高宏良很特別的一點是,除了在生物學本身上麵有很強的專業能力之外,化學的水平也非常之高,基本同時具備了化學係教授的能力。
寧晨很喜歡和這樣能力比較全麵的教授接觸,這樣也可以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高宏良這邊,也是對於寧晨的能力非常的欣賞,畢竟寧晨在材料學和數學上的造詣,甚至超過了很多這個領域的教授級人物。
在這個年紀就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寧晨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高宏良並不求寧晨能夠在實驗室實習的期間,做出什麽優異的成果,自己的課題能夠被寧晨這種級別的人物看中,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了。
要是未來寧晨能夠獲得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這樣級別的獎項,那寧晨當初來高宏良這裏實習的經曆,也將是一段非常值得懷念的經曆。
跟高宏良見麵後的第二天,寧晨便來到了高宏良的實驗室,參與課題的實習。
寧晨參與的這個實驗課題,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浸礦微生物的改良技術。
在這個研究課題中,改良的方向有很多種,包括物理改良、化學改良、生物改良等等。
實驗開始前,高宏良向寧晨講解了一些實驗的研究方法,以及各種實驗的注意事項。
“寧晨,現在我們這個實驗的研究,主要分為這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物理改良,通過光、點、熱、磁等方式,提升生物基因突破的頻率,並從中篩選出正向突變的菌種,作為改良菌種來培養。
第二個方向是化學改良,通過在浸出體係中,加入各種金屬離子、表麵催化劑等等,來提升菌種活性及其氧化能力。
第三個方向是生物改良,這裏麵就要用到基因重組、係統生物學技術、核糖體工程和表觀遺傳修飾等方法了。
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先選擇一個方向重點的研究,當然隻要你的時間足夠的話,這些方向你也可以同時兼顧。”
寧晨自然是對這些方向都感興趣的,不過就算寧晨想要同時兼顧這些方向,肯定也是得一項一項來的。
寧晨短暫思考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先重點研究化學改良的方向。
雖然以寧晨目前的能力來看,物理改良應該是寧晨最擅長的方向,但畢竟寧晨現在更想提升化學的學科水平,而不是急著去取得一些成果。
想到這,寧晨說道:
“高教授,那我就先選擇化學改良的方向吧。”
“嗯,可以的。佟辰博士主要研究的就是浸礦微生物化學改良的方向,伱可以先跟著他一起做實驗。”
高宏良跟一位學生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後,那位學生便朝寧晨走了過來。
“寧晨,你好,我叫佟辰,是燕大生物係博二的學生。”
“你好,佟師兄。”
按照年級來算,佟辰大概要比寧晨高兩三級,而佟辰的年齡也比寧晨大上幾歲,寧晨叫佟辰“佟師兄”,也算非常正常的稱呼。
可是佟辰在聽到這個稱呼之後,連忙擺擺手說道:
“可別叫我師兄,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跟你相比,我可要差遠了。”
佟辰很早就知道寧晨這個人的存在,從寧晨在秋賽上拿獎開始,佟辰就對寧晨非常的關注。
<divss="contentadv">直到後來,寧晨在《米國數學會雜誌》上,連續發了三篇論文,解決秋成同猜想,又在《nature》發表多篇重磅論文,在鐵基超導體的研究領域引領全世界。
這樣級別的成就,就連燕大的老師絕大部分都都達不到,佟辰又怎麽敢稱自己為寧晨的師兄呢。
見佟辰執意不願接受師兄這個稱呼,寧晨也便選擇尊重佟辰的想法,直接和他以名字相稱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寧晨和佟辰逐漸熟絡了起來。
據佟辰自己所說,在讀博士之前,佟辰學習的並不是生物專業。
佟辰的本科和碩士,都是在燕大化學係就讀的,但是因為對這個專業的未來就業情況存在一些擔憂,佟辰的心中生出了換專業的想法。
畢竟化學被稱作四大天坑專業之一,不過在這個階段換專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後來佟辰得知,高宏良這邊的研究方向也和化學相關,經過一番交流之後,佟辰成功成為了高宏良的博士生,換專業的願望也得以實現。
聽完了佟辰的這些經曆,寧晨忍不住說道:
“所以說,你是從一個天坑專業,跳到了另一個天坑專業了?”
因為被稱作四大天坑的專業是“生化環材”,其中的“生”正是指的生物學。
“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能從一個坑裏跳出來,就已經不錯了。我感覺這裏的實驗環境,還是比我之前的實驗室好很多的。”
佟辰所說的倒確實是事實,寧晨去過各種各樣的實驗室,高宏良這裏的實驗環境,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
“其實所謂的四大天坑專業,也沒有他們說得那麽誇張。關鍵還是看能不能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上做出成果……”
“哎,跟你比肯定是不行了,我沒記錯的話,你已經在《nature》上麵發表五篇論文了吧?不過咱們倆也挺有緣的,而且我們兩個人加一起,四大天坑專業直接占了三個了。”
寧晨聞言也忍俊不禁起來,心說自己是不是要再輔修一個環境專業,直接跟佟辰一起組一個天坑組合。
……
經過一個階段的實驗室實習生活後,寧晨的生物學學科水平成功升級至lv1,化學學科水平也非常接近lv2了。
這其中,佟辰給寧晨學科經驗的積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作為前化學專業的學生,佟辰和高宏良一樣,對化學和生物學都比較擅長。
雖然佟辰不會時時刻刻都給寧晨進行講解,但僅僅待在佟辰的身邊,看著佟辰做實驗的一舉一動,寧晨就足以從佟辰身上學到很多的東西了。
當然,這也要歸功於寧晨自己有著非常強大的大腦,讓寧晨的學習能力達到了一個十分可怕的程度。
終於,在這一天,寧晨的化學學科經驗,已經積累到了999點。
這意味著,寧晨再得到1點的學科經驗,就可以將化學學科等級升級到lv2了。
不過想到上一次物理升級的時候,差一點兒被齊婉以為自己要暈倒了,寧晨還是決定回寢室再進行等級的提升。
回到寢室之後,寧晨沒有再依靠正常的方式獲取學科經驗,因為即使是一點的經驗,可不一定什麽時候才能夠完成積累。
想到這,寧晨在腦海中默念道:
“係統,使用1點學科經驗,加點到化學上麵。”
之前寧晨通過完成各種係統任務所獎勵的學科經驗,還有很多沒有使用呢,便選擇直接拿出1點學科經驗進行加點了。
【已為宿主進行加點,宿主化學學科等級已升級到lv2】
寧晨覺得,是自己在研究化學的時候,也在悄然之間順帶提升了生物學的學科能力。
“沒錯,生物學與化學這兩個科目之間,的確有著非常緊密的聯係。有些人說,生物學的本質就是化學。這個說法固然有些絕對了,但至少我們可以認為,生物學的根本之一就是化學……”
兩人聊了一會兒專業方麵的問題之後,高宏良介紹起了自己現在的研究方向。
“其實生物冶金這個研究方向,主要都是冶金專業的老師和學生在做,他們的側重點放在了冶金上麵。而在我的研究中,側重點則是放在了微生物本身,以及整個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化學變化。”
作為一個生物學教授,生物學和化學肯定是高宏良更加擅長的部分,工學的研究部分則隻是生物學和化學的引申。
兩人一番熱聊之後,對彼此的印象都很好。
寧晨覺得高宏良很特別的一點是,除了在生物學本身上麵有很強的專業能力之外,化學的水平也非常之高,基本同時具備了化學係教授的能力。
寧晨很喜歡和這樣能力比較全麵的教授接觸,這樣也可以全方位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高宏良這邊,也是對於寧晨的能力非常的欣賞,畢竟寧晨在材料學和數學上的造詣,甚至超過了很多這個領域的教授級人物。
在這個年紀就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寧晨的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高宏良並不求寧晨能夠在實驗室實習的期間,做出什麽優異的成果,自己的課題能夠被寧晨這種級別的人物看中,本身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了。
要是未來寧晨能夠獲得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這樣級別的獎項,那寧晨當初來高宏良這裏實習的經曆,也將是一段非常值得懷念的經曆。
跟高宏良見麵後的第二天,寧晨便來到了高宏良的實驗室,參與課題的實習。
寧晨參與的這個實驗課題,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浸礦微生物的改良技術。
在這個研究課題中,改良的方向有很多種,包括物理改良、化學改良、生物改良等等。
實驗開始前,高宏良向寧晨講解了一些實驗的研究方法,以及各種實驗的注意事項。
“寧晨,現在我們這個實驗的研究,主要分為這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物理改良,通過光、點、熱、磁等方式,提升生物基因突破的頻率,並從中篩選出正向突變的菌種,作為改良菌種來培養。
第二個方向是化學改良,通過在浸出體係中,加入各種金屬離子、表麵催化劑等等,來提升菌種活性及其氧化能力。
第三個方向是生物改良,這裏麵就要用到基因重組、係統生物學技術、核糖體工程和表觀遺傳修飾等方法了。
我的建議是,你可以先選擇一個方向重點的研究,當然隻要你的時間足夠的話,這些方向你也可以同時兼顧。”
寧晨自然是對這些方向都感興趣的,不過就算寧晨想要同時兼顧這些方向,肯定也是得一項一項來的。
寧晨短暫思考了一會兒,還是決定先重點研究化學改良的方向。
雖然以寧晨目前的能力來看,物理改良應該是寧晨最擅長的方向,但畢竟寧晨現在更想提升化學的學科水平,而不是急著去取得一些成果。
想到這,寧晨說道:
“高教授,那我就先選擇化學改良的方向吧。”
“嗯,可以的。佟辰博士主要研究的就是浸礦微生物化學改良的方向,伱可以先跟著他一起做實驗。”
高宏良跟一位學生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後,那位學生便朝寧晨走了過來。
“寧晨,你好,我叫佟辰,是燕大生物係博二的學生。”
“你好,佟師兄。”
按照年級來算,佟辰大概要比寧晨高兩三級,而佟辰的年齡也比寧晨大上幾歲,寧晨叫佟辰“佟師兄”,也算非常正常的稱呼。
可是佟辰在聽到這個稱呼之後,連忙擺擺手說道:
“可別叫我師兄,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跟你相比,我可要差遠了。”
佟辰很早就知道寧晨這個人的存在,從寧晨在秋賽上拿獎開始,佟辰就對寧晨非常的關注。
<divss="contentadv">直到後來,寧晨在《米國數學會雜誌》上,連續發了三篇論文,解決秋成同猜想,又在《nature》發表多篇重磅論文,在鐵基超導體的研究領域引領全世界。
這樣級別的成就,就連燕大的老師絕大部分都都達不到,佟辰又怎麽敢稱自己為寧晨的師兄呢。
見佟辰執意不願接受師兄這個稱呼,寧晨也便選擇尊重佟辰的想法,直接和他以名字相稱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寧晨和佟辰逐漸熟絡了起來。
據佟辰自己所說,在讀博士之前,佟辰學習的並不是生物專業。
佟辰的本科和碩士,都是在燕大化學係就讀的,但是因為對這個專業的未來就業情況存在一些擔憂,佟辰的心中生出了換專業的想法。
畢竟化學被稱作四大天坑專業之一,不過在這個階段換專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後來佟辰得知,高宏良這邊的研究方向也和化學相關,經過一番交流之後,佟辰成功成為了高宏良的博士生,換專業的願望也得以實現。
聽完了佟辰的這些經曆,寧晨忍不住說道:
“所以說,你是從一個天坑專業,跳到了另一個天坑專業了?”
因為被稱作四大天坑的專業是“生化環材”,其中的“生”正是指的生物學。
“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能從一個坑裏跳出來,就已經不錯了。我感覺這裏的實驗環境,還是比我之前的實驗室好很多的。”
佟辰所說的倒確實是事實,寧晨去過各種各樣的實驗室,高宏良這裏的實驗環境,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不錯的。
“其實所謂的四大天坑專業,也沒有他們說得那麽誇張。關鍵還是看能不能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上做出成果……”
“哎,跟你比肯定是不行了,我沒記錯的話,你已經在《nature》上麵發表五篇論文了吧?不過咱們倆也挺有緣的,而且我們兩個人加一起,四大天坑專業直接占了三個了。”
寧晨聞言也忍俊不禁起來,心說自己是不是要再輔修一個環境專業,直接跟佟辰一起組一個天坑組合。
……
經過一個階段的實驗室實習生活後,寧晨的生物學學科水平成功升級至lv1,化學學科水平也非常接近lv2了。
這其中,佟辰給寧晨學科經驗的積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作為前化學專業的學生,佟辰和高宏良一樣,對化學和生物學都比較擅長。
雖然佟辰不會時時刻刻都給寧晨進行講解,但僅僅待在佟辰的身邊,看著佟辰做實驗的一舉一動,寧晨就足以從佟辰身上學到很多的東西了。
當然,這也要歸功於寧晨自己有著非常強大的大腦,讓寧晨的學習能力達到了一個十分可怕的程度。
終於,在這一天,寧晨的化學學科經驗,已經積累到了999點。
這意味著,寧晨再得到1點的學科經驗,就可以將化學學科等級升級到lv2了。
不過想到上一次物理升級的時候,差一點兒被齊婉以為自己要暈倒了,寧晨還是決定回寢室再進行等級的提升。
回到寢室之後,寧晨沒有再依靠正常的方式獲取學科經驗,因為即使是一點的經驗,可不一定什麽時候才能夠完成積累。
想到這,寧晨在腦海中默念道:
“係統,使用1點學科經驗,加點到化學上麵。”
之前寧晨通過完成各種係統任務所獎勵的學科經驗,還有很多沒有使用呢,便選擇直接拿出1點學科經驗進行加點了。
【已為宿主進行加點,宿主化學學科等級已升級到l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