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j21試飛!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 作者:可樂要加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25章j21試飛!
“嶽院士,非常感謝你們的到來,幫助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在科研上麵,我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跟華科院學習。”
“客氣了,這是我們共同研究的項目,談不上誰幫助誰,畢竟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目標。燕大在這個項目中貢獻了主要的成果,這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一起把項目做得更好。”
雙方互相客氣了一番後,華科院的專家組離開了燕大。
“呼……總算又解決了一個分支項目的問題了。”寧晨心說道。
照這樣下去,再過不了多久,整個量子計算機項目的研究,就將進入到下一個大階段了。
按照寧晨心中的理想估計,隻要這台量子計算機能夠順利的運行,那整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問題,也將隨之迎刃而解了。
回去的路上,大家聊起了項目上的事情。
“嶽院士,我們這段時間的工作還是很順利的啊。無論是水木還是燕大的專家們沒有解決的問題,隻要我們來到現場後,都很快把這些問題給解決了。”
由於寧晨刻意的減弱了自己在項目中的存在感,大家並沒有注意到這都是寧晨想到的思路,而是把這當作是大家共同的功勞。
“是啊,看來我們還得趕緊再多去幾個地方,把這些問題都給解決了。”
提起這些事情,嶽家鋒難免再次心虛了起來。
嶽家鋒其實並不太喜歡這種感覺,就好像自己隻是一個掛了一個虛職一樣,要不是這個項目的意義如此的重大,嶽家鋒恐怕根本不會去當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當然,要是這個項目真的研究成功了,那嶽家鋒也將因此而獲益不少。
寧晨則是在一旁默默的聽著大家的討論,這種運籌帷幄之中的感覺,寧晨還是非常陶醉其中的。
這幾年來,寧晨已經獲得了太多的榮譽,並不希望自己每天都成為其他人的焦點。
這個時候,一位華科院的專家說道:
“我發現,好像自從寧老師回來之後,研究情況一下子就變得順利很多了。”
寧晨聞言連忙解釋道:
“主要還是我們有多位專家聚集到了一起,才能順利的解決這些問題的。”
“沒錯,寧晨的到來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無論哪個項目,也不是依靠一個人就能夠解決的。”嶽家鋒也跟著說道。
隨著寧晨和嶽家鋒的一唱一和,再沒有誰把注意力都放在寧晨的身上了。
……
接下來的日子裏,嶽家鋒、寧晨等人又陸續去了幾個其他的項目組,實地查看著各個項目組在研究中遇到的問題。
雖然這些問題都非常的棘手,但最終大家還是一起順利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寧晨繼續如法炮製,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大家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就在量子計算機的項目,即將進入到下一個研究階段的時候,一個新的消息突然對外發布。
一代被命名為“j21”的隱身戰鬥機,將進行首次試飛儀式。
得知了這個消息,寧晨也是感到有些始料未及。
“j21……上一世的話,存在這個戰鬥機機型嗎?”
寧晨並不知道,在上一世是否曾經研製過這個機型,但至少寧晨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機型絕對並沒有公開進行試飛過。
這足以說明,寧晨已經依靠自己做出來的各個成果,影響到了這個世界的各項進程。
雖然寧晨並沒有直接參與到j21機型的研究工作,但寧晨知道,這個機型所使用的鋼鐵材料,以及空氣動力學中運用的模型,都是來自於自己的。
隻是因為保密的原因,這些成果並不能向外公布是來自於寧晨的研究,寧晨無法因此而享受世人對自己的褒獎。
但回想起那些先賢忍受著各種艱苦條件,在暗處辛辛苦苦進行數年的研究,而且不求任何回報的事情,寧晨覺得自己經曆的這些並不算什麽。
至少寧晨並不需要為此而隱姓埋名,可以像普通人一樣過著自己的生活。
能夠看到這架戰鬥機順利試飛,就是寧晨心中最大的願望了。
因為j21係列的飛機是在蓉城飛機工業基地進行研發的,試飛的地點也被選在了蓉城。
j21試飛之前,寧晨跟著大家一起,做好了觀看試飛過程的準備。
雖然這次試飛寧晨無法來到現場,但能夠在屏幕前目睹這次試飛的過程,也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
臨近飛機試飛開始的時間,試飛員劉剛已經進入到了飛機駕駛艙之中,進行著試飛前的最後準備。
劉剛是一位有著豐富戰鬥機駕駛經驗的飛行員,能夠獲得這次戰鬥機首次試飛的資格,劉剛的心情也是十分的激動,並堅信自己一定會順利完成這次的任務。
完成了試飛前的各項檢測工作後,劉剛執行了飛機的啟動程序。
<divss="contentadv">j21第一項的測試,是在地麵的高速滑行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試飛員會將飛機加速到接近起飛時的狀態,但並不會真的讓飛機起飛。
整個過程中,試飛員和地麵負責飛機安全係統的人員,也會實時檢測飛機發動機的狀態,如果出現任何的數據異常的情況,試飛將隨時停止。
很快,這架j21戰鬥機,便以很高的速度在機場中滑行著,看上去運行的狀態非常的平穩。
經過二十分鍾的高速滑行後,第一項測試結束了。
“目前看來,j21的測試過程還是非常成功的。應用在這個係列戰鬥機中的兩個主要的新技術,一個是機身的新材料,另一個就是全新的空氣動力學計算係統。”
嶽家鋒在寧晨身邊,向寧晨介紹著這架戰鬥機的一些基本情況。
嶽家鋒是一個知識非常全麵的人,雖然除了量子物理學之外,嶽家鋒在其他的領域談不上多麽的精通,但至少一些基本的東西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正如嶽家鋒所說的那樣,在經過短暫的調試之後,這架j21戰鬥機,重新返回到了起飛跑道處。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一次j21將要正式的飛向空中了。
與之前的高速滑行實驗相似,這一次飛機依然在跑道上逐漸加速,並很快到達了一個很快的速度上。
而這一次,飛機並沒有維持這個速度,而是向上拉起了機頭。
巨大的升力,讓飛機的輪子很快脫離了地麵,整架飛機也隨之順利的飛到了空中。
看到這樣的場麵,大家也都不約而同的鼓起了掌。
飛機能夠順利的飛上天,這次試飛的過程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但這次的試飛過程,並不僅僅是讓飛機上天而已。
在j21戰鬥機在天空中翱翔了一段時間後,開始了一些更加複雜的測試。
劉剛控製著這架j21在空中進行著諸如翻滾、俯衝等等高難度的測試,劉剛高超的駕駛技術,加上戰鬥機本身的優秀性能,讓飛機非常完美的完成了這些測試。
此時,嶽家鋒也忍不住說道:
“能夠在飛機第一次試飛的時候,就進行這些高難度的測試,足以說明蓉城飛機工業基地對這款新型的戰鬥機,擁有多麽強大的信心。”
很多飛機在第一次試飛的時候,甚至都不會真的飛向天空中,也隻是進行一些地麵的測試而已,先測試出飛機發動機的情況,才會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測試。
但這次的j21的試飛過程,則是一次完成了幾乎所有需要進行的測試工作。
終於,在進行了最後一項測試之後,這架j21平穩的降落在了機場上。
從機艙裏出來,劉剛也是顯得非常的激動,拿出準備好的紅色旗幟,高高舉起,讓旗幟隨風飄揚。
看完了整個j21的試飛過程,華科院的專家們也都是十分的激動。
相比於j20,j21各方麵的性能無疑都要更加的強大,這也是華國航空史上一次裏程碑式的進步。
嶽家鋒和寧晨一起來到外麵,聊起了有關j21的事情。
“寧老師,看到j21成功試飛,你心裏有什麽感覺?”
“非常激動,如果能現場去看整個試飛過程,那就更好了。”
相比於在屏幕裏看試飛過程,現場觀看的話能夠更真切的感受到飛機試飛過程中的震撼。
“等下次有機會的,我們一起去現場看下一代戰鬥機的試飛過程!”
嶽家鋒同樣也很想現場感受這樣的過程,隻不過因為目前他們還需要完成手中的項目,並沒有時間跑到蓉城。
“真的嗎?我現在就開始期待這一天的到來了。”寧晨興奮的說道。
“是啊,我也是同樣的想法。不過寧老師,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你在其中所做出的貢獻,伱心裏會覺得遺憾嗎?”
嶽家鋒覺得,即便換做是年輕時的自己,如果做出了成果卻隻能默默的在暗處,心裏難免會有一些不平衡的。
聽到嶽家鋒的話,寧晨微笑著搖了搖頭。
“不會的,嶽院士。在我們華國的曆史上,有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在他們做出卓越成果後的一段時間裏,都沒有得到什麽名利。甚至直到他們離世之後,他們的名字才被大家所知曉。”
“嶽院士,非常感謝你們的到來,幫助我們解決了這些問題。在科研上麵,我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跟華科院學習。”
“客氣了,這是我們共同研究的項目,談不上誰幫助誰,畢竟這是我們大家共同的目標。燕大在這個項目中貢獻了主要的成果,這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一起把項目做得更好。”
雙方互相客氣了一番後,華科院的專家組離開了燕大。
“呼……總算又解決了一個分支項目的問題了。”寧晨心說道。
照這樣下去,再過不了多久,整個量子計算機項目的研究,就將進入到下一個大階段了。
按照寧晨心中的理想估計,隻要這台量子計算機能夠順利的運行,那整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問題,也將隨之迎刃而解了。
回去的路上,大家聊起了項目上的事情。
“嶽院士,我們這段時間的工作還是很順利的啊。無論是水木還是燕大的專家們沒有解決的問題,隻要我們來到現場後,都很快把這些問題給解決了。”
由於寧晨刻意的減弱了自己在項目中的存在感,大家並沒有注意到這都是寧晨想到的思路,而是把這當作是大家共同的功勞。
“是啊,看來我們還得趕緊再多去幾個地方,把這些問題都給解決了。”
提起這些事情,嶽家鋒難免再次心虛了起來。
嶽家鋒其實並不太喜歡這種感覺,就好像自己隻是一個掛了一個虛職一樣,要不是這個項目的意義如此的重大,嶽家鋒恐怕根本不會去當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當然,要是這個項目真的研究成功了,那嶽家鋒也將因此而獲益不少。
寧晨則是在一旁默默的聽著大家的討論,這種運籌帷幄之中的感覺,寧晨還是非常陶醉其中的。
這幾年來,寧晨已經獲得了太多的榮譽,並不希望自己每天都成為其他人的焦點。
這個時候,一位華科院的專家說道:
“我發現,好像自從寧老師回來之後,研究情況一下子就變得順利很多了。”
寧晨聞言連忙解釋道:
“主要還是我們有多位專家聚集到了一起,才能順利的解決這些問題的。”
“沒錯,寧晨的到來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無論哪個項目,也不是依靠一個人就能夠解決的。”嶽家鋒也跟著說道。
隨著寧晨和嶽家鋒的一唱一和,再沒有誰把注意力都放在寧晨的身上了。
……
接下來的日子裏,嶽家鋒、寧晨等人又陸續去了幾個其他的項目組,實地查看著各個項目組在研究中遇到的問題。
雖然這些問題都非常的棘手,但最終大家還是一起順利的解決了這些問題。
寧晨繼續如法炮製,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大家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
就在量子計算機的項目,即將進入到下一個研究階段的時候,一個新的消息突然對外發布。
一代被命名為“j21”的隱身戰鬥機,將進行首次試飛儀式。
得知了這個消息,寧晨也是感到有些始料未及。
“j21……上一世的話,存在這個戰鬥機機型嗎?”
寧晨並不知道,在上一世是否曾經研製過這個機型,但至少寧晨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機型絕對並沒有公開進行試飛過。
這足以說明,寧晨已經依靠自己做出來的各個成果,影響到了這個世界的各項進程。
雖然寧晨並沒有直接參與到j21機型的研究工作,但寧晨知道,這個機型所使用的鋼鐵材料,以及空氣動力學中運用的模型,都是來自於自己的。
隻是因為保密的原因,這些成果並不能向外公布是來自於寧晨的研究,寧晨無法因此而享受世人對自己的褒獎。
但回想起那些先賢忍受著各種艱苦條件,在暗處辛辛苦苦進行數年的研究,而且不求任何回報的事情,寧晨覺得自己經曆的這些並不算什麽。
至少寧晨並不需要為此而隱姓埋名,可以像普通人一樣過著自己的生活。
能夠看到這架戰鬥機順利試飛,就是寧晨心中最大的願望了。
因為j21係列的飛機是在蓉城飛機工業基地進行研發的,試飛的地點也被選在了蓉城。
j21試飛之前,寧晨跟著大家一起,做好了觀看試飛過程的準備。
雖然這次試飛寧晨無法來到現場,但能夠在屏幕前目睹這次試飛的過程,也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
臨近飛機試飛開始的時間,試飛員劉剛已經進入到了飛機駕駛艙之中,進行著試飛前的最後準備。
劉剛是一位有著豐富戰鬥機駕駛經驗的飛行員,能夠獲得這次戰鬥機首次試飛的資格,劉剛的心情也是十分的激動,並堅信自己一定會順利完成這次的任務。
完成了試飛前的各項檢測工作後,劉剛執行了飛機的啟動程序。
<divss="contentadv">j21第一項的測試,是在地麵的高速滑行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試飛員會將飛機加速到接近起飛時的狀態,但並不會真的讓飛機起飛。
整個過程中,試飛員和地麵負責飛機安全係統的人員,也會實時檢測飛機發動機的狀態,如果出現任何的數據異常的情況,試飛將隨時停止。
很快,這架j21戰鬥機,便以很高的速度在機場中滑行著,看上去運行的狀態非常的平穩。
經過二十分鍾的高速滑行後,第一項測試結束了。
“目前看來,j21的測試過程還是非常成功的。應用在這個係列戰鬥機中的兩個主要的新技術,一個是機身的新材料,另一個就是全新的空氣動力學計算係統。”
嶽家鋒在寧晨身邊,向寧晨介紹著這架戰鬥機的一些基本情況。
嶽家鋒是一個知識非常全麵的人,雖然除了量子物理學之外,嶽家鋒在其他的領域談不上多麽的精通,但至少一些基本的東西都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正如嶽家鋒所說的那樣,在經過短暫的調試之後,這架j21戰鬥機,重新返回到了起飛跑道處。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一次j21將要正式的飛向空中了。
與之前的高速滑行實驗相似,這一次飛機依然在跑道上逐漸加速,並很快到達了一個很快的速度上。
而這一次,飛機並沒有維持這個速度,而是向上拉起了機頭。
巨大的升力,讓飛機的輪子很快脫離了地麵,整架飛機也隨之順利的飛到了空中。
看到這樣的場麵,大家也都不約而同的鼓起了掌。
飛機能夠順利的飛上天,這次試飛的過程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但這次的試飛過程,並不僅僅是讓飛機上天而已。
在j21戰鬥機在天空中翱翔了一段時間後,開始了一些更加複雜的測試。
劉剛控製著這架j21在空中進行著諸如翻滾、俯衝等等高難度的測試,劉剛高超的駕駛技術,加上戰鬥機本身的優秀性能,讓飛機非常完美的完成了這些測試。
此時,嶽家鋒也忍不住說道:
“能夠在飛機第一次試飛的時候,就進行這些高難度的測試,足以說明蓉城飛機工業基地對這款新型的戰鬥機,擁有多麽強大的信心。”
很多飛機在第一次試飛的時候,甚至都不會真的飛向天空中,也隻是進行一些地麵的測試而已,先測試出飛機發動機的情況,才會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測試。
但這次的j21的試飛過程,則是一次完成了幾乎所有需要進行的測試工作。
終於,在進行了最後一項測試之後,這架j21平穩的降落在了機場上。
從機艙裏出來,劉剛也是顯得非常的激動,拿出準備好的紅色旗幟,高高舉起,讓旗幟隨風飄揚。
看完了整個j21的試飛過程,華科院的專家們也都是十分的激動。
相比於j20,j21各方麵的性能無疑都要更加的強大,這也是華國航空史上一次裏程碑式的進步。
嶽家鋒和寧晨一起來到外麵,聊起了有關j21的事情。
“寧老師,看到j21成功試飛,你心裏有什麽感覺?”
“非常激動,如果能現場去看整個試飛過程,那就更好了。”
相比於在屏幕裏看試飛過程,現場觀看的話能夠更真切的感受到飛機試飛過程中的震撼。
“等下次有機會的,我們一起去現場看下一代戰鬥機的試飛過程!”
嶽家鋒同樣也很想現場感受這樣的過程,隻不過因為目前他們還需要完成手中的項目,並沒有時間跑到蓉城。
“真的嗎?我現在就開始期待這一天的到來了。”寧晨興奮的說道。
“是啊,我也是同樣的想法。不過寧老師,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你在其中所做出的貢獻,伱心裏會覺得遺憾嗎?”
嶽家鋒覺得,即便換做是年輕時的自己,如果做出了成果卻隻能默默的在暗處,心裏難免會有一些不平衡的。
聽到嶽家鋒的話,寧晨微笑著搖了搖頭。
“不會的,嶽院士。在我們華國的曆史上,有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在他們做出卓越成果後的一段時間裏,都沒有得到什麽名利。甚至直到他們離世之後,他們的名字才被大家所知曉。”