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tio2納米管陣列的新思路


    阿比·莫伊爾覺得,因為這篇論文是以盛州大學作為通訊單位投遞的,秋成同在這之前,應該並沒有看過這篇論文。


    隻要隱去論文作者的姓名,讓秋成同作為審稿人,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畢竟總不能因為其他的審稿人看不懂這篇論文,就直接把這篇論文給pass掉了。


    但阿比·莫伊爾怎麽也沒有想到,秋成同竟然直接猜出了這篇論文的作者。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就要下一步的審稿工作更加的難做了。


    無奈之下,阿比·莫伊爾隻好向《美國數學會雜誌》的期刊主編匯報了這一情況。


    得知了這個情況,期刊主編也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略微的思考了一會兒之後,主編問道:


    “阿比,秋成同是之前看過這篇論文,還是通過論文內容猜出的作者身份?”


    “嗯……應該是通過論文猜出來的作者身份。否則的話,他就沒必要再去詢問我們,這篇論文的作者是否是寧晨了。”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還是可以接受的結果。既然秋成同教授這麽提問,說明至少他之前是沒有看過這篇論文的,而且也不想因為他與寧晨的關係,而影響到審稿的公平性。”


    “那……我們還讓秋成同教授,繼續進行這篇論文的審稿工作?”


    “是的,想在全世界之內,找到能夠看懂這篇論文的人並不容易。阿比,你就這樣回複秋成同教授,不必關心這篇論文的作者是誰,單純的去評價這篇論文的內容就可以了。”


    反正一篇論文的審稿人至少是三人,就算因為秋成同與寧晨的關係,可能會影響到這篇論文的審稿公平性,還有其他審稿人的意見可以優先的進行參考。


    而且他們也相信,以秋成同的人品,肯定是會正常的對這篇論文進行審稿的。


    “好的,主編,那我就按照你的意見進行回複了。”


    ……


    水木大學,靜齋樓。


    再次收到《美國數學會雜誌》的回複郵件,秋成同也對於期刊的想法感到有些不太理解。


    “看樣子……這篇論文我是非審不可了啊。”


    其實這幾天來,雖然秋成同已經有了放棄作為這篇論文審稿人的意思,不過秋成同卻一直都在研究這篇論文中的內容。


    秋成同也並沒有去和寧晨進行確認,因為一旦真的確認這篇論文是來自於寧晨的話,那秋成同就真的沒法完全客觀的進行審稿了。


    秋成同覺得,索性就不管這麽多了,就當這是一個自己根本不認識的人寫的論文好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秋成同把自己的很多精力,都放在了這篇論文的研究上麵。


    其實這篇論文的複雜之處,並不僅僅在於數學的部分。


    除了各種晦澀的數學理論之外,論文中也涉及到了很多高級的物理知識。


    如果不是數學和物理學都十分擅長的審稿人,的確很難完全領略論文中的各項理論。


    好在秋成同本人就是一個數學和物理學的專家,再加上秋成同之前就對於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有一定的研究,這才不至於看不懂論文中的內容。


    終於,在經曆了連日的審稿之後,秋成同給出了自己的結論。


    “論文中所有的理論和證明過程,都沒有任何的問題。這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論文!”


    雖然這篇論文,並沒有徹底的解決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與光滑性問題,但卻已經解決了問題其中的一個重要分類,算是對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


    秋成同甚至覺得,這篇論文的研究價值,甚至堪比寧晨之前解決秋成同猜想的三篇論文之和。


    給《美國數學會雜誌》發送了自己的審稿意見之後,秋成同將身體靠在椅背上,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氣。


    如果這篇論文能夠順利登刊的話,秋成同就可以知道,這篇論文的作者是否真的就是寧晨了。


    ……


    <divss="contentadv">盛州大學,材料實驗室。


    寧晨拿著自己整理出來的實驗計劃,給徐洲遞了過去。


    經過這些天的研究,寧晨已經找到了一些研究tio2納米管陣列的新思路,理論上可以改善tio2納米管陣列的一些性能。


    看到了寧晨的實驗計劃,徐洲有些詫異的問道:


    “寧晨,這次你又想采用添加ag+的方法嗎?”


    之前在研究多孔矽納米結構的時候,寧晨就采用過類似的實驗方案。


    “是的,徐老師,這是我通過對材料結構分析,而預測之後的實驗方案。當然這跟那次的研究課題並沒有直接的關係,ag+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接下來,寧晨繼續向徐洲解釋起了,自己如此設計實驗的原因。


    “tio2光催化體係中引入ag+後,ag+可以捕獲光生電子,從而起到接收器的作用,促使光生電子在金屬表麵積累,空穴則留在tio2表麵,在降低了光生電子與空穴複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tio2納米管陣列的光催化活性……”


    聽完了寧晨的解釋,徐洲也逐漸明白了寧晨的想法。


    “原來如此,其實其他的貴金屬離子,在這其中也應該有與ag+同樣的作用吧?”


    “是的,這就是因為費米能級的差距而引起的變化。但是相比其他的貴金屬粒子,ag+擁有更加便宜的價格,所以更適合作為tio2納米管陣列的摻雜物。”


    如果使用au離子或是pt離子的話,雖然實驗成本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但應用成本就差出太多了。


    確認了寧晨的思路是可行的,徐洲讚賞的說道:


    “寧晨,沒想剛給伱一個課題方向,你這麽快就想到這麽棒的思路了。接下來你可以準備一下實驗了,如果你願意的話,這個研究課題我也想跟你一起參與進去。”


    納米材料的研究,是徐洲的幾個重點研究方向之一,相比於鐵基超導材料的研究,徐洲對這個研究方向也更感興趣一些。


    “當然了,徐老師,納米材料的方向你更擅長,你能參與進來就更好了。”


    在材料學上麵,材料設計並不是唯一的難點,材料的合成製備同樣也非常的有講究。


    在tio2納米管陣列的製備上麵,寧晨並沒有任何的經驗,有了徐洲的加入,實驗的進展肯定也會順利很多。


    定好了實驗計劃之後,實驗正式開始了。


    除了徐洲之外,隋楓也被徐洲拉進了項目之中,因為納米材料可能是隋楓在未來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這麽好的參與實驗的機會,徐洲可不想讓隋楓錯過了。


    課題實驗開始之後,徐洲先帶著寧晨和隋楓一起,準備著tio2納米管陣列的製備。


    “現有階段我們對於tio2納米管陣列的製備,主要的方法有陽極氧化法、水熱法、模塊合成法等等。這些方法我們先都多熟悉一下,之後摻雜ag+的tio2納米管陣列製備,也應該是基於這些方法進行的改動。”


    在徐洲的指導下,寧晨和隋楓一起嚐試著通過這些方法,來製備tio2納米管陣列。


    雖然寧晨和隋楓之前都並沒有相關的實驗經驗,但很快兩人的實驗操作,就拉開了非常明顯的差距。


    隋楓倒也不會有任何的心理落差,在寧晨的身邊,隋楓早就學會躺平了。


    練習了幾天之後,寧晨覺得自己已經有能力,去開始下一步的實驗了。


    製定好了下一步的具體計劃後,寧晨找到徐洲,對徐洲說道:


    “徐老師,接下來我想利用陽極氧化法,去製備摻雜ag+的tio2納米管。”


    聽到寧晨的話,徐洲點點頭回答道:


    “嗯,我也覺得基於陽極氧化法,是可以完成摻雜ag+的tio2納米管的製備的。不過寧晨,你是想直接套用之前製備tio2納米管陣列的陽極氧化法,還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改變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要加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要加糖並收藏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